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計高一籌

經過陳梓坤這一番開導,蕭舜欽豁然開朗。 再沒有因為陳梓坤單獨召見其人将領而心生嫌隙。君臣合力同心共謀抗魏大事。

隔日清晨,斥候送來急報:魏軍已到澗西平原并就地紮營。名為四十萬,實則是是三十萬。十萬騎兵,二十萬步兵,其餘都是民夫健卒。

澗西平原是距衛州城七十多裏,背靠澗西山,左邊是澗河。依山近水,很是方便大軍駐紮。

陳梓坤稍一沉吟,接着命令斥候繼續探明敵情,務必将魏軍主要将領的名姓、性格、習性全部打探出來。她早就開始命人打探這些,無奈丞相劉潛為人老奸巨猾,一直竭力隐瞞。直到大軍開拔,領兵大軍的名姓才公布出來。

僅僅過了半日,魏軍幾大将領的大致情況便落在了陳梓坤的帥案前:魏軍主帥崔澤,是劉潛的得意門生,為人沉穩謹慎。其帳前有一名先鋒主将張固,勇猛非常,頗受崔澤器重。其餘人如趙見、趙章、崔令等亦是智勇雙全之輩,不可小觑。

陳梓坤聚集衆将正在商議軍事,突然,陳劍進來禀報:前日派出去聯絡索超的三名斥候至今未歸,其他斥候在一百裏外的山中發現了記號,三名斥候疑似被魏軍俘虜。

陳梓坤一聽這個消息,不禁憤然拍案。少頃之後,她急忙收攏心神,鎮定如常的說道:“如此一來,魏軍肯定已經知曉我軍的境況。崔澤肯定會以為我軍一定在等待索超的援軍。我們趁對方大軍初到,突然襲擊。若魏軍引大軍來攻,我軍暫且避入城中堅守不出。諸将以為如何?”

一陣寂然之後,衆人開始各抒己見。

朱晃程金慨然請命:“末将願作先鋒襲擊魏軍。”

文傑起身說道:“臣可領三千士兵多帶引火之物,趁機放火燒營。”

鄭喜也随之拱手:“臣這就去命人打探敵情,勘察地形。”

陳梓坤環視着衆人,稍一思索,一一點頭應允。

衆将躬身退下,各自下去準備。

半日之後,撒派出去的斥候陸續返回。禀報說,在兩軍中間的路段有一處樹林非常适合埋伏,斥候已經前去探查清楚,裏面并無敵兵。 陳梓坤與衆将商議後決定:派文傑和朱晃程金三人帶領三萬精銳輕騎沿小路前去偷襲,放火燒營,然後且戰且退,将追兵引到埋擊地點,再合力殲之。陳梓坤親自領三萬軍馬在樹林埋伏,周威則領兩萬步在四周伏擊,截殺潰逃的魏軍。其餘大軍留在城外布防。

軍令一下,各路将領轟然應下,風馳電掣一般前去準備。

蘇放和蕭舜欽站在陳梓坤兩側,兩人遙遙對視一眼,蘇放率先請求:“大王,微臣請求留在城外守營。”

“哦?”陳梓坤意外的看了他一眼,她本有意帶着蘇放去伏擊魏軍的。

不等她應答,蕭舜欽略一拱手,淡然說道:“臣請求随大王一起伏擊魏軍。”陳梓坤看了看兩人,只好點頭答應:“好吧。如卿所願。”蕭舜欽面色平靜的立在一旁。

準備停當之後,各路大軍陸續開出。臨走時,蕭舜欽再三囑咐文傑:“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你一定要小心謹慎,一旦發現蛛絲馬跡,一定要仔細甄別,不可冒進。”文傑鄭重點頭答應。

文傑率部出發後不久,陳梓坤也親率她的三萬步兵,前去樹林埋伏。三萬軍馬銜枚裹蹄,卷起旌旗,帶着引火之物,悄無聲息的向目的地開去。

此時,已是天近黃昏,天邊殘陽如血,沉沉的暮霭籠罩着大地。蕭舜欽一邊策馬緩行,一邊認真觀看四周景致。仿佛在游山玩水一般。

在離樹林還有一裏多地時,他突然一勒缰繩,手指着天空說道:“大王請看上空的飛鳥。”陳梓坤擡眸一看,但見遠處的天空中有成群的飛鳥在盤桓飛翔,黑壓壓一片,煞是壯觀。她似笑非笑的說道:“嗯,看到了,好多鳥兒。先生真是好興致。”

蕭舜欽一臉鄭重的說道:“此時正值傍晚,但歸鳥卻盤桓不敢入林,如此反常情景,林中必有埋伏。”

陳梓坤心頭一凜,略微困惑的說道:“可是方才斥候來報說,林中并無異常。”

蕭舜欽搖頭:“戰場形勢變幻莫測,眼下距離斥候禀報又有了一段時間。”

陳梓坤雙眼一眯,手中令旗一揮:“停——”接着,她揮手喚過幾名騎兵:“快去前方告知文傑,林中有埋伏,敵兵已有所防範!”三名騎兵飛馳而去。

陳梓坤經過短暫的緊張後,迅速恢複了平靜,她轉頭正色問蕭舜欽:“先生看,此時我軍當如何應對?”

