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皇家月老(修)
十二年後,北宋,開封府衙
“大人,已飛鴿傳書徐州府,展護衛一到便可得令。”公孫策見包拯依舊沉思不語,便自主回複道。
“如此有勞先生了,”包拯擡頭看到公孫策一臉欲言又止的表情,不禁莞爾一笑,“先生可是有話要講?”
“學生确有疑惑。”公孫策颔首道。
“先生但講無妨,也許,先生所言正是本府所思。”
“是,大人。近三個月來,已有四位地方官吏遇刺身亡。展護衛四處奔波,調查取證,兇手卻仍逍遙法外,可見案件之棘手。而今,徐州水災,百姓疾苦,徐州知府馬大人又慘遭不幸。展護衛此番前往徐州,身兼調查兇案押運赈糧兩項重任。現在人尚未到達徐州,聖上卻下旨急急召回,不知是何道理?莫非是聖上怪罪開封府辦案不利?”公孫策隐隐感到一絲不安。
“如果說,此番官員被殺案乃是江湖人士對朝廷不滿蓄意為之,展護衛出身江湖,身份尴尬,皇上擔心其身陷其中,左右為難,故令開封府撤出此案,先生以為,此番道理可說得通?”包拯望向公孫策。
“大人是想以此理由來寬慰展護衛嗎?!”未免有些牽強吧!
包拯苦笑着搖搖頭:“果然行不通呀!——确實是龐太師參了本府一本,告本府縱容屬下包庇江湖要犯,以致官員被殺案至今懸而未破,朝野人心惶惶動蕩不安。這罪名可不小呢!皇上已将此案移交刑部,新任徐州知府也即刻赴任赈災。”
“大人,展護衛斷不會僅憑江湖義氣而徇私枉法,皇上不該只聽片面之詞,便——”
“皇上并無意怪罪本府和展護衛。太師府與開封府的嫌隙,皇上看得清楚,不會偏聽偏信。本府倒覺得,此番決定,對展護衛來說,也許是件好事。”一想到四年前,展昭初入公門,特意請假去為師父祝壽,回來之後,整夜伫立于寒風中無語的背影,包拯就擔心這因附上道義法理而不能展翅翔空的蒼鷹,會有一天不堪重壓而悲鳴隕落!絕不願看到那一天的出現,算是一點小小的私心吧。剛才的理由雖然牽強,卻也是不争的事實和自己內心的心願。
公孫策自然是明白包拯對展昭的憂慮,只是要不動聲色的将展昭從漩渦中心拉出來實屬不易。“大人,”忽然間又想到了什麽,“即便如此,皇上大可讓展護衛留守徐州與繼任官員交接後再返回開封,為何又要如此急調?難道是——”
“自然是另有重任啦,哈哈!”随着爽朗的笑聲,八賢王已踱進了花廳,沿途竟是未讓通報。
“包拯見過八王爺。不知王爺駕到,有失遠迎,還請王爺恕罪。”盡管料到八賢王會來,包拯心中還是不免一驚。
“學生公孫策見過八王千歲。”八王爺親臨,看來這重任當真分量不輕,看來展護衛又沒時間好好休養了。
“免禮免禮,本王是特來代聖上解惑的。有什麽疑問,但講無妨,本王知無不答。”落座後,八賢王從容一笑。
Advertisement
“如此,包拯就直言了,敢問八王爺,這另有重任所指為何?”包拯也不客氣直入正題道。
“下月初八,懷王爺攜眷回京頤養天年,傳皇上口谕,命禦前四品帶刀護衛展昭貼身護駕。”八賢王滿意的看到包拯露出自己所預料的表情。
“王爺,大內高手如雲,宮中護衛萬千,包拯仍不解為何非要急調展護衛回京護駕。莫非皇上與八王爺另有深意?”
“呵呵,包拯呀包拯,大內高手如雲,宮中護衛萬千,展昭亦是其中之一,唯一不同的是他是聖上親封的禦貓,皇上又将他借調給了開封府,若無深意,皇上就不能将其遣調他用了不成?!”八王爺斂起笑容正色道。
“包拯惶恐,還請王爺明示!”知道八王爺有意試探,包拯索性打破砂鍋問到底。
“罷了罷了,本王是怕了你們開封府的人了,想擺一擺皇家威嚴都被識破只是裝裝樣子!”八賢王苦笑一聲,呷了口茶,繼續道:“唉,此事還要從本王這皇弟懷王爺說起呀——懷王自幼聰穎好學,通讀聖賢,熟讀兵法,更得高人指點,習得一身好武功,加之年齡最幼,深得先帝和諸皇兄寵愛。怎奈他不喜皇室安逸平靜的生活,立志從戎,帶兵駐關。先帝拗不過他,也就依了他,感其胸懷天下,嘉封懷王,駐守西北邊關。戍邊三年,西北邊疆百姓安居樂業,繁榮昌盛。不料,二十二年前——”
“二十二年前,西北邊關駐軍遭羅剎聖女宮偷襲,軍民死傷過半,血流成河。後羅剎國賠款朝貢以示歉意。先帝不願再燃戰火累及無辜,接受議和下旨不再追究此事。”公孫策回憶起無意中翻閱到的卷宗,不禁脫口而出,當初就十分奇怪,羅剎國與大宋并不接壤,其護國聖教為什麽大費周章偷襲大宋邊境,他們又是如何順利通過大宋鄰國的?
