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章節

方望去,那個小姑娘從面帶微笑一下子變了臉色。只這一點,何晏平就已經猜到了那一定是自己未來住的地方,那個“碩大如豬”的縣丞大人住的地方。

“呸,狗官住的地方!”

一群走了又回來的人引起了原本留守在平縣裏不願意走的人的注意。他們紛紛走出了搖搖欲墜的房門,然後,知道了事情的始終。

大家都圍在那棟保存的最為完好的建築門後,等着何晏平如何履行對他們的承諾。

何晏平怎麽做的呢?

他先是來到縣衙,卻被人攔了下來,好言相勸,卻是被人惡語相向,即使好脾氣如他,也不禁火了。而身旁跟着的侍衛大人可就不是什麽好相與的,直接上前把那兩個守門的給扔了出去,之後就是慘叫聲連連,因為被義憤填膺的衆人給揍了個爹媽都不認識!

結果一路這麽闖進去,欺軟怕硬的小厮惡奴們也不禁躲了起來不敢出來耀武揚威。

他們這麽一路走進去,一直到了一處房門前,裏面确實傳來女子嬌、喘、呻、吟之聲和男子的淫言穢語,以及床與牆相撞發出的咯吱咯吱的聲音。

站在門口的何晏平臉色都要青了,他就沒這麽憤怒過!

百姓幾乎快要餓死了,而這裏的官吏卻還在軟玉溫香中縱情聲色。

清河瞅了瞅自家公子的臉色,立馬上前一腳踹開了那扇雕花精美的木門。

砰——

卻是從簾子裏探出了半個肥胖白膩的身子,那張肥圓的臉上還淨是幾乎要令人作嘔的情、欲之色。

不消人開口,那兩個侍衛就已經上前一把拎起那個男人重重砸在地上,只這一下,對方就是去了招架之力。

“哎喲……你們是誰?你可知道我的身份?痛死我了!李全,你們這些狗奴才都去哪了!”

何晏平不想看到他的醜态就微微側轉了身子,可卻又是看到了簾子裏面探出來的一張白裏含春的俏臉,怯怯地看着他。

Advertisement

可憐何晏平那裏經過這種陣仗,立即落荒而逃,然後令那個縣丞穿上衣裳出來。

之後的事情,就很好知道。

這種縱情聲色之輩,自然是沒什麽骨氣。被人揣上幾腳,就幾乎全招了,跪在地上瑟瑟發抖,高呼饒命。

然後,才是讓何晏平氣的心口絞痛的真相:明帝給宛郡撥下來的七十萬兩,本該有一部分分到平縣,可卻在層層剝削中,盡數貢獻了這些貪官污吏的溫柔鄉、銷金窟裏!

“清河,去給我找紙筆來,我要個陛下寫封信!”

誰知,那兩個侍衛中的一個竟然竟然帶開了随身用黑色棉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一柄劍。

“這、這是?”何晏平幾乎要失聲。

“尚方寶劍,有先斬後奏之權。陛下來時囑咐我等,若是大人遇到阻力,可将此劍亮出來,代替陛下斬殺奸佞之臣!”

然後單膝跪在地上,雙手捧着這代表皇帝親臨的寶劍。

何晏平深深吸了口氣,可手還是止不住的抖。

這不僅僅是把劍,還是陛下對他深深的信任,他決不能辜負陛下和衆人的期待!

有了這把劍之後,他的底氣足了很多,幾乎是瞬間,遠在京城的明帝就給了他無盡的力量。他先是讓人把這縣丞給五花大綁起來,然後給丢到了縣衙裏的大牢的看守起來,之後又讓人尋了這府裏的管家拿了鑰匙,打開糧倉。

裏面的大米多的幾乎要溢了出來,有些都已變作了陳米。

不遠處看着這一幕的百姓先是心痛不已,然後再是咒罵這殺千刀的狗官。

但是何晏平并沒有立即讓人開了糧倉将這些米糧放了出去,而是讓人鎖上了門。因為他這一行為,人群立即騷動了起來。引來了許多人的質疑聲。

“大家,靜一靜,先聽我說。”

“我不是不履行我的承諾,而是現在平縣太亂,不知道具體情況。我得先了解一下平縣剩下的人,然後才好分配糧食。現在,每一戶人家都回去好好清點下自家還剩下多少人,順便通知下左右鄰裏,然後明天告訴我。我會先讓人熬些白粥在縣衙的門口布粥。大家散了吧!”

