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三十五顆桃
桃蓁跟在觀音身後,一路走回蓮池邊。這短短一段路她設想過無數可能被問到的問題,越想心裏越不安。
“菩薩,”桃蓁鼓起勇氣道,“您從一開始就知道我跟着長老他們了嗎?”
觀音停在蓮花池一隅,微微側身笑道:“你走過來些。”
桃蓁不明所以,依言上前,再順着觀音手指向的方向朝池水望去——
“這……”她愣住。
這一片蓮花池裏的水無一絲一毫的波瀾,仿佛連風也不能掀動,平整寧靜如一大塊明鏡,鏡中唐僧、豬八戒和沙僧幾人清晰可見,當然,還有剛剛才從普陀山折返的孫悟空。
鮮活得仿佛就活生生站在眼前,桃蓁甚至情不自禁想伸出手去。
她回過神後,只覺得不寒而栗,背後泛出層層冷汗。
這西去一路,唐僧幾人的所作所為被觀音盡收眼底。說了什麽、做了什麽,無一能夠隐瞞。
而她前幾日因為短暫失明,所以沒能發覺這蓮池的玄妙之處,直到今日……
“若你這幾日想見我都是因為想問這個,那這便是答案了。”
桃蓁略一沉吟:“其實……也并不全是。菩薩,因我從前聽一位朋友講過不少大聖的事,心裏一直好奇向往,所以上回桃花林一遇便央求大聖帶我上路,想見識佛法與沿途風景。只是這樣貿然跟着或許有諸多不妥,還請菩薩原諒。”
然而觀音的回答卻出乎桃蓁意料。
“并無什麽不妥。”
觀音在蓮臺上坐下:“向西天求取真經,本就為宣揚佛法,感化人心。既佛能感化你,使你一心向佛,也算一件好事。”
這話說得桃蓁心虛。
Advertisement
話鋒一轉,觀音問道:“唐僧那匹白龍馬,你可認得?”
“是認得的。原先我在的桃林離蛇盤山不遠,後來跟小白龍機緣巧合結識。不過那時候還不知他是龍三太子。”
觀音微微颔首,又問:“那桃花鎮的桃花寺香火是供奉給你的?”
“這……”桃蓁有些窘迫地搖了搖頭,“不算是。”接着老老實實将自己捉弄那些纨绔子的事給交代了,“不過我也受了香火的益處,因此做了簽筒讓誠心人求個心安。”
“你倒愛憎分明。”觀音微微一笑。
桃蓁想起從前大聖說過的話,又忙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聽大聖說,這興許對月老有些冒犯,若果真如此,桃蓁心裏實在過意不去。”
“他不會怪你。”
觀音這話未免說得太篤定,桃蓁有些不解地擡起頭。
“你可還記得當初是誰點化你,使你提前修為人形?”觀音不答反問。
桃蓁略一思索,立刻反應過來:“是——月老?”
“正是。”
竟然是月老。桃蓁心裏頭默默驚嘆。
觀音看着面前的少女,唇邊笑容多了一抹深意:“那往後你準備如何?重新回到桃花鎮?”
這問題猛地将桃蓁問住。
她現在雙目已經痊愈,的确該好好思考後路。她正遲疑着,便聽觀音道:“即便你心中已有決定,也暫且不能急着走。灼傷你雙目的畢竟不是尋常煙霧,今日複明,還需再用池水清洗一段日子方能真正痊愈。若你心底沒有答案,那便趁着這些日子再仔細考慮。”
桃蓁心裏一喜,下意識追問:“那這蓮花池……平日裏也能看嗎?”
“自然。”觀音失笑,看起來卻并不意外,仿佛這句話在她意料之中。
桃蓁心情稍稍好了些。雖然她只跟師徒幾個相處了一段不算長的時日,但心裏已十分不舍,尤其是對大聖……想到這她眼眶又有些泛酸。
不過,不能一同西天取經,現在卻能從這池子裏窺見些情景,也算聊以慰藉了。
她俯首道:“多謝菩薩。”
隔板猜物……
桃蓁看着鏡池裏頭的畫面,忍不住笑起來。大聖跟那妖怪鬥智鬥勇時使的那些把戲着實是讓人頭疼。
不過若她以旁觀者的身份來看,就只覺得有趣了。
那羊力大仙指着櫃子信誓旦旦:“這裏頭是個仙桃!”
靠着殷紅宮柱的猴子雙手懶洋洋環抱胸前,聞言輕輕咧嘴一笑,看着便是一副不懷好意的模樣,接着看向唐僧,示意他開口。
唐僧垂眸掩下幾分心虛:“并非仙桃……而是個桃核。”
“如何可能是桃核!朕親手将仙桃摘下來放進盤中,這回是國師猜着了。”國王說着便匆匆邁下臺階,一心想快些揭開謎底。誰料打開櫃子一看,竟然真的只是孤零零一個桃核!
孫悟空這回不再掩飾,與八戒沙僧兩個笑得幸災樂禍。
桃蓁悶聲笑,她知道這桃子是被大聖吃掉了。
等收拾了那幾個興風作浪的國師,師徒幾個再次上路。沒走出車遲國多遠,八戒忽然湊過去撞了撞孫悟空。
後者皺眉看過去:“你這呆子做什麽?”
“猴哥,”豬八戒一摸嘴角,“那車遲國國王的仙桃,與桃姑娘樹上的桃子相比,味道如何?”
