第6章 審惡霸 (2)

門神吧我擋住了,我根本就沒進去。”張別古聽後回頭悄悄的往縣衙門口望了望,什麽也沒看見。

“別看啦,你是活人,怎麽會看得到呢?”

“那我是看不到,那門神不讓你進去,我有什麽辦法。”

“包大人是定遠縣的一縣之長,只要他親自寫下放行字條蓋在盆上,門神就會讓我進去了。”

張別古一下把盆丢在地上:“你呀你,越說越玄了,包大人要是聽見你說這一套,我非挨板子不可。”

“不,包大人是個清官,他會聽你的。”

“不去,不去。”張別古連忙搖了搖頭。

“哎呀,你就好人做到底,我求你了,張老爹。”

“很少有人叫我老爹呀!”張別古蹲了下來。

“老爹,只要你能讓我向包大人告狀,要我叫你什麽都行啊。”

“我看你這個樣子,肯定死得挺慘的,我說這時候,我不幫你誰幫你呀!”

“多謝老爹。”

“先別急着謝我,包大人要不聽我這一套,不聽你這一套,那你可也別賴着我啊!”

“是是是,老爹,你快去吧!”

于是張別古帶着烏盆有來到了縣衙門口,一手拿着鼓棒,一手抱着烏盆,正準備再次敲響鳴冤鼓。結果被一名守護縣衙的衙役阻止了。正巧方申從縣衙裏出來看見了張別古,便道:“诶,我說你怎麽又來了。”

“這會呀,無論如何得請官爺幫幫忙······”

Advertisement

縣衙後堂,方申把張別古的原話傳達給了包拯。

“哦,他要本縣寫下條子放行。”

“是。卑職覺得有些荒唐,可是大人您交待過,對待來縣衙的老百姓要盡量忍讓,所以······”

一旁的包興開口了:“他根本就是一個老瘋子嘛,老爺你就別理他了。”而旁邊的呂縣丞也開了口:“下官也認為張別古裝神弄鬼、故弄玄虛,當作笑話也就罷了。大人如果信以為真,那反而倒顯得縣衙誤信鬼神之說,只怕不宜呀!”皓月卻在一旁笑了笑,搖了搖頭。

“大人,你就看在那張別古年老無依的情況下,幫他一下又何妨,大人現在也沒什麽事情纏身,就和張別古聊聊又如何呢,反正那張別古也沒什麽惡意。”

“那好吧,你們也別說什麽了,倒不如照他之言一一照做,大家就當一場戲如何。”包拯笑了笑,衆人也只有遵命。

于是張別古把放行字條蓋在盆上,進了縣衙後堂。“張別古,你的要求本縣也已做到,可以讓你那烏盆開口伸冤了。”

“盆啊,你說話吧。盆啊,你說話呀!我說盆啊,你別戲耍我了,趕緊說話呀。包大人,這剛剛在院裏他還跟我說話來着。”

“張別古,若依常理而言,這烏盆乃是死物豈能開口說話,本縣見你一再堅稱它能開口,故而讓你一試再試,如今你該知道,那只是你妄聽妄想而非事實,你還是回家去吧。倘若你依然認定,這烏盆能夠口吐人言,再來找本縣如何。”張別古只有點了點頭出了縣衙。

張別古出了縣衙,來到了一個不起眼的地方,一下就把烏盆摔在了地上。

“哎喲,你幹嘛這麽摔我。”

“摔你是輕的,我應該找一個大鐵錘,把你給砸得一片一片的,我看你就是成心跟我過不去。哼,你先說什麽那個門神不讓你進去,包大人給你寫了放行條了,你進去了吧,怎麽到了堂上又成了啞烏盆了,我看明白了,你非得把我整死了你才踏實。”

“對不起,老爹,我有苦衷的。”

