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5章

沈鯉之後在廚房呆了許久,他下周不回家住,提前給沈老師包了兩屜餃子冷凍起來。

夜裏,他回到自己房間,拿起桌子上的小木塊,繼續刻小貍貓。他桌上盒子裏的碎木料都是以前給沈老師做拐杖剩下的。

前幾年,他有煩心事會躲起來抽煙。後來,煙不怎麽抽了,他又重新拿起雕刻刀,讓自己靜心。說重新拿起雕刻刀是他以前拿着雕刻刀刻過小玩意兒。

時間讓他和她都有了變化。自己開始沒出息起來,她卻變得強大。簡單的衣着沒有掩蓋住她的氣場,她本該如此的。

他看着碎木屑,開始開導自己:隔了這麽久時間,我們至少有了新的對話。

“你等人?”

“不等。”

“噢。那,拜拜。”

這幾個字組合而來,似曾相識。

*

沈鯉在自己記憶中搜尋,那天是距離他十七歲生日還有兩個月的日子,也是新生開學日。

他在這個城市長大,從小就讀的學校是附小,附中,對大學校園的熟悉程度或許比在校生都要高。

那天他被姥爺早早從床上喊起來,“快去學校。報完到別着急回來。小魚要幫着外地的新生們指路,辦手續,搬行李。大小夥子記得要做一天雷鋒啊。”

沈鯉幫着一位獨自來報到的新生指了宿舍方向後,又回到報到處。只見一個姑娘背着雙肩包,手裏拿着通知書和入學須知。她在一旁站着,既不上前咨詢,也沒個結伴同行的家長。

他走上前問道,“你等人?”

Advertisement

姑娘看了他一眼,說,“不等。”

他想起來自己後面的問話,“你是新生嗎?報到過了嗎?”

姑娘說,“還沒呢。不着急。”

幸虧自己當時上前一步,也多虧追問了問題。不然,自己說拜拜的話,就真的拜拜了。

那天阮棠和爸媽吵架。林女士說,既然能耐了,三公裏路,自己去學校。當時她之所以站在一旁沒有上前是因為她沒有行李,隊伍裏有兩位帶行李的同學,她想讓他們先辦理。

倆人站在樹蔭下閑聊,得知都是物理系新生,都是競賽來的,一下子親切起來。他們不僅交換了姓名,電話號碼,Q/Q號,還交換了流行中的MSN。

沈鯉知道她比自己小十個月,暫時充當她的家長,帶她認了宿舍門,領了學校統一的被褥床套,一起吃了食堂。甚至之後相當長的時間裏,他都充當着她家長的角色。

原因無他,那年阮棠剛十六歲,她的室友們把她當小孩兒哄。班上的同學也多是逗她玩兒。只有他和她在一起的時候,阮棠才覺得自己是大學生,是大人了。她那時候大事小事都喜歡喊上沈鯉一起,他也樂意一塊。他過往的生活裏,從沒有過如此活力四射,一會兒一個新奇想法的朋友。

*

沈鯉回憶着過去,手上動作并沒有慢下來。很快,一只活靈活現的貍貓已經有了神氣的模樣。

阮棠這兒有一件沈鯉雕刻的作品。那是他早期的練習之作,或者說是不完美的殘次品。沈鯉原本想雕舒展的海棠葉子,結果刻刀沒把握住度,中間挖了個坑。後來他及時補救,舒展的葉子變成卷曲的葉子。

她喜歡把這片失敗的葉子放在梳妝臺前,葉子中間的坑被她用來放置耳釘。

*

阮棠十八歲之前好多事情不能做,不是阮爸爸和林女士立的規矩,而是沈鯉。剛入學時候,宿舍三位室友都有耳洞,其中一位社會學系的室友來自雲南,每天換着花樣帶耳飾,很漂亮。

她喜歡漂亮的耳飾,卻只能羨慕不能體驗。後來,她從室友那裏得知沒有紮耳洞可以用耳夾,于是拉着沈鯉去學校南門外的小街上買了好多耳夾。那時候,她的美商還沒形成,羨慕一切大并且誇張的耳環。這在沈鯉看來,彷佛是小孩子穿大人的高跟鞋,不合時宜。他一開始是随她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