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番外(一)
王世仁還記得與她的初遇是在那個溫暖的午後,在從書院回家的途中……那是的她笑的很甜很美很溫柔。一眼望去,就已經在他的心裏劃下了很深的痕跡。即使那時候她還不知道有自己的存在。
王世仁沒想到再次見到她的時間會來的那麽快。
陽光明媚,春風和暢。王世仁與書院的同窗挑選了一個極好的日子去郊外踏青吟詩,想要效仿先賢,體會一下大自然的樂趣。
驚喜來的太過突然讓王世仁一下失去了反應的能力,王世仁看見了她,那個午後笑的溫柔的女子。
即使當時的小姐有将近十位,王世仁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她。只因為她那溫柔的笑容還有那盛泰極妍的容貌。很容易就讓人在人群中一眼發現她。
王世仁清楚的聽到同窗們在讨論那個給自己留下了印象深刻的女子。
王世仁怔怔的望着那個溫柔的女子,仿佛是心有靈犀一般,她擡頭望向了王世仁的方向,只見她微微的皺眉,然後就對王世仁展現了那個讓他朝思暮想了幾日的笑容。伸手摸向心髒的方向,能感到砰砰加快的聲音,心裏也是極盡的歡喜,因為那個笑容是單獨為自己綻放的。很美,是自己見過的最美的笑容。王世仁想自己徹底的沉淪了,沉淪在了那個溫柔但不失明媚的笑容裏。
看着她沖着自己展顏一笑心裏是甜蜜的,但是看到她淡定的轉過頭,與一旁的小姐溫柔的在說着什麽。
王世仁不禁有些黯然,男女有別,王世仁不能過去與她相識,這樣的話,王世仁會落得一個風流浪子的名聲,而且也會敗壞了她的聲譽,一個女孩子聲譽比生命還重要。
暗自垂首,心裏有些苦澀。
王世仁所不知道的是在他望向那個溫柔的女子的時候,還有一道目光望向了自己。那目光比王世仁的還要強烈。
望向王世仁的正是沈青娘,她的眼睛裏似有翻騰的大海,一瞬間,裏面有着層層蕩漾的漣漪。
她喜歡這個容貌俊朗的男子,她是知道王世仁的,知道王世仁的家世不凡,知道王世仁的相貌英俊。知道王世仁的博學多才。這樣的男子應當來做她的夫君。只有王世仁才能配的上宛若嬌花的自己。眼角斜斜的瞥向那個笑的溫柔的女子,眸光裏閃過深深的嫉妒與不屑。
就算王世仁喜歡你又能怎樣?我想要的還能逃出手掌心不成?沈青娘嘴角的笑容同樣的是溫柔,絲毫看不出她心底的瘋狂。
王世仁與李妙玉的第三次相遇是在一個書齋,李妙玉正在擺放的一列列的書架前翻看着書籍,雖說家中的書房許多書籍都有,但是她想體驗一下在書齋看書的感覺。
李妙玉可是懇求了父親許久才争得的同意。這次的機會來之不易,她知道想要再有下次的機會是不可能的,所以她格外的珍惜。
這種事情在禮教森嚴的時代根本就不可能發生的。女兒的苦苦哀求讓那個心疼女兒的男人,但是還是暗中安排了随從偷偷的跟在李妙玉的身後。
等李妙玉進了書齋之後,跟随的随從就散入了四周。
李妙玉看的專注看着手裏拿着的書卷,挽琴靜靜的守候在李妙玉的身旁。看着李妙玉臉上閃動着的明媚笑容,挽琴的心裏是極高興地。
就在這時,從門外投過道長長的影子。
李妙玉擡眼望去,最先入目的是一襲素服,此人是個正值大好年華的公子。生的極是好看。朱唇玉面,周身一股溫潤的氣質,讓人不免心生好感。過目難忘,李妙玉記得他就是那日踏青時見到的男子,想到他盯着自己看的樣子臉頰有些發燙。
而王世仁此刻是極度的驚喜,他又遇見了那個溫柔的女子,尤其捧書而讀的場景更是讓他眼前一亮。她身上穿着一襲水紅色的裙裝,纖腰廣袖,翩若驚鴻。松松挽就的發髻上斜插着一支玫瑰鎏金鳳簪,鳳口中吐出長長的流蘇,在最末端綴着一顆顆的大小不一的珍珠,襯托出她淡淡的眉目和溫婉的氣質。
難得知音,自古知音難尋,他想要的就是擁有一個嬌妻,貌美,賞心悅目,可以與自己有些共同的語言,能和自己一起談論詩詞歌賦,一起煮茶下棋,一起看星星看月亮,感受人生的美好與閑适,而不是一個妒婦,一個匠心十足大的擺設的妻子。
碰到了李妙玉王世仁就好像看到了百花齊放,一剎那間什麽都變得美好。
李妙玉看到這個青衣的公子雖沒有反感但是還是匆忙起身要進行回避。畢竟名聲這東西還真是不能開玩笑。它禁不起一點點的風吹雨打。
王世仁見李妙玉要回避就匆忙上前:“小姐,我并沒有惡意的。”王世仁的聲音就像她的人一樣給人一種公子溫潤如玉的感覺。
而他們之間的孽緣就此開始,同時展開的也是李妙玉的悲劇……
李妙玉自從和王世仁相識之後,也有偶遇過幾次,王世仁很溫柔,對待她也溫和有禮,讓除了父兄沒有與別的男子相處過的李妙玉産生了不小的好感。他們一起讨論過詩詞,賞析文章。王世仁的侃侃而談讓她刮目相看。