縣衙後堂,皓月與包拯說着悄悄話。“大人,那張別古肯定還會來,因為就在剛才我感應到了那烏盆冤魂進來了,只是因為這冤魂赤身露體,沒臉見大人,所以才沒現身。我想這次那冤魂會叫張別古去壽材鋪給他買一套紙紮的衣服燒給他,才會再次到堂伸冤。”

“哦,看來這烏盆冤魂還很懂得禮數,好,我倒要看看這烏盆冤魂是何模樣,又有什麽樣的冤屈。”

縣衙外張別古為烏盆冤魂燒去了紙紮的衣服。“多謝老爹,我們可以去了。”

“好,希望這次你不要在不現身。”

正在縣衙門口的方申看見張別古又來了便道:“張別古,你不用再敲了,進去吧。”張別古幹巴巴的笑道:“官爺在這兒等着我啊?”

“诶,我說你到底進不進去啊。”

“啊,去,去。”

縣衙後堂,“包大人,我又來了,包大人。”張別古把烏盆遞給包拯看,只見包拯那額間的彎月瞬間亮了起來,但很快就不亮了,衆人都沒瞧見,就只有皓月看見了。“這大人果然有日審陽、夜審陰的能力。”皓月暗暗想道。

“且慢。”包拯看着張別古正要跪下,便阻止道。

“包大人,這回烏盆一定能說話了。”

“本縣相信也是如此,你們都退下,皓月留下,本縣要與這烏盆說說話。包興,你也下去,關上廳門,不得有任何人在外偷觑。”

“是,關門。”

“烏盆冤魂,你可以現身了。”只感覺有一怪風刮過,那烏盆就現出了一個鬼魂。

“包大人,你真能看見我。”

“本縣自幼便能見到常人所見不到的鬼魅靈魂,而且本縣身邊的皓月也能看見你,所以我才讓他留了下來。只是,涉及怪力亂神,所以本縣才沒向其他人說過,皓月也是自幼能看到這些。”皓月點了點頭。

“原來是這樣,包大人我冤枉啊。”

“你且先不要激動,将你的姓名報上,你的冤情向本縣細細道來。”

“我叫劉世昌,是濠州人。家傳經營珠玉生意,誰知道原本打算進定遠縣城過夜,卻因為城門關閉錯過了宿頭。”

“入夜宵禁關閉城門本是常規,你又是前往何處投宿。”

“城門外有一座瓦窯亮着燈火,我就想去借住一晚,誰知卻走上了枉死之路。那趙大假獻殷勤讓我在他家中過夜,夫妻二人熱心招呼我用餐,我只當是遇見了好心人,誰知他們的目的竟然是為了我的随身行囊。趙大原本靠燒制瓦盆為生,将我屍骨燒成灰燼,混入陶土之中制成瓦盆,毀屍滅跡。直到張別古把我買回家,才終于有人聽見我的聲音。”

“你一縷冤魂附在這烏盆之上,才無法投胎轉世。至于那張別古,或許是與你在前世有某種淵源,才能與你互通訊息。”

“包大人,我死得冤枉,求包大人一定要治那趙大夫婦的罪,為我伸冤啊。”

“你在濠州可還有親人。”

“有,我有妻子兒女,可是他們又怎麽知道,我已經被人害死,成了冤鬼呀?”

“好,你且把家中情形詳細告訴本縣,那趙大奪去的錢財也一一說明,本縣自會想辦法偵破此案,替你伸冤。”

“謝青天包大人。”

“皓月,你先把趙大夫婦押回縣衙再行定奪。”

“是,大人,我這就去。”

包拯立即出條文緝拿趙大夫婦,沒過多久,皓月便把趙大夫婦緝拿歸案,并且嚴加訊問,但卻沒有問出口供。皓月也只有将此事禀告了包拯,包拯沉思了半響,便吩咐:“先将趙大帶下去,不準與他妻子王氏見面,順便把王氏帶來。”

