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帝都政變
公元1218年4月,孟宗政大敗金軍,回臨安聽封。
蘇若沈親自接見了孟宗政及其子孟珙,并與二人相談很歡。而後留孟氏父子二人于臨安城中,想随時與之深談。
史彌遠與楊太後對于這個小皇帝近些年來的荒唐作為已經是習以為常,并未覺得有何不妥,權當作是小皇帝遇到了與宮中宦官不一樣的玩伴,不願放手罷了。
小皇帝是這樣,趙與芮比之有過之而無不及,三教九流來者不拒。果然不愧是兄弟。史彌遠為此,還特地去給已繼承榮王之位的趙與芮網絡一些雜七雜八之人。
孟宗政回臨安之後,史彌遠一黨中不少官員被楊太後安插各種借口,扁離朝堂,這讓史彌遠感到危機。
史彌遠的得力助手梁成大、莫澤、李知孝三人一合計,覺得這是楊太後與孟宗政有了什麽秘密協議,這次其來勢洶洶,恐怕會對史彌遠一黨不利。因此三人勸谏史彌遠“先下手為強”。
公元1218年5月,史彌遠一黨突然發難,打了楊太後一個措手不及。楊太後被迫結束持續了一年半的“垂簾聽政”。
事後孟宗政被楊太後借小皇帝的旨意招至宮中,并與之詳談了一番。
當晚,史彌遠死于自家府邸,疑似毒殺。
次日早朝,史彌遠手下“三兇”即梁成大、莫澤、李知孝,聯合上書,“請”小皇帝查出真兇,并嚴懲不貸。
這時,滞留臨安的孟宗政出列道:“臣啓奏陛下:昨日楊太後假借陛下旨意宣臣入宮,恐與史相之事有關。”
李知孝聞言,心中一喜,遂出列道:“陛下,楊太後與史相不和,早已人盡皆知,此事之關聯,恐與楊太後甚是密切。”
蘇若沈恰到好處地露出一絲驚詫,一分疑惑,略加些動搖,然後沉默不語。
李知孝眼看有戲,又道:“史相待陛下之心,臣等亦是感動不已。可如今,楊太後為了與陛下争權,竟對史相下次毒手……”言罷,眼中含淚。
戲演得不錯。蘇若沈心中冷笑,面上卻是動搖之狀:“史相待朕甚是細心,朕聞之史相遭此橫難,心中很是難過。但楊太後畢竟是朕之母後,朕又如何……”嘆息一聲,未再言其他。
楊太後一黨卻是出列争辯,然後朝堂之上又是一番争吵。
Advertisement
蘇若沈高坐上位,俯視龍椅之下百官醜态,如同看戲一般。
時近晌午,架是越吵越熱鬧,但就是吵不出一個所以然來。蘇若沈與孟宗政不經意間交換了個眼神,後者立時明意。
孟宗政摻言道:“依臣之見,不如将此事交由沂王爺處理,陛下意下如何?”
