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4章

鐘離珺與淨塵相識于山野。

卻說淨塵十六那年雲游四方,自烏斯藏一路向東往長安去,路遇北仲山。此山周圍有瘴氣作天然屏障,山內也不知是被人擺了陣法還是為何,置身其中仿佛遇諸葛孔明的奇門遁甲,總難脫出。

面對這一切淨塵處之泰然,食山中野菜、漿果,飲那山泉水,囿于陣法之中卻不憂戚于心,他聽蟲鳴鳥叫,觀魚在溪流中游動,落雨時端坐于洞穴中聽雨打芭蕉的聲響,如是過了近十日,觀魚時竟然看一人手持削尖的樹杈丫,釘穿魚腹部。

淨塵先一愣,随後雙手合十口稱阿彌陀佛,鐘離珺見他如此,思索兩秒,幹脆将樹杈舉起來,似讓淨塵更清晰看見魚的慘狀,随後認真道:“你要吃嗎?”

淨塵略有些苦惱,可他是個天然的,不懂得吐槽的人,于是他為難地對鐘離珺說:“不、不必了。”

鐘離珺從善如流地收回魚,他甚至有點如釋重負,因不用跟淨塵分魚吃。

之後幾日,淨塵每每跟鐘離珺相見都在看他打野食,什麽魚、鳥雀、山豬、脫兔,但凡是這山中能吃的都給他吃了個遍。

淨塵是自己不殺生,卻不會阻止他人食葷的人,只是他好奇:“我看施主幾次都在打野食。”因頻率太高想問一聲。

鐘離珺卻淡定道:“那是,因為我一直在吃。”說話時他正在用河泥包雞烤了吃。

哎,只可能他随身只帶了鹽巴,卻未帶其他香料。

他道:“這北仲山上其他不說,野味倒鮮美得很,只要用鹽抹一層便可食。”又毫無意識地邀請道,“法師要來一口嗎?”

淨塵當然推拒了。

這二人間最常見的對話竟然是“要來一口嗎”“不了、不了”,也夠絕的。

又過幾日二者齊力破陣下山,這本從來有去無回的北仲山便成了尋常之山。

此事後二者分兩路下山,本以為再也不可見,再撞上時乃是淨塵渡化妖怪時引得那妖東逃西竄,竟撞上了不知從何來的鐘離珺,被後者一口吞了。

Advertisement

淨塵豆豆眼:?

倒是鐘離珺見怪不怪地表示:“只是我修行的一門功法罷了,那妖物還能出來。”

因他二者緣分頗深,便有所聯系,淨塵多寫信,鐘離珺收了便回,他好歹記得和尚不喝酒不食葷,于是常給他寄些香料。

淨塵:那個……我們僧人是不食五辛的……

本次護送重寶路過烏斯藏,他便去見了淨塵一面,這回送的是“據說釋伽牟尼所創的咖喱”。又說這二字從泰米爾語解釋意為“多種香料混合在一起”,還是他專從絲路上尋來的。

他問胡商:“我要送一僧人吃食,送甚為好。”

胡商極力推薦釋伽牟尼創的咖喱。

接到此理淨塵又露出了常見的、不知該說些什麽的困擾表情,後二者又匆匆話別。

*

淨塵自鐘離珺來處去,掃蕩不少邪祟,又思及對方所言“護寶是為防大妖窺伺”,便驿站傳書,問對方所防大妖為何,不日便得到鐘離珺言簡意赅的信件,其言不出淨塵預料。

……

“十二郎可聽說過窮奇?”淨塵問道。

高長松這回精神了,這題他會,神采奕奕道:“可是四兇之一的窮奇?”

淨塵聽後顯然有些驚喜,笑顏純淨如孩童,高長松看了眼便覺被他的笑容閃到了,可惡,這佛光普照的感覺!

淨塵慢悠悠道:“不錯,正是四兇之一,《山海經.海內北經》有言:窮奇狀如虎,有翼。又有奇書記載:西北有獸,其狀似虎,有翼能飛,便剿食人,知人言語,聞人鬥辄食直者,聞人忠信辄食其鼻,聞人惡逆不善辄殺獸往饋之,名曰窮奇。”

他拽了兩段文字後說起能人異士對窮奇之解,非人力所能應對,人間界的修士、法師只可驅趕窮奇,卻無法剿滅。那九重天上的神明能否渡他不可知,可看在他是遠古至今變存在的兇獸的份上,應是不會動手的。

“窮奇最大的弊病便是那身瘴氣,由他經過之地,邪穢叢生,想來這妖一路随唐船至今,又順流而下往唐國去。”淨塵道,“我聽聞他在長安前大鬧一番,又被衆僧并道家師一同趕走,往北俱蘆洲飛去。”

高長松反應一秒,北俱蘆洲?北俱蘆洲是哪?哦,他是在西游記中的大唐啊,那是傳說中妖魔叢生之地?那沒事了。

高長松反應很快:“也就是說,這鎮上一應怪事皆是窮奇所害?”

淨塵點頭:“理當如此。”

高長松又聽見耳邊傳來叮鈴叮鈴的任務提示,他先前未出發相關任務,卻因淨塵這番解說得到額外的獎勵。

系統還給其取了個洋氣的名字,叫“暗影叢生之真相”。

高長松看了一眼獎勵點,竟有些動搖,哎,就算不入佛門也跟淨塵大師搞好關系吧,多好一大師啊!

……

高長松回家時卻碰見了跑腿,此人似是姓陳,也不清楚他在家中行幾,衆人見了也就稱喊他一聲陳大。

陳大幹的營生很不高明,他成日在驿站前徘徊,信差對烏斯藏了解不足,于是他收對方幾個銅板,走街串巷給人送信。

這份工若說有何好的,便是收了信的人家若高興了就會給他打賞,積攢一番打賞可比跑腿掙的錢多,養自己一個全家不愁。

他因此未去做正經營生,耶娘成日在家裏長籲短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