“王氏,你丈夫供稱陷害劉世昌,全是你的主意。”包拯哄騙王氏,讓她以為被自己的丈夫趙大所出賣。

果然,那王氏聽後,惱恨丈夫,便供出趙大是如何害死劉世昌,并且畫了押,按上了手印。第二天公堂上,包拯一拍驚堂木:“趙大你還不快将謀害濠州商人,劉世昌的罪行從實招來,你的妻子已經招了還畫了押。”

誰知那趙大也是個狠人,死活都不肯招供。于是包拯下了“狠藥”說道:“本縣若無十足把握,又豈會将你們二人緝捕歸案,你們本是靠燒制瓦窯為生,又如何在一夜致富,還将所有的瓦盆、瓦罐全部出清,生活也變得十分奢華,顯然是得了不義之財。而且本縣也在你家搜出了一些金銀、珠玉與那濠州州衙送來的錢莊金鋪清單完全吻合,這清單正與那失蹤的劉世昌随身所帶的行囊裏的東西一模一樣,難道這還不能證實,是你們夫妻二人為了謀奪錢財殺害劉世昌的罪證。”

“大人如你所說是我們謀害劉世昌,可是那屍體呢。”趙大如是說道。

包拯怒急一拍驚堂木:“你還敢提及此事,你二人為了毀屍滅跡狠下心腸,将他的屍首燒成灰燼制成瓦盆,是也不是,那張別古抱着烏盆前來告狀,本縣雖未曾見到他所聲稱的冤魂,卻發現烏盆落地不碎,若不是陶土之中混合了人骨燒制而成,又豈會如此堅硬耐摔。如今你二人的罪行已被揭穿,卻猶然不肯認罪,難道就不怕那劉世昌的鬼魂,向你們報仇索命。”

包拯又拍了一下驚堂木,堂上衆人忽然感覺一陣陰風飄過,而趙大夫婦也互相對望了一眼,沒想到趙大二人各自大叫一聲,他們夫婦二人本跪在一起的,在這一聲大叫後,他們竟吓得不輕。堂上衆人都感覺很奇怪,就只有包拯與皓月知道怎麽一回事。原來趙大夫婦二人看到的是冤魂劉世昌,所以才尖叫連連。最後趙大夫婦只有認罪畫押被判秋後處決。包拯斷明烏盆案件,可謂是遠近聞名,百姓們都在傳他正直無私,斷案如神,有了夜審陰、日審陽的傳言······

作者有話要說:

皓月與趙祯的對話

“趙祯你本是我自身分離出來的分-身,沒想到竟把你練成了一個獨立的存在。這樣更好,你當皇帝我就不用管了,反正你也有我前世的一些記憶,我想你當皇帝絕對能夠勝任。我想你也知道我的目的,所以才把你煉制出來繼承皇位,而我則行走于江 湖。”

“既然這樣,那分身我就接下這個皇位,不過本身你向往江湖,那我就以皇上的身份封你為逍遙王,只有我們的心腹暗衛知道你逍遙王的身份,本身這樣可好。”

“好、好,我們就來個一明一暗,你管明面上的所有事,而我嘛就來個暗裏微服私訪,幫你查那些貪官污吏。還有以後你就叫我為大哥吧,這樣也方便些,不過不能讓我們除外的人知道,免得節外生枝。還有在我八歲的時候,我意外的去到冷宮,在那裏我得到了一塊龍形玉佩,也交給你。趙祯你可得随身佩戴,我想你是知道原因的,不然我們前世所知道可就浪費了,呵呵。”

“嗯,這些我從大哥給我的記憶裏都知道,我會跟着我所知道的走。不過大哥啊,這個宋朝的歷史很有可能會因為我們兩個而改變。”

“呵呵,沒事,只要大的情節不變就行了。”

“好,既然大哥這麽說,我就好好的當一個仁德的好皇帝,不會對不起八賢王(趙祯沒登基的時候八賢王還是八千歲)對我們的教導。”

