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玉佩事件
白玉堂看到我與展昭的互動,心裏有些不舒服,于是向自己的幾位哥哥說道:“幾位哥哥,我決定和他們一起去一趟開封府,向包大人請罪。”
“五弟……,你要是不願意,我們幾位哥哥就是拼了命不要,也不會讓他們兩只貓把你帶走。”大哥鑽天鼠盧方如是說道,另幾位附和。我在旁邊看着白玉堂幾兄弟,點了點頭,他們是真的兄弟情深吧!
“我說你們煩不煩啊!要白玉堂去開封府一趟,又不會要了他的命。只不過是讓他去開封府交還玉佩,在由包大人向皇上求情,這件事就可以過去了。我和昭昭可以保證,白玉堂不會少一根汗毛。”
“好,我們幾兄弟就相信你們兩只貓一回,但是如果我們五弟要是少了一根汗毛,我們就算拼了命也要你們付出代價。”白玉堂的幾位哥哥兇神惡煞的盯着我與昭昭如是說道。
而包拯這邊也從李妃那裏得到當年‘貍貓換太子’的詳細過程。包拯震撼至極假稱李妃為多年失散的遠親帶回開封,安頓妥當,并以老夫人相稱,更要求張龍趙虎親自帶人守在廂房門口确保老夫人安全。
李妃向包拯擔言,當年李妃果然先行産下一子,劉妃為争後位教唆太監郭槐勾結産婆,以剝去皮毛貍貓換去嬰兒謊稱李妃産下怪物,并命承禦宮女寇珠将嬰兒帶出城掐死掩埋。寇珠不忍将嬰兒交首領太監陳琳,決定夾帶出宮交予八王爺,八王爺則謊稱是自己所生,将皇子留在府中撫養長大。
李妃被打入冷宮後,劉妃雖随即産子封後,不料太子卻六歲時得病身亡,真宗由諸皇子中擇人入主東宮,八王爺借機将當時年僅七歲的仁宗送回宮中得以繼任皇位。劉後為除後患誣陷李妃致真宗賜死,陳琳與冷宮總管秦鳯、太監餘忠拼死将李妃救出,由餘忠假扮李妃替死。
本來秦鳯在城外替娘娘安排了接應人,誰料造化弄人,那人在接應李妃前往避難之所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因此李妃流落市井,舉目無親,四處游蕩,以乞讨為生,後收張義為義子,兩人相依為命,李妃終日以淚洗面,哭瞎雙眼直至如今包拯在得知全案的來龍去脈後,許諾定當竭盡全力,為李妃平反,公孫策因精通岐黃之術,打算為李妃醫治雙眼。
相爺夜訪開封,為的是提醒包拯,斬龐昱一事讓皇上在龐太師和龐娘娘面前十分為難,讓包拯小心處事,另包拯将李妃帶回京城一事已傳開,幸虧公孫策應對得體,才不至于讓人生疑。皇上追問盜佩的案件,令包拯将白玉堂擒獲後立即帶進宮來。包拯攜眷返京極不尋常,就連皇上都有所耳聞,包拯亦用為其治眼疾而蒙混過關。公孫策診斷李妃的雙眼乃是假瞎,決定用金針過穴之術為李妃醫治,只須注意調養,不久當可痊愈。
包拯終于決定前往南清宮八王爺府開始查起,包拯試探此次皇上丢失的玉佩的由來,八王爺只說是先皇遺物,當年是太宗皇帝賜于一位寵妃,而後由這個皇妃贈與當今皇上,卻始終不肯透露是哪位娘娘。我和展昭當即帶着白玉堂趕回開封将玉佩呈交包拯。
仁宗玉佩失而複得心緒欣慰,劉後詢問後仁宗取出玉佩示之,劉後見佩心中暗驚;方知仁宗竟與李妃早已相遇,雖故做無事卻警兆暗生。劉後來到封閉二十年的冷宮,宮內仍是當年失火後的情景,郭槐再三禀明當年奉旨驗明正身時親眼目睹被賜死的李妃遺體而無須擔心仁宗當年是否曾見過李妃。劉後卻心虛受驚病倒在床,仁宗探視後追問郭槐,郭槐詐稱劉後是為了悼念當年宮中姐妹才去冷宮,當年冷宮失火李妃葬身火窟,仁宗慨嘆後命郭槐将冷宮撤封重修另做他用。
