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二十四

後場的弱點已經被彌補了嗎?

這要看怎麽對比了。

和兩個月前的後場技術對比,一些粗糙的技術應用已經被打磨得細致,後場整體的掌控力也上升了許多。還不到能被形容為“擅長”的程度,只是确實已經不算仁王的短板了。

在這一點上,他從他這兩個月來的“臨時搭檔”們身上吸收了許多的經驗。

仁王就像是一塊海綿,不斷記住別人的技術,再從模仿開始,一點一點練習到熟練,慢慢地完全吸收,再暈染上自己的風格。

學習搭檔比通過錄像學習對手,速度還要更快一些。這更直接,甚至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詢問。

立海大網球部現在有一種很良性的競争氣氛。對實力的渴求讓大家練習都很認真,也很樂于與隊友們交流經驗,相互學習。

這多少有他們沒有教練的關系。因為沒有教練,所以網球部的部員們的訓練都要由部長和正選們負責。他們承擔了一部分教練的工作,也順帶着被培養出了教練的責任心來。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自恃還都是學生,并不算完全專業,在訓練單和單項訓練的斟酌上,就更願意和大家一起讨論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獨自決策。這也是為了避免訓練受傷或者走上歪路。

這種互相交流的氛圍,是自從沒有教練以後就延續下來的“傳統”,好的那種。

鶴守驚訝于仁王的進步。

可要讓他就這樣認輸?不可能!

在仁王收集他的資料,構建更完整的模型的時候,他也在不斷修正對仁王的印象,找到仁王的弱點,或者說相對于他的薄弱點。

“小鬼,也許你進步很大,潛力很高……但目前來說,比起我,速度還是太慢了!”

招數一定要新穎才有用嗎?

不,只要在某個技術上始終保有壓倒性的優勢,就能夠“一招鮮吃遍天下”!

鶴守是極致戰術的忠實簇擁。他擁有速度上的優勢,在入學立海大以後的終點訓練項目也是自己的速度。他當然知道自己的體能是自己的弱點,但除了早就預定了要和宇佐見一起打雙打所以體力上有搭檔彌補之外,他還認為,只要他的速度快到一定程度,就能夠在體力耗盡前拿下比賽!

Advertisement

這次他不再有精神波動,也不再心境不穩。

集中注意力,剛好活動開了的鶴守爆發出他的肌肉爆發力來。

他腳跟蹬地,比常人更長一些的跟腱猛地收緊又松開,壓低的身體側着幾乎貼近地面,瞬間就從後場到達了前場。

啪!

球拍擊打在網球上,是最直接的抽擊,舍棄了用球拍去施加旋轉的方式,選擇了最簡單的路線去直接擊打網球!

仁王瞳孔猛地縮了一下。

太快了!

果然,上次鶴守前輩的速度根本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仁王早有預料,也不顯得慌亂。他其實有幾個解決預案,不打算太快做嘗試而想着先在觀察一下。

在他觀察的時間裏,原本落後的鶴守,迅速追回了比分。

“1-2!鶴守!”

“2-2!鶴守!”

“3-2!鶴守!”

再次拿下了自己的發球局,鶴守微微喘氣,卻不打算放慢速度。白毛小鬼始終試圖跟上他的速度,很吃力也跟不上,可确實給他帶來了一點些微的麻煩,讓他體能的消耗比預想要更多一些。

但只是這樣的“麻煩”,是不夠的!

“你贏不了!”鶴守喊道。

仁王卻沒有因為這樣的喊話而動容。

他不說垃圾話以後連表情都沉靜許多。不笑時他的嘴角自然會微微下撇,帶着一點厭倦和冷漠的神态,是哪怕不說話都能讓看見的人産生微妙不爽的面相。鶴守高漲的情緒讓他蠢蠢欲動,可想到今天的目的,他又按捺住自己“挑撥”的欲望。

這樣下去不行,他也知道。

“如果鶴守前輩一路領先,就算後續體力耗盡,仁王想要追比分也會很難的。”柳試圖猜測仁王的做法,“可是按照資料分析,仁王會選擇消耗戰的概率超過百分之五十。”

“要看是怎樣的消耗戰了。”幸村看着場內,神态顯得專注,“如你所說,讓鶴守前輩一路領先,一直到體力耗盡再追分,是一種消耗戰,用點其他辦法,讓鶴守前輩加速體力消耗,也是消耗戰。消耗戰的打法有很多種。”

“确實如此。”柳摸着筆記本的紙面,有些期待,“能看到仁王的底牌嗎?”

他們誰都不認為仁王現在是真的處在劣勢裏。

兩個月以來,他們對仁王也算是有些了解了。這是個神秘感十足的隊友。這個神秘感也并不是說仁王性格孤僻。相反,仁王确實有些“調皮”(真田:我覺得這不叫調皮!就是太松懈了!),性格卻還算開朗,願意的話也很容易得到別人的好感。神秘感在于,他的進步空間和上限讓人暫時還捉摸不透,擅長的技術也還不算完全定型,因此很難推算他每次比賽時會選擇的方式和具體的打法。

這是因為仁王在網球上還算是“剛起步”。

幸村為此一直很看中仁王的潛力。

而現在,鶴守的速度确實很快了,可真的能讓仁王“毫無還手”嗎?

