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朕一刀砍了和太子厮混的下人
第二十三章:朕一刀砍了和太子厮混的下人
翊坤宮
康熙一進來便覺得藥氣難聞,他看着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皇貴妃,有些不太明白。這輩子,他不曾苛責皇貴妃,也沒有給她難堪啊,對她也算是尊重,怎麽還會病得如此嚴重?
慢條斯理地坐到她床沿上,康熙拉着她的手,細細問道:“怎麽病得這麽厲害?後宮諸事可以悉數交給貴妃,你便少操些心。好好聽太醫的囑咐,你這麽年輕,不要胡思亂想,過幾天這病就好了。”
康熙一邊說,一邊發現她身子有些發抖,嘴唇更是白得厲害。想到這半年裏,皇貴妃也不像從前那樣,換着法子找他。
一時間康熙仿佛覺得自己明白了什麽,因此低聲問道:“怕朕?”
皇貴妃不敢言語,只垂下眼,一手抓緊了被子,輕輕地點了點頭。若非康熙一直盯着她,都瞧不見她這點頭的動作。
康熙這下子全明白了,怕不是那天在乾清宮吓着她了,頓時覺得她這只是心病啊。
心病還須心藥醫。
想到此,康熙軟語溫言勸她:“朕那天在乾清宮有些失态,可能是吓到你了。你放寬心,朕不會遷怒于你。”
皇帝這話說得讓人心慌,想到皇帝那天滿臉溫和、帶着笑意逼迫胤禔自裁以及惠嫔血濺當場的樣子,她又覺得害怕了。
皇帝的笑都是假的!
皇貴妃掙紮着從康熙手中抽出她的手,口中嗚咽道:“臣妾不敢。臣妾病重,還請皇上恕臣妾失儀之罪。”
康熙見她這樣,多少有些憐憫,想到皇貴妃從前提起孩子的事,便想拿這個事寬慰她:“朕記得你從前說想要個孩子,朕把三公主過繼到你名下如何?”
“三公主今年不過七歲,她僅僅比太子小了幾天。因着朕事情多,常年不見她,就讓你多費心。一會朕就下旨,讓她多來看看你,如何?”
皇帝如今還活着的皇子只有胤禔與胤礽兩個,胤禔已被過繼,因此便只有嫡長子胤礽了。公主也僅僅活下來兩位,便是二公主與三公主了。
Advertisement
康熙暗自揣測,三公主生母位分低,只是個貴人。換個身份高貴的養母,估計大家都是樂見其成的。
因此,康熙繼續對她說道:“便是為了公主,你也要快些好起來,免得她幼年喪母。”
皇貴妃想到三公主的模樣,七歲的小姑娘乖乖巧巧,十分惹人疼愛。她只覺得自己要被皇帝吓死了,臨死前滿足了這個心願也算圓滿,便同意了這個事。
康熙一出了翊坤宮,便讓人将三公主送過去。又下旨封了三公主為端靜公主,也算是子以母貴,安撫一下皇貴妃那顆脆弱的心。
皇貴妃新得了端靜公主,心裏高興。公主年幼,她難免要多費心。因此,倒也沒有那個多餘的時間與心思去擔心皇帝要殺了她,病體反而慢慢好起來了。
康熙得知此事,也松了一口氣。
去年,赫舍裏一家子要送皇後庶妹進宮,他給推了。在康熙看來,小赫舍裏氏不得他寵愛,年紀也小,又為太子提供不了什麽助力,還不如自行婚嫁。
如今後宮格局剛好,皇貴妃與貴妃分庭抗禮,又能各司其職,他瞧着也沒出什麽纰漏。若是皇貴妃薨逝,他難免得為後宮之事再次費神。
時間眨眼就到了康熙二十年秋,皇太子外祖父赫舍裏·噶布喇病逝。
康熙思索半晌,按照舊例,給噶布喇上了“恪僖”的谥號。并讓他的長子、自己的妻弟常泰襲一等公,出任領侍衛內大臣;次子常海承襲世管佐領。
康熙對赫舍裏一家,心思十分複雜。從前他在氣頭上的時候,殺的殺、廢的廢,幾乎沒幾個人逃脫了去。但康熙轉念又想到,這全是他們挑唆自己與胤礽父子關系應得的下場,也不能全都怪他這個當皇帝的不顧念舊情,是他們不忠在前。
而且要不是索額圖一直慣着胤礽,他兒子也不會移了性情,驕奢起來。但凡索額圖和常泰兩人不曾密謀起兵一事,他也不會對胤礽心有芥蒂,以至于腦子一糊塗在情緒激蕩之時廢了太子,給了旁人可乘之機,使得最後無法收場,落得個兩敗俱傷。
在康熙看來,胤礽從前的錯,全是旁人的錯,總歸他們父子倆是沒錯的。胤礽那些犯上的事,全是索額圖和他的那些寡鮮廉恥的黨羽教唆的,帶壞了他兒子,才會讓他的兒子變成那副模樣。