四鼠因擔心白玉堂故也随後來到開封。包拯感于五鼠義氣再向仁宗請旨特赦,并以讓白玉堂将功折罪作為特赦條件,王丞相亦從中進言仁宗方肯允諾。為追查貍貓換太子一案真相,包拯命張龍趙虎前往接回告老退隐的首領太監陳琳。包拯令五鼠随後支援援張龍趙虎保護陳琳進京,以便日後仁宗母子相認時立下大功,以功抵過。
而我和昭昭在包拯安排之下晉見了李妃娘娘後專責護衛李妃。為試探八王爺是否仍忠心不改,包拯取李妃當年由真宗所賜金丸求見,八王爺見金丸震驚不已,詢問金丸來自何方包拯則趁勢安排讓李妃進府與八王爺面見。
劉後因前日前去冷宮時受到驚吓而卧病在床,擔心二十看前死去的李妃和寇珠會來索命,心神不寧。仁宗看望劉後時,聽說劉後徹夜難眠,便交待郭槐親自前去南清宮八王爺府,谕取安神露來給劉後服用。
此時八王爺府中,包拯帶着李妃前來,八王爺方知李妃仍活在人間,又在得知當年如何是如何逃出宮後,心中大感安慰,八王爺告訴李妃當今皇上仁宗便是其親子,回憶當年陳琳将太子送到王府時的情景,只因當時宮闱争鬥自古皆然,只憑一面之詞難以讓皇上信服,又考慮到太子安全,故而在當時并未将陰謀揭發。
八王爺以探望劉後為由同仁宗一同前去仁壽宮,正當劉後追問李妃姓氏之時,皇上和八王爺趕到。仁宗與李妃終于相見,李妃因抑制不住心中激動之情故流下眼淚,仁宗見狀十分關切,并令包拯早日還李妃一個公道。劉後力邀留宿企圖再加試探,我和展昭因無法抗旨,又深知将李妃留在宮中乃是置身險地,只得一同留在宮中保護李妃,劉後追問不出,越想越像當年李妃,而郭槐又再三說當年親眼驗看李妃屍體,為确認其身份,劉後令郭槐将李妃請到寝宮來逼問。
Advertisement
昭昭以公孫策正在為李妃診治雙目,因用藥物關系而每入夜即眠,故無法奉召,我和昭昭只得守在廂房外不許他們驚擾,劉後想方設法終于想起李妃頸後有一個心型胎記,便利用宮女替李妃梳妝之便探得李妃頸後胎記證實身份,劉後大驚立命郭槐斬草除根。郭槐正待帶人加害李妃,我和昭昭早已心生警惕帶着李妃出宮,包拯更親自在宮外迎接,才使得李妃安然回到府衙。
劉後此時已然确定包拯知情且重新推敲昔年往事,原來當晚冷宮大火也并非偶然,赫然覺悟寇珠自盡并非受寃而是為了掩飾當年嬰兒下落,而陳琳正是将嬰兒夾帶出宮之人。五鼠和張龍趙虎也已找到陳琳,正在返京的途中。李妃的雙目因在見到仁宗時,藉淚水把久滞的經脈打通了,現在已能夠看到些許的光亮,衆人欣喜不已。劉後和郭槐在宮中擔心八王爺若是參與些事,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
為絕後患當即命郭槐派人于返京途中截殺陳琳。五鼠護衛陳琳進京之時,途中遇到殺手行刺,此時方顯五鼠之效,殺手雖多卻難敵五鼠技高,終于擺脫追殺将陳琳安然送進開封府衙。為确保陳琳和李妃在府中的安全,白玉堂主動提出想留下暗中保護人證,包拯考慮到我和展昭畢竟分身乏術,便準許白玉堂一人留下。為掩人耳目,公孫策讓白玉堂與另外四鼠一同離開後悄悄返回。
陳琳見李妃依然健在,卻雙目失明自責不已,并說明當年情形,原來太監餘忠與李妃相貌神似而自請替死以瞞郭槐,冷宮總管秦鳯唯恐仵作驗屍後拆穿死者并非李妃本人的真像,慷慨犧牲***,方有了火燒冷宮的毀屍之舉,而宮外接應李妃之人急病身亡後,陳琳便與李妃失去聯系不知下落,只得将嬰兒送往八王爺府,讓八王爺全心照料仁宗成長無暇顧及其他。至于寇珠則因多次前往冷宮探視李妃而遭郭槐發現,劉後對當年嬰兒生死存疑逼問寇珠,寇珠先将此事告知陳琳後,為消除劉後疑慮,撞柱自盡明志方令劉後不再追查,自此方才使得太子安然無恙的在宮中成長。
