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原配不簡單(10)
第19章 原配不簡單(10)
如許族長一般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都覺得許滄海的女兒不要名聲,他們的女兒不能不要名聲,若是教那些大戶人家的親家姻親們知道,他們已經出嫁的女兒說不定都會被休回家來;而那些未曾定親的女兒,也可能會因此嫁不出去。
當初重視許長安,不過是因為他的萬貫家財。
而女子行商,首先就是不合禮教,說不過去。
他們從不認為一介弱女子能有什麽本事管好許家的偌大家業。
總而言之,此事引起了族中大部分人的不滿,甚至紛紛贊成将許滄海這一支除名。
只不過許族長和族老們,還是惦記着許滄海的那份偌大産業,于是就派人過來通知許老爺——
一是要求許滄海盡快過繼族內男丁為嗣子;
二是不許再縱容女兒抛頭露面出門行商,敗壞許氏門風。
若不然……
沒等岳州宗族來人把話說完,許老爺便沒了好耐心,直接令人将他們趕了出去。
岳州宗族那邊見此,頓時氣急敗壞,一發狠,真就将許長安、許滄海這一支從宗族內正式除名了。
反正許滄海不願意将産業交給宗族,其他族人又不願意因許清音行商,抛頭露面一事,連累到自己女兒的清譽,所以都沒有意見,也沒人阻攔。
這事鬧得很大,連雲江縣的人都聽聞了,畢竟被宗族除名在古代可是一件相當轟動的大事,一般也只有犯了大罪死罪之類的,才可能會被宗族除名。
一時間許家這邊受到了不少非議。
但無論是清音,還是許老爺都毫不理會,能這般沉得住氣的原因很簡單——京城來人了。
Advertisement
……
雖然知道會引起侯府的注意,但許滄海也沒有想到侯府的人會來得這麽快,而且來的還是武安侯世子,可見他們對這千裏眼等物的重視。
在清音看來,比起其他權貴高門的子弟,武安侯世子更像是個武将。
清音沒有看錯,武安侯世子十來歲就随父親出入軍營,後來更是小小年紀就跟着上了戰場殺敵,因久經沙場,年紀輕輕便掙了一身功勳。
性子一看就沉穩持重且行動力極強,風塵仆仆地一趕來,便急着要去看那個千裏眼及信中所說的不可述之物。
既然武安侯府的人來了,許滄海也就心安了,不用提心吊膽地怕女兒所做之事洩露出去會引來歹人觊觎什麽的。
因此事不宜聲張,武安侯世子一行也是輕裝簡行,扮成行商進了許家的莊子。
雖然許滄海在書信中表明,是他女兒許清音尤擅格物,制造出了這些東西,但武安侯世子仍心存懷疑,覺得是許滄海有意将功勞讓給女兒。
可等進了莊子見到了千裏眼等物之後,武安侯世子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許清音不僅對這些東西知之甚詳,且精通其制造原理及改進建議。
甚至對軍中的軍糧都提出了一些建議,
如方便面,可用開水泡了吃,也可幹吃,攜帶方便,容易儲藏等,言之有物,令人信服。
這會武安侯世子真正看到千裏眼後,也不由有些驚呆,他久歷沙場,又是将領,自然比許父更清楚,這個小東西在戰場上使用會有多大的威力,可以說,用了千裏眼就能對敵軍的基本狀況一目了然,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絕對是個利器!
清音又将眼鏡等物都一一介紹給了武安侯世子,武安侯世子越聽越興奮,這許家小姐真是個奇才,而且又很有想法。
又見她指着一小堆灰不灰黑不黑的粉末道:“這東西我管它叫水泥,加了水之後,就會變得奇硬無比,要用鐵錘之類的更尖硬之物才能砸爛,不僅可以建房子,還能鋪路,築河提,是極堅固的。為了穩妥起見,你可以找人先試試。”
武安侯心中暗暗驚奇,準備都看完之後親自動手一試。
這邊清音又拿出一個帶着個精致小鎖的錦盒,遞給武安侯世子,武安侯世子鄭重接過,又從清音手中接過一把小巧的鑰匙,打開後發現竟是一張圖紙。
看着看着,不由臉色一變,這是一張□□的設計圖紙,殺傷力極大,怪不得帶着把小鎖。
而且又聽許清音解釋道:“這把鎖只有這把鑰匙才能打開,若是沒有鑰匙想要強硬打開,盒子裏的東西就會自動毀掉,即便暴力鑿開木盒,裏面連圖紙的灰燼都看不到。”
這還是她無意中想到的,武安侯世子對她愈加佩服,這份圖紙确實很重要,絕不能落入他人或外敵之手,否則後患無窮,許姑娘考慮的很周到。
這東西對他們武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要是軍隊中能配備出這種□□和千裏眼,那将會少犧牲多少将士!
