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清朝禦膳房(12)

清朝禦膳房(12)

“工部屯田清吏司經承王狗兒”黛玉念道,這名字在一衆王孫貴族中可以稱得上獨樹一幟獨一無二獨領風騷。

“姑姑我來了,我來了。”王狗兒連忙湊過去。

宮女出來,領着他入座。

“蘭臺寺大夫林海。”

林如海拱手。

“工部員外郎——賈政”

“工部虞衡清吏司軍器算房主事賈赦”

其餘人目不斜視,等待着自己的名號,樂已經響起,莊重而緊湊。名號并非是按着官職來的,這般規模不小,的宴會在新皇繼位以來實在是少見。

待各人落座,黛玉完成了第一道任務,緊接着盯着飯菜一盤一盤放入位置,便去跟總管彙報。掌事姑姑也只是膳房的掌事姑姑,彙報對象是內務府大臣。禦膳房的掌事姑姑原就有一位,黛玉是烏拉那拉氏特意提拔的,之前參加了幾場宴會,沒有差錯,便提拔到了這個位置。

有着皇後娘娘和皇上撐腰,自然無人與她争鋒,但,若是自個頂不住事,那也是個很完蛋的事情。

一個是請教,另一個是按照書中的成例。宮廷規矩繁多,若想要不出錯,便要熟讀宮規,最最保守的做法便是按照成例,按着過去的,往年的慣例來,再根據主子的要求變動一點。這一點有蘇培盛和榮女官把關。

這月的事務除了日常的膳食之外,便是這場宴會了。

從一上班開始,領導便交辦了任務,連夜找出以前宴請大臣的流程和單子,匆匆找內務府大臣報告,跟掌樂、灑掃、各個部門對接好,然後再指定自己部門具體的工作計劃。內務府安排的采購物品送來,然後準備膳食以及去庫房領用餐具器具。

連軸轉了五六天,這宴會總算開起來了。臺上兩個時辰,臺下得準備好些天。

茶有獅峰龍井,廬山雲霧茶,也有熬煮好的奶茶。幹果上了四盤,蜜餞、醬菜、前菜、膳湯都上了。

Advertisement

算計着飯菜以及樂曲的時間點,黛玉松了一口氣。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皇帝、太上皇、皇後都來了,皇後說了幾句客氣話,便走了。皇帝與太上皇說得稍稍久一些。但也沒有什麽具體的內容。

長長的老掉牙一樣的話。用完餐,衆人謝過皇恩浩蕩,陛下賜下香茗告別。

黛玉只覺得摸不着頭腦。

她以為這是要将這些人調動京城來,一定是有大事交給他們做。結果,就是吃飯嗎?

不年不節的。

王狗兒很開心,喝茶喝得面部熏紅。父親似乎也意會,和同桌的官員時不時聊幾句。皇帝與太上皇似乎也很和睦,上皇時不時将自己桌上的膳食賜下,皇帝也會挑一些好用地獻給上皇。

黛玉近日學了些商業的邏輯,滿腦子都是團建啊各種稀奇古怪的名詞。

好的團建聚餐,确實是不談工作的。以一個管理者的視角看待這場宴會。

黛玉覺得“.....”理解不了。

等宴會結束了,在宴會之前還偶爾皺眉,或者揚起下巴的官員們一個個心情和緩。

他們懂了什麽啊?

怎麽個個都很滿意的樣子?

通過這件事,黛玉總結出了一個道理——隔行如隔山。

沒當過官,還真鬧不明白。

女官和大臣們之間是有壁壘的。

當然也有信息不足,所以猜不出緣故的原因。

過了幾日,最後一題天在養心殿當值的日子,陛下宴請了林海。

林海一進門,見到皇帝,瞧見桌子上擺的紅棗、栗子、花生、棱角、香芋。

面色微變,然後便跪下了。

然後他掏出一疊銀票,銀票之上附帶有一張賬單。

“陛下點臣為巡鹽禦史,還未上任,便收到了這些銀票。陛下英明,臣不敢有所隐瞞。”

雍正冷冷地笑了一聲“果真?蘇培盛,拿上來朕瞧瞧。也讓朕見識見識這鹽商家裏的手筆和排場。”

他掂量了銀票的厚度,又看了看銀票的數目。

再一看長長的賬單和幾乎不重複的姓名。

“果真是個肥差啊。怎麽舍得回京呢?”

林海緊張地想罵娘,還是顫顫巍巍地說“陛下,還沒上任這些人便如狂蜂浪蝶一般,臣,臣哪裏還敢上任啊。多虧陛下召臣進京,因此這才堪堪保住了小兒性命,臣惶恐。”

又過了幾息,雍正似乎在掂量對話話裏的輕重。

“這也不是你的錯。賜座。”

蘇培盛使了個眼色,黛玉連忙往出走,宮女們便将早已經備好的膳食依次端了進來。

牽扯到自家的事,黛玉便曉得雍正問的是什麽?他試探的其實是——你這個肥缺沒了,你甘心嗎?林如海的回答是,感謝陛下,我實在在任上有點害怕。皇帝又懷疑了,難不成當初我讓你做巡鹽禦史是在害你嗎?林海的回答是,是臣能力不足。

黛玉的手心裏都沁出汗了。但她心中還是頗為古怪,父親在她心裏是清高孤傲的,可如今,她瞧着,也是很會周旋之人。

她瞥了一眼厚厚一沓的銀票。

這便是林家的催命符啊。

用餐結束之後,雍正給林海重新定了位置“工部侍郎,正四品。”

林海懵了,他從未擔任過工部的職責,也就是說,沒有對口的工作經驗,不是說不能幹,但是前期肯定有很多要學習的東西。而且,皇帝的意圖是什麽?他都要試探一二。

“陛下,臣......”

他的反應正在雍正的考慮之中。

雍正笑了一下,然後吩咐蘇培盛拿出準備好的賞賜。

是一盤銀兩,和一本手抄的《劉心武講紅樓》

黛玉“......”

不愧是你,不愧是能寫出朕就是這樣的漢子的皇帝。你可真會玩。

“如海,你觀看之後便曉得了。”

林如海捧着書,蘇培盛将他引入到側屋暖閣之中。

他起初還覺得有些懵。

書一翻開,還在嘀咕。

不料看到了賈雨村之名,心中咯噔一下,這,這誰寫了一本書告狀。我舉薦賈雨村是合理的事情啊。

再往後翻,呦呦他看到了什麽?

我死了?

我女兒被人說是打秋風的?

啊!我是誰!我在做什麽?

我女兒被欺負了?

我無了!!!!!!

理智的弦——嘎嘣一下,崩了。

他面部扭曲。

心中恨恨。

工部,是吧,他的官職比賈赦、賈政的高是吧,賈寶玉是吧——

黛玉看着雍正輕手輕腳地站在門口,蘇培盛意會,将糊得好好的的紗布割開,黛玉站得稍遠,又沒有理由湊過去看,只能板着個臉,心裏着急。

也許是看倒了有趣的事情,雍正露出了一個迷之微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