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太子危機
仁宗因為有我給他的記憶,早就知道他的身世之謎,但戲還是要做足,不然後面就不知道該怎麽演下去了。所以在聽到包拯把自己的身世說了出來,仁宗大怒,令包拯不準過問皇家之事,包拯大膽進言竟遭逐出宮去。雖說做戲是一回事,但仁宗生性至孝,二十多年來視劉後如同親生母親一般,生育之恩與養育之情矛盾兩難。
包拯回府後向八王爺和李妃說明了事情的經過,望能給仁宗些時間來消化這件事情,李妃因仁宗拖延将她接進宮去一事不悅。同時為了避免讓白玉堂知道此案的內情,今他先回陷空島等候通知。包拯雖知仁宗心情卻不能茍同,又生怕仁宗不忍将劉後治罪,連同郭槐也獲免刑,決定于次日先以虎頭鍘将郭槐正法,而後再度進宮不惜以身家性命力谏仁宗。
仁宗徹夜苦思輾轉難眠,回想起兒時在冷宮中的李妃,再經包拯曉以大義,終于親自前往劉後寝宮将郭槐供狀示于劉後,跪謝二十年養育之恩後離去。劉後心知大勢已去懸梁自盡。仁宗率衆親前往開封迎接李妃回宮,未料卻遭李妃拒絕,甚至不願睜開雙眼看一看仁宗,仁宗雖已認錯,卻不能如此輕易原諒他,必待包拯以不孝之罪升堂懲治仁宗後方肯認子。
包拯判罰脊杖之刑卻以“杖打龍袍如同打君”巧妙化解。仁宗迎母回宮并下诏罪己以教化人心彰顯孝道,而仁宗的身世以此劃上句點。白玉堂盜佩的事情也劃過,但是仁宗提了一個條件,那就是讓白玉堂不定期的助包拯破案,讓包拯把白玉堂參與破案的事記錄下來,他會不定期的查詢。我知道這是趙祯為我留下白玉堂的一個借口,我秘密的被趙祯封為一字并肩王,封號“逍遙王”,就是和皇帝一個級別的,說是讓我以後行事方便,也随便幫他巡視天下。
我看到手中的禦賜金牌搖頭苦笑,本想要逍遙天下的,誰知趙祯竟然來這套,結果還是得做事,這逍遙兩字真難。可惜平淡的日子沒過多久,趙祯的後宮又出事了。因為現在後宮還沒有皇後,卻有四妃:蘭妃,是一臣子之女,沒有什麽背景,但卻最有可能被封為皇後,因為她就要産子了,而且還是已經經太醫确定是皇子,那她的皇後之位就穩定了,她也是趙祯極其喜歡的女子。龐妃:她是龐太師的女兒,雖不及蘭妃讨皇上歡心,但也不差,只是不知道為什麽她還沒有懷孕,所以她也沒有去想當皇後的事。塵妃:她是一商人之女,沒有什麽争鬥之心,只在自己宮裏活動。宣妃:她是襄陽王的女兒,很是嚣張跋扈,趙祯看到她就不爽,要不是因為她有個王爺的爹,趙祯早就在不知不覺中賜死她了,不知道她是不是運氣太好,竟還懷了孕。現在宣妃更是嚣張,不把任何人看在眼裏,就像自己早就是皇後一樣。這也不怪她會這麽想,畢竟她有個權勢滔天的父親。
