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二
籃球的訓練,和網球不太相同。
理論上運動總是殊途同歸,不少運動技巧歸根到底擁有着同樣的基本功基礎,但細節之處必然是不同的。
比如籃球的運球,對手部的靈敏度的要求更高,手腕的靈活性也有一定的要求。能用手感知到球的運動,去控制球的動向,這就是所謂的“球感”。而這東西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就像是有些人天生就手部靈活能成為魔術師一樣。
而基本功方面,籃球對下肢力量的要求要更高一些,核心力量,腿部力量和跟腱的能力,包括沖刺能力,都是對籃球來說至關重要的基本能力。要在球場上擁有足夠的移動速度,跑動速度,同時還需要有一定的對抗能力——對于國中生來說,這一點反而體現的不太明顯,畢竟如果不是噸位太重個子太高的人,其他人在球場上互相“撞擊”約等于菜雞互啄。又不是橄榄球選手和舉重選手。
在做完了運球練習以後又進行了傳球練習,沒有感覺到太大難度,還被教練誇獎了“有天分”,仁王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更适合打籃球了。好在理智告訴他,擁有系統當然還是打網球更有前途。
同時,他在一次部活練習中得到了讓他松了口氣的信息:基本上對于國中籃球隊員來說,能打球就已經算是做得不錯的了,有一點戰術素養就能很容易脫穎而出,至于投籃的精準度,目前武石中學也只有部長三井一個人能達到三分球命中率百分之七十以上,罰球線投籃命中率百分之八十以上這種妖孽的成績。這就說明他成為首發隊員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
甚至武石中學今年的新生裏也沒有身體素質特別出色的,他的一米七的身高已經是第二高的新生了——最高的那個有一七五,只是是個麻杆身高,下午長跑到一半就撐不住,只能邊走邊跑,訓練完還去洗手間吐了一次。
“如果能招到一米八以上的學生就好了。”教練可惜地說。
也才一米七四的三井表情微妙:“教練,不如先看看我們學校的體檢身高平均數據。”
一米八。
這說的不就是……真田嗎?
仁王沉思:果然真田這種身板,大部分體育教練都會喜歡吧。真是不讓人開心的事實。喝牛奶真的能長高嗎?
在計劃如何練習籃球之前,應該先計劃怎樣規劃副本時間和現實時間。先期在副本中的時間要多一些,讓最後空餘的現實時間長一些,這樣在集訓前也能留出更多的時間調整狀态。不過一次性待在副本裏的時間也不能太長,畢竟籃球不像是四驅車,是必須要有大量的練習才行的。好在一部分基礎練習,比如體能訓練力量訓練,甚至速度訓練,都是相通的。
仁王這時候開始明白最初系統說的話了。
一些基礎訓練,不管是在哪個世界,都是可以練習的。那麽在副本裏多出來的時間,就完全是屬于擁有系統的他的個人優勢。而精神力和技術又能通過排位副本進行高強度的訓練。這樣一算,兩種副本任務,正好分別提升了五維能力,也提升了他本人的眼界。甚至在不同世界他也可以學習不同的技能,這次的籃球,下次說不定會有棒球和足球呢?再下次,說不定還會有劍道?
如果我能在劍道上打敗真田……
不,別想了。仁王搖了搖頭,覺得自己還是應該腳踏實地一點,先想想怎樣練習籃球才對。
按照個人習慣,仁王晚上帶着自己的籃球(是的,回到社辦更衣室,他發現自己的裝備除了書包以外還有一個籃球)找到了附近一個街頭籃球場。打籃球的人比打網球的人更多一些,街球也可以陌生人組隊。都是中學生,仁王毫無障礙加入了他們。
下午訓練時已經看過前輩們的分組練習賽,平時也多少看過電視上的籃球賽轉播,對籃球分組裏的分工有些了解。街頭籃球組的三對三,對組織能力和團體能力要求并不高,只需要一些簡單的配合,但就算在這種情況下也要掌控一部分球權。
“這邊!”
仁王手腕一轉,将籃球從右手往左手的方向一運,左手剛好接過,順勢趁着換手的動作突破了對手的防守。
他用精神力去感知球場上的局勢,很快判斷出向他要球的人并沒有擺脫防守。不過就這樣拒絕給球,在街頭容易起矛盾。他猛地停下腳步,也不理膝蓋的疼痛(反正疼過以後也不會受傷),左手舉起籃球,見防守那個人的對手已經幾乎擋在了那個人前面,便露出惋惜的神色。
但他一句話也沒說,反而手腕一抖。
在另一個隊友剛巧擺脫防守,面對空無一人的籃筐,想要要球時,就發現面前出現了一顆籃球。
诶?
