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認字
許是到了陌生的地方睡得不甚自在,第二日天剛朦胧亮兩人就醒了,被窩裏暖乎乎的,誰也不想起。
等外間的小圓起來打了熱水進來,兩人才穿衣洗漱。
因為是住在徐老夫人的院子裏,兩人先是去了她的屋裏問安,得知徐老夫人早起先要焚香誦經,倆人轉而帶着初娘去了芸娘院子裏。
徐敬元五更鐘響時就出門了,芸娘也早起了,正在鏡子前抹臉,初娘松開蓁娘的手忙不疊的撲向阿娘。
芸娘親了口女兒臉,見兩個妹妹進來,忙問昨夜睡得好不好,夜裏冷不冷…蕙娘笑眯眯回道:“昨夜的風倒是挺大的,不過屋裏有火盆,一點也不冷呢!”
芸娘點點頭,“那就好,在阿姐這裏別客氣,缺什麽就跟鄭娘說…”
蕙娘蓁娘忙應是,奶母把初娘抱在一邊,幾人一邊閑聊一邊看着那個叫阿沁的侍女給芸娘整理頭發。
一些複雜的發髻一般梳好了是要管好幾天的,晚上睡覺只是除了簪釵,并不解開頭發。
姐妹兩看得津津有味,倒是讓芸娘笑了起來:“索性今兒也沒事,等中午出了太陽,給初娘和你們洗個頭,還要給你們做些衣裳!”
“來的時候帶着衣裳呢,不用做了…”蓁娘聽了這話把頭搖得像撥浪鼓。
做件衣裳很麻煩的,況且又是冬衣,又費料子,若是讓阿娘知道了會挨罵的。
蕙娘也道:“阿姐別管衣裳了,我們是來陪你的,這倒像是專門來要衣服的!”
芸娘伸手彈了下蕙娘的額頭笑道:“就你心眼兒多,不光給你們做,這要過年了,你外甥也要穿新衣呢!”
“要做新衣服嗎?我也要!”話還沒落地呢,大郎就噔噔噔的跑進來。
奶母抱着還在揉眼睛的二郎跟着進來,一時間屋裏倒是擠得滿滿當當。
大郎興沖沖的撲在芸娘懷裏大聲問道:“阿娘要做新衣服嗎?我也要做,上次趙伯父帶阿藤來玩,他姑母給他做了件繡着獅子滾繡球的衣裳,那獅子真漂亮,阿藤可得意了…”
Advertisement
說完他嘟了嘴,童言童語引得衆人大笑。
芸娘給蓁娘蕙娘解釋道:“大郎的趙伯父是我們家隔壁的鄰居趙郎君,他也有一個四歲的兒子,名叫阿藤,趙郎君跟你姐夫一起長大,時常帶阿藤過來找他說話…”
原來如此,兩人點頭,芸娘摟着着大郎道:“是要做新衣服,還要給姨母做呢!”
大郎眼睛一亮摟着芸娘的胳膊撒嬌:“我給姨母選料子好不好?好不好嘛阿娘?”
“那可就拜托大郎了…”蕙娘蹲下身也逗着他,“只是我不知道你選的好不好看,要是不好看…”
大郎有些急:“肯定會好看的,我們家有好多布料,我進庫房裏挨着選,保證給姨母選匹最好看的布料!”
說着倒是要出門了,蓁娘忙一把拉住他笑道:“這會兒不急呢,咱們有的是時間選,不急不急…”
衆人忙哄着他,才讓他打消了進庫房的念頭,收拾完畢幾人去了偏廳裏等老夫人來吃早飯。
飯畢芸娘要處理家務,其餘大大小小的人都去了老夫人院子裏玩。
徐家很大很漂亮,但是規矩有些多,讓蓁娘有些不習慣。
比如連吃飯要慢嚼細咽,飯桌上可以說話,但是不能發出咀嚼聲,因此她也不敢開口添飯。
晚上小圓給她拿出一碟點心,讓餓的在榻上翻來覆去灌水的蓁娘快要哭了,小圓說是阿姐專門吩咐的,想着她胃口歷來不錯,晚上吃那麽點肯定不夠!
蓁娘為自己的死要面子活受罪臉紅,原來阿姐都知道…等第二日吃飯她就發現,自己的飯菜要比別人多,飯吃的一粒不剩,小圓就會主動的給她添一碗。
原以為會讓徐老夫人不高興,沒想到她笑道:就喜歡能吃的孩子,能吃是福,吃得多所以長得好,看着她吃得香心裏就高興…老夫人的這話倒是緩解了許多蓁娘的尴尬,大郎二郎以往是奶母喂飯吃,現在卻鬧着要自己吃,不會使筷子就用勺子,弄得一臉一身都是飯。
徐老夫人倒是很贊成,說衣服髒了洗就是了,孩子會自己吃飯才重要,男孩子就是要養成好的習慣才行!
蓁娘想起十九郎,很是贊同這話。
芸娘順便提起要做衣服的事,說起就順便把下人們的冬衣一起做了,免得麻煩。
徐老夫人并無異議,還命人從自己的庫房裏挑了好些料子給蓁娘蕙娘。
讓芸娘做些好看的款式,蓁娘二人認真謝過,芸娘閑着無事就拉着他們挑布料,選款式…紅黃間色裙是素面,上衣就要搭配印花短衣。
腰帶要繡上寶相花,鴉青色或黛藍色哪一個更喜歡!
