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生孩子這事兒,毓秀做了充足的心理準備,反正按照過來人的話說,生孩子能疼的人死去活來,而且不是生孩子那一下的痛苦,而是漫長的持續的痛,從一開始發動就開始疼,然後疼痛感一級一級的往上加。
為了有體力,雖然已經發動了,毓秀還是在産房外吃了一大碗的面,把幾個接生嬷嬷急得不行,生孩子之前大家都吃東西,這沒什麽好奇怪的,但是在産房外吃東西這操作,就讓人有些摸不着頭腦了。
幾個見多識廣的接生嬷嬷是一點兒都摸不清楚這位五福晉的心思,早在兩個月之前,她們就已經在五貝勒府候着了,生産有關的事情也不止練了一遍,但是每次進産房都需要換幹淨的衣服,剪刀都要用白酒擦拭,用來清洗的水也是燒開的水晾成溫水,而不是直接把水燒至半熱,産房裏用的被褥就更是誇張了,每天中午都要拿出去暴曬。
反正福晉是她們見過規矩最多、主意最多的主子,不過這裏頭很多的安排,想想還是挺有道理的,不過有一些就實在沒什麽必要了,比如說産房裏的被褥全部都是新的,就算是拿出去曬曬太陽,也沒有必要一連曬兩個月的太陽吧。
不過人家是主子,她們這些下人聽話就是了。
不得不說,毓秀确實為生孩子做了特別多的準備,産房和接生婆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庫房裏三根百年的長白山人參全都找好了,一根放在廚房,兩根放在産房,随時用來吊命。
這三根百年的長白山人參,其中有一根是她的陪嫁,有一根是七福晉特意送過來的,還有一根是婆婆給的,比起閨蜜和婆婆來,她們家那位也顯然就不上心多了,不過,毓秀倒是也明白,她們家這位爺可不算富裕人,反正不管是跟她比,跟七福晉比,還是跟娘娘比,這位爺都是窮人。
當然了,畢竟才出宮開府一年的時間,外快不夠多,底下人送上來的孝敬也少,胤祺現在明顯處于收不抵支的狀況,日後慢慢就會好的。
一大碗細絲面下去,毓秀的額頭已經在冒汗了,一方面是熱的,另一方面也是疼的,她知道疼痛才剛剛開始,生孩子可不是一件快活,最起碼也要疼上好幾個時辰,比較倒黴的那種甚至還有可能熬上個一天一夜。
知道走路可以讓孩子好生一點,毓秀也沒讓人抱,扶着丫鬟的手,自己走進産房,然後慢騰騰的躺下,長吸一口氣,穩了穩心神,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不過身上的亵褲剛褪下來,幾個接生婆神情就有些慌張了。
“福晉,這就開始吧,吸氣,使勁兒,吸氣,使勁兒……”
剛剛躺下的毓秀還有一些分不清楚狀況,按照她預想的,但是在床上躺一會兒,才進行這個步驟,不過雖然腦子裏懵懵的,但是身體卻跟着接生嬷嬷的節奏開始運氣使勁。
身子下面不斷有撕裂一樣的疼痛傳過來,毓秀疼的眼淚都已經出來了,心裏頭也開始惶恐,剛開始就疼成這樣,之後還怎麽忍。
吸氣,使勁,吸氣,使勁。
也就是一炷香多一點兒的功夫,連半個時辰都不到,孩子就已經生下來了。
Advertisement
耳邊已經有嬰兒嘹亮的哭聲,毓秀還滿臉懵逼呢,這樣就完了……
懵逼的不止毓秀一個,急急忙忙從衙門趕過來的胤祺,剛到門口,就聽見了小孩子的哭聲,随即就有人出來報喜。
“恭喜,福晉生了個小阿哥,8斤2兩,十分健壯。”
如果有人注意的話就會發現,胤祺和毓秀的表情此時驚人的一致,愕然、驚訝、欣喜,還有些茫然,他幾乎是一收到消息就往回趕了,本以為這一天都要耗在産房外了,沒想到他前腳到,後腳福晉就把生孩子生出來了。
不過再多的表情,在看到小阿哥的時候,臉上就只剩下疼愛和高興了。
