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
第 5 章
剩下的地方由趙恣領着一一認識,由于這裏天氣陰晴不定,所以顧家将一個大房間打造成15平米左右的小隔間,學子們可以暫時來此休息。
有時候,趙恣學習入迷,經常夜半熄燈,回家也不太安全,便常常在此下榻。
當然顧崇廉不一樣,有單獨的學舍。
“這麽簡陋,比阿花的窩還差勁”
整個屋子只有一個木板子,可放可立,取用很方便,趙懷興有點接受不了,這裏摸摸,那裏看看,當即就吐槽了。
阿花是趙懷興家裏的鹦鹉,嘴叼脾氣大,所以它的窩比較大,也比較豪華。
趙恣:“讀書本就不是玩樂,自是沒有那麽舒坦”
一點也不慣着堂兄。
趙懷民這時也反應過來,解釋道:“懷興這幾天好好緩緩,收收心,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要端正學習态度,不能有絲毫懈怠”
趙懷興撇撇嘴,不以為然,哼了一聲:“喔,知道了”
趙懷德倒是乖乖巧巧,沒有什麽話,只是十分依賴他哥哥。
“時候不早了。弟弟要去溫習功課,哥哥們在此休息一晚,明日卯時聽棒子聲上晨課”
趙懷民把他送出門,心裏感慨萬千:科考一進深似海,從此躺平不可能。
他還帶了一個奶娃娃,趙永福夫妻倆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趙懷德身上。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古人誠我不欺也!
“蒙學以明尊卑之義,正長幼之序,正衣冠,叉手、作揖、行路、視聽等基礎禮儀予以規範,蒙以養正”
“《孝經》以紀天經地義,《論語》以紀先聖微言”。
蒙學主要注重對學子的基本禮儀進行講解,主要涉及《孝經》《三字經》,《論語》這些內容,重在議方,着重培養蒙童的品行和行為舉止。
顧夫子對蒙學的意義說了一下,還講了幾個“基礎不牢,品行不端”的劣跡學子以正視聽。
“今日咱們先從學《孝經》學起”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
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複坐,吾語汝。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
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
終于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先王有至高至善的品德才能使天下歸順,百姓和睦共處...”
丁班只有7個學生,蟬鳴在頭上吱吱叫,一半在昏昏欲睡,還有一半在“垂死掙紮”。
趙懷德瞪圓了眼睛,搖頭晃腦,聽得認真,也不知道聽懂了沒?
趙懷興倒是精神抖擻,全班就數他嗓音最大最響亮。
一連誦讀七八遍,夫子連釋義也講了好多。
夫子在上首搖頭晃腦,趙懷民一幹學子在下面搖晃頭腦跟着讀。
上午學《孝經》,中午就開始默字。
從簡單的一二三四等常用常見的漢字默寫。
“凡學書字先學執筆”
五指互相配合,互為作用,使虛而寬,不能執得太死,也不能太虛。
“擫(ye按)、押(壓)鈎、格(頂)、抵(托),心領神會便可一氣呵成”
墨字時,先生總會四處游走以便于随時糾正大家錯誤姿勢。
“頭要擺正,不能随意左右搖擺”
他用戒尺扶了一下蘿蔔頭的腦袋,繼續游走着。
趙懷民跟前擺好了紙張,沾了墨汁,眼瞅着上面染了墨點,方才下筆。
“...注意紙面整潔,下筆要穩..”
話音從趙懷民後腦勺蹦出來,他頓時吓醒了。
下意識看向自家弟弟,卻見趙懷德臉上沾滿了墨汁。
而趙懷興卻笑嘻嘻,還招呼其他人一起嘲笑。
“..肅靜..”
“今日課業:墨字五張,背誦《孝敬》第一章”
“老夫明日要驗收大家的成果”
夫子走了,留下一片哀嚎聲,隔壁随即就響起了一陣讀書聲,丙班開課了。
夫子的講課聲萦繞在耳畔,他心想着:自己多活一輩子,如今已經7歲倒也不怕,主要是怕趙懷德不适應,這孩子在家裏就膽小,總喜歡跟在周母身前身後轉溜,在這裏人生地不熟,有點怯懦,只有能依靠自己,這就是周母堅決讓趙懷民跟在私塾陪讀的原因之一,趙老太太不太樂意,因為半大小子已經是家裏的勞動力,可以下地除草,播種,幹一些農活。
還是趙永祿拍板才讓他有機會讀書。
甲乙丙丁班授課時間不一樣,都會錯開,《孝經》一般由顧夫子親自教授,而《論語》《三字經》就由外聘老師教授,那些外聘老師多為為生計所迫的秀才舉人擔任,因為要備考,所以他們課堂氛圍相對比較輕松。
甲班是今年要下場科考的學子,一般很少出現在學堂,更多的學子都是去官學蹭課了。
與趙恣不一樣,在私塾就讀的孩子多為寒門學子,官學藏書多,老師見聞識廣,講課幽默風趣,常常引經據典,更受到學生追捧。
而且官學經常在公館公開授課,為得也是博得好名聲,廣納人才。
趙恣在丙班,早已學完《孝經》《三字經》,正在學習《論語》。
趙懷民兄弟幾個正在廊外等着他,裏頭傳來朗朗讀書聲,聲音抑揚頓挫,很有節奏感。
趙懷德卻扁扁嘴,臉上挂着淚,伸出手索要抱抱。
趙懷民剛剛給他梳洗完畢,這會兒正靠在廊下發呆(睡覺)。
只是伸出手将他攏進懷裏,讓弟弟靠着自己。
四歲孩子要慢慢适應寄讀的苦日子。堂弟離他們很遠,在走廊另一邊離乙班挺近,這會兒豎着耳朵在聽着什麽,嘴裏碎碎念。
“哥,我們什麽時候能見到阿娘?”
