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鐵血手段

看着案幾上的密函,蘇若沈若有所思。

一年半前入川的楊昭傳信回來,說是已經基本控制了四川。現在急缺人手,請朝廷派人過去。

派人……

蘇若沈又頭痛了起來。現在自己最缺的,就是人!雖然加了兩次恩科,但是缺人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臨時培訓的也還沒畢業……

可是四川……蘇若沈一咬牙,決定先緊着四川,其餘地方再想辦法吧。

葉适的身體越來越差,歷史上記錄他是死于公元1223年,也就是今年。雖然蘇若沈讓太醫們重點調理葉适的身體,但能否拖上幾年還是個問題。

聖武二年,即公元1223年,宋帝下诏,新晉恩科進士全部入川。各行各業的匠人如果跟随入川,将會得到朝廷特許,免稅三年,并予以特殊待遇,其長子可以直接賜秀才身份。

此诏一出,立刻掀起嘩然巨浪。到處都是文人質疑的聲音。

蘇若沈見此情況,又火上澆油了一把:“吾等匠人衣食住行不都是出自農人、匠人之手?爾等酸儒不求為國争榮、為君分憂,只顧自己那點滴墨水,無任何利國利民之舉,秀才出身與其給了你們,還不如賜予這些為國家、為朕分憂解愁之匠人!”

皇帝的這些話直接刊登在了數家報紙的頭版頭條,普通百姓感恩戴德,一時間自願入川的民衆一下子多出了數倍,蘇若沈不得不進行篩選。

當然,此言引起的士林反抗卻是更加激烈。一些儒生竟然成群結隊跑到皇宮外進行抗議。

此時,蘇若沈正在與內閣讨論四川之事。

真德秀遲疑道:“陛下,如此之說,恐怕不妥。”

蘇若沈挑眉道:“有何不妥?”

真德秀道:“使匠人之子為秀才,實在是有辱士林。”

魏了翁也道:“陛下此舉恐引起儒林極大不滿。”

Advertisement

蘇若沈玩味一笑,卻轉頭問向其餘人:“諸位愛卿也如此看法?”

趙與芮首先發言:“皇兄說的本來就是對的!”

蘇若沈寵溺的看着自己的弟弟。

劉文清道:“陛下之言實為聖明!微臣一聽便如同醍醐灌頂……”

蘇若沈揮了揮手,打斷了這位內閣首輔的拍馬屁,轉向葉适,道:“葉愛卿認為呢?”

葉适皺眉道:“儒林之中,确實有陛下所說之無用者,但陛下這般動作,卻有些急了。”

蘇若沈又問:“鄂王呢?”

岳山道:“陛下說過,‘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臣唯陛下之命是從。”

蘇若沈嘆了口氣:“鄂王無需這樣,朕不是高宗。”

此時,董衛傳報:“官家,宮外有數百儒生,想要朝廷……要朝廷給他們一個說法……”

蘇若沈一愣,随即冷笑道:“這是在跟朕示威?”

看樣子是宋朝對于文人的待遇實在是太優厚了!現在不殺雞儆猴,展露鐵血手段,怕是這群文人以後更加的目無君上了!

“岳山!朕命你領五千衛聖軍,将這些意圖造反之輩全部押進大牢,如有反抗,就地格殺勿論!”

岳山領命道:“臣遵旨。”随即趕去衛聖軍營。

真德秀張了張嘴,道:“陛下,這是不是……”

“血腥?殘忍?”蘇若沈冷冷地看向他的眼睛,“朕就是對他們太仁慈了!這群整日徘徊于青樓酒肆、從不想如何報效國家、只知盯着朝廷、盯着朕,覺得自己識幾個字就是依尹管仲再世?覺得自己與朝廷作對就是清高?在報紙上抨擊時政就是才華橫溢?”

蘇若沈一字一頓:“朕要讓那些所謂的‘才高八鬥、懷才不遇’之輩牢牢記住,別以為朕動不了他們!”

真德秀與魏了翁互相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驚駭之色。

葉适低頭飲茶,看不清神色。

劉文清自然是不管其他,對着蘇若沈又是一連串的“聖明”之類。

趙與芮滿目崇拜之色:“皇兄說得真好!”

蘇若沈見趙與芮說話,神色緩了下來。

對于趙與芮,蘇若沈對他一開始僅僅只是這個身體的責任,經過幾年的相處,他倒是真心喜愛上了這個對自已盲目崇拜的便宜弟弟。有這個孩子在身邊,似乎總可以給自己降降火氣。

“小芮也15歲了吧?”蘇若沈微笑道,“也是時候該定下王妃的人選了。”

歷史上宋理宗的子嗣沒有一個惡活到成年的,最後的繼承人還是從趙與芮那裏過繼的。因此蘇若沈也不得不考慮一下歷史慣性的問題——萬一自己真的沒有子嗣呢?

原本想着,趙與芮都這麽大了,明白選妃是怎麽一回事,應該很害羞,但是卻有很好奇吧——這都是青少年初聞此事時的共同特點。卻未想到,趙與芮的反應激烈得出乎他的預料。

趙與芮一聽到這句話,立刻面色慘白無一絲血色。他一下子跳到蘇若沈面前,慌張的伸手抓住了後者的衣袖:“皇兄,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小芮不要離開皇兄!”

蘇若沈愕然。

還真是一個小孩子啊,對哥哥這麽依賴……

蘇若沈和顏悅色道:“小芮都這麽大了,應該學會獨立。等你遇到自己心儀的女子,到時恐怕會将皇兄丢在一邊了。”

趙與芮聽到蘇若沈不再提王妃的問題,面上恢複了一點紅暈,堅定地道:“趙與芮永遠不會把皇兄丢在一邊!”

蘇若沈笑道:“皇兄相信。”

心情好了起來的蘇若沈,又與幾位內閣大臣商議了入川之後的具體事宜。不多會兒,岳山便回來複命。

“陛下,作亂之人共562人,就地格殺反抗之人39人,其餘人等皆已全部拿下。”

蘇若沈滿意一笑。

兵權,果然是最重要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