小家夥在胎裏養得很好,頭頂的胎毛很是黝黑茂密,皮膚不紅不皺,關鍵是胖,這一點可真是随了福晉,剛剛生下來就8斤2兩,能不胖嗎,不過小孩子跟大人不一樣,大人胖了可能還會不太好看,但是小孩子胖了,不光瞧上去可愛,關鍵是健壯,肯定能養大,而且日後必然會長成他們大清的巴圖魯。
福晉吃得多、長得胖也不是一點用處都沒有,最起碼這孩子養的是真好,這一點就夠了。
已經在一旁候着的太醫趕緊給小阿哥把了脈,這可是皇上為數不多的嫡孫,迄今為止這也只是第四個而已,跟那些庶出的不一樣。
“回五爺,小阿哥十分康健,胎裏養得特別好。”太醫忍不住誇贊道,這是他有生以來,見過的最健壯的嬰兒。
胤祺喜不自勝,甚至忘了滿人‘抱孫不抱子’的規矩,将自個兒的嫡子,剛剛出生的小阿哥抱在懷裏,這眉毛、眼睛、鼻子、嘴唇、下巴、輪廓、耳朵,連這烏黑茂密的頭發都是随了爺。
太醫已經進去給五福晉把脈了,五福晉被床上的布帳遮着,手腕處搭了一塊絲帕,‘望聞問切’中的‘望’肯定是用不到的,不過手指頭往五福晉手腕上一搭,這脈搏,果然,能養出如此健壯的孩子來,做母親的身體必然好。
胤祺抱着孩子傻樂,這個孩子跟弘昇還是不一樣的,一來這是嫡子,二來劉佳氏懷孕的時候,他正在上書房讀書,孕期裏根本就沒去看過幾次,生下來之後,父子兩個人也少有見面,但這個孩子就不一樣了,除了南巡的那三個月,他幾乎日日都伴着這個孩子,而且親自讀書給肚子裏的孩子聽,感情自然不一樣。
“福晉如何?”抱着兒子,胤祺對福晉也多了幾分柔情,不過能這麽快就把兒子生下來,而且産房裏裏外外都是一片喜慶,不難看出福晉必然無事。
太醫拱手行禮,“福晉身體甚好。”
胤祺自幼在宮中長大,當然知道太醫說話一般都不會把話說滿,能用‘甚好’這兩個字,那他福晉的身體得有多好。
很快,胤祺就知道了。
隔着窗戶,毓秀大聲道,“爺,讓人把孩子抱進來吧,別在外邊兒吹風見了涼。”
且不說這八月初的天一點兒都不涼,而且外面也沒風,單就福晉的嗓門來說,可謂是中氣十足,一點兒都不像剛剛生産過的婦人。
胤祺也是服氣了,虧他還特意從內務府那邊弄了一根百年份的人參,現在看來根本就用不上。
旁邊的嬷嬷剛想把孩子接過來,就被胤祺制止住了,就見這位爺,親自抱着孩子進了産房,不管是推門的動作,還是走路的姿勢,那叫一個理所當然,一點顧忌都沒有。
胤祺當然沒什麽顧忌了,都說産房污穢,但誰不是從産房裏出來的,就像皇瑪嬷小時候跟他說的一樣,漢人的一部分規矩很是沒有必要,很多說法都是用來糊弄人的。
雖然生孩子的過程相當迅速,但毓秀還是出了一身的汗,雖然臉上的汗水已經擦過了,但頭發還濕着呢,而且産房裏的血腥味混雜着汗味實在是不好聞。
“爺怎麽進來了?”她就想看看孩子,沒有想看孩子阿瑪的意思。
這還是胤祺頭一次見到剛剛生完孩子的婦人,而且這個人還是他的福晉,雖然剛剛聽到了福晉中氣十足的聲音,也知道此時福晉身體甚好,但是想到是一回事兒,看到又是另一回事兒,躺在床上的福晉雖然有些狼狽,但是看起來可一點兒都不虛弱,給人一種‘立刻還能再生一個’的感覺。
不過,依舊還那麽胖的福晉,妝容不整的福晉,此時卻讓胤祺生出了幾分親近感,好像有什麽東西不一樣。
“看看咱們的兒子,太醫說他十分康健,胎裏養得特別好,都是福晉的功勞。”胤祺側坐在床邊,把兒子放在福晉身旁。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是她自己生出來的兒子,還是因為這孩子生得就比旁人好,反正毓秀覺得好看極了,可愛極了,一點兒都不像旁人說的,小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特別醜。
夫妻倆光是看着兒子,就覺得心裏頭美滋滋的,這孩子長得可真好,哪兒哪兒都随了他/她。