他們都不太相信。

場上的局面也确實很快就發生了變化。

再一次面對鶴守前輩的提速,仁王不再消極抵抗了。

他換了更積極的應對方式——去回球。

單純從腳步和沖刺速度來講他,他确實跟不上鶴守前輩。但是打球需要揮拍,需要控制球路,這也需要時間。而鶴守前輩的力量還沒有到讓他的球速超過仁王能應對的臨界點的程度。換句話來說,他可以用更“簡潔”的方式去縮短應對時間。不只是他對于鶴守前輩回球的預測,還包括腳步上的“簡潔”和動作上的“簡潔”。

網前的截擊從球網左側直接擊向右側,仁王提前開始移動,可如果按照之前的應對方式,就還是會漏過這個球。

可他這次并沒有側向移動,而是直接向側邊跳了起來。與此同時他将球拍從左手換到右手,在丢開球拍時他左手往地面一撐,腰腹用力強行躍到空中後借由挺腰的動作又往前滑行了一段距離,與此同時伸直了右手。

球拍的正中間出現了一顆網球,是正正好擊中!

右手握緊了球拍,将落地的勢能轉換成一部分擊球的動能,球拍從下往斜上方揮去。

擊球産生的作用力讓他一時間失去平衡。

可仁王并沒有摔倒。

他趁鶴守因他這樣的應對而驚訝的時機,在擊球後又将球拍往上抛了一下,險之又險用右手撐住地面,身體弓起雙腳落地的做了個類似側空翻的動作後,左手撈起快要落地的球拍。

用前傾的動作緩過了體重下落和擊打網球發力帶來的沖勢,仁王左腳幾乎沒有停頓就猛地用力,又重新回到了球網右邊,準确地追上了鶴守又往反方向打的球,并且控制着球向上回旋後越過球網就猛地下落。

被他這樣的動作影響而反應慢了半拍的鶴守反而沒有追上他這個角度并不算刁鑽的球。

“15-0!”

鶴守皺起眉看仁王:“你不怕抽筋嗎?!”

仁王松了口氣,為右手沒有掉鏈子:“前輩是在擔心我嗎?”

“嘁,我可不想你受傷!”

“放心吧前輩。”仁王勾起唇角,“之前和冰帝打比賽時,我的對手中的一個,不還會在球場上直接倒立空翻嗎?”

這句話好像代表着仁王的“解開封印”。他之後的動作越來越古怪,看起來真有些像向日岳人的體操式網球了。

柳在場外奮筆疾書:“相似度差不多百分之六十。”

“只有百分之六十?”真田遲疑地道。

幸村微笑着點出了重點:“發力的位置不一樣,仁王核心發力比較多,并不是體操常用的發力位置。冰帝的向日君,除去核心以外,四肢的受力都很均勻,并且本身的柔韌性非常出色。至于仁王……”

他眉頭也跳了一下,像是不知道怎麽形容。

“特殊體質吧。”柳說完側過頭,“我聽說四天寶寺的毛利壽三郎前輩也有類似的體質,在去年全國大賽上有過一場比賽,自行采用脫臼的方式去救球,事後又自行接回去。按照四天寶寺的說法和比賽場內醫生後來出具的報告,并不存在後遺症和不可逆的傷害。幸村,你要注意這一點。”

“是我們立海大的毛利壽三郎。”幸村先這麽糾正道,才對柳的說法表示認可,“仁王确實也算是特殊體質了。不過他這次也不是亂來的,平衡力的掌控并沒有失控。除此之外,他右手打的幾個球也還算不錯。”

說是二刀流還有些勉強,但能夠更換握拍的手,就代表着對比賽場地的控制更上一層樓,同時在回擊一些球時,需要移動的距離就會直線減少,在速度不變的情況下,以仁王核心控制的水平,需要移動的距離至少減少了三米,這就節省了很多時間了。标準場地也就18.3米!

仁王在開始打網球的這大半年裏,最早學會的就是“模仿”。

他擁有系統的錄像功能,擁有不斷循環打同一系列比賽不斷遇見相同對手的副本比賽機會,那麽去學習比他強的人,去吸收那些好用的技術,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選擇。這讓他養成了仔細觀察和“模仿”的習慣,又在大量的比賽過程中将這些來源于不同選手的招數融會貫通。而這些選手們大部分是右撇子。他很難在第一時間将他們的招數轉化為左撇子适用的招數,便會先用右手囫囵吞棗地學一學,再轉化為左手的招數。

而系統的功課裏,力量訓練,速度訓練這類基礎訓練,從來都是左右同量的。

原本因為生活習慣而産生的左右手的力量差距和肌肉分布差距在大量練習過後不斷減少,非慣用手的別扭也在大量練習下逐漸消失。他的左手當然比右手強,畢竟身體神經反射是連接着左手,可他的右手也慢慢鍛煉到可以拿出去比賽的程度了。

“僞·二刀流”和“僞·體操式網球”,是他打贏這場比賽的“殺手锏”之二。

用這兩招維持住局面後,他就能利用自己體能和精神力上的差距,把握住勝利的關鍵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