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情況
這段時間裏她們都呆在這個小院子裏,外面發生了什麽事也不曉得,每逢節日,太子妃憐惜她們,都會賞賜一些宮裏的小玩意兒或者一桌盛宴,這樣她們也能在枯燥的學習中得到更多的樂趣。
不過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呆的久了,不光是服侍的宮人,就連教導她們的女官也會說些宮裏宮外的新聞。
比如今年就是天應這個年號的最後一年,明年就改元為天授了,去年,天子在秋獵過程裏幸了一個碧眼金發的外邦美人,這美人今年給天子生了個小公主。
小公主皮膚雪白,高鼻梁大眼睛,宮裏的貴人們都稀奇的了不得,連皇後殿下都喜歡的開了自己的庫房,挑了些珍藏的首飾賞給小娘子。
這次采選有一部分采女是選進了天子後廷,跟盧昭儀一樣來自江南的一位何姓美人,一出現就轟動京城。
聽說這美人舞技出衆,天子見後驚為天人,在四個月內将她連升兩級,從一個正七品的禦女成了正五品的才人,引得宮廷內外議論紛紛。
雖是老鄉,但是盧昭儀對這位何才人并不親近,掌書娘子說,盧昭儀是良家子出身,何才人雖然美色傾城,卻只是江南道官員獻給天子的。
二者雲泥之別,難怪不光是盧昭儀,其他妃妾也看不起這位才人。
話畢,掌書娘子頗語重心長的道:“美色侍人雖得聖寵,終究是不長久,孝敬太子妃,服侍好太子殿下,生兒育女才是正道!”
“就是不受寵的也不能心懷怨怼,主子給的就安心接着,主子不給不能伸手去争,要記住你們的本分!”
衆人點頭應是,蓁娘把這話牢牢記在心裏,從內心上來說,她是已經接受了自己的命運,既然接受了她也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
袁郡君的告誡她也牢記着,守好規矩就不會出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平常心,争到的不一定就守得住,不争不搶的才能得到安穩。
對于東宮來說,目前最高興的事情就是,太子代表天子去祭拜宗廟,而受到了天子的誇獎,這既是看重也是認可,別說太子妃,就連內廷裏服侍的嬷嬷都高興得很!
至于現在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太子妃即将生産,聽說連天子都對太子妃的這一胎很是重視,在産期前半個月,他親自在宮裏的無極觀上了香,保佑這一胎是個男丁。
對蓁娘她們來說這是一件好事情,第一,東宮有了嫡子就有了秩序,以後不管是誰生了庶長子都不用心驚膽戰的,生怕礙了太子妃的眼;第二,這嫡子生下來就是正經的皇長孫,太子殿下也就有了底氣,朝廷上下對于東宮無子的中傷也就停息了,不過最要緊的還是太子妃這一胎必須是男丁才行…
天授元年的四月,太子妃平安産下皇長孫,洗三禮那天,天子領着後妃來東宮抱了抱孫子,聽說酒興上頭還親自上手敲鼓,一衆皇親國戚官員手舞足蹈慶賀,直到天明。
Advertisement
這一年蓁娘就虛歲十七了,九月裏,太子妃着人分配了她們的住所,這一次六個人不會在同一個院子了,她們分別居于宜春宜秋兩宮,而她們的新鄰居,就是她們的前輩!
按着規矩,承徽有嬷嬷四人,侍女六人,使喚宮人六人,灑掃宮人八人,昭訓減四人,奉儀再減四人。
如今的蓁娘已經算得上是脫胎換骨了,首先是身量,這一年每天吃三頓飯,每頓都是精心烹煮的食物。
雖然清淡卻很可口,她正在長身體,每天都餓得慌,嬷嬷們只許飯吃七分飽,經過她苦苦哀求才增加些飯菜,只不過每天早晚都要走動鍛煉身子骨才行。
這一點她倒是很喜歡,從小爬樹下河哪一樣沒幹過,宮裏雖沒樹可爬,她也很喜歡走動,阿婆從小就教過,這多動動才不會生病,夏天怕熱冬天怕冷,整天懶懶散散的窩着,遲早要出問題。
就這樣她的個子一下子竄的老高,以前平視阿梅她們,現在得低着頭跟她們說話,嬷嬷們也經常要拿着她的衣裳修改。
呂良媛身量嬌小,愈發出落得清麗,沈承徽也長了些個子,她時常來找蓁娘踢毽子,然而尹承徽卻圓潤起來,她的嬷嬷有些擔心她繼續長胖,每天都卡着飯食。
米昭訓和姜昭訓本就是腼腆內斂的性子,這一年雖然活潑了不少,卻依然有些內向。
蓁娘也擺脫了從前的小家子氣,不是說性格,說的是那些行為舉止言談,現在的她都是掌書娘子時常拿出來的典範,她也毫不避諱直言自己私下在練習。
別人都說她刻苦,她卻苦笑:“我年紀最長,也比不上你們聰明,不多練習練習,難道還讓陳掌書說我吃飯最行,做事最差麽!”