“嗯,趙祯你好像很‘關心’八賢王哦,嘿嘿。

“大哥,你說什麽呢······”

“呵呵,你臉紅了······”

“大哥······”趙祯的臉越來越紅了。

☆、收四大門柱與公孫策

包拯他們離開定遠縣的時候,定遠縣百姓夾道相送,包拯勸勉了一番,這才乘坐馬車帶着包興與皓月出了定遠縣。沒想到包拯他們在前往端洲的途中卻遇到了四名劫匪,皓月正準備動手的時候卻被包拯攔了下來(皓月也坐在馬車上,而皓月的白馬燕雲也慢騰騰的跟在馬車後面,不是皓月不想騎馬,而是包拯說什麽要低調行事,他才不得不上馬車)。馬車門外包興駕着車被迫停了下來,包興有些驚恐道:“你、你們要攔路打劫啊。”

“沒錯,下車。我們只要錢不要命,你們最好不要反抗。”那四名劫匪恐吓道。

包拯掀開車簾道:“車上并無價值之物,我們又何必反抗。”

“不帶銀子出遠門,誰信啊。”

“我家老爺是卸、卸任的縣太爺,你們不得無禮。”

“原來是個當官的呀,那值錢的東西就更多了。

“我為官三年兩袖清風,又何來值錢之物。”

“普天之下無官不貪,否則,我們弟兄也不用被逼得攔路打劫。”

“看來你們并非無知之輩,為何要淪為盜匪。”

“跟他廢什麽話,上車搜。”接着那四名盜匪就直沖馬車。

不過在他們還沒沖上馬車,就被飛身而來的展昭給擊開了,幾番打鬥四名劫匪全敗了。這還是展昭手下留情。

“你們最好不要自讨苦吃。”展昭言語強勢的與那四名劫匪說道。

“你敢擋我們的財路,殺了他。”

這下展昭出手就有些重了,一下把那四名劫匪打得心服口服。那四名劫匪也知道打敗他們的是南俠展昭,也就無話可說了,還從展昭口中得知他們要打劫得人,竟然就是他們唯一敬佩的清官包青天包大人。而此時皓月也從馬車裏出來,望了望展昭,魅惑的一笑,暗道:“這展昭還真是包拯的福星,每次只要包拯一遇到危險的時候,展昭基本上都會出現在包拯身邊,而後的陷空島五鼠也因為展昭禦貓的關系來幫助包拯,嘿嘿這是後話。”

“南俠展昭,我們還真是有緣啊,又見面了,別來無恙啊。”

“原來是皓月兄啊,是蠻有緣的,如此還是我多管閑事了,呵呵。”

“哪裏的話,我和大人還非常感謝南俠展昭的搭救呢。”

“皓月說得不錯,展義士多謝了。”包拯笑了笑。

“哪裏哪裏,包大人是為數不多的清官,展某只是仗義相助而已。”

“好啦好啦,別說話說得文绉绉的,讓我聽得頭都大了。”皓月翻了翻白眼,顯得十分妩媚,但也不顯女氣。展昭看到了這樣的皓月,心裏又是一悸,撫了撫自己的心,展昭還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麽回事,只有讓自己的心順其自然。

“皓月呀,看來你還是沒有習慣官場的身份,還好你還沒有進朝廷,還有時間習慣,呵呵。”包拯看着皓月認真的道。

“是,我的大人诶,我會好好習慣的。”展昭聽了皓月說的話,感到有些好笑的搖了搖頭,沒有人看見展昭眼裏那一絲寵溺。

那四名劫匪被展昭放了後,沒過一會兒他們又結伴回來了,而且還請包大人收留。原本包拯是不願的,不過在聽了展昭的勸說之後,最終還是收下了那四名劫匪,而那四名劫匪正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以後開封府的四大門柱。此事之後,展昭告辭,皓月他們又繼續上路了。

