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清朝禦膳房(17)
清朝禦膳房(17)
“宮裏賢德妃娘娘甍了,娘娘臨走之前遞了信出來。有一封信是給阿墨姑姑的。”夏守忠拿着信遞了過來。
黛玉剛剛和春媚兒一起見到了最新研發的紅衣大炮,沙子和土滿頭都是。熱血正沸着呢,被潑了一頭的冷水。她接過信,卻不敢拆開。
“貴妃娘娘産下兩個孩子,皆是男孩,相貌相仿。陛下賜名為閑貝勒和安貝勒。給兩位貝勒爺派了嬷嬷伺候着。阿墨姑姑,我還要去賈恩侯府上送信,就不多留了。”
她的信。
春媚兒揪了揪自己的衣裳“出了一身汗,真開心。阿墨,陪我去看戲,今個戲班子唱貴妃醉酒。”
她看着黛玉捏着的信,疑惑到“怎麽啦?”
黛玉臉色發白“她走了。”
春媚兒一下子就明白了,整個人也有些懵。
她嘆了口氣“你不是早就知道嗎?”
她索性拿了張紙墊在石凳上,坐在門口,她等着黛玉拆信。
拆開之後,信上也沒有寫什麽見不得人的話,就是委托阿墨以後多幫她看看兩個孩子,字不是元春寫的。
“雙生子啊。做女人可真難。”
在開放與封建徘徊之間,弘輝登基了,黛玉理所應當成了後宮之中主要管事的人之一。
大領導是上邊的皇上皇後上皇太皇太後,都是熟人。
這年,兩個貝勒爺七歲了,住在阿哥所,如今阿哥所除了上一輩沒成年的皇子,還多了弘輝的孩子。
Advertisement
繡姑姑已經出宮了,找了個同鄉嫁了,有了孩子之後生活壓力大,托着黛玉還有以往的人脈,在賈恩侯的宅子裏找了份工作。幫着教養姑娘們。
春媚兒依舊沒有懷孕,宮裏也有不少妃嫔,宮廷規矩嚴苛,沒人敢觸這位寵後的眉頭,只敢在背後說說壞話。
“娘娘,這是這月的賬本,這是本月的行程,您看看?”
春媚兒擺擺手“不不不,到時候你提醒我便好。”
她喜歡偷懶,于是黛玉的手便越伸越遠。
她挑了一些機靈的女孩,培養着,将一個個拎到春媚兒面前。
“娘娘可是為那些人的話煩惱?”
春媚兒糾結道“我,我覺得懷孕很可怕。”
黛玉拿出自己抄好的書《健康備孕手冊》
春媚兒一臉無語。
“這,這你也信。”
她拿出書翻了翻,心煩意亂。
“那就這樣吧,你幫我安排行程,我要多多運動,争取活下來。”
元春的死,并不是只有黛玉記住。
春媚兒也記得。
“你說,這本書印上我、母後還有好些人的名字刊布出去怎麽樣?嗯,這件事交給你了。”
沒有定性的自由的領導就是這樣,随時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任務下發,沒有任何幫助,然後突然有一段時間之後便要見結果。
不過有着這樣的借口,黛玉便能去內務府要人。內務府只會覺得春媚兒想一出是一出,春媚兒會覺得黛玉将自己的話放在心上。
若是事情做成了,都曉得是阿墨姑姑的能耐。
春媚兒有着無窮無盡的主意,每一個主意都對自己有好處,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情,她一樁也不會做。
在封建與先進的知識之間,這個世界發展的勢頭變了。玻璃商人,水泥商人,海上的貿易,利潤遠遠超過了之前的鹽商。
皇帝抛出誘餌,追逐利潤的商人便咬着鈎子來了。恰好,這個時候需要這些商人。
不僅僅缺商人,還缺工人,廠裏的工人起初是宮廷的匠人奴才,但很快,人就不夠了。