孫悟空臉上神色一僵,別過臉不答。
“猴哥你別當悶葫蘆啊!”豬八戒不依不饒。他因為沒吃着仙桃遺憾着呢。
“……沒得比。”
最後孫悟空憋了半天憋出三個字,說完就又到前頭去給唐僧牽馬去了。
坐在池邊的桃蓁愣愣的,半晌下意識擡手擋住有些發燙的臉頰和耳根,仿佛不這樣擋一擋就要被鏡池裏頭的人看見似的。
這樣的日子轉眼就不知不覺過了三個月。
整整一個季度,外頭應當是夏去秋來,只是紫竹林裏還是老樣子,沒什麽變化。
其實早兩個月前觀音就派童子來告訴她不必再用池水清洗雙目,可也沒提任何去留的字眼,桃蓁試探着問一句,那童子便說觀音離開普陀山了,去了何處何時回來都不清楚,因此她也無法回答桃蓁的問題。
“不過姑娘也可以再留一段時日,等菩薩回來後再問不遲。”
于是桃蓁便厚臉皮的繼續留了下來。
三月後的某一日,桃蓁正化作樹形休憩,忽然聽見有人輕聲喊道:“桃姑娘。”
她迷迷糊糊睜眼,站在她面前的正是成天跟她打照面的童子。那童子見她醒了便笑道:“菩薩回了,讓我來請你過去一趟。”
走到蓮花池邊時,觀音似有所感地轉過身來。桃蓁以為她會問自己是否已考慮好去向,沒想到卻是:“唐僧師徒四人有難,我正要去助他們一臂之力,你若有意,便和我一道去吧。”
桃蓁沒來得及去想為何菩薩要帶上自己,一聽見“有難”便稀裏糊塗上了雲頭。
幾許微風一吹,桃蓁忽然反應過來,這幾日唐僧幾人行至了通天河,菩薩這會兒應該是要去收服那條鯉魚精。
一想到能見到大聖,她心裏莫名有些緊張起來。
……緊張什麽。桃蓁心裏唾棄自己。
觀音腳下這雲乖巧得很,不僅四平八穩,而且連周身的風都仿佛能阻擋大半,不至于使人形容狼狽。但桃蓁卻鬼使神差懷念大聖的筋鬥雲。
“前頭便是了。”
思緒驀地被這一句打斷。桃蓁往雲下看去,正好将一切情景盡收眼底。
孫悟空正急躁地不行,想着該用什麽法子将這妖怪引出來,忽然聽得半空傳來笑盈盈一聲:“悟空。”
他擡頭,看清來人有些詫異:“菩薩?”
然而等看清觀音身旁那抹粉白身影後便徹底愣住。
……桃樹精?!
桃蓁目光跟雲頭下的猴子一碰便默默移開,她也不知自己心虛什麽,甚至耳根都微微熱燙起來。
直到觀音用魚籃收走那鯉魚精,孫悟空才緩過神,神色複雜合掌道:“……多謝菩薩。”
“你不問我為何将她一起帶來?”觀音問。
桃蓁下意識朝站在前頭幾步的菩薩看去——她也想知道原因。
孫悟空略一頓,接着搖頭:“弟子不知。”
“桃蓁誠心同你們西去,便理應承受這一路的種種劫難,一切皆是她的命數,擇此因,便結此果。”觀音眉目含笑,一如既往是慈悲為懷的模樣,“她一心向佛,我便不會阻止,而你……悟空,我且問你,你可護得住唐僧?”
他護得住,也必須得護得住。孫悟空沒有答話。
觀音卻像是已經了然:“若你哪日覺得護不住,便不肯再護送他,豈非是刻意躲避磨難災禍?”
一旁的桃蓁有些茫然:“菩薩……”
“你日日守在鏡池邊,這我已知曉了。”觀音回轉過身,“這是你自己選的路,往後無論發生什麽,都不得再有半句怨言,也絕無可能半途而廢,必須随他們取得真經為止。”
“——就當是你先前耍弄些小聰明所得的懲罰,你可願意?”
桃蓁回過神,心底先後湧上窘迫、喜悅與激動,原來她內心真正的想法菩薩早已看在眼裏了。
她心裏多了些鄭重,毫不猶豫地答:“我願意。”
說完卻又想起來那句“耍弄小聰明所得的懲罰”,有些忐忑地問道:“菩薩,您……不問我是如何——”如何得知那些事,又如何得知破解的方法。
然而觀音卻已笑吟吟道:“去吧。”
話音剛落,桃蓁腳下的雲便托着她穩穩當當朝着地面飛去,離她越來越近的,是大聖那雙暗金色的眼瞳,以及神色還有些怔愣的臉。
重逢後的第一晚,桃蓁化為原形入睡時做了個夢,正是她從前夢到一半戛然而止的那個。這回這個夢境終于完整。
浮在空中的絹帛平整了些,不再如波浪一般層層疊疊浮動,其中一面安穩朝向她。
桃蓁伸出手,指尖輕輕晃動,下一刻便有絲絲縷縷光芒從她指尖流瀉而出,徑直鑽入絹帛之中。
不過須臾之間,那絹帛上緩緩浮現出幾個字。
是個謎語。
她盯着那幾個字默念幾遍,還沒來得及想出答案,便忽然渾身一抖從夢中驚醒。
桃蓁有些茫然地盯着面前的身影,意識漸漸回籠——原來是大聖又握住了她的桃枝,因此她才醒了過來。
此時天光已大亮了。
“大聖……”她剛下意識喊出這兩個字,夢裏的謎語便忽然浮現在腦海,這回桃蓁幾乎沒怎麽費力思索便解出了謎底。
……猴?
猴?!
“桃樹精。”孫悟空打量一圈桃樹繁茂的枝桠,接着湊近了些,金瞳盯着她,一揚眉,嘴角咧出個頑劣的笑。
“——給俺老孫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