他們也在幾次的相處中漸漸地了解了對方,李妙玉只覺得這是天賜的良人,上天垂憐,能找到這樣一個情投意合的人。而王世仁也向往嬌妻美眷的生活,更何況李妙玉還是名動京城的第一美人。不論是相貌還是才情都拔得頭籌。當王世仁說要向她家提親的時候,李妙玉羞紅了雙頰。默許了這件事情。
王世仁不論家世還是相貌才學都與她是極相配的,所以當她聽王世仁說父親拒絕了王府的提親的時候。很是震驚,也很是不解。她有向父親去詢問理由,但是卻被父親嚴厲的指責,李妙玉哭着跑出書房奔向了母親的院子,她沒有看到父親失望的目光以及對她的疼惜。
李妙玉去找母親哭訴的時候,母親也只是搖頭嘆息,男人家的事情她不懂,她的一輩子都困在了這個後宅,她所求的不過是兒女幸福康健,衣食無憂。
看到女兒哭的通紅的雙眼,李母不舍也沒有辦法,但是還是勸解。
“女兒啊,你就聽你父親的話,他是不會害你的啊。”李母苦口婆心的勸着女兒。
她聽到過兒子和丈夫說的他們與王家的政見不和,維持的只是明面上的關系,這些她不得不考慮這樣的情況女兒嫁過去,可會有好日子過。最重要的是兒子說起過此人,确實不是良配。為人溫和謙遜,才學也是極佳的,但是就是耳根子太軟了,要知道很多寵妾滅妻的事情就發生在這種人的身上。
李妙玉自是不知道這些的,她想的很簡單,能夠找到可以與自己琴瑟和鳴的人,是一件難得的事情,何況,她很是羨慕舅舅與舅母神仙眷侶似的生活,她希望将來他的婚姻也是這樣子的。
李妙玉見求助于母親也沒有用,失魂落魄的路過花園的時候正好聽到兩個在灑掃的小丫鬟在交談,就偷偷的躲在了假山的後面。
“你說,老爺拒絕王家的提親是為了什麽啊?”小丫鬟一號不解的問道。沒有得到回答,她又繼續說:“王公子可是聞名京師的翩翩佳公子,聽說那容貌長得是極俊俏的,才學也是不凡,這樣的良人老爺怎會不同意?”
小丫鬟二號,扭頭向四周看了看,見沒有人路過,就壓低了聲音:“明年便是宮中大選的時候,你說老爺會不會把小姐送進那裏?”說着把嘴努向皇宮的方向。
小丫鬟一號驚得捂住了嘴巴,手中的掃把也有些拿的不穩:“聽說當今聖上已過不惑之年,小姐這般年輕,真是……可惜了。”
小丫鬟二號瞪了她一眼:“不要瞎說,伺候聖上那是幾世修來的福分。”不過卻是可惜了這樣美好的小姐了,雖然呵斥着同伴,但是也忍不住小聲的說道。
丫鬟一號贊同的點了點頭“只可惜王公子的一片癡情了。”
丫鬟二號嗤笑道:“你不要癡心妄想了,就算沒有小姐,也輪不到你的,連個洗腳的丫鬟都混不到。”雖是嘲諷着對方,但是卻也忍不住心中的黯然。她們只是簽了死契的丫鬟,生死大權全都掌握在主人手上。
聞言丫鬟一號也沒有反駁,她聽出了語氣中的黯然,丫鬟一號努力地揚起笑臉:“會慢慢好起來的。”努力地得到主子的歡心,到時候混個管事婆子的位置,即使這對于她們這樣的灑掃丫鬟開說也是很苦難的。
兩個小丫鬟的談話讓李妙玉很是震驚,她不相信一直寵愛自己的父親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她知道明年是宮中的大選之年。正是因為知道所以才會懷疑。李妙玉一直把這件事記挂在心上。
每日過的心神恍惚,最終還是忍耐不住,跑去找父親詢問。當時她問父親是不是要把她送進宮,去博得寵愛,去為李家做出貢獻。父親眼中的傷心她沒有看到,掙紮她沒有看到。李妙玉見到的只是父親的沉默不語,在她認為這就父親默認了。
她不知父親的苦心,只是想要 她對王世仁死心,就沒有開口反駁,但是李父沒有想到從小乖巧聽話的女兒竟然這般的叛逆。
李妙玉這次表現的意外的執着。哭鬧過,絕食過……最終李父還是心疼自己的女兒,害怕她傷了身子只得點頭同意,想着自己年歲還不是很大而且嫡子上進總能護她的一世的。即使最後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李府也可以保她一聲無憂。
當李妙玉穿上大紅的嫁衣,蓋上蓋頭的時候,她的心裏是期待的是幸福的。她感覺自己也會想舅舅舅母一樣的和諧幸福。
婚後的日子還算美滿,除了有婆婆偶爾的刁難之外,王世仁還是很疼惜她的。真的像她期待的那樣琴瑟和鳴。
王老夫人不待見她是正常的,當初的拒婚可是讓王家丢盡臉面,即使後來李妙玉嫁了過來,也很難給她好臉色看。更何況兒子心心念念的不是含辛茹苦養大他的娘親。
幸福來得很突然所以消失的也很快。王世仁的不對勁李妙玉是早已察覺到的。她只是裝作什麽都不知道。而這努力維持的平靜被王世仁的一句再娶所打破。
打破的不僅僅是僞飾的平靜,還有李妙玉心中對婚姻生活的期許。李妙玉有時候也在想當初自己所堅持的,到底是為了什麽?是因為真的喜愛他?還是一時的叛逆?還是因為他是她想象中的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