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晚膳是荷包裏脊、清炖肥鴨、怪味腰果、蕃茄馬蹄、哈什蟆湯,基本上都是滋補的膳食,特別是哈什蟆湯,是用雪蟆膏、蓮子、紅棗、未生過蛋的母雞熬制而成,具有補腎健脾、養顏潤膚的功效,光是這一道湯,就需要花上十多個小時的時間。

毓秀很是不理解那些參與奪嫡的皇子阿哥們,明明是在福窩裏出生的,可以享用數不盡的美食,人生苦短,何苦浪費時間在争權奪利上呢,抓緊時間吃吃喝喝睡睡,好好享受這一世的繁華,才算不辜負上蒼的厚愛。

顯然這些人都不怎麽惜福,把享受美食的時間拿去做旁的,實在是有些暴殄天物。

胤祺是個惜福的,一年多以前他只是淡泊名利了些,只是存在感小了些,但是在自家福晉的引導下,他如今已經成為一個吃貨,用成語來形容的話,那大概就是:好逸惡勞、好吃懶做、緣木求魚、坐享其成……

總之是不上進中的不上進,懶人當中的懶人。

之所以能成長為這樣,很大一方面的原因都要歸咎于福晉,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一直在慢慢向福晉的方向發展,以至于發現日子還可以過得這麽……潇灑快活。

就像現在這樣,享受一頓美食,之前肚子裏的那些火氣、惱怒就全都消失了,當然也有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事情,那就是疲憊。

跟皇阿瑪出去南巡,和上次同四哥一起出去辦差還是不一樣的,前者一路上他是戰戰兢兢,而且只能騎馬,那飛揚的塵土,堅硬的馬鞍,粗粝的缰繩,這些通通都需要克服,但是後者,他可以坐在馬車裏小憩,可以坐在馬車裏喝茶、看書,怎麽輕松怎麽來。

這就不奇怪他為什麽下了一回江南,就可以瘦十幾斤了,實在是一路上太累、太遭罪了。

福晉如果日後想要減肥的話,那就去騎馬好了,瘦十幾斤還是小意思。

不過毓秀并沒有要減肥的打算,最起碼現在沒有,畢竟她現在懷着孩子呢,就算體重已經飙到了160斤以上,但是等到把孩子生下來以後,肯定會往下瘦的,女為悅己者容,她沒有悅己者,自然不追求什麽好身材,只要沒有危害到身體健康,沒有妨礙她的日常活動,減肥這麽痛苦的事情就不需要考慮了。

所以該吃吃該喝喝,千萬不能虧了嘴,也不能虧了肚裏的孩子,反正她日日都請脈,不管是府裏的大夫,還是太醫,都沒有讓她減少飲食,就說明她的飲食狀況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那些為了保持身材在孕期都不敢進補的女人。

太後和宜妃這次也跟着随駕南巡,毓秀已經三個多月沒有進宮請安了,所以就算明天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而是十八,但也要進宮請安,說起來三個多月沒見到自家婆婆美豔無雙的臉,毓秀還真有點兒想呢。

宜妃娘娘還是老樣子,胖瘦得宜,不像胤祺回來變得幹瘦,可能是因為去了一次江南心情很好的緣故,哪怕甚是疲憊,宜妃看上去也挺高興的,興致勃勃的跟毓秀交流育兒經,再聊聊江南的景致,啧啧,一點兒都不像婆媳會晤,倒像是兩個閨蜜見面,不管是氣氛,還是內容都輕松極了。

從翊坤宮聊到太後的慈寧宮,從慈寧宮回來之後接着聊,連早膳都是在翊坤宮用的,婆媳倆興致勃勃的聊了一上午,宜妃還留毓秀在宮中午睡,午睡完了,才放她離開。

臨走的時候,宜妃讓毓秀帶了一道命令給側福晉劉佳氏,鬼月之前抄寫20卷的金剛經交上來,也好借此修身養性。

七月是鬼月,如今已經五月十八了,也就是說劉佳氏必須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抄寫20卷的佛經,不然的話就算宜妃沒有處罰,不孝不敬的罪名劉佳氏也要擔上了。