村裏人都愛叫阿娘,親切細膩。他眼珠子啪嗒啪嗒掉,趙懷民細聲哄着:“你乖乖聽話,再過十幾天就可以見到阿娘了”
每隔半個月,他們都有一天的探親假,應該可以去回去看看。
趙懷德撲在懷裏,抽抽嗒嗒着,悶悶的。
“羞羞羞”
“就是他,剛剛墨汁弄臉上了”
幾個小屁孩兒突然沖過來打了趙懷德一下。
趙懷民怒了。
他作勢撈起袖子就要幹,小蘿蔔頭你追我趕,落慌而逃,還有摔倒在地的,不顧臉面,連滾帶爬一把鼻涕一把淚,嗷嗷叫。
“唔啊!”
“父親嗚嗚嗚..”
居然哭了!邊走邊哭。
趙懷民:“...”
如果我有罪請讓法律仲裁,而不是讓我和這些小蘿蔔頭一起上學,~~>_
趙懷德從懷裏探出腦袋,怯生生問道:“哥哥,他會不會找人?”
一旁的趙懷興補刀道:“肯定會啊”“堂哥以大欺小哎,人家肯定也要找幫手”
“嗚啊!”
趙懷德也哭了。
“我不要上學”“嗚嗚”
還嘟囔着。
趙懷民掰着弟弟小臉,語氣前所未有地鄭重:“讀書重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平章百姓,自身不知不正,何以修身養性,只有知聖言,明事理,辨是非,方能立足”
趙懷德還是似懂非懂地盯着自家哥哥,淚霧朦胧求抱抱。
他哥:“懷德,你之前在家不是羨慕大伯家天天吃白米飯,只要你學會夫子教得那些知識,就會收獲自家想要的’白米飯’”
一旦思維被打開,想必也不拘于一碗白米飯。
兄弟倆依偎在廊下,趙懷興一臉羨慕。
就連趙恣一行人何時近身都不知道。
“趙恣,這是你族親啊?”
那小子上下打量着趙懷民兄弟倆,話語間滿是嫌棄。
趙恣點點頭,瞪了他一眼算是警告。
“你家還有這麽窮的親戚啊?真是稀罕”
這回說話的是顧崇義,他正從外頭進來,手裏還提着一包零食。
一下子大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那只燒雞,“嗯~”香味十足,勾得小屁孩口水橫流。
顧崇義很滿意這一幕,招呼着小屁孩們一起吃,“哎哎!那誰..”
“他們啊..,大的叫趙行簡,小的叫趙..”
“趙崇禮!”
“趙行簡兄弟就別來,儀容不端着實影響我胃口”
還一副不忍直視的樣子。
“對對,就你們別過來”“等我下次給你們單獨帶”
“哎?趙恣你怎麽不來吃?”
記不住人家名字,還一臉嫌棄,一群小屁孩呲哈帶勁兒,徒留趙家幾個兄弟幹瞪眼。
趙懷興最先忍不住,氣沖沖地拉着趙恣往外頭跑。
嚷嚷着:“咱們走”
趙恣卻硬是沒動,轉頭對着趙懷民兄弟倆說道:“懷哥哥,咱們回家吧”
衣服是趙永福兩口子準備的,到處都是縫縫補補的痕跡,雖說爛是爛了點,但是瞧着幹淨,挺舒服。
他對着穿着沒有什麽要求,只要舒坦就行。
可是趙懷興最先受不了自己被嘲笑。
回府就告狀,不僅将趙懷民将別人家小孩子吓摔倒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告訴趙永祿夫婦,更是将趙懷民兄弟倆被嘲笑的事情吐豆子一樣叨個不停。
柳氏近日嗜睡,正歪在小塌上小憩。
“..嬸嬸,你說是不是該罰他們”
“他們一點也不注意自己儀容,有損咱們趙家的臉面,你可要好好說道說道”
“嬸嬸~~”
柳氏被吓醒,捂着心口,嗔怪道:“咱們都是穿着麻衣過來的,小孩子可不許這般無理取鬧“
趙老三家裏什麽情況,柳氏略知一二,麻衣雖然糙了些,好在幹淨沒什麽味道,自家丈夫本就愧疚,這才把孩子要過來将養一段時間以此彌補內心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