郭槐向劉後提意,将李妃、陳琳、包拯一同滅口,以絕後患。包拯感嘆之餘定次日再訪八王爺開始追查,豈知郭槐竟已派出人手夜入府衙行刺。殺手傾巢而出夜襲開封府,幸賴開封府衆人合力之下将刺客全部殲滅。包拯見勢态已急,再不抓緊偵辦,只怕會有更激烈的手段出現,決定明日攜同陳琳一起去見八王爺。包拯與八王爺研商後,認為仁宗對劉後敬之若母,一時之間難以接受事實,決議應循序漸進,婉轉禀告較為妥當,先将郭槐傳喚至開封府先行取得供狀,而後才能向仁宗禀奏。
因劉後心知肚明,故不會輕易放人,于是陳琳只能詐稱受寇珠家屬之托申領遺眷補償,故意表現為很為難的樣子向仁宗乞援,仁宗不明內情當即下旨令郭槐前往開封府作證。劉後頓覺不妙,想去見仁宗,要他收回成命,卻被郭槐阻止,生怕包拯以此為借口大做文章,自認矢口否認當年罪行包拯定将無可奈何,劉後乃派宮廷衛隊同往。
我們早已有了準備,由我和白玉堂負責李妃安全,展昭則親守府門阻止衛隊進入,郭槐無奈只得孤身入府。郭槐提議只須将撫恤金交由家屬便可結案,無須升堂審訊,包拯則以堂規開審。包拯升堂之後卻掉轉方向直逼郭槐追問寇珠當年死因,郭槐一口咬定是因為寇珠思念家人,故而逃出宮去卻又被抓了回來,才萌生死意,可誰知寇珠本就是孤兒又何來家人思念。包拯提出多疑點,郭槐都無法自圓其說,心知有了麻煩便擡出劉後意圖打壓包拯,包拯卻不為所動,以殺害寇珠的嫌疑犯将郭槐押入大牢候審。
展昭則以包大人要留郭槐在府衙繼續聆訊為由将随行衛隊打發回宮。包拯深知郭槐有備而來,以攻心之策讓其慌亂失措,更讓陳琳前往大牢探監,逼郭槐說出當時真像,促其認罪。包拯以攻心之策讓陳琳前往大牢探監,逼郭槐說出當時真像,促其認罪,可郭槐卻對當年之事矢口否認,更深信包拯不會在無憑無據的情況下将陳琳斬首,無功而返。然而包拯卻察覺郭槐對鬼神之說倒深信不疑。
郭槐來府衙之前和劉後商議,入夜前若不返回宮中,則會降旨前往開封要人,為以防萬一,我特地前往八王爺府,請八王爺親臨開封以對抗劉後懿旨。劉後見郭槐久去未返心,知其已被包拯扣押,于是親自下太後懿旨向包拯要人,此時八王爺早在我的陪同下來到府衙,以先皇禦賜金锏硬将太後懿旨擋回。包拯與公孫策面議之後決定夜審郭槐。
升堂之時郭槐猶自矢口否認所有指控,心中暗思包拯絕對無法提出人證而沾沾自喜,不料包拯卻當堂傳來寇珠亡魂,郭槐見來人真是死去的寇珠頓時驚呆,原來公孫策心知郭槐心虛兼且迷信鬼神之說,于是尋一位形貌與寇珠接近之女優,經陳琳指點寇珠言行及當年相關事物假冒寇珠亡魂,并詐稱包拯有日審陽夜斷陰之能。
果然,郭槐心虛之下當堂認罪畫押。劉後在仁宗面前訴說昔日往事,感慨一生,仁宗在詢問郭槐為何不在時,劉後乘機将包拯和八王爺以先皇禦賜金锏抗旨拒不肯放人之事告訴仁宗,仁宗急宣包拯進宮質問。公孫策為李妃醫治眼疾終有成效。包拯借機呈上狀紙,将當年貍貓換太子全案來龍去脈向仁宗禀奏,并告訴仁宗當看在劉後宮中的那位老夫人便是其生母,要求仁宗即刻認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