頭花的顏色要搭得上衣服,鞋子要做的厚實點,就連鞋面子繡什麽圖案都一一讨論一番,蓁娘大開眼界!
徐敬元要忙着公務,家裏剩下的男人就只有整日裏調皮搗蛋的大郎二郎。
一群女人們沒事做也只好在打扮上費心思,連六歲的初娘都參與了。、這個平時軟糯糯的小娘子堅決不穿黃色,任憑芸娘怎麽勸說都搖頭,問起原因,她只說看見過二郎小時候出過恭…這天午飯過後,徐老夫人指導蕙娘繡花,二郎還在午睡,蓁娘則領着大郎去廚房裏看莊戶送來的雞鴨鵝。
玩了許久才去洗手換衣服找芸娘,芸娘正在教初娘認字。
大郎熟練的爬到榻上啃點心,蓁娘站在書案邊好奇問道:“初娘認得幾個字?會不會寫?”
初娘跟姨母相處的很熟悉了,也不再像以前那麽害羞,大方的點頭:“只認得幾十個字,不過寫的不好…”
蓁娘鼓勵她:“初娘真厲害!會認那麽多字,我就不會認字呢!你真棒!”
芸娘笑道:“當初你六伯父時不時教我認字,你伯母說他是吃飽了沒事幹,男孩子念書是正道,女孩子念書做什麽?就是念得再好有什麽用!”
“我那時候被你伯父寵着,你伯母不讓幹的事非要幹,她不讓我念書我就非要念書,不光念書我還要跟着阿兄寫文章呢!”
“雖然後來書讀了幾本字認得幾個,到底很多東西都不懂,你伯父後來有了差事就沒空教我,倒是你七哥下學了就教我…”
蓁娘從沒聽過十姐說讀書的事,那時候連阿翁都批評過六伯父,說他不該教十姐讀書,“姑娘讀了書未必是好事!”
蓁娘懂事了卻很羨慕,筆墨紙硯書貴着呢,她好幾個阿兄下學回家要練字都舍不得用紙墨,就是蘸着水在石板上一筆一劃的練習。
而且十姐念了書什麽都知道,過節日她知道為什麽要過節。
中秋節給她們不講嫦娥,講一個月有幾天,講太陽東升西落是為什麽!
一群弟弟妹妹崇拜的不得了,蓁娘很長一段時間覺得十姐的形象比阿翁還要權威,十姐說什麽都是對的。
後來十姐從一個在家裏整日做家務的姑娘,嫁到了穿金戴銀呼奴喚婢的徐家,真是驚呆了宣義坊的人,要知道南邊大多數的人就是迷路也不會走到東邊去…如今韓家居然跟永寧坊的官人家做了親家,知道的人都不免議論紛紛,得知人家看中韓家姑娘生育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韓十娘認得字。
人家說了,娶個不認字看不懂賬本的娘子回家幹嘛!
做了主母還不知道家裏有幾個錢像什麽話!
不管原因是什麽,至少十姐現在過得很好,同樣是教訓孩子,平常人用的是俗語歪話,十姐張口就是之乎者也,雖然聽不太懂,不過看起來真有氣勢!
芸娘拿起筆蘸墨在紙上寫下一個字,拿給蓁娘看:“這個字念‘蓁’,就是你的名字。”
“這就是我的名字嗎?真好看!”蓁娘驚喜極了,拿着紙看着上面的字,心底一股驕傲而起。
尋常人家不管男孩女孩都很少取名字的,都是取些個‘石頭’‘大樹’之類的乳名。
要不就是排序,一二三四五排着叫,韓家則是因為孩子太多了,又因為曾祖父也念了幾年書,心想後人一定要走仕途,那就得取個名字才行,至于女孩兒則沒有名字。
倒是蓁娘這一輩嫁出去的幾個阿姐在夫家子嗣旺,六伯父随口就指着草說:就給女孩們取這個名字,因此小娘子們都是草字頭的名字。
“聽說每個字都有一個意思,阿姐,我的名字是什麽意思啊?”蓁娘有些好奇問道。
芸娘轉眼一想便說:“有本書叫《詩經》,裏面有一句詩,‘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意思是說美麗的姑娘如桃花綻放,樹葉茂盛,這位姑娘出嫁後,一家人齊心攜手家庭和睦…”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寫這首詩的人真厲害,那麽一大句話就這麽幾個字表示出來了,而且還這麽好聽…”
蓁娘默念幾遍,笑的開心極了,“難怪你們要把我叫做蓁蓁呢!”
“你是在說你的名字好聽吧!”芸娘揶揄道。
“阿姐真是…是挺好聽的啊!”蓁娘厚着臉皮承認,“阿姐告訴我你的名字怎麽寫,是什麽意思?”她央求道。
芸娘想着自己也無事,幹脆就拿過詩經給蓁娘和初娘講了兩首。
蓁娘和初娘聽得津津有味,末了哀求芸娘:“阿姐,可不可以教我寫我的名字?我想學會寫自己的名字!”
芸娘輕點了一下她的臉蛋,笑道:“不錯不錯,你這個人也知道要上進了,反正閑着無事,你就跟初娘一起念幾天書,不過先背些千字文就可以了,其餘的你們還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