身體比反應快,愣了一下接過球,正好三步上籃。
掌控一切的仁王對這次得分感到滿意。
這一幕被正好路過街頭籃球場的三井看在眼裏。也抱着一顆籃球的三井露出詫異的神色:這不是剛加入籃球部的新生嗎?他索性站住腳步,走近了球場。
仁王對自己的攻擊手段心裏有數。
讓他自己去進攻,去擺脫別人的防守,或者去得分,效率并不高。他的技術也就是普通男生會有的籃球水平,不精通,一旦緊張還很容易犯規。不過鍛煉了許久的精神力讓他對比賽的局勢能夠有足夠清晰的判斷,對比賽的閱讀能力也足夠強,反應速度也足夠快。這就意味着,他可以“主導”進攻。剛巧他的臨時隊友中的一個,雖然技術不精但很喜歡要球,性格也很嚣張,容易引起對手針對,而另一個隊友籃下攻擊技巧還算亮眼。
這可真是完美的配合啊!
不知不覺就掌握了球場上控球權,把三對三打得像真實的戰術比賽,仁王在控球的同時還隐約找到了自己在網球雙打上的靈感。
就是這種感覺!想要達成的雙打的效果!完全自己主導的配合!連隊友的反應一同計算,去策劃一場大戲!
籃球三對三,運動量對他來說不算多。
打完一場,仁王還收到了那個有些嚣張的隊友的熱情交友申請:雖然一場比賽他都沒給他傳幾次球,可因為每次都“表演”得很熱情很惋惜,那家夥一點也沒看出來他的本意。反而是另一個得到了許多進攻機會的隊友欲言又止,最後還是什麽都沒說。
對手申請再來一場,仁王看了一眼時間,以“媽媽喊我回家吃飯”為借口拒絕了。
他還打算觀察一下在這個世界他的生活背景,如果可以的話,他今晚還是要進行網球訓練的。
這麽長時間下來,練習網球已經成了習慣,每天碰網球拍就覺得很不适應。如果家裏沒有網球拍,那他今天還得在附近找一個網球俱樂部。不過如果零花錢不夠要怎麽辦呢?
仁王思考着有的沒的,走出球場時肩膀被拍了一下。
“你小子,深藏不露嘛!”
“三井前輩?”猶豫了一秒還是沒能說出“部長”這個詞,仁王索性換了稱謂。他掩蓋掉自己的反應,露出驚訝的表情:“前輩你怎麽會在這裏?”
“如果不是我剛好看到,都不知道你原來還有這樣的能力。”三井頗為興奮:作為一個得分後衛,他想要一個能力強的控球後衛作為隊友很久了。可惜武石中學其他隊友技術也就那樣,他常常在比賽裏不得不客串一把控球後衛。眼前的小子展現出來的能力,已經是一個優秀控球後衛的雛形了!那種掌控局勢和比賽節奏的天賦是天生的,還有……
“你有特別練習過左手運球?”他問。
仁王愣了一下:“我是左撇子。”
“诶?那是右手運球特別練習過嗎?”三井驚訝道。
系統給左右手規劃了同樣的力量訓練和靈巧度訓練,在這個基礎上,他兩只手的運動量是一樣的,并且在系統不斷用能量調整之後,兩只手的肌肉含量甚至神經靈敏度都沒有任何差別。只是作為左撇子,他日常還是更多用左手罷了。并且在網球上的一些細微的技巧,比如對旋轉的掌控,還是左手更得心應手。至于籃球,只能說,他的籃球運球技巧也只是初級,自然看上去沒什麽差別。
當然,這種解釋是無法和三井說的。
“運球練習,左右手的練習量是一樣的。”仁王說。
三井用莫名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明天訓練時,我會來找你的。”他像是下定了什麽決心一樣,“今天太晚了,明天我們來一場一對一,我來看看你的能力。”
诶?這樣算提前完成了“加入校隊”的任務嗎?
像是看出了仁王的想法,三井用了重音強調:“如果你的實力不夠,我是不會給你參加首發隊員選拔的機會的!不過如果你的能力足夠,那麽就算是新生,成為首發隊員也沒有問題!怎麽樣,有信心嗎?”
這種時候還能有什麽其他答案嗎?當然是——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