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朕一刀砍了和太子厮混的下人
第十一章:朕一刀砍了和太子厮混的下人
康熙不待孝莊說完,語氣十分堅定地接過話:“他不會,我親手扶養大的孩子,會是最好的繼承人。”
“沒有別的可能。”
“我也不需要第二個儲君。”
無論什麽時候,他的太子都只會是胤礽。康熙從來沒考慮過備選儲君,他不需要。他心怡的繼承人,一直都只有胤礽一個人。
他親手養大的孩子都沒有登上皇位,甚至還落得個瘋瘋癫癫的下場,那他為什麽要給其他人鋪路?
憑什麽?
五指尚且有長有短,人更是有親疏遠近之分,不是每個皇子都值得他精心培養的。
在立儲這件事上,他至死都不甘心。他也不是沒動過傳位給弘皙的念頭,只是這樣的話胤礽又該如何自處?
更何況,靖難之變就在眼前,他也擔心此事重演。歸根到底是老天爺沒有給他足夠的時間去做,而且弘皙身上的砝碼太少了。
康熙不禁在心裏冷笑。
連遺诏都沒有的胤禛是如何登基的?坐上皇位後,為補诏書怕是費了不少功夫吧。
就是因為沒有遺诏,矯诏登基,名不正言不順的,所以才會對兄弟下狠手吧。
連生母德妃都不願意去他的繼位大典,更不願意當太後,可見不管是兒子也好、還是皇帝也罷,都當得也太廢物了些。
康熙越想、越回憶,對胤禛的意見越大。
孝莊瞧見康熙面色不虞,便是再不想摻和康熙如何養太子之事,也忍不住提醒他:“你疼愛他,便要多為他考慮,不要陰差陽錯選了岔路,最後兩個人鬧得不可開交,然後悔之晚矣。”
Advertisement
康熙點頭,不必孝莊提醒,他自然是多多為胤礽考慮的。
“我會的。”
許久不來慈寧宮,這次來康熙也是有正事的:“阿麽,我打算不日給後宮嫔妃晉位,日子也挑好了。”
康熙揮手讓梁九功将晉位嫔妃的名單呈上來。
孝莊瞧了瞧,昭妃鈕祜祿氏晉皇貴妃位、佟佳氏封貴妃,高位嫔妃也就這兩個了。剩下的也就是封了幾個嫔,譬如安嫔李氏、敬嫔王佳氏、端嫔董氏、榮嫔馬佳氏、惠嫔那拉氏。
“你當真只立皇貴妃,不立皇後?”
康熙點頭,他前前後後想了一年多,拟這個名單時全都考慮清楚了。
“皇後,一個聽起來好聽的名頭罷了。攝六宮事的皇貴妃與皇後又有什麽差別呢?無論是出于本心,還是為保成考慮,我都不想立後了。”
孝莊頗為無語,要是這個名頭不重要,康熙何必藏着掖着不給人家。但見康熙鐵了心,也不想多說什麽。
“你自己決定便好。既然擔心昭妃對太子不好,那就不要讓她一家獨大。貴妃也可以幫一幫皇貴妃。”
孝莊的想法與康熙不謀而合,後宮全交給皇貴妃,他也不放心。而且康熙記得赫舍裏一族過些日子也會将皇後的妹妹送進來,屆時三方互相牽制也未必不可。但可惜的是,小赫舍裏氏入宮的年紀太小了,到底是尚未及笄的歲數,不然康熙這想法即刻就能實現。
康熙想到此,也不好對孝莊說自己的想法,只應道:“既如此,那我回頭挑個吉日去宣旨。”
康熙談完正事,看着天色也不早了,便打算帶着胤礽回去,就跟孝莊辭行。
胤礽扭扭捏捏跟在康熙後面,康熙嫌他走的慢,一把抱起他:“有膽子幹壞事,沒膽子等阿瑪醒?”
胤礽靠在康熙懷裏,避過問話不答,只仰頭看着他阿瑪:“阿瑪,我好想你。”
康熙被這話說得心裏暖暖的:“阿瑪也想你。”
一回到東暖閣,康熙便将胤礽放在椅子上,“這幾天,有沒有乖乖背書啊?”
胤礽搖晃着雙腿問康熙:“阿瑪要考我嗎?”
康熙想到自己出門好幾天,如今回來當然要考察胤礽的學習進度,“那給阿瑪背背?”
