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亂七八糟的糾葛(六)

半月之後就是康熙今年開恩加設的博學宏儒科開考之日。

大清承唐宋舊制,于正常科舉考試之外,增設制科取士。有博學宏儒、經濟特科、孝廉方正科等名目。博學宏儒,又稱博學宏詞,與試者,不論已仕未仕,皆由在京三品以上官員,在外總督、巡撫等大吏先行薦舉,然後彙集京城,統一進行殿廷考試,錄取者一般會被授予翰林院官職。

這是數年難得一次的盛事,與試衆人都早早彙集京城,擦拳磨掌只等開試的正日一到就能施展畢生所學,上殿一顯才華,若是僥幸得中便能自此踏入仕途,光宗耀祖。

康熙覺得自己要是再不出去散散心的話,一定會被某個目無君父,膽大妄為的混賬小子給氣死,因此讓裕親王陪着一起出宮走走。

兩人換了衣服,穿過保和殿從西華門出了宮,站在西華門外,福全才想起來問,“皇上想去哪裏走走?”

康熙也還沒想好,他并不是總被拘在宮中沒什麽見識的小阿哥,因此對酒樓天橋之類雜亂熱鬧的地方不感興趣,現在這個深秋時節,冷飕飕的,走遠了去踏青仿佛也是不合适,于是反問道,“二哥覺得去哪裏好,朕就是有點悶,想出來走走,不拘什麽地方只要別太雜亂就行了。”

裕親王立刻開動腦筋給弟弟找能散心的地方,此問題要是旁人問出來,那他随口就能給出七八個建議,什麽聽曲兒看戲推牌九,再不行還能出城去放鷹遛馬,想散心還不容易嗎,只不過這是康熙問的,他回答時就得萬分謹慎,皇上去了他提議的地方後,哪怕只蹭破層油皮,他都得擔上老大幹系。

想起蹭破層油皮,不由又朝康熙臉上看一眼,心想也有例外,大概皇上內裏不像表面看來這麽威嚴也說不定,那姓韋的小子和他打了架不是也沒事麽,自己是他哥哥無意中犯點小錯應該更沒事才對。

話是這麽說,但福全可沒那個膽子去試,仔細斟酌了一會兒後才挑了個最穩妥的去處,“馬上要開試博學宏儒科,此時京城裏應考的士子衆多,據說這幾日天天有人出了題目聚衆做文章,然後請了有名望的飽學之士來當場作評,也選出個一二三四名,權做考前的習練,大家引為一樂,也滿有意思的。”

康熙立刻有了興趣,“好啊,咱們便去看看。”

這些與試者大多是由高官舉薦,一般都有些身家背景,京中的一幫子王公權貴均願在家中招待這些人做個詩酒聚會,風雅之餘還能順勢拉攏到一些日後必然會入朝為官的士子。

因此裕親王直接把康熙領到了明珠家裏。

兵部尚書納蘭明珠在三藩叛亂初期力主撤藩,其後又兢兢業業,一直為了朝廷平叛之事日夜操勞,加之他為人精明,擅長揣摩上意,說話做事總是不會和康熙的心意相悖,因此越來越受康熙器重,前些日才晉了武英殿大學士、加封太子太傅,正是春風得意,在朝中權勢日高。

當此菁英雲集之時,明珠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後,白白放過這個招攬人才的大好機會,這幾天家中一直熱鬧。

福全命人先騎馬去明珠府上送了消息讓明珠接駕,免得康熙去了之後他要手忙腳亂。擾得他阖府驚慌還在其次,掃了皇上的興就不好了。

康熙與裕親王并也換了常服的禦前侍衛總管多隆帶着一大批遮掩随行的侍衛剛拐過街角就遠遠看見明珠已經畢恭畢敬的侯在了他家門前的那只大石獅子邊上,身後只跟了兩個小厮。

Advertisement

康熙失笑,對福全道,“你看看明珠這樣子,直挺挺站在大門口,身後也不多帶兩個人,活脫一個守門的。”

福全也笑,“皇上不說不覺得,聽您這麽一說還真覺得挺像。”

說話間到了跟前,明珠迎上來,因康熙是便服他當衆就只深深一躬,“主子,您來了,快裏面請。”

康熙也不客氣,直接道,“朕聽說你家公子聚了一批來應試的文人在府裏講學論文,朕一時起興,便也來湊湊熱鬧。”