這一次皓月他們來到了白雲寺,包拯本就是向佛,所以便在白雲寺打擾了幾日,在這白雲寺中包拯結識落第秀才公孫策,公孫策也是飽讀詩書、博古通今的學士,長相斯文,身上還帶着淡淡的書卷氣息。包拯在與公孫策談了一次心,公孫策為報包拯的知遇之恩,便決定追随包拯身側,為包拯出謀劃策,而包拯吩咐屬下以公孫先生來稱呼公孫策。

包拯一行人剛到端州,包拯就忙着招來端州通判,查看端州政績。端州盛産端硯,也是朝廷貢硯的來源,沒想到問題就出在了這端州端硯之上。

三年後,包拯端州知州任期已滿,端州端硯案業已破了。包拯一行也準備回京複職,在包拯臨行之際百姓們集資購得萬裏挑一的極品端硯敬贈包拯,感念包拯在端州上任知州的德政。令衆人沒想到的是包拯竟然說了一句:“端州三年任,不持一硯歸;也罷,且讓你回歸來處吧!”包拯說完便将那極品端硯随手丢到了端州山間。

包拯一行回京複職,執掌開封府,可是沒想到,才到開封府,包拯一行還沒來得急休息,就被放在那開封府書房的那一疊訴狀給驚住了,而且那些訴狀都不是開封府境內的,全部都是來自陳州。于是,包拯坐了下來,仔細的看着那些訴狀,沒想到的是,那些訴狀所告的都是當朝龐太師的兒子龐昱。

陳州先洪後旱慘遭饑荒,安樂侯龐昱奉旨赈災,卻沒想到龐昱苛扣赈糧侵吞赈銀,陳州通判林豐忍無可忍欲上報朝廷,反被龐昱嫁禍打入大牢。即将退休之牢頭田忠見林豐為官清正,甘冒奇險上京向王丞相通風報信。皇上得知此事後,馬上傳召包拯入宮,即日以欽差大臣為名至陳州查赈。

龐太師也從中得到消息,擔心包拯剛正不阿,将對自己兒子龐昱不利,就入宮哄騙女兒龐妃向皇上進言改派他人前往陳州查赈,但皇上卻說考慮考慮。龐太師心雖有不甘,但也不敢表露出來,畢竟他也知道自己的兒子是什麽貨色,唯有傳信提醒龐昱千萬要小心包拯,豈料龐昱不屑與自己老爹的傳信,還有恃無恐,竟令陳州知州蔣完将林豐立即處斬,殺人滅口,以絕後患。幸得展昭相救,陳州通判林豐才幸免于難。

公孫策知道安樂侯龐昱的後臺很硬怕包拯惹禍上身,于是公孫策獻計要包拯向仁宗求得“禦劄三道”,并按此諧音做成龍、虎、狗“禦鍘三刀”,上斬仗勢欺人的權貴奸臣,下除魚肉鄉民的惡霸,仁宗在王丞相建言下恩準賜刀并下旨特準先斬後奏之權,包拯一行當即出京,包拯抵達陳州查赈,展昭來見告知林豐之事,包拯見展昭多次拔刀相助,感佩之餘更有意納為旗下。展昭不願被江湖人說他淪為官府鷹爪而婉拒,公孫策向展昭說之以理、動之以情,展昭表示将看包拯如何處置龐昱後再做決定。

這次皓月也随着包拯出京到陳州查赈,而且知道包拯畢鍘龐昱,就因為這件事,那龐太師恨上開封府一衆,處處和開封府作對。皓月在龐昱被鍘之前,見了趙祯一面,說龐太師肯定會讓他的女兒龐妃在趙祯面前吹耳邊風,還請趙祯能夠拖延龐妃所說的事。趙祯也是知道劇情,所以答應了,此事後還是會跟着劇情走。

包拯到了陳州明察暗訪,一邊與那安樂侯龐昱周旋,暗地裏卻讓皓月他們收集龐昱的犯案證據。沒有過多久,龐昱的犯案證據收齊,龐昱也捕至公堂問罪。就在包拯預鍘龐昱的時候,龐太師出現在公堂上阻止包拯下令鍘龐昱。