其他人聽着這話吃吃笑,倒是沒了争強的心态,這讓蓁娘不禁想到:今日大家這麽禮讓,可不知以後會是什麽樣呢!
十月行了冊封禮,因她們品級過低,皇後只是遣人來受了她們的禮,來人板着臉囑咐了幾句如“恪守本分、勤慎恭肅、開枝散葉”等□□就走了。
然後就是拜見太子妃禮,這也是她們第一次見到東宮女主人,太子妃王氏是太子的表妹,聽說她是早已仰慕太子表哥,才由外祖父楚王做了媒嫁給太子殿下的。
雖然她才十九歲,卻跟二十四歲的太子琴瑟合鳴,如今生下了嫡長子,夫妻二人感情越發深厚。
太子妃身量中等,面容嬌俏可人,眉眼聽說和太子長得有三分像,表兄妹嘛,這也難怪,難得的是她的性格卻大氣中透露着純善,可見從閨閣到宮廷,她都是過的極為順暢的…
太子妃對叩首的七人道:“進了宮這裏就是你們的家,平時有什麽問題都可以問你們身邊的嬷嬷,或者找負責的女史也行!”
“你們都是極出色的才能進宮,以後要安心服侍阿郎,為東宮開枝散葉,不光是我,陛下和皇後也會獎賞你們的…”
她的聲音婉轉清亮,如鳥鳴一般,話裏也并沒有對她們擺什麽架子,蓁娘松了口氣:至少這位女主人對下是和善的,可在她們前頭的還有幾位前輩也要拜見,也不知她們的為人如何…
除了太子妃王氏,太子的妾侍有良娣宇文氏,她今年二十二歲,是太宗皇帝指給太子的,她的母家,正是前朝北周皇室的後裔。
另有一位良娣高氏,出身隴西郡世家高氏一族,高祖未起兵時就在隴西郡做周國公,楊朝時期的李、王、高、陳、張五家為隴西最大的門閥世家。
他們彼此之間通過聯姻鞏固地位,到了高祖改楊為李後,剩餘四家依然是本朝最大的門閥,李氏娶四家的女兒,公主嫁四家的郎君。
因此,認真說起來,高良娣和太子妃、太子還有親戚關系,她是天子指給太子的,今年二十歲。
上了冊的還有良媛楊氏,她出身于弘農楊氏,家族赫赫揚揚已數百年屹立不倒。
另有一位良媛歐陽氏,今年十九歲,她的先祖就是鼎鼎大名的歐陽詢,如今宮裏的司寶庫還珍藏着她先祖的字帖,她也是因為文采斐然而被禮聘入宮的。
下面還有承徽惠氏,祖父是門下省左補闕,她是在天應四年被禮聘入宮的,今年十八歲。
承徽孔氏也是官宦之家出身,另有一位昭訓齊氏,她是太子為郡王時就入府服侍的妾侍,雖然品級不高,但太子對她還是很上心的。
除去有名分上了冊的,還有一些侍女,她們雖然是頂着宮女的名頭,但有時也會侍寝。
加上蓁娘她們六人,如今內廷裏的妾侍就有十三人,蓁娘忽然想起,在太子妃之前,太子只有一個女兒,這麽多人都沒能生下孩子,到底是什麽原因?
睡覺前她悄悄的問了周嬷嬷,周嬷嬷想了想說:“不是沒人生,是生下來都夭折了,先前的太子妃生了個女兒不到一天就夭折了,拖了許久才生下了如今的大娘子…”
“高良娣倒是生了個郎君,落地沒到七天就夭折了;陳宮人也懷了個孩子,這還在肚子裏呢,就小産了!”
蓁娘驚訝不已,這太子殿下的子嗣運也太差了吧!
周嬷嬷感嘆道:“這些年咱們殿下因為沒個兒子受了不少委屈,這下好了,一下就得了嫡長子,咱們東宮也歡喜的了不得,接下來就要看你們的了,不管生了郎君還是娘子,那都是有福氣的!”
原來如此,民間都傳說是太子的繼母使了什麽手段呢!
周嬷嬷接着說起侍寝的事情:“咱們殿下不好美色,留在內廷的時間也短,東宮的日子不好過,殿下也沒有那個心情。”
“一個月能有十天時間在內廷就不錯了,太子妃就要占去一半,你們前面還有良娣她們,過幾天等太子妃安排了侍寝的時間,你們過了第一道關卡,以後能不能被殿下記住,就得靠自己了!”