可是就在她以為自己會是皇後,後宮的那些宮女在背後都說将來的皇後一定是蘭妃的,因為現在的蘭妃正得皇上的寵愛。于是,宣妃急了,忙找來自己的心腹,把這個消息告訴自己的父親襄陽王,想讓自己的父親出出主意,她要當皇後。當然了,這一切趙祯都不知道,不然他也不會這樣放任宣妃。襄陽王在得到自己女兒的消息的時候,定下了一個大陰謀,襄陽王本是跟随先帝打下江山的開國功臣,先帝把襄陽城賜給了他,封號襄陽王。
而襄陽王卻一點都不滿足,總想着自己登基當皇帝,這次卻是一個好機會。因為這麽多年了,現在的皇帝卻還沒有皇子,只要除掉了蘭妃肚裏的孩子,那所有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這天,蘭妃産下了一子,趙祯一高興就封為太子,我也秘密進宮為趙祯祝賀,同時也是舉國歡慶,誰也不成想到,随着而來的陰謀也顯現出來了。當然了,趙祯因為怕蘭妃坐月子寂寞,派人把蘭妃的妹妹阿敏請進宮來陪伴左右。蘭妃見到妹妹阿敏非常高興,拉着自己的妹妹話家常。這個時候,塗将軍塗善拿着禦賜金刀帶人闖了進去,假傳聖旨說‘太子乃是蘭妃與禁衛軍首領葛青的私生子,皇上大怒要賜死蘭妃’。蘭妃因為待自己宮裏的宮女太監很好,那些宮女太監見塗善來勢洶洶,就打算拼着命也要保護好蘭妃。
蘭妃和妹妹阿敏在混亂中,在太監公公良喜的幫助下攜着太子逃離了京城,葛青知道了此事,就知道自己一定被陷害了。就在前幾天,塗善找到他,讓他投到襄陽王麾下,不然就讓他好看。葛青面對塗善的威脅,最後還是拒絕了,他沒想到那塗善懷恨在心,竟然陷害蘭妃和他有染。原來葛青和蘭妃是兒時的玩伴,後來蘭妃進了宮,葛青也被派往邊境守城,最近才回來,他怎麽可能和蘭妃有染。
于是,葛青為了證明自己清白無辜,夜闖開封府,當堂自盡。還好當時昭昭就在葛青旁邊,救下了他。包拯認為事關重大,命昭昭追查此案。而我也接到消息,告別趙祯趕回了開封府。
“包大人,這又出了什麽事啊?”我一回到開封府,就看見開封府一衆面色沉重。
“閻護衛,你回來啦!昨天晚上禁衛軍統領葛青也闖開封府,告訴我們大将軍塗善誣陷他與蘭妃有染,說皇上要賜死蘭妃。蘭妃和她的妹妹阿敏抱着太子,趁亂在公公良喜的掩護下,逃離了皇宮。”包拯快速的把他知道的告訴了皓月。
“什麽?我才從皇上那裏回來,也沒聽見皇上要賜死蘭妃呀!并且皇上還高興蘭妃為他生下皇子,還打算封蘭妃為皇後的。”我皺了皺自己好看的眉頭。
“什麽?皇上并沒有要賜死蘭妃,那怎麽會……難道~是那塗善假傳聖旨,他可知道那假傳聖旨可是要誅滅九族的,難道他就不怕死嗎?”包拯和一旁的公孫策十分震驚。
“我說我的包大人啦!你們覺得那塗善如果沒有強硬的後臺,他會這麽做嗎?咦,昭昭去哪裏了,我怎麽沒有看見他,就連那只白老鼠也不在。”
“白玉堂白少俠回陷空島報平安了,展護衛去查這件案子了。閻護衛你回來了,那就和展護衛一起調查這件事,務必要查清塗善背後的人。”
Advertisement
“是,大人!”