“包拯,龐昱的事必須押制回京由皇上判定,本太師以得到皇上口谕,随後皇上還會傳下聖旨。”

“太師,你所傳口谕是真是假本府還不得所知,要說皇上口谕本因皇上的貼身太監公公所傳,而且我有皇上所賜的禦鍘三刀,有先斬後奏的能力,所以······”

“包拯你敢抗旨不尊。”龐太師一臉猙獰的望着包拯。

而此時皓月得到了趙祯的心電感應,聖旨會在今日午時三刻之後到,因為聖旨的事情已經在路上拖延幾天了,希望皓月能抓緊時間,聖旨不能再拖了。皓月知道時間後,便立馬想到了一個辦法。于是,皓月有些神秘的對包拯說道:“大人,按龐太師的說法,如果龐太師口谕是真的,那麽聖旨應該在今日午時三刻之前會到。對吧!龐太師。”

“對,午時三刻之前一定會到,包拯,還不知這位是?”

“這位是閻皓月兄弟,是本府在路上結識的朋友。”

“大人,如龐太師所說,那聖旨會在午時三刻之前到,那我們就等到午時三刻,在判刑吧,這樣大人你也不會有個抗旨不尊的罪名加身了,也可以知道龐太師的口谕是真是假了。”皓月看着包拯那臉上的不悅,便運用內力傳音給包拯,還在龐太師看不見的地方向包拯眨了眨自己好看的眼睛:

“大人,你不要不高興嘛,相信我,午時三刻一到,那龐昱一定會死在大人的鍘刀之下。而且絕對會讓龐太師無話可說。”包拯看到了皓月的小動作,也知道皓月後面說的話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也知道皓月的武藝并不像表面那麽簡單。所以包拯聽到皓月把話說得那麽肯定,于是選擇了相信他。

“好吧,既然皓月這麽說了,龐太師那本府就等到午時三刻,午時三刻一到立即判處鍘刀之行,到時龐太師可不能在阻攔,不然休怪本欽差把你趕出公堂。”

“好,午時三刻一到,如聖旨還未到,本太師決不再阻撓包大人辦案,到那時就看我兒的命了。”

最後龐太師在午時三刻之時還是沒能等到聖旨來臨,龐昱還是死在了包拯的鍘刀之下。龐太師如行屍走肉般回去了自己的太師府,他沒想到的是他前腳走,聖旨後腳就到了。龐太師知道後,氣得卧病在床,也恨上了開封府一衆,不過沒有劇情裏恨得那麽深,因為他明白包拯也是給了機會的。

包拯他們離開定遠縣的時候,定遠縣百姓夾道相送,包拯勸勉了一番,這才乘坐馬車帶着包興與皓月出了定遠縣。沒想到包拯他們在前往端洲的途中卻遇到了四名劫匪,皓月正準備動手的時候卻被包拯攔了下來(皓月也坐在馬車上,而皓月的白馬燕雲也慢騰騰的跟在馬車後面,不是皓月不想騎馬,而是包拯說什麽要低調行事,他才不得不上馬車)。馬車門外包興駕着車被迫停了下來,包興有些驚恐道:“你、你們要攔路打劫啊。”

“沒錯,下車。我們只要錢不要命,你們最好不要反抗。”那四名劫匪恐吓道。

包拯掀開車簾道:“車上并無價值之物,我們又何必反抗。”

“不帶銀子出遠門,誰信啊。”

“我家老爺是卸、卸任的縣太爺,你們不得無禮。”

“原來是個當官的呀,那值錢的東西就更多了。

“我為官三年兩袖清風,又何來值錢之物。”

“普天之下無官不貪,否則,我們弟兄也不用被逼得攔路打劫。”

“看來你們并非無知之輩,為何要淪為盜匪。”

