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朕一刀砍了和太子厮混的下人
第二十二章:朕一刀砍了和太子厮混的下人
康熙看着小太子胤礽一步步朝他走來,只覺得胤礽每一步都走在他的心尖上,讓他心驚膽顫。
他生怕胤礽下一句話就是:“你不是我阿瑪,我阿瑪才不會做這樣的事”,然後轉身離去,再也不理他了。
這輩子他在胤礽面前,一向都是溫和慈愛、寬仁大度的。如今乍然之間被胤礽看見了他這副兇神惡煞、冷漠無情的模樣,胤礽會怎麽想他?
康熙頓時頭痛欲裂,恨不得此事從未發生過。
他為什麽要在乾清宮處置這對母子?
這種無情無義的事,他怎麽能當着胤礽的面做出來?
這孩子是不是親眼目睹了他要逼死嫔妃、殺死親子的場面?
康熙不自覺地攥緊了手,牙齒咬得咯咯作響,不敢相信自己剛剛在胤礽面前做了什麽。
他此刻陷入深深地懊惱之中。他不知道胤礽在哪裏站了多久,又看到了多少。他也不知道胤礽會不會覺得他這個當阿瑪的太狠心,連親生兒子都容不下。
但他知道胤礽選擇在這個微妙時機站出來說話的原因,那就是讓他放了胤禔,饒他一條狗命。
康熙顫抖着手将胤礽摟在懷裏,帶着一絲擔心開了口:“保成,別怕阿瑪。”
說完,康熙又伸手去擦胤礽臉上的淚花,這才發現自己在胤礽臉上留下了幾道血痕。
“阿瑪把手擦一擦,再抱你好不好?”
康熙幾乎完全避開了胤礽的視線,他害怕從胤礽眼中看到其他陌生的情緒。用濕帕子将手上的血跡擦拭幹淨,傷口沾了水,康熙都不覺得疼。
胤礽害怕的是乾清宮的氛圍,他覺得這裏陰森森的,與平日裏完全不一樣。他沒有害怕他阿瑪,看到康熙受傷,他只是覺得心疼。
Advertisement
因此他拉着康熙的手,學着他阿瑪以前的樣子吹了吹,繼而擡頭看着康熙:“阿瑪,我們回東暖閣吧,太醫在那裏呢。”
康熙看着胤礽的一舉一動,只覺得這孩子病好了,對他也毫無芥蒂,當下不勝心喜。
此時,自然是胤礽說什麽,他便答應什麽。
“好,我們回去。”
看着康熙抱起胤礽離開了大殿,孝莊這才松了一口氣,又連忙對宮人們說:“給胤禔松開。”
看着胤禔被吓到呆傻,孝莊也頗為無奈。皇帝的命都在太子身上,這母子倆碰了皇帝的逆鱗,如今這下場都算是好的了。還好太子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救了胤禔一條命,沒有讓皇帝殺了親子,不然當真難以收場。
待胤禔起身後,孝莊才帶着他離開了乾清宮,親自将他送回了東五所。
康熙的傷是自己弄的,本也不要緊。此刻包紮完了,想到胤礽的身體,便開始操心起來:“保成,餓不餓?”
胤礽有些餓,他躺着這麽久,也沒吃什麽東西,當下便點了點頭。
康熙示意梁九功去傳膳。
胤礽拉着康熙,坐在桌前。他又想到剛剛那個神仙二哥,便忍不住對康熙說:“阿瑪,我剛剛醒來遇到了一個人。”
康熙手傷着,不想動彈,便讓梁九功給太子夾菜。此刻聽見胤礽這麽說,難免掃了身邊伺候的人一眼。差點忘了,胤礽剛剛是一個人跑去大殿的,這一屋子的太監、宮女都是吃幹飯的嗎?能讓剛蘇醒不久的胤礽獨自跑去大殿,康熙覺得伺候胤礽的人該換了。
他不動聲色,語氣如常,只繼續和胤礽說話:“是誰呀?你跟阿瑪說說。”
胤礽搖了搖頭,“他說了,不能告訴阿瑪。那是我和他之間的秘密。”
康熙這會子因着胤礽病快好了,他不像剛才那樣癡狂,腦子也清醒了。他心想胤礽這樣子說,豈不是更引得他好奇了嗎?
乾清宮又不會平白無故多出一個人來,康熙決定一會便讓魏珠私下查一查,因此只哄着胤礽:“好,那保成好好守着這個秘密,阿瑪不問。”
胤礽見康熙手不方便,決定給他阿瑪喂飯。康熙怕他拿不穩碗筷,只低下頭配合他。邊吃邊想到他今日在乾清宮的舉動,總要把後事了結。
次日一大早,康熙便宣了宗人府宗正,正式将胤禔過繼出去,連玉牒也改了。
宗正本想說此前從未有過這種情況,康熙這做法無疑是大宗搶小宗,怕是不妥,宗室們估計有意見。但他猛然想到昨天皇帝在乾清宮大發雷霆的事,便閉口不言了。
嫔妃都被逼自裁了,長子都要被過繼了,他要是多嘴,怕不是早晚也得被收拾,還是保命要緊。
明珠昨日就知道出了事,但奈何他費了萬般工夫,皇帝都沒見他。今日皇帝又免了大朝會,今日一大早他好不容易遞了牌子,才被皇帝接了。
他心下松了一口氣,皇帝還見他就好。當下明珠就帶着一家子男丁跪在乾清宮門口,女眷則分別去慈寧宮和皇貴妃所在的翊坤宮求情。
康熙由着他們跪,但凡供詞中有明珠,他都能将這一大家子抄家滅族。
算他們走運!