蘇若沈眼睛一亮,拍手道:“沂王乃是朕之皇叔,處理此事實為最佳人選。史相之事,便交由沂王來調查了。”
見小皇帝主意已定,又因史彌遠已死,楊太後身處後宮,兩方親信只得道:“陛下聖明。”
沂王的速度十分之快,在楊太後一黨還未有所準備之時,便斷定史彌遠之死乃是楊太後主謀,此為下毒的史彌遠某個小妾的招供,随後在史彌遠一黨的全力“配合”下,将楊太後一黨迅速收監,而楊太後也因“後宮幹政”,擅自毒殺朝廷重臣而被囚冷宮,次日便自缢而死。
正當“三兇”高歌不已,打算趁勢而起,成為第二個史彌遠的時候,孟宗政秘密率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将史彌遠一黨屠殺近半,一時間,南京城中血流成河。
“以梁成大、莫澤、李知孝三人為首的史彌遠一黨妄圖謀朝篡位,已被孟宗政所破。”
此時大局已定,蘇若沈不禁松了一口氣。
這所有的局,都是他與沂王、孟宗政三人定下的。利用史彌遠與楊太後之間的越來越大的裂痕,制造了這一雙方都認為對方迫不及待要除掉自己的假象。而後又讓孟宗政表示出願意幫助楊太後的樣子,使其以為時機已到,便動起手來。史彌遠反擊之後,又讓早些年進入史彌遠府中做其小妾的女子暗中下毒。最後利用史彌遠被毒殺一事除了楊太後——楊太後不是自缢,而是被勒死。最後在史彌遠殘黨慶祝的時候,借口其意圖造反而一舉鏟除。
蘇若沈的心一直懸着,唯恐功虧一篑。直到現在,一切都已塵埃落定。
蘇若沈換下了被冷汗浸透的衣衫,然後令孟宗政将剩餘官員全部帶到大殿。
政變之後的慌亂與各個職位的空虛正是肅清朝野的最佳時機。在此期間內,沒有人會傻得質疑皇帝的任何決斷——即使有,殺了便是,這可是政變。
冷眼掃視大殿內一群哆哆嗦嗦地官員,蘇若沈不禁有了一種掌控生死命運的快感。
不用再處處受制于人,不用再時時刻刻小心謹慎,唯恐一步走錯,滿盤皆輸。現在,他才算是真正的皇帝吧?
嘴邊揚起一絲笑意,卻又迅速隐去。
立于高臺之上,蘇若沈冷聲道:“你們——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百官跪伏于地。
蘇若沈冷笑道:“史彌遠專權不臣,廢太後楊氏後宮幹政,二人皆妄圖控制于朕。而你們——身為大宋臣子,食君之祿,卻不思為君分憂!不是倒向史彌遠為虎作伥,魚肉百姓,就是跟着楊氏,整日想着如何争權奪利!我大宋江山被你們這群蛀蟲蛀得千瘡百孔!”
見百官之态,榮王趙與芮心生不忍,于是出列道:“皇兄,臣弟覺得,列為大臣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苦衷?”蘇若沈冷哼一聲,“所謂‘苦衷’便是将忠君愛國放于一旁,只顧着自己的身家富貴?虧得他們還自诩儒學大家!”
趙與芮勸道:“皇兄,這或許是史彌遠權勢滔天,列為大人有的是委曲求全……”
蘇若沈态度有些軟了下來,但仍是厲聲道:“委屈?一個個‘委屈’得油頭粉面,腦滿腸肥?”
趙與芮繼續道:“當時史彌遠可謂是一手遮天,列為大人許是隐忍下來,等待對史彌遠一擊致命;而那時楊氏也勉強可以對付史彌遠,所有有些大人才投靠楊氏。”
蘇若沈面色稍霁,口中也微微降了些火氣:“芮弟如何能知,誰又是你所言之人?”
趙與芮微笑道:“這件事交與臣弟便是。”
蘇若沈氣也消得差不多了,他奇道:“芮弟有何良法?”
趙與芮神秘一笑:“臣弟自有想法,卻是得先保密。”
蘇若沈挑眉道:“芮弟竟吊起朕的胃口來了?”
趙與芮一拱手:“還望皇兄成全。”
蘇若沈一擺手:“也罷,朕就成全你了。”
趙與芮謝恩後,道:“皇兄,在臣弟有結果之前,還請皇兄直誅首惡,方顯皇兄仁慈。再者,也好讓列為大人為君分憂,若是這段期間做的好,以後即使被查出來是自願為虎作伥,也可以算是戴罪立功,從輕發落不是?”
蘇若沈沉吟道:“這件事便依了芮弟,希望這些‘大人’領了你這份情才好!”
趙與芮道:“謝皇兄。”
蘇若沈冷冷地掃視滿地的臣子,厲聲道:“沒有榮王求情,朕非砍了你們!”
沒有在這場政變中喪生的官員,立刻如蒙大赦,叩頭謝恩。
沂王看着這兄弟二人一人唱白臉,一人唱黑臉,直将被吓破了膽的百官收拾得服服帖帖,不由暗下心驚。
這個小皇帝不簡單,榮王成長得速度也太過于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