“許先生和許姑娘此舉,當有功于朝廷和萬千将士,在下在此多謝了!”
不僅如此,還幫了他們武安侯府,雖然他沒有明說,但也暗示侯府會牢牢記下此番這個人情的。
許老爺很滿意,只要記着就好,至少女兒的今後也算是有保障了。
武安侯世子并沒有急着離開,而是讓侍衛帶着許家給他的一個千裏眼和一瓶水泥粉末,還有親筆書信,快馬送回侯府,也讓父親再多派些人手過來。
他出門走得急,所帶親衛并不多,為防發生什麽意外,他選擇親自留下在此坐鎮,現在重要的不僅僅是那些物件,還有許姑娘本人的安危,畢竟有她在,說不定還能研制出更多的東西出來。
此事當前也是需要保密的,一切要等陛下知曉之後方能定奪。
武安侯世子這會還刻意隐瞞身份,但他年紀輕輕地又在許家走動,旁人難免會把她想成是許老爺給許姑娘選出的新贅婿人選。
又見他身着華貴,外表英偉,身邊有跟着不少随從,看起來家世應是不凡。聽說還是從京城那邊
來的,都紛紛猜測許老爺是不是要把許小姐嫁出去不準備招婿了;也有一些人覺得不會,覺得應該還是會給許小姐招婿。
總之說什麽的都有,但也只是私底下八卦一下,也沒人說出什麽難聽話。
……
呂碧蓮自嫁入李家為妾,日日苦不堪言,姑母待她沒了往日和善,總是冷待她,有時一整天也不跟她說一句話,有時甚至故意不讓她吃飯。
在她那晚邁出了那一步之後,雖然已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沒想到會被這樣對待。
她整日沒有笑容,苦着一張臉,李母見了就罵她晦氣,原本好好的一個姑娘家,就這樣被磋磨的漸漸沒了生氣,人也像老了好幾歲一般。
呂碧蓮也向李克己哭訴過,但自她嫁進來之後,李克己碰都沒有碰過她,連正眼也不曾給過她一個。
本來李克己也只打算,對這個表妹就是看在母親的份上,他最多是在高中以後會給她個名分。
而現在他根本不想跟她有什麽瓜葛,因為他一心想借助親事翻身向上爬,現在被表妹這樣算計着納了她,可好人家的姑娘知道他已經納妾後,怎麽還肯嫁他,李克己因此愈加恨她。
所以對她的遭遇從來都是冷眼旁觀,不聞不問。
到了這個地步,呂碧蓮仍然執迷不悟,看不清心上人的真面目,只一味怨恨自己的身世凄苦,無親可依;怨恨李母這個親姑母不幫着自己反而要磋磨自己;又見李克己始終不肯接受她以為他還是惦念着許家小姐,心裏對許家小姐也是又妒又怨。
聽說許府住進了京城來的貴公子,她心中更是忿忿不平,妒恨難消。
呂碧蓮嫉恨之下就有意無意地在李克己面前诋毀許家小姐貪慕權貴,極盡貶低許家小姐,希望李克己能對許家小姐死心,多想着自己一些。
……
李克己也确實注意到了那位據說是京中來的貴公子,有心打探之下,他很快便知道了那位貴公子的身份——武安侯世子。
原來別人不認識武安侯世子,但世家出身的雲江縣縣令宋大人,作為父母官,還是知道了武安侯世子來了本縣,自然少不得要上門拜訪。
武安侯世子自是沒有透露此行的目的,只是不經意的提了提武安侯府與許家的淵源。
許家與武安侯府的關系,別人不知道,宋縣令可是早就從知府那裏隐約聽到過一些的。
因為武安侯府早年就打過招呼,許家經營盛安和,甚至在江南一帶做到這麽大,上面怎麽可能沒人罩着。
這些日子以來,關于許家受到的非議和傳聞,宋縣令也有所耳聞,他本來還奇怪呢,許滄海此人也不是個不知輕重的性子,怎麽會鬧到這個地步也不管呢?
如今約莫着猜測這其中必然是有什麽原由,不然無緣無故的武安侯世子怎麽待了這麽多天還不回京去?
不過既然對方不肯明言,他自是不會這麽不識趣的追問。
只是武安侯世子住在許府,他又不能一直都當做不知道,所以少不得常來拜訪。
畢竟兩家在京中也算是常來常往的,并不如何突兀。
……
李克己知道了武安侯世子的身份,也很驚詫,畢竟他也是聽聞過武安侯府的名聲的。
果然如他所猜測的那般,許家确實有着不小的人脈,就連京中的權貴都有來往。
要知道他親爹後娶的那位繼母娘家也不過是個從三品的光祿寺卿而已,跟簡在帝心的武安侯府根本沒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