胤禔出乾清宮的時候看見他外祖、舅舅一家子都在,心裏有愧也不敢出聲,只渾渾噩噩跟在宗正後面走了。
是他不好,牽連了他額娘、舅舅與外祖,也不知道皇阿瑪能不能原諒他們。
胤禔臉色慘白,又想到康熙的話,日後他再也不能喚“皇阿瑪”這三個字了,只能是皇上了。
明珠覺得他妹妹惠嫔與大阿哥胤禔實在是蠢笨得厲害,何必這麽早下手,白白葬送了性命與前途。
他心裏感慨萬千,想到過繼出去也好,省得成日裏總是抱怨皇帝偏心。再說了,他科舉正途出仕,又有功勞,也不是靠裙帶關系上位。有他在,等皇帝日後消了氣,同太子求求情,胤禔再好好表現,也能有個好下場。
想到此,明珠又覺得虧得慌。胤禔和太子的差距,在皇帝的心裏,怕不是一個天一個地。太子早立,惠嫔與胤禔不折騰這事,日後肯定有個王爺的爵位。這一瞎折騰,連命也沒有了。
看着上面懸着的日頭,明珠悵然若失。他此刻算是懂了索額圖前些年雨夜跪在南書房門口的感覺了,想當時他還在家嘲諷索額圖完蛋了,連太子都保不住他。如今他自己頂着大太陽跪在乾清宮,也好不到哪裏去。怕不是輪到索額圖那厮在家裏嘲諷他了,真可謂是風水輪流轉啊。
罷了,他還是先熬過自己這一關吧。
大滴大滴的汗珠子往下掉,年紀大的都有些跪不住了,更別提小孩子了。
明珠也不敢去扶,生怕惹惱了康熙。
梁九功看到有人跪暈過去,才進殿同康熙禀報了此事。
康熙沉默半晌:“去跟明珠說,連降三級留用。”
自那日康熙在乾清宮後大發雷霆之怒後,皇帝放了不少年長的宮女出宮,又将宗室們和大臣們挨個叫過來談心。
話裏話外都是讓宗室們收斂一些,讓朝臣們別見天盯着他後宮。若有人再敢對太子動手,那就看看惠嫔和大阿哥的下場。
康熙對朝中的一些老人毫無好感,尤其是那些旗主以及下面這些勳貴們。康熙認為他自己掌管着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胤礽作為太子,自然而然就是上三旗下一任旗主。
他立了太子,又讓諸位皇子去分擔其他幾旗的權力,指望他們帶着旗下佐領共同輔佐胤礽。自此,徹底完成勳貴權力的集權。結果那幫子不争氣的蠢東西,拿着別人的東西去掘他和胤礽的墳墓。
因此在康熙看來,這些八旗勳貴們沒一個好東西。放着他親自立的、乖乖巧巧的儲君在一旁,不與胤礽親近。倒是有事沒事就和胤禩幾個人摻和到一塊,還成功把太子拉下馬,康熙對他們是恨得牙癢癢。
不就是打量着胤禩沒母族、沒外戚、好欺負,等胤禩一上位,怕不是八王議政都要回來了。他一手養大的好兒子胤礽同他一樣對勳貴們也不親近,所以這些人才會瞧胤礽不順眼,逮着一個機會拼命咬死胤礽。
他處置索額圖的時候,是那般的小心翼翼。在他看來索額圖一事絕不會牽扯到胤礽,他沒在任何場合表現出對太子的忌憚與失望。他前腳讓胤禩密審索額圖,後腳胤禩就把胤礽給賣了,帶着這些勳貴們把他和胤礽坑了個底掉。他是瞎了眼、失了智、昏了頭才會把皇位傳給胤禩。真要是給了胤禩,他這一輩子也就不用幹了。
旁人不知道康熙有心清算軍功集團,但也見識到了胤禔作為親生兒子都能被這樣對待,更何況自己。一時間,衆人都如履薄冰、膽破心寒。
康熙與胤礽這兩人,一個是大病初愈,一個是連日耗費心神,都需要靜養。這一養,小半年都過去了。
這半年裏,康熙把所有人都查了個遍,都沒找到太子口中那個人。因此康熙只當是太子病糊塗了,看花了眼。
靠近年關,皇帝下令要為太子祈福,這年基本沒怎麽過,宮裏人也不敢有議論。雖不見大紅喜色,但康熙也沒苛責宮人,照舊發了賞銀,衆人的微詞也少了些。
開過年,禦花園的花還沒盛開,皇貴妃便病了。太醫說是病入膏肓、藥石無功,康熙便去瞧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