蓁娘默默沉思,心裏忽然湧起一股傷感,早些年五姑丈跟隔壁的婦人有些不清不楚,五姑姑沒有叫人就上門把那婦人打了個半死,姑丈雖然生氣到底還是灰溜溜的回了家。
十姐夫家境好卻沒有納妾,十六姐夫更是對姐姐言聽計從,就連十五姐,她雖然被負心人騙了,未婚生子,可伯父伯母依然願意養着她和孩子。
只有自己,她曾經幻想自己會嫁個什麽樣的夫君,他是什麽人做什麽的,要是讀書的話那他做了官會不會就厭棄了她?
若是賣苦力的會不會很辛苦?
嫁過去會不會一年都吃不上一頓肉?
後來遇見了白骍,他是那麽好,好到蓁娘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所以才會遇見白骍,現在不過一年多,她都有些忘了白骍長什麽樣子了…
畢竟連她自己都變了樣子,說不定這會兒白骍站在面前,也不認識她了。
現在的生活衣食不愁,而且還是韓家人一輩子都享受不到的生活,就是現在把她放出去嫁個普通人,經歷了從裏到外,從頭到腳的改造,蓁娘也會不甘心了。
她會一輩子呆在這個巨大的宮裏,一輩子只圍着那位主子轉,就連生了孩子那也是給太子妃生的,連叫她一聲娘都不可以…
想到這裏,蓁娘覺得鼻子酸酸的,吳嬷嬷說了,在這內廷裏不許見哭聲,怕主子們不高興,就是想哭也只能咬着被子哭。
蓁娘默默的掉了會兒眼淚,心裏覺得好受些,不管怎麽樣,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了,只能往好了走,絕對不許活的沒個人樣!
侍寝這件事,太子殿下住在麗正殿,太子妃住在後面的光天殿,妾侍住在更後面的院子裏,太子妃是嫡妻,她是唯一一個有資格跟太子過夜的人。
至于其他娘子,則是等太子的傳召,梳洗打扮好前去承恩殿侍寝的,侍寝完畢了就得回自己院子去。
嬷嬷們說天子後廷裏也是這種規矩,因為陛下有時候一晚就要傳召好幾個妾侍侍寝。
這個時辰你來,下個時辰她來,後半夜再來一個,或者幹脆一起來,反正女人多的是,只要陛下開心了,就是丞相們也說不得什麽。
妾侍的身體狀況、月事等情況每天都有人記錄,再由司閨女官整理給太子妃查看,安排哪些人可以侍寝,哪些人不能侍寝。
她們當中呂良媛是第一個侍寝的,蓁娘籲了口氣,呂良媛品級高,第一個侍寝無可厚非,至少先去的人就可以給後面的人傳授下經驗。
下午來傳話的是太子身邊的小內侍,呂良媛是在蓁娘她們的打趣下,紅着臉梳洗打扮後坐羊車走的。
吳嬷嬷給蓁娘搓背的時候道:“今天十三,娘子的月事就在二十日,你要侍寝的話估計得等月事完了才輪得到,宮裏講究這些,月事不幹不淨的,怕提前來了掃了殿下的興致…”
蓁娘嘿嘿笑:“嬷嬷別笑我沒出息,輪到最後也好,我心裏其實還是有點擔心的!”
“擔心什麽?害怕殿下?”吳嬷嬷不解。
蓁娘點點頭:“阿呂阿沈她們漂亮的漂亮,有文采的有文采,我年紀最大,卻什麽都不出衆,就是侍了寝殿下也不會記得我是誰…”
吳嬷嬷語重心長道:“你要是侍寝一次就被殿下記住了,那以後可就不好過了,宮裏最容不下出頭鳥,不要争那些沒用的,你年紀最大,身體也是最好的,殿下子嗣少,生個一男半女比殿下天天記得你重要的多了!”
“從前的皇帝駕崩以後,沒有生育的妃妾都可以送回母家另嫁,現在可不行,高祖皇帝将近三十個妾侍,沒有生育的就有十來個,這麽多人都送回家閑話太多,因此都把她們送去做姑子了!”
“世宗皇帝和太宗皇帝倒是沒有留話把妃妾送去做姑子,可也怕一個個如花似玉的娘子們留在宮裏壞事,就都送去別宮安置了!”
“雖然殿下離登大寶還遠着,可生孩子這件事就得抓緊,明年後年還有采女要進宮,這麽多娘子就一個男人,哪裏分的勻呢…”
蓁娘忍不住笑出聲,想起還沒見過面的太子殿下被一群女人圍住争寵,就覺得好笑,不過嬷嬷說的也對,管他男孩女孩,只要生一個,後半輩子就不會無聊了!
作者有話要說:
錯別字太多了,暫時還沒法改,抱歉~
生了個混血公主的皇帝是李三郎~
但他并不喜歡這個女兒,因為才八個月就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