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結婚,可我們雙燕剛滿十八歲,也太小了點。”堂屋裏,楊尚仁吸着水煙桶,露出一臉不悅,“還是等兩年再說。”

“唉喲,你怎麽這麽死腦筋,再過兩年,再過兩年誰知道是怎麽回事?你們也不看看,有多少好姑娘排着隊頭削尖想嫁進趙家,再說啦,再過兩年趙老太太都不知道在哪裏,到時後悔都來不及,這兩天趙老太太情況很不好,怕是沒有幾天了,這不是着急才來跟你們商量嗎?”媒婆尖聲尖氣說完一拍大腿站了起來:“看我,差點兒就把最重要的事忘了。老太太說了等雙燕進了門,你們這家好好打整打整,不過你們住這房子也真夠舊的,你看看牆壁都開裂了,住着多危險。我看前面的空地上完全可以蓋幢大瓦房,錢不用擔心,完全由他們趙家出。”

“你誤會了,我們不想跟他們要什麽,只是我們雙燕太小。”楊尚仁嗡聲嗡氣說完又嘀咕了一句:“再說了,我們同意,鄉裏也不會同意的,雙燕這麽小,到哪裏去打結婚證明?”

“有多小,都出落成水靈靈的大姑娘了。村頭老楊頭家的二姑娘不是比雙燕還小,去年春節結的婚,老楊頭都快當外公了。再說了,他們趙家條件這麽好,雙燕早一天嫁過去,你們二老不也就早一天享女兒的福。不是還可以沖沖喜,以後都是一家人,不要讓村子裏的人說難聽的話,相信你們也不忍心讓一個老人帶着一份遺憾到那邊是吧。至于什麽結婚證,你們就不用管了,我自有辦法。”

楊家夫妻二人對望了一眼,默默地低下了頭。

1986年2月20日,這是一個風和日麗日子。

在這一天,在新橋鎮礦山林富強為義子林昊和楊小青舉行了婚禮。同一天,在團結鄉楊家,楊尚仁夫婦把剛滿十八歲的養女楊雙燕送出了家門。

婚禮這天,趙家大院喜氣洋洋,歡樂祥和。方圓數百裏都有人趕來賀喜,平時寬敞的庭院賓客滿座,此時顯得十分擁擠。院子中間用樹枝搭起一座披紅挂彩的青棚,正中擺放着喜神牌位。青棚下,男女老少好多多盛裝團團坐,中間一男一女正唱着《青棚調》,只見那男的手不停地撥動着三弦琴:

男唱:三弦不彈起灰塵,小曲不唱嘴回生。自彈弦子自唱曲,自彈自唱自寬心。

女唱:郎彈弦子妹唱曲,這個時候到來了。三弦不彈起灰塵,郎彈一個心合意,妹唱一個閃漣漣。

真可謂有“青棚底下無大小,男女老少都可聽”,大家歡聚一堂,歌聲不停,唢吶聲不斷。

而楊家這邊,當娶親的隊伍來到楊家門前時,一群小青年擡着盛有清水的盆缽從楊家沖出來,劈頭蓋臉将水潑向娶親的隊伍以示歡迎和慶賀。村裏人認為:潑了水,姑娘到丈夫家後就不會到很遠的地方背水,即使天旱也有吃有喝。

娶親隊伍進門後,在供桌上點香,磕頭有條不紊,接着就開始展示帶來的禮物:二老的衣服、四季的鞋子和包頭、電視機、錢幣等順序放在一邊。而楊家請來的歌師早已候在一邊,見禮品打開,他放開歌喉唱起《娶親歌》,唱一段,娶親人就展示一樣,按規矩唱到什麽就必須展示什麽,不然歌師就用簸箕在娶親人的頭上打三下,引得衆人哄堂大笑。末了楊家也展示為女兒準備好的嫁妝:一個柴檀木櫥櫃、紅木的箱子、花花綠綠的衣物、繡花的被褥、錄音機等。看着這些物件,大家贊嘆不已,楊家夫婦臉上光彩怡人。當然這些東西都是用陳為傑的禮錢買的,因為楊家并沒有錢為女兒置辦嫁妝。起先用陳為傑的錢為女兒置辦嫁妝,大宴賓客楊尚仁不同意,但陳為傑一意孤行說不能讓雙燕受到丁點委曲,要她風風光光、體體面面做我陳為傑的新娘。這何嘗不是楊家的心願,也就只好聽之任之。

