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廟會擺攤
第18章 廟會擺攤
江家人本還擔心自家攤位簡陋又不會吆喝,幾個人就這麽杵在這兒,客人會不會停下腳步。
沒想到這麽快就來生意了。
餃子剛蒸好就提來了,現在還是溫熱的,稍微冷卻一點後更加緊實,薄薄的餃子皮裹着餡兒,讓人不禁覺得其餡料十分充足,比吃皮厚餡少的包子劃得來。
江笙不是個會做生意的人,她自覺站在了旁邊,讓林氏和兩個兒媳婦負責賣,至于兩個哥哥,那就純屬是挑擔子的工具人。
江家三房的孩子都随江父,屬于悶葫蘆一挂,唯有幾個女人家口才還行。
林氏連忙熱情道:“八文錢一個,買五個送一個。”
這個價錢是經過市場調查的,府城裏的餃子都是這個價,但此處是廟會,自然得漲漲價,旁的鋪子裏的餃子都賣十文什麽的,就像現代的旅游區的吃食一樣。
是以他們賣八文一個也不算貴。
那問價的顧客是一個中年男人,穿得很殷實,腰間還挂着香囊,手上拿着折扇,瞧着是有些家底的。
果然他未曾還價,直接道:“那就來五個吧。”
他摸出四十文錢來遞過去,周氏連忙接過來,趙氏則手腳麻利地拿起油紙,用筷子夾了六個餃子放進去。
待買餃子的人遠去了,江家人才感覺方才好像做夢一般,他們這麽簡單就開張了嗎?
這其實是要歸功于廟會人流量大,只要你做的不是豬食,基本都能賣得出去。
“你們看,我們掙錢了!”周氏小心地把銅錢放在木盒子裏,捧起來給大家看。
“太好了,我們一下就掙了半斤白面的錢!”
林氏和周氏趙氏三人激動不已,江成原和江成傑也很開心,只是他們接下來又等了好一會兒,還是沒有下一個客人來。
林氏忍不住在原地急躁轉圈,“怎麽沒人來了呢,是不是我們沒吆喝啊?”
江笙道:“因為那個攤子。”
她用眼神示意他們看斜對面的那個攤子,對方比他們後來,但對方嗓門很大,整條路都能聽見她吆喝的生意。
而恰好,對面也是賣煎餃和春卷這類小吃的。
且對方十分熱情,凡是路過的人都會被其招攬,或是搭話,或是拽胳膊,令人難以拒絕沒辦法只能去他們攤子。
或許是江家人齊刷刷地看過去,對方攤主察覺了,那人回了他們一個得意洋洋的挑釁眼神。
江成傑道:“分明是我們先來的,這人真不要臉。”
周氏道:“怎麽辦?我們也來吆喝吧?”
“誰能比得過她那嗓門啊。”
江家人憤憤不平地看着客人被對面拉走,不願意被對方拉過去的逃也似得離開了,那就更沒空關注江家的攤位了。
江笙道:“且稍等我一下,我去去就回。”
說罷她快步走向不遠處的一個攤位,這裏有一個書生在賣字畫,面前鋪着大大的宣紙。
書生見她來了,連忙起身笑道:“姑娘要買字畫嗎?”
江笙掃了一眼桌面,道:“我念你幫我寫可成?就寫成這麽大一個字。”
書生道:“自然可以,一個字三文錢,姑娘要寫什麽?”
江笙緩緩道:“免費品嘗,買五送一。”
書生的手一頓,臉上的微笑差點維持不住,但本着拿人錢財替人辦事的原則,他沒多說,馬上揮筆寫了下來。
大大的宣紙大大的字,隔老遠都能看清。
江笙付了錢後拿着宣紙回去,将其用兩根扁擔架起來,遠看像一面旗幟。
接着她讓嗓門最大的江成傑站在攤位前面,趁着對面攤主接待客人沒空吆喝的時候,大聲喊:“免費品嘗餃子!免費品嘗啊!”