“跟他廢什麽話,上車搜。”接着那四名盜匪就直沖馬車。

不過在他們還沒沖上馬車,就被飛身而來的展昭給擊開了,幾番打鬥四名劫匪全敗了。這還是展昭手下留情。

“你們最好不要自讨苦吃。”展昭言語強勢的與那四名劫匪說道。

“你敢擋我們的財路,殺了他。”

這下展昭出手就有些重了,一下把那四名劫匪打得心服口服。那四名劫匪也知道打敗他們的是南俠展昭,也就無話可說了,還從展昭口中得知他們要打劫得人,竟然就是他們唯一敬佩的清官包青天包大人。而此時皓月也從馬車裏出來,望了望展昭,魅惑的一笑,暗道:“這展昭還真是包拯的福星,每次只要包拯一遇到危險的時候,展昭基本上都會出現在包拯身邊,而後的陷空島五鼠也因為展昭禦貓的關系來幫助包拯,嘿嘿這是後話。”

“南俠展昭,我們還真是有緣啊,又見面了,別來無恙啊。”

“原來是皓月兄啊,是蠻有緣的,如此還是我多管閑事了,呵呵。”

“哪裏的話,我和大人還非常感謝南俠展昭的搭救呢。”

“皓月說得不錯,展義士多謝了。”包拯笑了笑。

“哪裏哪裏,包大人是為數不多的清官,展某只是仗義相助而已。”

“好啦好啦,別說話說得文绉绉的,讓我聽得頭都大了。”皓月翻了翻白眼,顯得十分妩媚,但也不顯女氣。展昭看到了這樣的皓月,心裏又是一悸,撫了撫自己的心,展昭還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麽回事,只有讓自己的心順其自然。

“皓月呀,看來你還是沒有習慣官場的身份,還好你還沒有進朝廷,還有時間習慣,呵呵。”包拯看着皓月認真的道。

“是,我的大人诶,我會好好習慣的。”展昭聽了皓月說的話,感到有些好笑的搖了搖頭,沒有人看見展昭眼裏那一絲寵溺。

那四名劫匪被展昭放了後,沒過一會兒他們又結伴回來了,而且還請包大人收留。原本包拯是不願的,不過在聽了展昭的勸說之後,最終還是收下了那四名劫匪,而那四名劫匪正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以後開封府的四大門柱。此事之後,展昭告辭,皓月他們又繼續上路了。

這一次皓月他們來到了白雲寺,包拯本就是向佛,所以便在白雲寺打擾了幾日,在這白雲寺中包拯結識落第秀才公孫策,公孫策也是飽讀詩書、博古通今的學士,長相斯文,身上還帶着淡淡的書卷氣息。包拯在與公孫策談了一次心,公孫策為報包拯的知遇之恩,便決定追随包拯身側,為包拯出謀劃策,而包拯吩咐屬下以公孫先生來稱呼公孫策。

包拯一行人剛到端州,包拯就忙着招來端州通判,查看端州政績。端州盛産端硯,也是朝廷貢硯的來源,沒想到問題就出在了這端州端硯之上。

三年後,包拯端州知州任期已滿,端州端硯案業已破了。包拯一行也準備回京複職,在包拯臨行之際百姓們集資購得萬裏挑一的極品端硯敬贈包拯,感念包拯在端州上任知州的德政。令衆人沒想到的是包拯竟然說了一句:“端州三年任,不持一硯歸;也罷,且讓你回歸來處吧!”包拯說完便将那極品端硯随手丢到了端州山間。

包拯一行回京複職,執掌開封府,可是沒想到,才到開封府,包拯一行還沒來得急休息,就被放在那開封府書房的那一疊訴狀給驚住了,而且那些訴狀都不是開封府境內的,全部都是來自陳州。于是,包拯坐了下來,仔細的看着那些訴狀,沒想到的是,那些訴狀所告的都是當朝龐太師的兒子龐昱。

