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賣豆汁兒

賣豆汁兒

一路緊趕慢趕,終于在午飯前來到了集鎮上,梁未冬挑了個人流量大的地方支起攤子,蘇長青則先去店裏把自己跟孟大娘的成品交給老板。

梁未冬在攤前挂出先前在家裏讓蘇長青寫的牌子,上面明晃晃寫了幾行大字:

「新鮮豆汁兒,配免費醬菜,八文一碗,喝完者再退兩文!」

人來人往,一開始并沒有人在梁未冬這新攤位上消費,大部分都是匆匆掃了一眼就走了。

梁未冬站在那吆喝,終于,兩刻鐘過後,他迎來了第一個顧客。

是一個看起來四十多歲的大哥,“你這喝完還退錢?”

梁未冬熱情招待道:“退!牌子上怎麽寫咱就怎麽賣嘞,不過先說好,這東西可是味道獨特得很,到時候難喝了可不要說我框你。”

大哥語氣不屑:“能有多難喝,這玩意我看他長得跟豆漿差不多嘛。”

梁未冬接着說:“我給您來一碗試試?”

“來!”

梁未冬拿出提前備好的碗,盛了一大碗,再給他配好醬菜放到大哥面前,貼心地提醒他:“配個醬菜估計好吃點。”

話音剛落,就見大哥豪爽地拿起碗,仰着脖子,準備一口悶,結果下一秒,“嘔——”

大哥全噴了出來。

“咳,tui,兄弟,你這拿什麽東西做的啊。”大哥一臉痛苦地問道。

梁未冬憋笑說道:“綠豆啊大哥。”

大哥滿臉懷疑:“你确定這不是你下地幹活後腳底沾了泥再配上出汗的洗腳水?”

“诶,大哥,你這可不能這麽污蔑我,這玩意有人愛喝着呢。”

“我不信,你讓大家夥都來嘗嘗,會有人愛喝這玩意?”

大哥的嗓門太大,這一開口就替梁未冬吸引了大批圍觀群衆,剛好此時蘇長青也買好了孟大娘的東西回來,見到這麽多人圍在這,他還以為是自己設想的梁未冬賣的東西太難吃被人打了的場面要發生了。

他忙跑過去,神色緊張,問梁未冬怎麽了。

梁未冬拍拍他的背,解釋道:“沒事,就是第一單剛賣出去了。”

人群裏不斷湧現着嘈雜的聲音,一個個臉上都充滿了躍躍欲試的表情,只見又一個壯漢站出來,語氣粗犷地說道:“我不信綠豆做的東西能難喝到哪兒去,給我來一碗。”

梁未冬照舊給他盛了一碗并配上醬菜,“拿好嘞哥。”

圍觀群衆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那位壯漢,只見他姿勢如大哥一般,準備仰頭一飲而盡。

只不過這次衆人所期待的嘔吐場面并沒有出現,這位壯漢居然真的喝完了。

大哥表情輕松:“我就說嘛,能有多難喝嘛,我還覺得好喝嘞,哪有那麽誇張。”

梁未冬沒想到這麽快就出現豆汁愛好者,這小哥怕不是京祖吧——未來老北京人的祖宗。

梁未冬按照規定給壯漢退了兩文錢,嘴裏還不忘繼續給他的豆汁兒營銷,“我都說了,這真的有人愛喝,你還不信啊大哥,怎麽可能會是洗腳水嘛。”

這一前一後的對比驚呆了群衆,本來之前大家夥還是旁觀的态度,現在一個個都吵着說來一碗。

于是,

第三碗,“嘔——,”

第四碗,“嘔——,”

第五碗,“嘔——,”

......

很快,一桶本就不多的豆汁兒見了底,這個速度比梁未冬想象中的還要快,甚至後面還陸陸續續有人要買。

除了一開始的壯漢把整碗喝完之外,後面也有兩個比較年輕的小夥喝完了,他們還跟梁未冬請教做豆汁兒的配方,但一聽到要磨要浸之後,覺得頗費時間,最後還鼓勵梁未冬多出來賣,表示他們會來照顧生意。

不過大部分的都是在勸誡梁未冬不要再做這個東西出來害人。

梁未冬都一一笑着點頭應和。

他拿着新賺來的錢給蘇長青買了他最愛吃的糕點,又去藥店抓了一些枸杞,想着他成天刺繡比較傷眼,到時候混點菊花,天熱的時候泡給蘇長青喝,緊接着又去臨近的店鋪那買了幾斤綠豆帶回家,準備過幾天種地裏去。

梁未冬買完這些就要回去,蘇長青這時又拉着他去買了香燭、紙錢,“過兩天就是寒食節了,我瞧這家裏沒有這些東西了,都一并買回去省得再跑一趟。”

梁未冬被蘇長青這麽一提醒才想起這裏的人是在寒食節祭祖而不是清明節。

“好,多虧你記着這些,我都沒注意這麽快就到時間了。”

買完東西之後兩人又心滿意足的原路返回了。

到了家中蘇長青清點了賬本,發現他們今天總共賣出了四十八碗,除去返利的六文,最後的總盈利是三百七十八文,不過這還得去掉原材料綠豆的成本,七七八八算下來也能掙到三百出頭。

“沒想到這豆汁兒居然這麽好賣。”晚上兩人床上夜聊的時候蘇長青又提了一嘴。

“是啊,不過這東西不能常賣,因為它回頭客不多,大部分買了第一次過後就不會再買了,後續的話主要是靠第一批顧客的評價來吸引其他人來購買,但是集鎮上的人流是有限的,過度開發的話很快就沒有資源了。”梁未冬耐心的給蘇長青講解着。

