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33章
淨塵不知葛巢敵意從何而來,只道是“施主真與我佛有緣”,高長松見葛巢快炸毛了,趕忙道:“我已皈依道教,是俗家修行的居士,不會入佛。”
淨塵聽後頗驚,又說:“可施主您這雙眼,恐在佛學上日進千裏。”
話雖如此,卻因高長松頗為堅定而放棄了,只用那“施主你這樣真的很可惜”的眼神看向高長松。
高長松:不能心軟!絕不能心軟!
葛巢因淨塵是個通情達理的和尚未發作,歸去後卻教了高長松心心念念的雷符。
只聽他道:“這畫符的關竅我也是不大通的,可大凡用符箓的,總要是懂些的。”于是跟他講起了符箓的知識。
原來這符箓是由“符頭、符腳、符竅”三者構成,符竅是符的靈魂所在,所謂“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便說明了“竅”的重要性。
再說雷符,其根源是雷神崇拜,葛巢等都先學《高上景宵三五混合都天大雷琅書》再用雷符的。
葛巢別的不說,但凡學過的經都了熟于心,他竟拿紙筆給高長松硬生生默了本經,高長松看了,只見他寫了手漂亮的唐楷。
經書一成,也觸發了新任務。
修道任務-符箓入門-雷符(初級)
簡介:想擁有呼風喚雨的能力嗎?想要擡手招一道雷劈散邪魔嗎?現在的你當然是不可能做到的,然千裏之行始于足下,讓我們從初級雷符開始學起吧!只要能夠成功落出一道大小适宜的雷就算你贏,甚至都不用你自己學畫符哦,只要能召雷就夠了!
任務獎勵:200點。
看那“200點”巨款,高長松陷入沉思,這點數有那麽點微妙,要知道,先前遭遇妖怪、厲鬼的任務也就500點,像先前的引氣入體不過獎勵50點罷了。
雖說他抱對了大腿使驅鬼任務速速完成了,可以修煉給的任務點論,這難度怕是遞增的。
Advertisement
哎,還是甭考慮一次就能成了……
……
高長松看自己趨近焦黑的手,就差流下兩泡淚來。
果然是“修行有風險,入道需慎重”,他剛才倒是召出了一道迷你雷,可誰知竟劈自己手上了。
還好他以靈力日日淬煉肉體,否則怕被劈個皮開肉綻。
高長松垂淚一會兒,又想着可不能被高香蘭她們看見,他想能速速療傷的方法也就那一個了。
……
“啊——呸呸呸呸呸呸呸!”白大仙奮力向高長松手吐口水,高長松扭頭不忍看,這畫面太鬼畜,怕看後笑場。
先說他來此時,未見其人白仙就躲了個老遠,高長松遠望着,只見他将己身蜷成了個刺球球,似想往前滾。
高長松看後大驚,想他也不知從哪得來的天才創意,當然是不成的,他背有刺,豈不得陷進泥裏?
于是大喊道:“白仙請慢一步!高十二郎有事相求!”
他将法力融入喉中,聲音嘹亮得緊,白仙聽後背先抖了抖,随即舒展開,朝高長松勾他的小手手道:“來的是高十二郎呀!”奶聲奶氣、奶聲奶氣的,聽得高長松都快忘記手上的疼痛了。
白仙一屁股坐在墊子上,上半身支着往高長松手看,卻又展現出“望而生畏”之姿,只盼屁股再往後蹲些。
高長松汗顏道:“可有異?”
白仙奶道:“也不是有異,就是我有些怕。”
高長松:“?為何?”
“因為妖怪都怕雷呀!”他挺起小胸膛解釋。原來妖怪對雷畏懼已久,往大了說,凡是妖怪要修成人胎,又或要修行漲壽數、想升仙的,都會遭五雷轟頂,這就是常說的渡雷劫。而道教有一中心法術名為“五雷正法”,不少破為兇悍的道法皆是由此演化而成的,被雷劈多了,自将對雷的畏懼一代代傳承下去,更別說高長松這手中所含之雷氣,乃彙集道教精純之氣,比尋常雷更厲害些。
白大仙想,自己光能壓住心中的畏懼看他的手手,已經很不得了了!
好在他的口水也能治雷劈後的焦黑,于是便以扭曲的姿勢“呸呸呸呸呸”,高長松也催動靈氣修複。
高長松:哎,難得找白仙治傷,怪不習慣的,手眼下黏糊糊的……
高長松本想在白仙這練招雷,可看白仙這模樣,若看他如此,還不給吓死了,只得先回去。他想自己雷符也不多,不若先誦《高上景宵三五混合都天大雷琅書》,多作體味,下回或能一次成了。
……
又過幾日,葛巢如法炮制在王家染坊行蕩穢科儀,又伐走那引雷入體的喪木,高長松便張羅着将他家的舊匠人買下。
以身份論,這群人投胎抽中下下簽,在唐直接生了個賤籍。
唐代有“良賤不婚”之說,這賤包含惰民、樂戶、漁船、伴當、世仆、丐民等等,尋常匠人屬士農工商之工,可王家的匠人都屬“世仆”,算賤籍。他們的法律地位等同牛馬,是不算人的。
高長松接過公契,至此這五匠人便屬他,高長松自然不會讓他們住在高老莊,安排在染坊後院。這五人聽後都不大肯,面帶畏懼之色。
高長松想後道:“院中作祟的蕭氏女已被淨塵大師超度了,不必擔心,看這院內多敞亮。”
聞“蕭氏女”三字,匠人中年紀最大的頓時一抖,臉上的褶子越發深了,他是五人中最有威望的,其餘人都看他,只見他向高長松深深拜下,也都照做了。
高長松給唬了一跳,他平日裏最常見的是拱手禮,哪見過這陣仗?趕緊将人扶起來了。
*
買定匠人又繳租,這“千裏之行始于足下2”的第一個任務便完成了,種田系統的根據地中也多了一塊新地圖,跟其他買定的産業不同,高氏染坊明後跟了個小括號,後面寫“租”。
高長松無語:也太細致了吧!
經營上染坊跟豆腐坊肖似,都吃手藝,王家舊方已被對家盡數學去了,高長松既想做這生意自然要推陳出新。
相較前代,唐代染業空前發達,待發展至盛唐,街上随時可見緋紅、绛紫、青綠等顏色。明皇也流行過一陣,尤其受佛教人推崇,認為其色有驅邪之效,故僧人袈裟色為明皇。只可惜到唐高宗時期,皇帝認為其色近乎于日,日是帝王的象征,又不許百姓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