陳州先洪後旱慘遭饑荒,安樂侯龐昱奉旨赈災,卻沒想到龐昱苛扣赈糧侵吞赈銀,陳州通判林豐忍無可忍欲上報朝廷,反被龐昱嫁禍打入大牢。即将退休之牢頭田忠見林豐為官清正,甘冒奇險上京向王丞相通風報信。皇上得知此事後,馬上傳召包拯入宮,即日以欽差大臣為名至陳州查赈。

龐太師也從中得到消息,擔心包拯剛正不阿,将對自己兒子龐昱不利,就入宮哄騙女兒龐妃向皇上進言改派他人前往陳州查赈,但皇上卻說考慮考慮。龐太師心雖有不甘,但也不敢表露出來,畢竟他也知道自己的兒子是什麽貨色,唯有傳信提醒龐昱千萬要小心包拯,豈料龐昱不屑與自己老爹的傳信,還有恃無恐,竟令陳州知州蔣完将林豐立即處斬,殺人滅口,以絕後患。幸得展昭相救,陳州通判林豐才幸免于難。

公孫策知道安樂侯龐昱的後臺很硬怕包拯惹禍上身,于是公孫策獻計要包拯向仁宗求得“禦劄三道”,并按此諧音做成龍、虎、狗“禦鍘三刀”,上斬仗勢欺人的權貴奸臣,下除魚肉鄉民的惡霸,仁宗在王丞相建言下恩準賜刀并下旨特準先斬後奏之權,包拯一行當即出京,包拯抵達陳州查赈,展昭來見告知林豐之事,包拯見展昭多次拔刀相助,感佩之餘更有意納為旗下。展昭不願被江湖人說他淪為官府鷹爪而婉拒,公孫策向展昭說之以理、動之以情,展昭表示将看包拯如何處置龐昱後再做決定。

這次皓月也随着包拯出京到陳州查赈,而且知道包拯畢鍘龐昱,就因為這件事,那龐太師恨上開封府一衆,處處和開封府作對。皓月在龐昱被鍘之前,見了趙祯一面,說龐太師肯定會讓他的女兒龐妃在趙祯面前吹耳邊風,還請趙祯能夠拖延龐妃所說的事。趙祯也是知道劇情,所以答應了,此事後還是會跟着劇情走。

包拯到了陳州明察暗訪,一邊與那安樂侯龐昱周旋,暗地裏卻讓皓月他們收集龐昱的犯案證據。沒有過多久,龐昱的犯案證據收齊,龐昱也捕至公堂問罪。就在包拯預鍘龐昱的時候,龐太師出現在公堂上阻止包拯下令鍘龐昱。

“包拯,龐昱的事必須押制回京由皇上判定,本太師以得到皇上口谕,随後皇上還會傳下聖旨。”

“太師,你所傳口谕是真是假本府還不得所知,要說皇上口谕本因皇上的貼身太監公公所傳,而且我有皇上所賜的禦鍘三刀,有先斬後奏的能力,所以······”

“包拯你敢抗旨不尊。”龐太師一臉猙獰的望着包拯。

而此時皓月得到了趙祯的心電感應,聖旨會在今日午時三刻之後到,因為聖旨的事情已經在路上拖延幾天了,希望皓月能抓緊時間,聖旨不能再拖了。皓月知道時間後,便立馬想到了一個辦法。于是,皓月有些神秘的對包拯說道:“大人,按龐太師的說法,如果龐太師口谕是真的,那麽聖旨應該在今日午時三刻之前會到。對吧!龐太師。”

“對,午時三刻之前一定會到,包拯,還不知這位是?”

“這位是閻皓月兄弟,是本府在路上結識的朋友。”

“大人,如龐太師所說,那聖旨會在午時三刻之前到,那我們就等到午時三刻,在判刑吧,這樣大人你也不會有個抗旨不尊的罪名加身了,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