宮裏頭這會兒已經得到了消息,知道五福晉半個時辰的功夫就将胤祺的嫡子生出來了,太後、康熙、宜妃都給了賞,不光給了剛出生的阿哥,還給了五福晉,畢竟生孩子生的這般利落,可見是個有福的。
這年頭判斷女子有福沒福就是這麽草率,像直郡王福晉,連生四女才得一子,生生耗進去半條命才生了個兒子,跟毓秀比起來這就屬于沒福的了。
當然,若是終其一生都生不下來一個孩子,或許會有不受寵的原因在,但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福氣薄了。
七福晉得到消息當天就過來了,彼時生下孩子還不到一個時辰的毓秀正在用膳,因為剛剛生了孩子,所以飲食很清淡,一碗鲫魚豆腐湯,一塊棗泥糕、一個芝麻卷。
本來,身邊的奶嬷嬷就讓廚房上了一碗鲫魚豆腐湯,只不過毓秀上輩子做窮人的習慣還在,不吃點實的東西,像米飯、饅頭、糕點這一類的,就覺得跟沒吃過飯一樣,哪怕菜色再豐盛也這樣。
總之是窮人做得太久了,這些習慣是很難改掉的,當然毓秀也沒想着改掉。
“你還真是好胃口。”七福晉哭笑不得,是不是能吃身體就會好?如果真這樣的話,她也想試試,胖一些也無所謂,像毓秀這樣,就算是胖,也胖的好看,可見美跟胖沒有關系。
毓秀還不知道七福晉對她的濾鏡已經強大到了,172斤都覺得好看的地步。
毓秀的表情有些一言難盡,“我本來以為有的熬呢,沒想到也就是一炷香的功夫,孩子就生下來了。”跟做夢一樣,人家生孩子要死要活,她生孩子就跟老母雞下蛋一樣,一點兒都不費勁。
“那還不好?你就知足吧,多少人想這樣都沒這麽好的運氣,也沒你這麽好的身體,成心跟我顯擺是不是?”要不是對毓秀足夠了解,她真的會以為這人是在顯擺,婦人生孩子都是在鬼門關走一遭,也就毓秀,沒費多少精力和功夫就把孩子生下來了。
“其實富貴人家生孩子艱難,不過窮苦人生孩子就利索多了,我聽人家說,還有把孩子生在田間地頭的。”對比之下,她這樣好像也挺正常的,不過她生孩子能生的這麽利落,也說明她本質上還是一窮人,不過當窮人也挺好的,最起碼生孩子不需要遭那麽多罪。
“說什麽傻話呢,這話你可千萬別跟旁人說,省得她們編排你。”七福晉趕緊提醒道,也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就算八旗貴女也開始向漢人格格那一套發展,越嬌貴越好,越惹人憐越好,反之好養活、事兒不多的貴女,人家不覺得英姿飒爽,反倒覺得不夠讨人喜歡。
出嫁之前她還覺得難以理解,等嫁了人之後她倒是有些明白了,誰讓男人就喜歡那一套呢,哪怕是皇子阿哥也會被女人的眼淚迷惑。
她學不來這些,也不想學這些。
跟毓秀聊了幾句,七福晉這才去看剛出生的小阿哥,小家夥正睡着呢,紅撲撲的小臉,看着就讓人想要抱回家去自己養着。
“這孩子養得真好。”七福晉滿眼的羨慕,毓秀之前告訴了她一套算日子的方法,每個月都有幾天是比較容易受孕的,所以初一、十五這兩天她也不管爺留不留宿了,只要這幾天留在正院就好,只不過緣分一直未到。
“說不定你現在已經懷上了呢,好好調養身體,光是懷孕還不夠,得把孩子養的好好的,母子平安才行。”毓秀不知道七福晉命中有沒有孩子,不過她私底下也給七福晉喝過摻了靈泉水的茶,就算身體有問題的話,應該也可以調養好。
“你說的對。”七福晉現在滿心滿意的就是生個孩子,然後就可以把她們家爺踹到一邊去了,有了兒子還要男人幹嘛,眼瞎成那樣,她才不樂意伺候呢。
人跟人之間是相互影響的,毓秀對生子的态度就頗受七福晉的影響,而七福晉對男人的态度,則深受毓秀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