展示完畢後,按當地習俗楊家招待娶親的人喝水:先喝茶,後喝糖水,稱為"先苦後甜",接着擺好香槟,大家相互祝賀後打開紅盒,給新郎披上兩匹紅彩帶。一切完畢之後,楊尚仁招呼大家吃喜宴。親朋好友以及本村本寨的鄉親随同入席,盡享人間魚肉美味。席間,新郎陳為傑到每一桌先作揖,後敬酒。因為必須等所有的客人都吃完飯後,他才能帶着新娘動身回家。

此時,在二樓幾個女孩正圍着雙燕為她梳妝打扮做出嫁前的準備。當頭戴紅花,身穿大紅的盛裝,腳穿紅緞繡花鞋,粉面含春,胸前挂着一面按當地人的習俗女兒出嫁必須配戴的可以驅邪避魔,逢兇化吉的小圓鏡子的新娘,在兩個紅衣紅褲的伴娘陪同下出現在陳為傑視線中的時候,抑制不住的喜悅迅即布滿他的臉。他快步迎了上去,躊躇了一下向楊雙燕伸出手,她含羞把手交給他。人群中即刻爆發出一陣喝彩聲:

“新娘子好漂亮喲。”

Advertisement

陳為傑打開一個錦盒,大家目光集中在錦盒裏那一對黃金戒指上發出一陣噓聲,只見那戒指呈葵花形狀,做工造型美不勝收,據說是趙家祖傳之寶。

陳為傑拿出其中的一枚戴在她蔥白似的手指上,他一臉幸福:“雙燕,這可是我們家的祖傳之寶,戴上它從今往後你就是我們家的人了。”跟着他把另一枚戒指交到她手上:“幫我戴上好嗎?”他微笑着把手交給她,她含羞把手中的戒指戴到他手上。

按當地規矩,不管路有多遠,一律走路,不騎馬,不坐轎,于是,娶親,送親的隊伍合在了一起,陳為傑拉着楊雙燕的手走在前面,在喇叭和唢吶喜氣洋洋的樂曲聲中前行,大家一路彈月琴,唱山歌,跳左腳舞,背、擡着令人眼花缭亂的嫁妝,浩浩蕩蕩地向趙家大院出發了。

一行人回到趙家大院正好是晚飯時間,火炮和鞭炮聲齊鳴,響徹雲霄。在大家嫉妒和羨慕的目光裏,新娘楊雙燕在兩個手持火把的少女陪同下走進張燈結彩的趙家大院并一直走到洞房床上坐下。待“新郎新娘喝交杯酒。”司儀的話音響起,兩個女孩把紅酒送到郎新娘面前。

“雙燕,喝了這交杯酒從今往後你就是我的人了。”陳為傑喜形于色,雙燕一臉的嬌羞,豔如桃花。

院子裏,別開生面的"跳跳菜"喜宴開始了。

只見為首的大師傅率衆師兄,先拜天地“三界”神仙,次拜列祖列宗“三明”先祖,再拜吹唢吶的諸樂師,向他們深鞠一躬,希望配合默契,上菜成功。跟着在鮮明、嘹亮的唢吶聲中,一女孩綠衣綠褲鑲邊繡花紅色馬甲,舞着方巾,邊跳邊在前面引路,緊跟着的上菜師傅牙咬着桌子,桌上放着六盤菜,更為驚訝的是師傅肩膀上還坐着一個眉清目秀的女子,同樣的綠衣綠褲鑲邊繡花紅色馬甲,只見那女子雙手各托着一個托盤,盤子裏各放着四碗羊肉,當大家看到她頭上還有一個托盤也有四碗菜時,不約而同拍手鼓掌。再往後一個個上菜師傅次第從廚房魚貫而出,每個人手臂上放着一二十個盛滿菜肴的碗,跳着舞步,弄着怪相,不是雜技,勝似雜技。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卻沒看到一滴湯汁落地。在陣陣叫好聲中美酒已經打開,喜酒已經滿上,在歡樂的彜家祝酒歌中大家共同舉杯。

入夜,青棚中燒一堆火,大家圍着火堆彈弦子、唱調子、跳左腳舞,這時,新郎陳為傑和和新娘楊雙燕在大家的簇擁下也加入到跳舞的行列中,大家圍成圓圈,盡情地唱和跳,通宵達旦。值得一提的是這場喜事剛結束,村子裏許多青年男女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對象。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