胤礽當下便張了口。康熙見他背得流利,又細細地給他講解了不懂之處。直到見胤礽徹底懂了,才誇了他。
康熙十六年臘月。
封筆之前,康熙想着過年喜慶,就圖個吉利,當下便按照之前拟訂的位份大封六宮,讓諸位嫔妃也高興高興。
昭妃一早得了這個消息,面對皇貴妃的位份與權柄,她不像旁人以為的那般歡喜,反而有些不忿,畢竟還有貴妃在一旁分權。
惠嫔也心下不滿,她自認兄長明珠是康熙近臣,自己又生了長子,論理也該封妃。可如今她兒子胤禔天天在宮外待着,見也見不到,太子那個沒娘的卻整天膩在康熙身邊。簡直是人比人,氣死人。
臨近過年,宮裏也裝飾的喜慶了些。
今年除夕夜宴,康熙直接帶胤礽坐在上首。
瞧着兩邊坐的女人,康熙這還是第一次仔細打量他的嫔妃們。
他這幾年想着從前諸位皇子們與胤礽的年紀過于接近,這輩子有意隔開,因此便甚少去後宮。晚上大多數時間都陪着胤礽,偶爾才翻一次牌子,這做法使得敬事房太監苦不堪言。後妃們雖有抱怨之意,但也不敢在康熙面前流露出來。何況康熙用朝事做借口,更是不允許她們去乾清宮打擾皇帝。
胤礽不知道康熙想了這許多,只盯着面前的菜。卻發現他胳膊短、夠不到,只能等康熙給他夾,頓時就扯了扯康熙的袖子,眼巴巴看着康熙。
康熙注意到胤礽的小想法,估摸着是自己夾了他不喜歡吃的,當下便問:“保成想吃哪個?”
胤礽伸手指了指,梁九功便将桌子上的擺盤挪了挪,移到胤礽面前。
康熙贊許般地看了梁九功一眼:“回頭自己領賞去。”
今年的歌舞瞧着不錯,皇貴妃也是費了心,康熙也有意給她面子,便誇贊道:“皇貴妃有心了。”
鈕祜祿氏嬌嬌一笑,起身福了禮,“臣妾謝皇上誇贊,不過略盡綿薄之力。”
康熙只點點頭,算是回應。又見貴妃面色不好,便對貴妃道:“貴妃這幾日可好?”
佟佳氏見康熙問她,也站起身回禮:“臣妾前些日子偶感風寒,今日擾了皇上雅興,是臣妾的不是,還望皇上贖罪。”
康熙只不過随口一問,誰知貴妃這般鄭重其事地解釋,當下便寬慰她:“朕哪有怪罪的意思,身子不舒服,太醫瞧過了嗎?”
相較于皇貴妃,佟佳氏認為與康熙親近的多,見康熙哄她,忍不住撒嬌:“太醫自然是瞧過了,可臣妾日夜心念皇上,又見不到皇上,難免心有郁結。”
她這話,便是指望着康熙今晚去陪她了。
前有太子,後有皇貴妃,康熙陪貴妃的機會屬實不大。
康熙瞧着滿宮嫔妃都在,也不好直接說不去,只能道:“朕這兩年忙,難得有時間瞧你們。待開了年,朕事情少了些,便多陪陪你們。一會宣太醫去承乾宮再來看看,你身體不好,還是要多注意。”
皇帝這話裏的推辭之意不少,還沒見過哪個皇帝沒時間陪後妃,有時間養兒子的。一時間,衆妃一時間都頗為心疼自己,瞧瞧這過的都是些什麽日子。
康熙說完見着胤礽吃的差不多了,怕其他人跟貴妃有樣學樣,趕忙便攜胤礽提前離席。康熙還怕胤礽步子小走不快,抱着他腳步匆匆,那背影瞧着像是落荒而逃。
皇帝一走,這一年除夕宴就算散了。
貴妃邀人不成,也頗為失落地回了宮。
皇貴妃這兩年,也不得康熙寵愛,如今瞧見貴妃這樣子,只覺得同病相憐。
開了年,康熙在乾清宮寫福字,又讓梁九功幾人分頭送去給幾個大臣。
胤礽本坐在一旁看着康熙寫,見他停了筆才湊過去看:“阿瑪,我也想寫。”
康熙将筆杆子遞給胤礽:“來。”
胤礽捏着筆,問康熙:“阿瑪,我寫什麽呀?”
康熙自己是只寫福字的,但想着大字難,怕胤礽寫不好:“保成,福字會不會寫?”
胤礽頗為自信地說:“阿瑪,我當然會寫,你教過的。”他的字是康熙親教的,寫的可好了,當下便揮舞着筆,在紙上一一落下筆墨。但胤礽此刻忘記了他沒寫過這種帶着賜恩之意的大字,寫完定睛一看,頓時覺得這不是他的水平。
康熙瞧他寫成這個樣子,一個沒忍住便笑出了聲:“保成,阿瑪來教你寫。”
胤礽聽見康熙的笑聲,偏頭看着他:“阿瑪又笑話我。”
康熙反駁,“哪有,阿瑪是瞧着你可愛。”他說完又指揮着胤礽拿好筆,握着他的手,将福字印在了紅紙上。
康熙和胤礽一同寫了好幾個,從一開始的不像樣子,到後面的字跡工整,也花費了不少功夫。
胤礽寫得手都累了,康熙瞧着也有模有樣了,才勉強挑了四五個最好的出來。
“梁九功,去把這個貼在南書房的窗子上”。
康熙還留了一個貼在乾清宮。瞧着還有三個剩下的,便給太皇太後和皇太後各送一個,也給噶布喇府上送了一個當恩典。
太子第一次寫福字,只往這幾處送了去,噶布喇一家子當下覺得皇帝對赫舍裏一族還是眷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