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皆是命數

皆是命數

在巴蜀之地,人人都知道慈樂山是個佛祖眷顧的好地方,山上有一座兩丈多高的石佛,仿若真佛所化,凡是誠心去求的人,都能願望成真。

且那佛像面容慈愛,目光柔和,看着那佛像似乎也能讓人身心舒暢,驅散郁結。

石佛旁有一座小寺廟,叫慈樂寺,寺廟裏住着一老一少兩個和尚,老和尚胡子雪白,已過古稀之年。小和尚年輕力壯,剛過加冠之禮。

老和尚和小和尚每天就在佛祖腳下打坐修行。凡是來慈樂山禮過佛的香客,都知道兩個和尚的故事。

有天老和尚去河邊挑水,遠遠看到河中一個木盆逆流而上,漂到老和尚腳下,而木盆中有一個穿着紅色繡荷花肚兜的嬰孩,看着應該剛出生沒多久。老和尚覺得這孩子跟佛祖有緣,便将孩子抱起,帶他回了慈樂寺,取法號禪心。

老和尚帶着禪心每天在佛祖腳下打坐,不知不覺,禪心就長大了,模樣俊俏端正,竟有幾分菩薩相。

來禮佛的人,總愛開禪心的玩笑,尤其是姑娘家。常常三五個姑娘走到禪心身邊,揮着脂粉的香氣,帶着風鈴般的笑聲,在禪心耳邊說:“小和尚,你生得如此俊朗,為何要屈身當這不食人間煙火的和尚?若是随哪位姑娘回家去,不都比你在這裏日曬雨淋的好?”

然而無論姑娘們怎麽鬧,禪心都閉目打坐,絲毫不為所動。仿佛身邊的姑娘們都是虛幻之物。

姑娘們自讨了沒趣,便散去了。

聽着那聲音遠了,禪心睜開眼,不屑地往姑娘們遠去的方向看一眼,繼續打坐。

老和尚也不睜眼,只緩緩道一句:“要沉穩。”

禪心聽老和尚這樣說自己,心裏不樂意了:“師父,那姑娘們來我身邊,無論說什麽,我都沒有動半分雜念,師父為何還嫌我不夠沉穩?”

老和尚搖了搖頭說:“你若是真的沉穩,就不會睜開眼來看她們離去了。”

禪心無言以對,閉上眼與心中的佛默默對話。

如今老和尚年邁,雖每日堅持修行,但已漸漸力不從心了。每天需要禪心扶着他來到這佛祖腳下,常常打坐不到一炷香,身子就會有些虛浮。直到有一天,天色暗沉,陰雲密布,老和尚堅持不住了。

Advertisement

禪心來到老和尚床邊,看老和尚日上竿頭還沒有起床,知道老和尚身子不順,便對老和尚說:“師父今天就不要去修行了,歇着吧。”

老和尚招了招手,讓老和尚來到自己床邊。用他一成不變的沉穩語氣,不緊不慢地說:“看來是我此生命數将盡,在人世間沒有幾日可以待了。”

禪心跪在老和尚床邊,磕了幾個頭,問:“師父可還有什麽要囑咐徒兒的?”

老和尚氣若游絲,緩緩道:“明年山中桃花盛開之時,你有一場大劫。這場劫難也只有你一個人去擋,為師幫不了你了。”

“師父可知是什麽劫難?有何化解的訣竅?”

“你一心向佛,便沒有任何劫難,亦能化解任何劫難。若你三心二意,則世間萬般,皆為劫難。”老和尚看着禪心,心中多有不舍,語重心長的規勸道:“你與佛有緣,卻自制欠缺……日後我不在了,你要更加勤勉修行,千萬不要讓凡俗之事,阻擋你的成佛之路。”

禪心眼含清淚,給老和尚磕了一個頭,說:“徒兒謹記師父的教誨。”

“你還要記得,若你明年順利化解了劫難,待到山中桃花凋謝之時,便是你成佛的最好時機。”老和尚說完這些,便合上雙目,再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

禪心為老和尚超度之後,一心向佛,較之老和尚在世的時候,六根更淨。那總愛鬧小和尚的姑娘們越發覺得沒趣,也不再招惹他了。

就這樣,眨眼間,到了第二年。

山中桃花開得異常燦爛。石佛腳下,遠遠看去,是一片粉紅色的花海,甜中帶苦的桃花香氣萦繞在山間、湖邊、慈樂寺見,擾得人心緒難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