“公孫先生說得不錯。懷王曾執意請命征伐聖女宮未果,自覺愧對邊疆軍民,抱憾辭去兵權,隐居幽州封地,自此不問國事。自先帝駕崩後,本王與懷王亦是多年未見了——”八賢王輕嘆一聲,陷入了無限回憶。
“如此說來,此番懷王爺攜眷回京,與八王爺兄弟相聚,共享天倫,實乃皇室一大喜事!”皇家亦有難念經呀,事情看來另有隐情,包拯暗嘆。
“是呀,而且,喜事成雙。懷王此番回京攜其女懷碩公主趙靈兒同行,為的是給愛女擇選驸馬!”八王爺神秘一笑。
聰慧如包拯對其中玄機略有所悟,“八王爺的意思,難道——”
“不錯!本王與皇上想合力做這月下老兒!包拯你有所不知,懷王嗜武成癡,聽聞懷碩公主亦是活潑好動,這武功絕學自是擇選驸馬之首關。一般的王孫貴胄恐難過關呢!呵呵,縱觀朝野上下,展護衛不僅武藝超群,俠肝義膽,更是玉樹臨風,忠義仁厚,最難能可貴的是,懂禮數知進退,沒有江湖草莽的痞氣,可謂驸馬的不二人選!”
“嘎?!”盡管已有心理準備,包拯和公孫策還是不約而同的驚呼出聲,果然,八王爺只能了解到展昭的一面。
“八王爺,此事恐有不妥吧?!”包拯一想到展護衛聽到這一旨意和後半句話會有的反應就頭痛。
“包拯呀包拯,不是本王說你,你這個上司實在很不稱職呀,”八賢王頓了頓,擡高語調繼續道,“展護衛跟随你出生入死多年,這些年來,本王與王丞相、皇上,甚至龐太師都看的清清楚楚!展昭心裏就只裝着包拯你這片青天了。等着展護衛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那是沒指望的。所以說,包拯,你也該為展護衛上上心了!”
包拯苦笑一聲:“王爺明鑒,不是包拯不上心,而是包拯太了解展護衛了。這個月老可能要做白功。王爺有所不知,這落花有意,流水‘絕’情,本府可見了不止一次了。若非兩情相悅,恐怕于公主,于展護衛,都無幸福可言吧。還望王爺三思!”多情至深方絕情呀,展昭這孩子,只要覺得自己無法給予對方幸福的承諾,就決不會放任感情。
“本王與皇上何止三思,已經五思六思了,”八王爺意味深長的看了包拯一眼,“鐵肩擔道義,寶劍斬邪佞!這就是展昭。只要他還擔着這份道義,就決不會放任自己的感情。包拯,不要以為只有你了解展昭——所以,只好請包大人暫時割愛了。皇上刻意安排展護衛護駕,正是為的這‘兩情相悅’呀!”
“這——”看來此番皇上和八王爺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了,包拯與公孫策互望了一眼,心中暗嘆。
“好了,此事就這麽定了,這個媒皇家是保定了!懷王爺下月初八進京,召展護衛速回,貼身護駕!皇上已下令四名大內影衛代替展護衛借調開封府聽用。”八王爺起身,但欲離去之時,回身對包拯低語道,“驸馬之事,先不要讓展護衛知道。展昭回京後,命他來八王府一趟,本王還有話要親自交代。”言罷,八賢王才擺駕回返王府。
“恭送八王爺——”望着八王爺離去的背影,一絲不安浮上了包拯心頭。
“大人,就這麽把展護衛——”賣了?最後兩個字公孫策還是強忍着咽回了肚子。
“公孫先生,本府為官多年,尚無緣一睹懷王爺風采,此番必會親上王府拜谒,煩請先生幫本府了解一下懷王爺。”包拯撚須片刻,一抹淡笑浮上黑面,八賢王這媒保得還真是時候。
“學生明白,這就去辦。”公孫策會意颔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