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好漢吳松

話說賈政命人将梨香院騰挪出來,重新裝葺一番,用做姜先生的住所兼授業場所。

原來這梨香院即當日榮公暮年養靜之所,小小巧巧,約有十餘間房屋,前廳後舍俱全。另有一門通街,西南有一角門,通一夾道,出夾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東邊了。

薛姨媽母子三人初來之時便臨時居住此處。

元妃省親之前,采買了十二個學戲的女孩子來,便安排在梨香院居住并演習戲文。薛姨媽挪遣別院。

如今姜先生來了,便将戲班子遷至大觀園中暖香塢,一應照應人等皆是女人.。

寶玉賈蘭叔侄二人正式行過拜師之禮,每日上學,倒也樂業。

寶玉的課程先從四書開始。

這姜先生不同寶玉原主記憶中以前那些先生,一味推重死記硬背,說什麽“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而是每日指定一章,先把大意及其中精妙之處一一講明理清,其中引經據典,講得十分周到細致,且言語诙諧不覺枯燥。

寶玉本就聰慧過人。且前世穿來之前,正是中小學大力推廣國學經典教育之時,心中向往已久。

這正是天時地利人和,一應俱全,學習起來得心應手。

賈政聽說十分歡喜。難得的将寶玉喊去書房勉勵一番,将素日珍藏的書籍賞了一套,并自己一臺舍不得用的藍田玉上好硯臺也賞了。

賈母王夫人聽說了十分喜悅。

襲人等也甚是歡喜。

寶玉上午跟着先生上課,晚間飯後做一回功課,下午的時間騰挪出來另有安排。因心中實在放不下柳湘蓮,便抽空悄悄至二門找李貴,命其打聽柳湘蓮的住處。

原來那柳湘蓮本是世家子弟,父母早喪,不喜讀書,酷好耍槍舞劍。

早年曾機緣巧合學的一身好武藝,素性豪爽,頗有幾分俠肝義膽。

Advertisement

且做事不拘細小節,賭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彈筝,無所不為。人物生的俊美,常在各大戲班客串。

雖家道中落,到底還有幾畝薄田,幾間屋舍,幾個忠仆,活的倒也潇灑。

寶玉悄悄出了門,只帶了焙茗,尋了僻靜處換上焙茗偷偷置辦的平民布衣。命焙茗采買了一小壇子上好的女兒紅,并打包了幾樣下酒的小菜,施施然至柳湘蓮住處拜望。

柳湘蓮也愛慕寶玉人品風流,且沒有纨绔子弟通有的惡習,又不拿大,早有心結交。

故而兩人一見如故,觥籌交錯,十分開懷暢意。

說起來竟都是秦鐘的昔日好友,又添一層親密。

寶玉借機提出拜師學武。

柳湘蓮笑道:“不瞞你說,我性子懶散,萍蹤浪跡,一年裏倒有□□個月不在家的。有時候三兩年不歸家也是常事。豈非白耽誤了你。我倒有個人選,人品我是可以擔保的。”

寶玉忙問是誰。

柳湘蓮道:“我有一位師兄,乃是山東人氏,排行老二,姓吳名松,人稱吳二郎。”

一語未了寶玉一口茶嗆了,伏案咳個不住。

柳湘蓮忙捶着問道:“這是怎麽了?好好的怎麽就嗆到了呢?”

哪裏知道此刻寶玉心中驚濤駭浪。

山東,武二郎?

這位怎麽到這裏來了?

莫非梁山好漢武二郎也穿越了?

細問,是吳,不是武。不知這位吳松是何等人物?大概也不會差太多吧。

調息一回方擺手道:“無礙。你且請講來,這位好漢家中還有何人?”

柳湘蓮笑道:“這可奇了,你怎知是位好漢?”

寶玉随口道:“聽這名字就是,猜的。”

柳湘蓮笑道:“他原也當得起這好漢二字的。”

”他生得高大魁梧,相貌威武,為人豁達豪爽,卻也不是一味迂腐呆板,。一般的人情世故也懂得變通,只是不肯違背了本心。”

寶玉暗自忖度,相貌相符,脾氣倒不大一樣。

又聽柳湘蓮道:“他父母早亡。原有個哥哥,體弱多病,長到一歲上一病死了。還有一個妹妹,名叫武小妹。今年十三四歲,。

當年我機緣巧合投入師父門下學藝,我這幾手三腳貓的功夫多半是師兄所授。

我這位師兄天資甚好,拳腳、刀劍,騎射,都有極深的造詣,深得師父真傳。”

一席話說得寶玉悠然神往,不由嘆道:“可惜遠在山東,我竟無緣。”

柳湘蓮笑道:“緣分就在眼前,何須嗟嘆。”寶玉喜道:“怎麽講?”