蘇長青在他懷裏點頭:“說的也是。”

其實最大的問題是古代的信息流太慢,信息閉塞嚴重,其他地方的人很難通過別的渠道知道你的産品,退一萬步來說,就算知道有這種的東西存在,也不會花費大量的交通時間來專門買這個玩意。

不像現代,你只要通過一部手機就可以把你的産品上傳到互聯網上,迅速讓全國的人了解到,再加上便利的交通,人們為了滿足好奇心,往往都會親自挑選一個時間,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前往目的地查看個究竟。

但梁未冬不知道的是,因為他今天賣豆汁兒這件事,他的名聲已然悄悄在集鎮上流傳開來,這為他今後要做的事業埋下了伏筆。

幾日過後,西紅柿種子如期發芽,梁未冬花了一天時間小心地把它們分種在兩畝地上,緊接着又把綠豆也都撒了下去。

雖然現在田裏依舊還是灰棕棕的一片,但梁未冬看着長勢正好的水稻苗,又幻想着幾個月後的大西紅柿,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農民看着自己親手種植的作物長出來是什麽心情,這種靠自己雙手致富的感覺真是太奇妙了。

太陽快要落山,路上三三兩兩的都是剛從地裏忙活回來的村民,大家碰到後都是互相點頭問好,偶爾又問上幾句家常,然後各自往家的方向走去。

梁未冬來到這裏,感觸最深的就是這些淳樸的村民,大家都是在努力用雙手奮鬥讓家裏人過上更好的日子,彼此之間也沒有那麽多的勾心鬥角,人際關系簡單。

這對于前世時時生活在複雜的人際關系網的梁未冬來說,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他曾經最大的夢想就是留學歸國後拿着家裏那點閑錢跑去開農家樂,因為相對于跟人打交道,梁未冬其實更喜歡讓自己融入大自然裏。

每一次焦慮、惆悵的時候,梁未冬都會通過獨自旅行來釋放自己的壓力,或許人本應就屬于大自然,長期困囿于城市的銅牆鐵壁當中會加速人生命活力的消失。

想着家裏此時蘇長青應該做好了飯在等着自己回去,梁未冬的腳步不自覺地加快了。

果然,梁未冬一推開門,就看見院子裏已經擺好了飯菜和碗筷,他走進一瞧,有一盤白菜肉片,一盤四季豆和青椒雞蛋。

蘇長青見他回來,忙放下手裏的手帕,回屋子裏拿出梁未冬洗漱要換的衣服,“快去洗洗,洗好了吃飯,我給你做了你最愛的青椒雞蛋,等會多吃點,在地裏忙了一天也累壞了。”

梁未冬看着滿臉心疼自己的蘇長青,情不自禁地低頭親了一口。

蘇長青受驚一樣看了他一眼,紅着臉輕輕推了一把他胸膛,說:“幹嘛呀。”

“沒幹嘛,就想親你。”梁未冬看着總是容易害羞的媳婦,忍不住又親了一口才接過他手裏的衣服去洗澡。

“聽說蔡大哥與集鎮上那小姐的婚事要成了,現在兩家正在合八字選良辰吉日成親呢。”蘇長青吃飯的時候提起這事。

梁未冬嘴裏含着飯,“這是好事啊,海生他今年也二十有六了吧,也是時候成家了。”

“是啊,蔡大哥人老實,長得也不錯,據說那小姐可是為了他要跟家裏鬧絕食呢,那老爺之前還死活不同意這門親事來着,但奈何寶貝女兒硬是非他不可,加上蔡大哥天天過去軟磨硬泡,好一陣折騰才把這門親事給定下來的。”

梁未冬聽他這麽一說,腦中一下閃過蔡海生的臉,确實是長得還可以,不過怎麽從蘇長青嘴裏說出來就有點不是滋味呢,“那你說,蔡大哥好看還是我好看?”

蘇長青乜了他一眼,“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梁未冬追着說:“我想聽。”

蘇長青低頭吃飯,“不說。”

梁未冬也不是非聽不可,就是存心逗逗他,“好吧。”

晚上睡覺的時候,兩人側身躺着,梁未冬在心裏琢磨着天熱了,明天要上山砍一把蒲葵回來做蒲扇的時候,他放在蘇長青腰間的手突然被握住,他感受到蘇長青把他的手慢慢地挪到臉上,随後一片柔軟落在他粗糙的大手上。

一道清朗的聲音響起:“在我心裏你最好看。”

是蘇長青親了他的手。

梁未冬的呼吸變熱起來,他有些急躁地扳過蘇長青的肩膀,兩人又變成面對面的姿勢。

借助着月光,梁未冬仔細地掃着蘇長青那張臉,目光火熱的落在那片紅唇上,蘇長青被他盯着羞紅了臉,正要把頭埋進他懷裏睡覺時,下巴卻被梁未冬捏着擡了起來,緊接着梁未冬的舌頭就鑽了進來。

他的下巴被梁未冬緊緊捏着,嘴巴只能被迫張開承受着梁未冬頗有些兇猛的吻,親到最後,他的嘴角都溢出了大概是兩人混合的津液。

直到梁未冬感覺有火燒燎原之勢時,他才舍得松開了蘇長青。

蘇長青此刻已經被他吻的有些眼神迷離,下唇不可抑制地輕微顫抖着,上面還泛着水光,嘴角流出的那些液體不知不覺間沾濕了枕頭。

梁未冬用手給他擦幹淨嘴角,又像小雞啄米似地親了親,才放人去睡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