蘭妃與其妹阿敏至宮中逃出之後,遭到塗善的追殺。而民間猶不知宮中生變,正舉國歡騰,大肆慶祝太子的誕生。蘭妃他們一路躲避塗善的追殺,而此時白玉堂正坐在茶樓聽着說書。這時,塗善帶着人駕馬在街上橫沖直撞的,引起了街上百姓的恐慌,白玉堂也從茶樓出來瞅瞅熱鬧。不出意外的看見了正抱着一個籃子逃跑的蘭妃姐妹,白玉堂沒見過蘭妃他們,不過他也不能眼看着他們被塗善捉住。
于是,白玉堂出手救了他們,把他們帶回了陷空島,我和昭昭聽到了消息,起身趕到了陷空島,向白玉堂言明包大人之意帶太子和蘭妃他們返回開封府。不料想,在回開封府途中,我們遭到了塗善的埋伏,藏在暗處的塗善向太子射來一箭,太子生死未蔔。幸好,蘭妃他們在出島的時候,機智的五鼠早就将太子掉了包,那籃子裏是一只白色的兔子。就這樣,蘭妃他們随着我和昭昭回到了開封府。蘭妃含冤,太子蒙罪,他們心急如焚,希望包大人速速禀告皇上伸冤昭雪。
包大人也很急,但也沒有辦法,苦于手裏沒有證據,到時候蘭妃如果回了宮,恐怕就沒有命在了。塗善竟然能滿住皇上假傳聖旨,那到時候蘭妃把塗善告到皇上那裏,他也可以輕易撇開身上假傳聖旨的罪,說不定到時候蘭妃還會被反咬一口,說蘭妃誣告忠臣。
“包大人,現在蘭妃娘娘在我們開封府,想那塗善也會收斂一點,不過就怕塗善會暗中來我們開封府下毒手,我建議還是先把蘭妃娘娘保護起來為好。”我向包大人如是說道,心裏卻想着要把這件事告訴給皇上,讓他有個準備。
“閻護衛,你說的對,照蘭妃娘娘和葛統領的說辭,塗善可能已經投靠了襄陽王,而那襄陽王說不定會謀反。不過,我們必須找到襄陽王要謀反的罪證,不然一切都是空談。”我點了點頭。
面對種種疑惑,包大人吩咐我和昭昭輪流保護好蘭妃,而蘭妃的妹妹阿敏在葛青的保護下已經去了陷空島。襄陽王也許是察覺到開封府已經懷疑到他身上了,于是火速調回塗善,命其實施第二步計劃--殺掉太子。塗善得襄王之命,瘋狂的追殺五鼠,結果徐慶、蔣平、韓彰三鼠被塗善給抓住了。而且要五鼠之首盧方用太子來換他們三兄弟的性命。
盧方沒有辦法,他不可能把太子交出去的。只有在妻子苦苦哀求下,含淚的用自己才出生沒多久的兒子冒充太子,拿他來換取自己三兄弟的性命。我也在之前把這件事告訴了皇上,皇上而昭昭在保護蘭妃的時候也受了傷,包大人看到昭昭受傷,便叫他好生休養,可是昭昭卻固執的陪同包大人和我一起進宮禀奏。皇上大怒,命展昭和我迅速将太子召回朝內。
我看到昭昭因為受傷而臉色卡白,很是心疼,可是一看到昭昭那堅毅的眼神,想要勸他安心休養的話卻說不出口,只有陪他一起去陷空島把太子帶回來。就在塗善奪走假太子的剎那,我們帶着聖旨趕到,塗善很不甘心的接下聖旨,畢竟現在襄陽王還沒有正真與皇上撕破臉,假太子也就是盧方的兒子獲救了,昭昭卻因為硬撐着傷,結果因為傷勢過重,暈在了陷空島上。
昭昭因為傷勢在陷空島養傷,我也只有留下來,也好有個照應,因為我知道塗善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只是沒想到塗善已經派人潛進了陷空島。于是,我找來五鼠,本來鼠貓不兩立,也許是因為我和昭昭救下了盧方的孩子,我們與五鼠之間的氣氛稍有緩和。這一日,盧夫人來看望阿敏,阿敏為盧方兒子換尿布之時,神秘飛镖誤中盧方之子,我們與五鼠稍有緩和的氣氛頓時又緊張起來。
襄陽王得知太子未死,命塗善再派高手行刺。在我們和五鼠的護送下,歷盡艱辛的太子和阿敏,走進了開封府。而葛青和阿敏也在這段時間裏,互相喜歡上了對方,只是因為太子這件事,他們之間也就沒有捅破那張紙。阿敏深知官府、宮帏變化莫測,不放心姐姐和太子進宮,要在姐姐和太子入宮前從皇上那兒讨一個公道。
包拯帶蘭妃姐妹及五鼠一起進宮。皇上終将追殺太子的塗善交于開封府嚴辦。襄王聞訊來到開封府,包大人疑惑頓解,他知道,殺了太子,唯一能做儲君的就是襄陽王的嫡孫,而襄陽王就可以做太上皇了,遂将計就計放了塗善。包拯怕塗善還會對太子不利,于是派葛青暗中保護蘭妃姐妹。襄陽王爺在知道太子回朝後,卻沒有回自己的襄陽城,而是隔三岔五的去看望太子,就好像他很高興太子回朝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