這道命令毓秀接的沒頭沒尾,不過可以肯定,必然是劉佳氏惹到了娘娘,不然娘娘那般好說話的一個人怎麽會罰人。

而且劉佳氏确實不怎麽安分,昨日那場大戲她還歷歷在目呢,無論是演技,還是借題發揮的本事,都厲害的很,只不過也不知道胤祺是不是遺傳了娘娘的慧眼,居然沒受到誘惑,甚至還為此發了火。

宜妃的命令劉佳氏不敢不從,只能不分日夜的抄寫佛經,連兒子搬到前面這事兒都沒有辦法親自安排了,只能讓身邊的嬷嬷幫兒子準備。

弘昇只有三歲,年紀小,養的又嬌,在劉佳氏沒有好好安撫的情況下,搬到前院以後自然是一個時辰一小哭,一天三大哭。

不知道小孩子怎麽會有那麽多眼淚和精力,那些伺候的嬷嬷和宮女也都沒用的很,讓弘昇哭了又哭,搞的胤祺連前院都呆不下去了,只能往正院躲。

不過弘昇越是哭,胤祺就越發堅定了将其留在前院的信念,畢竟這掉眼淚的本事肯定是劉佳氏教的,男子漢大丈夫怎麽能整日作哭哭啼啼狀,讓人笑話。

作為親阿瑪,胤祺對弘昇也不是真狠,雖然将其留在了前院,但每日都讓大夫過去把脈,免得孩子哭多了生病。

不過弘昇雖然看上去瘦弱,但身子骨還是不錯的,在前院兒呆了一個月,一次病都沒生,而且也不像之前那麽頻繁的哭鬧了。

得了病的是十三爺的額娘章佳氏庶妃,纏綿病榻,藥石無醫,眼看就要不好了,十三阿哥連書都讀不下去了,直接跟上書房的師傅告了假,每日待在永和宮侍疾。

七月二十五日,章佳氏庶妃病逝,留下十三阿哥和皇十三女、皇十五女。

一介庶妃逝世,除了親生的兒女以外,其他人根本就不需要守孝,因為庶妃算不上是什麽名分,對皇子阿哥而言也也算不上庶母,為此神傷的只有十三阿哥和他那兩個妹妹。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十三阿哥的原因,連生了一子二女都未能晉封的章佳氏庶妃,在死後的第二個月,被追封為敏妃。

位居妃位,當然算是皇子阿哥的庶母了,庶母去世,按照禮法,皇子阿哥需要守孝百日。

“這都什麽事兒呀!”胤祺忍不住跟毓秀抱怨道,眼瞅着他的嫡子沒幾天就要出世了,洗三禮和滿月酒必然在敏妃的百日之內,正是守孝期間,還怎麽大擺酒席。

他對敏妃倒是無怨無仇,當然也沒什麽情分,只不過這百日守孝一事确實是耽誤了他嫡子的洗三禮和滿月酒,想想就覺得心裏頭堵得慌,這事情怎麽就這麽巧。

對此毓秀倒是心寬的很,當然她一向心寬,不然的話,也不可能長這麽胖。

“人死為大,說這些做什麽,孩子的福氣還在日後呢,不急在一時,再說了,與其大擺酒宴,還不如簡簡單單的辦一場,真心祝福孩子的客人不會在意這些的。”毓秀勸道,她向來對大場面無感,不管是大婚,還是洗三禮、滿月酒、抓周宴,這些在她看來,都不需要弄太大的場面,簡簡單單就好。

她這是前世的時候沒有結婚,如果結婚的話一定是裸婚,親戚朋友擺兩桌、吃個便飯就算是婚宴,沒必要舉行什麽婚禮,至于婚紗,在她這兒也不是必需品。

敏妃已經去世,胤祺自然不能抱怨她什麽,就是覺得事情太不湊巧了,太倒黴了而已。

八月初五,正在跟大廚描述冰皮月餅,打算把冰皮月餅蘇出來的毓秀發動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