衆人還是在這裏徘徊了良久才消散了。

何晏平立即又開了那把鎖,然後讓清河指揮人把那些陳米拖出來,讓人先熬些稀粥在縣衙門口布粥。自己先離開,他需要好好理清一下自己要做的事情。

雙方

連日裏餓得幾乎頭暈眼花,形若餓殍的百姓們,雖然還對把大白米面鎖起來的何晏平打從心底抱着些因為陌生而引起的懷疑,但在對米粥的渴望的驅使下,大家還是很積極的回去向鄰裏八方的人宣傳着。

動作極快的,很快每家每戶的家長們都已經清算好自家的人頭數。若是家裏壯丁死了,只剩下老弱病殘的家庭,就有周圍的鄰居代表報數。

縣衙門口很快就貼出了一張告示,規定:讓每五個人結成一伍,然後選出一個伍長,明天将名字報上去,領一個身份牌,好避免以後重複領糧食。

不知道的百姓嚷嚷着,而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這新上任的縣令這一紙告示之下的意思,大家心中很是欣慰的想着,也許這個大人是真的為他們而來。于是,紛紛奔走相告。

處于絕望中的人,就像是溺水的人,只要看到東西浮着就會伸出手拽住它,把它看作是救命稻草。這些被洪災泛濫所帶來的陰影所籠罩的諸人,這麽一聽,自然是積極地配合。生怕落後一步,就沒了自己得一口吃的。

僅僅是告示貼出不到一個時辰,就不斷有人來到縣衙裏報了五人各自姓名,并且領了伍長身份牌。

這些牌子也都是由何晏平號召縣衙裏所有的人一起趕制的,不一定要是木牌,其實就是用較為堅硬的紙板做成的,寫着幾人的名字。然後留下好大的空隙用來蓋章。糧食緊缺,即使何晏平從縣衙的糧庫裏搜羅出大量的糧食,足夠七八百人吃上四五日,但是還是不夠,這種情況不是短期,需要精打細算。

所以何晏平把本來一個人吃一餐的分量掰成了兩半,盡力争取多吃幾天。而他,要去向本該要對這些人負責的人,去索回本屬于平縣人應得的東西。

但他被人拒絕在了門口!

*****

最近皇宮內的人,大概除了皇帝貼身的侍從路姑姑和李福大總管,所有人的日子都很難過。就算是後宮的妃嫔也不例外。

對于妃嫔來說,陛下不僅減少了翻牌子的次數,而且從不留下過夜,妃嫔們總是會被明帝挑刺,不論是香粉過濃,還是菜肴不合口味。

而對于宮內的內侍來說,陛下心情不好,終日裏低着氣壓,然後宮人們就更加容易因為緊張而出錯,而陛下的懲罰總是比往常來的更重些。不僅如此,有些職位微妙的宮人,還得夾在大臣和皇帝中間,承受來自雙方的怒火。

所以,明帝陛下身邊的侍從們都很是膽戰心驚,生怕一不小心就說錯了話,做錯了事,惹得陛下不快。

因為明帝陛下很煩躁。

你道是為何煩躁?

自從何晏平離開京城前往平縣,他出于不放心,就特意撥了兩個空閑着沒出任務的暗衛給何晏平。美曰其名是為了保護他,實際上,是為了時時刻刻能夠掌握他的最新動态。

這樣,他才只能夠隔個四五日收到一封關于他的信件。

沒錯,他送出去的皇宮暗衛實際上就是他派出去的間諜。

這個任務從暗衛被賜給何晏平起就開始執行。他最近最大的期待就是等着收信,而他的心情也總是随着那張薄薄的紙張起起落落。

剛開始知道何晏平因為旅途勞頓,不能夠适應,所以連日裏因為馬車颠簸而嘔吐,甚至還發了高熱,卧床三日不止,他就有些神思不屬,食不知味。後來,知道他身體好了,也算是因禍得福,不在吐了,心情才好了起來。

可也沒好上多久。因為後來收到左七和左九傳來的消息,他才直到原來地方官吏如此放肆。他撥下去的幾十萬兩銀子竟然就這麽大了水漂!全吃肥了那些貪官污吏的肚子,将他們養的膘肥體壯。而何晏平,他心心念念的人還因為吃了宛郡郡守的閉門羹,在春日還刮着寒風的早晨上瑟瑟發抖以至于回到平縣後竟然生了病。在那樣簡陋的地方,就連大夫都沒幾個,更別提好些的大夫了。要不是左七連日趕去康城請來了一位大夫,何晏平還不得病重!

只要一想到這個,他的怒火就幾乎是難以自抑!

就這他已經要容忍不了了。可後來,卻發現是什麽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個宛郡郡守李延平的什麽女兒竟然還敢觊觎他,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