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28章

三日後,天氣漸漸回暖,朱九良的臉也開始消腫。待到第十日,等陳凡檢查一番說牙槽恢複的很好後,她便松了一口氣。

到下晌,周氏知道了,忙關了鋪子,回家給朱來恭上了幾炷香。隔天不等天亮,又随朱文榕去了他承包的魚塘,撈了兩條鲫魚回來,準備晌午給朱九良做湯喝。

此時,周氏正蹲在水井邊,不緊不慢地用刀刮着魚鱗,然後又将魚剖開,用手把魚肚子裏的內髒全都掏了出來。

朱九良在屋裏瞧見了,直接走過來問道:“娘,今日鋪子真不開門了?”

周氏聽了,頭也不擡道:“這十來日你嘴巴張不開,還在鋪子裏忙上忙下,娘讓你歇歇你也不願。這會子好了,大夫說你能吃飯了,娘這心裏高興,便想着休息一天給你補補身子。”

朱九良聽了這話,笑道:“也罷,娘也休息一回。”一面說,一面挽了袖子從井裏打了桶水,倒入一旁木桶裏。

周氏換了盆水,将手裏的鲫魚洗幹淨了,沖朱九良一笑道:“快回屋子裏歇歇。娘做好飯了就喊你。”

朱九良抿嘴笑了笑,正欲說話,就聽外面傳來一陣敲門聲。

周氏就對朱九良道:“阿根,去瞧瞧是誰。”

朱九良答應了,就朝着院門走去,動作麻利的開了門。

瞧見開門的是朱九良,來人就笑道:“喲,真在家呢。阿根,你娘呢?”

葉氏?她怎麽來了?心下想着,朱九良就淡淡問道:“二奶奶,你怎麽來了?”

葉氏見朱九良語氣冷淡,皺了皺眉,走到她身前,有些不滿道:“我找你娘有事,怎麽就不能來?”說着,便擠開了朱九良,徑直進了院子。

竈房裏,周氏已經把鲫魚下鍋煎至兩面金黃,這時候,她正準備把一大碗熱水和三顆煎蛋倒進鍋裏。

“侄媳婦,這還沒到晌午,做什麽呢這麽香。”葉氏從門外進來後,聞到香味,用力吸了吸鼻子道。

Advertisement

周氏轉頭,看見是葉氏,就略微扯了扯嘴角,而後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鍋裏,待水翻滾後,就坐在竈膛前把火轉小。

葉氏見周氏不搭理她,便上前拉了拉周氏的衣袖,道:“侄媳婦,我今兒來是正經的事。”

周氏聽了,略側頭望着葉氏,指了指一旁的杌子道:“二嬸子,你坐下說話。”

“哎。”葉氏答應了,在杌子上坐下,說道,“侄媳婦,舊年是我的不是,我今兒過來一來是再給你道個歉,二來也是為了阿根的親事。”

阿根的親事?周氏眨眨眼睛,心想她聽到了什麽?難不成她出現幻覺了,這葉二麻子過來竟不是找茬,而是來給她家阿根介紹親事?

葉氏見周氏沒有回應,便輕咳了一聲道:“你不相信我是應該的,可我這次是真心的,我敢對天發誓......”

“罷罷罷。”周氏聽到她又來發誓,立刻打斷了她道,“你說說,介紹的是哪家小子?”

葉氏聽了這話,忙搬起杌子往前挪了挪,道:“不是哪家小子。侄媳婦,你可還記得三月初三是什麽日子?”

“三月初三?”周氏皺了皺眉,“那是什麽日子?”

“我就曉得你不記得了。”葉氏笑了笑道,“三月初三那是王母娘娘在瑤池開蟠桃大會的日子。”

周氏聽着,不由瞪了葉氏一眼,道:“好個葉二麻子,你當我是憨包,讓你當球耍呢?”

聽周氏誤會了,葉氏忙道:“不是真在瑤池開蟠桃大會,是這一日,咱們鎮上舉辦的相親大會。”

“相親大會?”

葉氏點頭,同時問她:“侄媳婦,這過了個年,你說話怎麽與二嫂子一樣了。”

周氏沒回答。而是溫聲道:“二嬸子,這蟠桃大會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葉氏看了看她,道:“其實,每年三月初三的蟠桃大會,就是衙門老爺為咱們鎮乃至附近幾個村沒嫁娶的男女舉辦的。”說着,又笑道,“阿根自小與張家定了親,肯定不會關注這些事,你不曉得也正常。我這也是才想起來,就着急忙慌的跑過來告訴你了。”

“原來是這樣。”周氏點頭,又問道,“那這相親大會有什麽要求?比如多少銀錢的人頭費?”

“沒甚要求,只要沒有嫁娶的男女都能參加,人頭費每年都是一樣的,每人五文錢。”葉氏笑看着周氏道,“這錢也不是獨給衙門老爺的,是用來置辦花兒、果兒和酒水那些個東西的。”

周氏聽了,眼睛裏帶了一絲驚訝,問道:“竟有這麽好的事?”