原來三年前,那吳松偶然從一群山賊刀下救了新上任的縣令,被委任為都頭一職。

誰知那縣令是個荒淫好色之徒,搶男霸女,樂此不疲。吳松不肯助纣為虐,怒罵了縣令一頓,辭了官。

那縣令便懷恨在心。處處暗處使絆子,又帶人到武吳松家中假意慰問,實則冷嘲熱諷,妄想收做爪牙。

吳松盛怒之下,一頓拳腳打傷了幾個衙役,将那縣令索性打死了。

因怕吃官司帶了妹子連夜逃走,浪跡天涯這三兩年。

後來聽說那被打死的縣令并無要緊靠山,口風又急壞,新來的縣令也懶得追究。虛張聲勢嚷嚷了幾日,也就不了了之。

那吳松兄妹萍蹤浪跡了幾年,家中也無甚牽挂,索性也不回去了。前些天給柳湘蓮帶了口信,意欲前來投奔,尋個安身立命之所安頓下來。不日就到的。

寶玉聽了感嘆一番。柳湘蓮道:“我這位師兄的人品我是可以拿性命擔保的。便是我師傅他老人家也極贊過的。你道我師父是誰?就是關東三大游俠之一令狐影令狐老先生。吳松這個名字還是他老人家取的。只是有一點,這事我只告訴你,切不可令第二個人知道。我師父神龍見首不見尾,等閑不以真面目示人。連我也不知道行蹤。”

聞聽令狐影三個字,寶玉的小心肝又是狠狠地震撼了一下子。

搜索原主記憶果然有這樣一位俠義人物,民間風評極好的。據傳是一位風流倜傥的帥哥大俠,身手出神入化,行蹤遍及大江南北,最喜行俠仗義,扶危濟困的。

寶玉一時心潮澎湃,待聽說最後一句話也只得打消了但求一見的念頭。

嗯,吳松吳二郎是令狐影大俠的徒弟,這信息量夠大的。

這時門外焙茗來說:“二爺,天色不早了,咱們回去吧。”

寶玉只得告辭,一再囑咐柳湘蓮:“”得了閑去我們那裏玩。令師兄來了一定遣人帶個信兒。他若肯屈就,大可去我家中落腳,我自有法子安排。”

柳湘蓮答應着一直送出大門外,目送主仆二人遠去。

且說寶玉回到怡紅院,早有開

.門的小丫頭回說:“二門上小厮送了一堆東西來,說是二爺前兒個定制的。襲人姐姐她們都不知道是做什麽用的。”

寶玉興頭頭的走進去。

果然,抱廈內一堆十幾個直徑約八十厘米的圓環。

襲人、麝月、晴雯三人并幾個小丫頭子圍着看,又摸一摸,猜不出什麽用途。

見了寶玉都忙笑問好。

小丫頭們戀戀的散了,晴雯等眼巴巴的等着寶玉解惑。

寶玉笑着伸手拿了一個掂量一下,份量正好。

遂命襲人三個将前幾日做的細長條厚棉墊子拿出來,指揮着三人用棉墊将一個鐵環仔細包裹一圈,又拿粗線大針密密縫了。一個古代風格的呼啦圈就誕生了。

因為事先囑咐過,棉墊要做得好看點。雖大多用的是邊角布料,襲人等帶着小丫頭們,拼拼湊湊的十分用心,做出來的成品還挺有賣相的。

沒錯,就是呼啦圈。

這是為了促使林妹妹加強鍛煉,寶玉想了好久才想出來的,也是前世自己喜歡的一個健身器材。

這項運動,簡單易學,運動量不是很大。關鍵是節約空間,又有審美價值,還有娛樂性,大約比較容易被這個時代的女子接受。

晴雯先按捺不住笑道:“二爺快說說,這究竟是個什麽東西?”

寶玉笑道:“好玩的東西。我玩給你們瞧瞧。”

然後三位美女瞪大眼睛瞧着,只見她們的寶二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