經濟的萌芽蓬勃地生長着。
黛玉每每看一次,都覺得,這個世界,正在被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改變着。
這樣的繁榮、煙火氣,是榮國府聲勢浩大的繁華無可比拟的。
春媚兒生了個男孩,小貓一般大。
她又有些後悔,埋怨道“我那個時候不吃飯你們也不說說。”
調理之後,倒是長好了。
這一次生産讓她對生産的事情不再畏懼,過了幾年,又生了個公主。
她很得意,私底下也說“我以前啊,有人給我算命說我必得貴婿,一生好命。原來是應在這裏了。”
送走了烏拉那拉氏,雍正,等春媚兒的黑發變成白發,兩個貝勒成婚開府,孩子也抱過來給黛玉看了。等春媚兒的稱號變成了太皇太後。
黛玉滿頭華發,成了皇宮中德高望重的姑姑。
已經不用幹活了,每天就陪着春媚兒看鳥。
剩餘的時間就在抄書,實驗室度過。
就這樣過了五年,春媚兒和弘輝也走了。
“幫我看着孩子,看他多生孩子。你是不是覺得我變俗了?”春媚兒慢吞吞地說
“只是沒想到離經叛道的媚兒能說出這樣的話。”
春媚兒癡癡地笑了。
“你是誰?你一直想知道我是誰?但你一定不知道,我也想知道你是誰?”
她慢吞吞地說着。
“你從我的箱子之中,拿出一本書,裏面有一個人是我。怎麽樣,很厲害吧?我是從一本書來到這裏的。我先去了民國,被家裏人賣到戲班子,戲班子最喜歡兩出戲,一個是金瓶梅,一個是紅樓,我讀了劇本,便曉得我是誰了。但我偏偏不想演金瓶梅,我不喜歡那樣的世界。試戲元春省親的時候,我來到了這裏。我想我也不喜歡紅樓了。”
這與黛玉對她的猜測背道而馳。“我以為你不曉得這是紅樓。”
她狡黠地說“是你們覺得我不應該知道,我便不知道好了。”
“起初,我以為你真的是那個蘇麻姑姑,畢竟,也叫墨。對着他們也很親近,很适應禮儀。紫禁城之中忠魂複蘇,多麽神奇啊。不過我發現了你的馬腳,我聽夏守忠說過,你很關心林大人一家。那個時候我就猜,你是不是林家人的粉絲。”
說到這,她已經有一點喘不上氣了。
“不過猜來猜去,也沒什麽意思。總歸是,這輩子是朋友就好了。”
是啊,是朋友啊。
送走了春媚兒。黛玉意識到自己也大限将至。
她将自己準備好的資料都收了起來。
去看望了元春的孩子,再去賈恩侯的府上轉了轉。大門上的牌匾早都換了,院子裏有些冷落。
兩邊的角門一個挂着賈府,一個挂着侯府。
賈府是賈寶玉家,侯府是賈琏家,賈琏家如今又降了一等承襲爵位。
從兩個角門出來的仆從都目不斜視,不屑搭理鄰居。
她拄着拐杖,來了林府,林弟弟娶了妻子,林如海賈敏身子骨本就比不上尋常人,也都走了。
林姑娘在京城中出現圖書館的時候應聘上了女官,如今在圖書館管事。
“姑姑,這會日頭大,還是回去吧。”
“我啊,再看看這京城。”
水泥鋪着的路,路兩邊的商鋪都換上了玻璃窗戶,玻璃櫥窗之中,有的擺着書本,有的擺着鹵味,有的擺着布娃娃。
她的眼淚一下子流了下來。
物是人非啊,紅樓悲劇扭轉,各有各的生活,仿佛就是尋常百姓的人家。
看着這些物件,這些年的景象一點一點在她的記憶之中複蘇。
回宮之後,她躺在床上,淩晨宮女掖被角的時候,便發現沒了熱氣。
黛玉怔怔地睜開眼睛。
【打工結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