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

第 1 章

王耀剛誕生的時候不叫王耀,那時他只叫耀。他出生在6500年前一個大雨傾盆的夜晚,那天是部族最重要的祭祀,圓形祭壇上的神巫手舞足蹈,在雨中狂野地嘶吼唱頌,祈禱女神保佑豐收、驅走疾病,最重要的是讓部族繁衍更多子嗣。人們随着神巫高歌,圍着祭壇舞蹈,在大自然的偉力中盡情釋放心中的野性。

祭祀結束,神巫剛走下祭壇,一道耀眼的閃電劃破夜空,人們驚異地看見一條火龍自天空落下,驚雷擊中祭壇,由石塊壘成的祭壇瞬間粉碎,石塊飛濺,砸傷了幾個慌亂逃散的人。人們大驚失色,難道是祖先的怒火降臨了?這意味着饑荒和死亡。

大雨驟然停止,烏雲散開一條縫,星光自雲縫中漏出,灑在毀壞的祭壇上,碎石中似有活物在動。神巫小心地走向祭壇查看,不料一個小小的身影先她一步跑上前,奔向那蠕動的活物。

“燕!”神巫想喝止,可小女孩已經接觸了那個活物。

那是一個大約兩三歲的男孩,兩個孩子的小手握在了一起。

男孩指指自己的臉:“耀。”

燕也指指自己:“燕。”

烏雲全部散去,璀璨的星光映在兩個孩子眼中,他們同時綻出笑容。

如何處置這個從天而降的孩子令全族陷入持久的争執,有人認為這孩子是惡魔的化身,會給族群帶來災難;有人認為他是神的恩賜,預示着部落的興旺;也有人認為他只是個走失的孩子,剛巧出現在祭臺上。是否要留下耀是争論的焦點,雖然人們對外人懷有戒備,但耀還是個孩子,此時部落剛損失了幾個青壯年,多一個人未必不是好事。

最後族長決定留下耀,讓神巫來撫養他,這是神巫要求的:“這孩子與女神的旨意一同降臨,是神賜予我的。”

就這樣,耀終于被族人們接納,雖然還有人對他十分懷疑,但誰也不敢去神巫房子裏鬧事。

耀的事情決定後,重修祭壇成為頭等大事。族長命令所有族人一起參與重建,除了打獵和耕作等勞動以外的時間全部用來修祭壇,連孩子們都跟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耀和燕也在其中。

祭壇位于一座紅色的山上,山上的土壤是赤紅的,因而得名“紅山”。祭壇周圍是部族的墓地,祭壇是圓形,墓地為方形,代表天圓地方。修建一個完美圓形祭壇很不容易,紅山部落采用了巧妙的方式,他們先用石塊壘出一個規整的正方形,再在正方形內畫出內接圓,這樣就得到一個非常标準的圓形,接下來是最冗長的工序,要用石塊一點一點壘出祭壇。完成這項工程需要很長時間,由于寒冷的冬季無法進行建築工作,所以必須在冰封前建好祭壇以進行冬祭——冬季狩獵前最重要的祭祀。

耀感興趣地看着人們忙碌,他們測量的方式,他們敲擊石塊的工具,還有幾人協作搬運大塊石料時喊的號子,這些都令他着迷,他帶着一個新生命的好奇吸收一切信息和知識,純淨的眼睛像一面鏡子,映着世界的變化,既年輕又古老。

“耀,幹活呀!”燕用稚嫩的聲音呼喚,口吻倒很老成。

耀緩緩站起來,學着燕的樣子撿拾清理碎石,兩個年紀相仿的孩子把勞動當成玩耍,清脆的笑聲夾雜在嘈雜的聲響裏,給枯燥的工作增添了更多煩惱。

族長不滿地看着燕,燕是她的頭生孩子,她26歲才生下燕,很為這孩子的未來擔憂。按祖先的規矩,族長的女兒将是下一任族長的優先人選,如果她不能勝任,長老們會推舉另一位強壯的女性為新族長。族長相信燕是個無比聰明的孩子,假以時日,燕會成為最優秀的族長,神巫曾預言,燕會是那個帶領族人遠離饑餓和寒冷的人,她将像古老的女神一樣給部落帶來光明與希望。可是族長已年近三十,雖然女性有可能活到五十歲或更大的年紀,但他們現在的處境很艱難,族長經常要去打仗,她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哪天,能否等到燕長大。

燕和耀走得太近了,族長并不希望女兒過多接觸這個來歷不明的孩子,這将使燕被族人們疏遠——人們讨厭外人,也對神巫敬而遠之,而耀剛好是個被神巫收養的外來者。

晚上,族長單獨造訪神巫的小屋。神巫坐在火塘邊鼓搗幾塊獸骨和玉石,嘴裏念念有詞。耀在一邊安靜地坐着,捧着粗糙的陶碗專心喝肉湯。

“出去!”族長命令耀。

耀放下碗,站起來掀開獸皮門簾出去了,從容得不像一個三歲孩童。

族長坐到神巫對面:“別讓那孩子跟燕在一起。”

神巫擡起眼睛:“燕喜歡耀,他們一起玩得很好。”

“誰知道他是什麽東西?不能讓燕學壞了!”族長提高聲音。

神巫示意她低聲些,瞥了一眼掀起的門簾:“我說過,燕會成為和女神一樣優秀的族長,耀就是證明。”

“怎麽講?”族長不認可地看着神巫。

“耀是神賜的孩子,”神巫拾起一塊牛骨,出神地看着,“他将與燕相扶一生,我看到他們的未來,也看到族群的未來。”

“未來是什麽樣的?”族長問。

“只有女神知道。”神巫露出神秘的笑容。

“讨厭的神巫!”族長抱怨道,“永遠不說清楚!”

神巫輕撫胸前挂着的玉豬龍:“耀是龍,是天空,亦是大地,他即部族,部族即他。”她攏起地上散落的骨頭玉石,又一把散開:“我看到燕,她站在高山之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