林氏則是用小刀将一個餃子切成五份,足夠給五個人品嘗,能吃出味道就夠了。
果然,一聽到免費二字,路過的客人紛紛停下腳步,很快攤子面前就圍住了一圈人。
“這是什麽餃子,瞧着倒是稀奇。”
趙氏笑吟吟道:“是木薯粉做的。”
“啥是木薯粉?”
趙氏道:“是一種從外邦傳來的吃的,你們可以免費嘗嘗,覺得好吃再買。”
珍兒在旁邊眼巴巴道:“哥哥姐姐,你們嘗嘗吧,可好吃了。”
這誰能拒絕得了,圍在攤子面前的十有八九都拿起一小塊餃子嘗起來。
面皮比尋常的餃子更勁道,餡兒味道也不錯,還有一股麻香味兒,吃不出什麽調料,有點像花椒,又多了一點辣味。
免費吃了人家的餃子,又覺得味道不錯,所以許多人都選擇購買。
有要十個的,有要十五的,新來的香客見這個攤子面前圍着這麽多人,再一看那高高支起來的宣紙上寫的字,也紛紛湊過來看熱鬧,這可把斜對面那賣煎餃的攤主氣得嘴巴歪。
林氏和江成傑負責招呼,周氏和趙氏負責裝餃子和收銀,江成原則是扶着兩個扁擔免得宣紙掉下來。
很快過了晌午時分,帶來的兩百個左右的餃子就賣完了。
林氏等人收拾了東西,迫不及待地回去數錢。
回到巷子裏後,江成山和謝春兩人已經把高粱米下鍋煮好,就等他們回來開飯了。
見他們回了,江父三人連忙起身問道:“賣得如何?”
趙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擠眉弄眼道:“爹,大伯,小春,你們猜猜。”
江成山看了看他們挑着的桶,不确定道:“賣完了?這麽早?”
原以為要賣到下午,他還準備把午飯給他們送去呢。
林氏笑道:“可不正是賣完了,還不夠賣呢,我就說這些城裏人不缺錢,八文錢一個的餃子,也能一買就買二三十個。”
江成傑道:“小妹,快數數今天賺了多少錢。”
林氏将木盒子放在板車上,滿滿一盒子銅錢還有一些小塊銀子。
江笙也不客氣,直接開始數起來。
兩百來個餃子,買五送一,最後到手居然有一兩三錢多一點,木薯粉不要錢,木耳也不要錢,買豬肉花了三百文,這樣算下來今天竟然賺了一兩銀子!
若是尋常時期,餃子一文錢一個,今天最多只能賺一兩百文,果真是亂世發大財啊。
但換個思路,以現在的市價來說,一兩銀子也只夠買十來斤糧食罷了。
江笙數完把賬一報,江家人眼睛都要直了,不可置信道:
“一兩銀子?我們今天賺了一兩銀子?”
“天啊,真是想都不敢想。”
瞧見自家人就會盯着銀子傻樂,林氏道:“我先說好了,這木薯和木耳是笙兒找的,怎麽吃也是她教的,這錢我就放笙兒手裏了,你們沒意見吧?”
江家人都搖頭。
江笙拒絕道:“挖木薯切木薯包餃子賣餃子都是你們幹的,這錢怎麽能算我的呢,我只需五百文買點原材料即可。”
她将剩下的銀子塞回林氏手裏,另林氏回絕不了。
林氏只能道:“行,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這錢我就先保管着,大家都可以用。”
江成傑道:“小妹,你又要弄什麽新奇東西嗎?”
江笙道:“肥皂,這樣東西若是做出來,要放上一個月才能用,且要在多水的地方才行,我估算了一下一個月後順利地話我們能走到梧州,到時候就不會缺水了。”
梧州多山多河,橫跨梧州的連月山脈是阻隔南北的天然屏障,過了連月山就是南方了。
但是他們還要繼續往南走,因梧州地勢險要,并不适合農耕,且盜賊衆多,盤踞于各個山頭。
最好的辦法就是繞過連月山下南方,到一處有衆多荒地尚未開發的地方落腳。
已經開發了的州縣的土地基本都是有主的,外地人去了只能當佃農給地主打工,受盡剝削。
“肥皂,聽着怪稀奇的,是吃的嗎?”
江笙搖了搖頭,笑道:“是用來洗衣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