蕭舜欽胸有成竹的應答:“敵軍既有埋伏,說明崔澤對我軍的計劃已經猜了個大概,我們不如将計就計,圍攻伏兵。”

陳梓坤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她當下把三萬軍馬分為四路,一路仍然佯作不知,繼續往樹林開進,另外三路,悄悄沿着山路和周威的外圍軍馬合在一處,四面點火,副林中伏兵出來,然後四面掩殺。文傑猛然聽到喊殺聲,必然心頭起疑,然後掉頭返回。

計劃一定,陳梓坤當下斷然下令,大軍嘩啦刺迅速分開,将随身引火之物燃起。剎那間,四周濃煙滾滾。樹林上空的飛鳥嘎嘎的尖叫着驚惶逃散。

陳軍戰鼓如雷,號角齊鳴。弓弩手萬箭如齊發,向林中猛射火矢。

林中的魏軍硬挨一會兒,終于忍不住四散沖了出來。

陳軍牢牢欄住四面出路,大肆掩殺魏軍。四面山野上喊聲震天,陳軍如洪水一般湧上來。雙方一陣猛烈厮殺,直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陳軍正殺得興起,這時,外圍有士兵大聲嘶喊:“不好了,文将軍被包圍了——”

陳梓坤一怔,尚來不及反應,又有士兵高聲呼喊:“不好了,魏軍劫營了——”

陳梓坤被這幾聲喊聲弄得六神無主。蕭舜欽連忙從容規勸:“大王,不要着急,冷靜思索。”

陳梓坤平複心緒,強自鎮定下來,片刻之後,她重新擡起頭來,大聲命令:“這是敵軍故作玄虛,不必理會,給我殺掉這些魏軍!”

陳梓坤命令一下,陳軍也迅速鎮定下來,繼續專心殺敵。

蕭舜欽拍馬上前,兩匹坐騎緊挨在一起。他冷靜的分析道:“蘇放在城中,必不會讓魏軍讨了便宜。文傑所率是精銳輕騎,來去如風。就算被魏軍發現,也能逃回大半,不至于全軍覆沒。大王只管圍住這些魏軍便是。”陳梓坤重重地點頭。

這時,前方隊伍一陣大亂,陳梓坤借着朦胧的天色,凝眸一看,原來是敵方一名猛将正率着數百人拼殺突圍。這名猛将身形魁梧,騎着一匹高頭大馬,手中一把大砍刀,左砍右沖,碰人砍人,遇馬砍馬,宛如天神将臨一般,所過之處,陳軍皆紛紛退讓。

陳梓坤命令陳劍:“抽調重甲衛隊,圍攏上去。”

重甲衛隊是專門保護陳王的,若是抽調開來,敵軍若是攻擊主帥可就麻煩大了。陳劍不由得一陣猶豫。

蕭舜欽适時接話:“這名猛将必是崔澤帳下的先鋒張固,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大王不若暫且留他一命,将來若有機會收為已用。”

陳梓坤一看,中間的魏軍憶被殺死多半,剩下的就除了俘虜便是張固這一股百人小隊了。

她略一沉吟,立即傳令:“散開一條路,放他們出去。”張固正準備拼死血戰,突然看到面前的陳軍自動閃開了一條路來,不禁一陣困惑。

這時,周威打馬上前,高聲喊道:“張固,我們大王愛惜你是一員猛将,不忍見你死于亂軍之中,你還不速速投降!”

張固舉起大刀,怒吼一聲:“投降個鳥,要死便殺,廢個甚話!”說完,他拍馬舞刀直本周威殺來,周威與他戰了不到三個回合,便狼狽敗走。陳軍怒目而視,正要上前圍攻。就聽張固一聲大笑,趁此機會風馳電掣一般逃出了重圍,拼命向東逃竄而去。

陳梓坤命令周威留下打掃戰場,押送俘虜。她率軍歸城。一到衛州城下,就見城外屍橫遍野,旌旗半卷,營帳焦黑。魏軍果然趁機來襲。陳梓坤心中一陣忐忑和沉重。其他士兵更是不知所措。

剛到城門,就見城門突然打開。蘇放騎馬率衆迎出。

“大王。”蘇放在馬上遙遙拱手。他剛要翻身下馬,陳梓坤一擺手示意他不必下來。不等陳梓坤發問,蘇放便開始将事情經過娓娓道來:“大王率軍開拔不久,魏軍便來劫營。微臣見敵軍來勢兇猛,不敢硬與争鋒,便命士兵丢下營帳快速入城,又故意放慢速度,讓敵軍尾追而來,沖入城中。臣在城中早設了三道埋伏,來了個關門打狗。我軍殺敵一萬,俘虜五千,俘虜戰馬數千匹。雖有傷亡,但并甚大。”

陳梓坤聽完,朗聲一笑,連聲叫好:“蘇先生不但口才縱橫天下,胸中機謀更是無人能及。真是上天賜予本王的鎮國之寶。”

“我王謬贊。”蘇放謙虛作答。

正在這時,又有士兵來報,文傑率部歸來,即刻便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