他越想越氣,霍然起身,恨不得眼下就去索額圖府裏将赫舍裏那一家子都教訓教訓,看看他們還敢不敢教壞他兒子。
康熙此刻全然忘了,他自己也好不到哪裏去。他教胤礽的時候,一向是重學業輕德行。他教胤礽用兵打仗、監國理事,教胤礽如何去做一個君王。卻沒教過胤礽如何去為人處世,沒讓他成為一個進退有度的人,以至于讓胤礽的德行威望出了差錯,與不少臣子、兄弟結怨。
他本身就是個寧願委屈自己,也不會委屈胤礽的阿瑪。下面的人自然有樣學樣,便事事都随着太子的心意來了,反正最後都有皇帝護着。
康熙愈發覺得他要為胤礽鋪平路,武将勳貴、文臣宗親,都不能孤立太子,然後去選其他人。尤其是胤礽身份尊貴、性格沖動,走不了其他皇子那樣隐忍不發、拉攏朝臣的路線。
他記得胤礽揍人的時候完全不看時機是否恰當,也不會考慮後果輕重。從來都是性子上來了,管你是郡王、貝勒、還是兄弟,該揍就揍。也是他不好,在這方面,對胤礽向來是包容,沒有多多提點他。
想到此,康熙嘆了一口氣,胤礽身邊除了他這個當阿瑪的護着,就是赫舍裏這一家子不能成事的外戚。這輩子,他要早早将那些人都綁到胤礽這條船上,替胤礽謀劃好,不能重蹈覆轍。因此,康熙又冷靜下來,繼續給胤礽選伴讀去了。
伴讀還沒選完,康熙便接到皇貴妃身體大好的消息。他挑了挑眉,皇貴妃把自己折騰得病怏怏,就為了要個孩子?他又不是什麽妖魔鬼怪,何至于此。就算她親口提了,他不過是隔應幾天,也會随了她的意。
罷了,他還是少出現在皇貴妃面前吧,省得又吓着人家了。
皇貴妃病愈,上甚喜,封三公主為和碩端靜公主。
與此同時,修了兩年的毓慶宮終于竣工。
胤礽得知這個事,興高采烈地讓康熙和他一同去看。
康熙對毓慶宮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此刻牽着胤礽的手,便問他:“喜歡嗎?阿瑪回頭讓他們再布置一下,添一些物件。”
胤礽看着毓慶宮,原來這就是他以後的宮殿嗎?好漂亮!
他心裏高興,便對康熙說:“喜歡。”又想到乾清宮他時常用的、玩的那些東西,“阿瑪,我要把乾清宮的東西都挪到毓慶宮來。”
“阿瑪,你也跟我住毓慶宮吧?”
毓慶宮的奢華比乾清宮更甚,丹楹刻桷、富麗堂皇,這是康熙拿金銀珠寶生生堆出來的一個宮殿。在康熙看來,胤礽值得這世間最好的東西。這孩子從前和他住在乾清宮,如今區區一個毓慶宮,算什麽。
“阿瑪,什麽時候将我的東西搬過來啊?”
康熙蹲下來,捏了捏他的臉:“這麽着急啊?不想和阿瑪一起睡乾清宮了?”
胤礽雙手靠在康熙懷裏,雙手順勢抱住康熙的脖子:“要和阿瑪住。”
康熙抱着他起身,“住,你想在乾清宮住多久就住多久。等回頭,阿瑪給毓慶宮再送點東西,到時候我們再來看看。”
毓慶宮一建好,十一月的時候便有人上折子說太子該出閣讀書了,康熙思索半晌還是同意了。
胤礽的伴讀是他前前後後花了好幾年的時間,精挑細選的。
赫舍裏·察岱是常泰的兒子,與胤礽的關系是表兄弟,最為親近。
納蘭揆敘與胤礽同齡,是明珠的次子。明珠是科舉正途出身,長子性德更是風流蘊藉,父子二人與漢臣文官交往密切。
鈕祜祿·阿靈阿是皇貴妃的異母弟,出自鑲黃旗。
佟佳·法海是佟國綱次子,與阿靈阿同屬鑲黃旗。
永绶是恭親王常寧的長子,雖出自宗室,但與胤礽又是堂兄弟,自然也會順着胤礽。
巴爾圖是康親王傑書的第四子,傑書既是宗室,又出自正紅旗,是武将勳貴中的領頭人。
康熙将這些伴讀人選告訴胤礽時,胤礽有些吃驚。
“阿瑪,他們都是我的伴讀嗎?”
康熙點頭:“都是你的伴讀。既有外戚、又有宗室,還有文臣、勳貴也在其中,你要拿捏好他們之間的分寸,做到不偏不倚。”
說完,他又摸了摸胤礽的小腦袋:“怕不怕?”
胤礽自幼還沒有與多少同齡人接觸過,康熙這會子放開對他的限制,一下子給了他六個伴讀。別說怕了,他簡直是一臉興奮。
康熙也瞧見他臉上的表現,覺得他這是初生牛犢不怕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