“可不是,若男子在相親大會上有意于一個女子,就贈她一朵花。女子若也有意就回贈一杯酒,若無意說一聲謝謝也就罷了。”葉氏眯眼笑道,“沒相成功的男女,第二年還可以接着參加呢。”

周氏若有所思道:“那......這個相親大會在哪裏報名?”

“就在咱們江邊的池梅亭。”葉氏笑道,“那一帶的風景最好,年輕人約着一起賞賞花什麽的最合适不過了。侄媳婦,要不咱們先給阿根報上名,去不去的再另說,左右人頭費也才五文錢。”

“哦......”話說到這裏,周氏就猶豫了一下。

葉氏見周氏不回話,就伸手拉了拉她衣袖,道:“侄媳婦,你還在考慮什麽,錯過這個相親大會可就要再等一年了。再說,阿根今年都十七了罷?她還能再等多久?咱們像她這個年紀,都已經嫁為人婦了。”

周氏聽了,就想到那日張家退婚的場景,她在心裏道,左右不會比退親再差了。

于是她回道:“我曉得了。二嬸子,你容我與阿根商量商量。”

葉氏點頭,對周氏道:“你想想罷,想好了,也不必再回我,明日或後日直接去池梅亭報名就是。”

“只能這兩日報名了麽?”周氏問。

葉氏點了點頭,“過幾日清明祭祀,衙門也沒空再管報名這事了。所以只安排到了後日那天。”

周氏道:“我曉得了。”又笑道:“這事勞二嬸子費神了。若不是二嬸子,我還不知道這事。”

葉氏聽了這話,笑的一雙小眼眯成了一條縫,“嗐,以前是我的不對,侄媳婦不跟我計較是你大度,我今兒也就動動嘴皮子的事,費不得神。”吉安說的不錯,如今的朱老三家已經不同往日,發家是早晚的事,她現下與她們搞好關系絕對錯不了。

且周氏這人不記仇,賺錢了也沒半點自傲。她今兒往這來還真是來對了。想到這裏,她又笑着道:“你若是有什麽不明白的事,就去鋪子裏問我。”

“好。”周氏沒再多說什麽。

“那就這麽說了,時候也不早了,我也該回去做晌午飯了。”葉氏起身道。

周氏笑着挽留,“我這魚湯都炖好了,二嬸子晌午就在這兒吃。”

葉氏擺手,對周氏道:“不了,我還得回去給你吉安叔做飯。”

周氏聽了,忙把鍋中的鲫魚湯盛了一大碗,遞給葉氏道:“這魚還是我今早在文榕魚塘裏撈的,新鮮的很。二嬸子拿回去給吉安叔嘗嘗。”

葉氏倒沒推辭,十分幹脆的接過碗,樂呵呵道:“那我就不跟你客氣了。你吉安叔就好這一口。”說罷,也不再閑聊,回鋪子去了。

朱九良在窗下坐着,見葉氏笑着端着湯碗離開,心下十分好奇。遂來至竈房,對周氏道:“娘,我才見二奶奶端着碗走了,她來找你作甚?”

周氏正欲切肉,聽了這話,忙放下手中菜刀,側頭對朱九良道:“這次倒真是好事。”想到相親大會,又笑道:“好孩子,這回你的親事有着落了。”

朱九良一聽到這話,驚訝的都說不出話來。

周氏怕她想差了,當即就道:“你放心,你二奶奶這次不是來糊弄咱們的。”說着,就走過來拉着朱九良坐到杌子上,将葉氏來說的事,一字不落的和朱九良說了一遍。

“你二奶奶這次總算是幹了件大好事。”周氏道。

朱九良哭笑不得:“娘,我真要去相親麽?”

周氏忙拉着她的手道:“阿根,你不知道,你這親事娘一直記在心裏。前些日子,我也想着請你大伯娘她替你相看相看,可後來因為你拔牙這事就耽擱下來了。如今你牙恢複好了,我也準備把你親事提上日程了。你二奶奶方說的事,我也認真想了一下,依我說,相親大會上的男子必定不少,你去了也好相看相看。若相不中也沒事,咱們再做其他打算......”

朱九良本覺得相親這事不大靠譜,但是看着周氏一心為她打算,她心疼不已,便答應道:“就按娘說的來辦,明日我便去池梅亭報名。”

周氏高興地道:“好好好。你坐一會兒,午飯馬上就好。”說着,腳步輕快地做飯去了。

朱九良望着周氏的背影,心想,她若是在此次相親大會上找到了如意郎君,也算是給她娘解決了心頭難題。若她一時找不着,她倒不在意什麽,只怕她娘夜裏要睡不好覺了。

思及此,她便在心裏求了菩薩,“保佑信女此次找個如意郎君。”

... ...

到了晚上,朱文松回來,朱九良将相親之事與他提了。朱文松聽說姐姐要去相親,心中也高興不已,他說道:“姐姐,既相親,就讓娘給你好好挑一身衣裳,仔細打扮一番。”

周氏聽了,也接話道:“你弟弟說的是,咱們要去就做足了準備,争取一次就找到如意郎君。”

朱九良看着她娘和她弟弟一臉興奮地樣子,倒不好說一個不字。只得答應下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