明珠會意,躬身道,“臣家中這點小事竟然驚動到了皇上,臣實在惶恐。”知道康熙是沖着他家後園中那幫子正在吟詩作對的文人來的,便十分識趣的将康熙和裕親王引了過去。

康熙是頭次來明珠府中,沿路打量,只見宅子前部氣派奢華,越往後走越見布局細膩,以清幽秀麗、玲珑精雅見長,暗暗點頭,建這府邸的人胸有丘壑,很有些素養。

他原先總覺得明珠雖然能力不錯,但是性情過于圓滑市儈,因此多是在政務上倚重明珠,其餘時候難免會有些嫌棄,此時看了明珠家裏的氣派方才暗暗點頭,明珠能養出納蘭性德那樣文采斐然的兒子絕非偶然,果然是個精明變通與學識淵源、風雅巧思兼具的能人。

幾人穿過一處挂了碧綠紗簾的水榭,就見隔水的池子邊有太湖石堆起的一座假山,旁邊擺了了幾張桌案,上面有紙筆,因為天氣冷,還在周圍擺了了幾個炭火爐,上面煨着熱水,旁邊仆役可以随時斟出熱茶來。

打眼一看,人還真不少,竟有數十個年輕人或坐或站,三兩成群的圍在一起高談闊論。

康熙略略掃了一眼,臉色微沉,“明珠,你這裏還真熱鬧!”

只見那位他屢次召見都稱病不至的,差點氣死他的小桂子,正大模大樣的和納蘭性德站在一張書案旁,邊上還圍了幾個人,對納蘭正在寫着的什麽東西指指點點的評說。看那樣子神清氣爽,連廖院判口中所說的肝火旺盛症狀也一點看不出來。

明珠不知道他是看哪裏不順眼了,以為陛下是嫌這裏聚的朝中官員有些多,小心解釋道,“因為犬子今日特意約了幾個有名望的文人來做詩,所以恭親王和高侍讀等幾位平日裏喜詩文的朝臣聞訊也趕了來。”

康熙這才發現恭親王常寧也在,斜眼去看福全,福全對他幹笑笑。心裏暗罵常寧這個專會給他添麻煩的家夥!

明明昨天才大晚上賴在自己府裏喝悶酒不肯走,說是看上了一個讓他萬分動心的女人,可惜佳人已然名花有主,他身為王爺竟也只能望而興嘆的份,心裏實在煩躁。害自己今天在皇上面前以他有心思為由替他擋了差事,怎麽這一轉天就來納蘭府裏玩上了,還被皇上撞個正着。

康熙輕哼一聲,甩袖子上前,常寧正巧離得最近,眼又尖,第一個看見,仲愣一下之後連忙搶步上前,作勢就要請安,被福全阻住,“皇上今日臨時起意出宮,就是聽說這裏熱鬧才來看看,你要是嚷嚷得盡人皆知就沒意思了。”

常寧估着也是這麽一回事,直起身笑道,“您來得正是時候,納蘭剛才出了題目給衆人人,大家這時已經都把文章做出來了,正要收到一處請高侍讀品評呢。”

高侍讀名叫高士奇,時任內閣中書,每日為康熙皇帝講書釋疑,評析書畫,學識十分淵博,能詩文,擅書法,請他來做此事果然是再合适不過。

康熙點點頭,“朕也看看。”

常寧施展出他只有在太後與康熙面前才會有的機靈勤快勁兒,先過去對幾個能認出皇上的人都悄悄吩咐一通,讓他們不要聲張,然後才回來恭請皇兄過去。

康熙走到哪裏都是唯他獨尊,不懂謙讓為何物,過去之後就自然将高侍讀擠到了一旁,成了大家陪他閱看衆士子文章的局面。

因為心裏有事,康熙看得不甚專心,強忍着控制住自己不要東張西望,看了數篇文章的功夫,只狀似無意的遠遠瞄過韋小寶兩眼,瞄了之後心裏頗不是滋味,只見韋小寶跟沒看見他來一樣,在一株葉子已經掉光的柳樹下面站得筆直,雙手負在背後,正凝神聽身邊一個面目姣好的人在他耳邊說話,不時要答兩句。

康熙暗氣,你至于嗎,跟朕賭氣都能賭到這個份兒上!過來說兩句話,朕自然順勢給你個好臉色,咱們不就能合好了!

作者有話要說:最近事情比較多,碼字時間不多,更得很慢,見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