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朕的太子給朕戴了綠帽子
第十三章:朕的太子給朕戴了綠帽子
康熙下了銮駕,直接去了煙波致爽齋。
第二日,王公大臣們便來觐見,康熙按照流程接見了他們。
想到蒙古王公一向與胤礽關系密切,康熙語氣尋常,又看向胤礽道:“按照往年的規矩辦吧,今年的宴會照舊由太子來。”
代康熙賜宴群臣,胤礽對此事輕車駕熟。宴席上,胤礽與衆人對飲,更是當場收了諸位王公呈上來的一對黃玉如意。
康熙窩在室內,聽聞胤礽表現,倒也不詫異。他已然習慣了,胤礽這個兒子啊,得意起來便忘形。
胤禔時常盯着太子,見太子這樣表現,只覺得太子越權,便去跟康熙告狀。
康熙聽完了胤禔的話,懶得搭理他。更何況,康熙如今也不會為了這事警告胤礽,因此只冷笑一聲道:“胤禔啊,多跟你二伯學學。”
康熙打發走胤禔,便出門尋太子去了。
太子不在自己住所,他此時正在跟胤禛、胤祥一塊讨論政事。
康熙等了片刻,胤礽才興高采烈回來。
見胤礽這樣,康熙覺得方才胤禔的事還是不告訴胤礽了,免得壞了胤礽的興致。因此只問:“去尋胤禛與胤祥了?”
胤礽點頭,“是,兒臣方才與四弟、十三弟在一起談論國事。”
康熙來這個世界也有不少日子了,眼瞅着胤礽面上的不得意日益消散,覺得自己也算是教導有方。
明日打獵的事,康熙覺得自己有必要跟胤礽透個氣,“明天狩獵,朕想用你今日收的那柄明黃如意做彩頭。”
胤礽一愣,不明白康熙這是為了什麽?不自覺喃喃道:“皇阿瑪。”
Advertisement
康熙見他這樣緊張,倒是柔聲安慰,“阿瑪沒有別的意思,做一場戲而已,你明日作壁上觀即可。”
話說到這個份上,胤礽不答應也不行,只郁悶開口:“兒子知道了。”
康熙原不想告訴胤礽,此時看他心情不好,便給胤礽透了底,“胤禔不安分,胤禩幾個也看你不順眼。你呢,這幾年都壓不住他們,你讓朕怎麽辦呢?”
胤礽沒想到是因為這事,不禁打了一個哆嗦,聲音都高了些,“皇阿瑪!這怎可?”
胤礽是瞧那幾人不順眼,但他總覺得不至于此。明白了康熙的意思,胤礽焦躁不安起來,到底是跪在康熙跟前:“皇阿瑪為兒臣費心,兒臣不勝感激。可兒臣求皇阿瑪三思,此事萬萬不可。”
康熙沒想到胤礽會求情,見他也不像是做樣子,倒覺得太子這輩子是真仁善,“你有心了。此事,朕意已決,你就當不知情。”
話落,康熙便打算走了,卻不想胤礽下一句話就讓他停下腳步,“阿瑪,可他們也是您的親生兒子。”
胤礽跪在地上,只覺得物傷其類,低垂着目光,木然問道:“皇阿瑪,若有朝一日,兒臣也犯了錯,做了您絕不會原諒的事,您也要這麽對待兒臣嗎?”
康熙想不明白胤礽還有什麽錯是他不知道的,在腦海裏仔細回憶了一番,也沒有發現,便道:“一碼事歸一碼事,你放心,朕不會要他們的命。”
胤礽勸不動,只好跟着康熙走了。待回到煙波致爽齋,胤礽便跪在門口,求康熙回心轉意。
旁人都不曉得太子因為什麽事挨罰,胤禛和胤祥得知太子此舉,也趕到康熙住所,陪太子一同跪着。
康熙覺得這孩子真是不識好歹,自己這麽做,還不是為了他!怕胤礽當真耍性子胡鬧,便讓胤禛與胤祥聯手将胤礽勸回去。胤礽暗恨這兩人什麽事都不知道,但也不敢将康熙的意思告訴他們。
次日,旌旗招展。
康熙帶着衆阿哥出席,親口許諾今日誰的獵物多,誰最出色,這如意便給誰。
胤礽面色慘白,眼下烏青。這倒不是他裝的,也不是被康熙今日行為吓得。而是他昨晚睡不着,生生熬了一宿,想了一夜自己的下場,越想越覺得自己也落不下個什麽好結果。
這如意,多少都代表着太子的身份地位。諸位阿哥發現康熙将此物作為頭籌,不免打量太子。瞧見太子這副表情,衆人哪裏還不明白。怕是太子又惹到皇帝了,不然昨日也不會平白無故地跪在皇帝屋前認錯。一時間,所有人都摩拳擦掌。
胤礽沒親自下場,因為康熙說太子病了。這話一出,他便是沒病也得病了。
康熙自己也沒去,見胤礽面色不好,狠下心不去看。他今日這出是為了誰?胤礽這個小沒良心的。
今日之事,除了胤礽,沒人知道這是康熙下的套。
胤祥為保太子的黃玉如意,拼了老命拿到了第一。
康熙對此倒是不意外,除了胤祥便是十阿哥胤俄了。然而胤禩一個也沒有射殺,是活捉了十一只。
如此情形,康熙不禁又看向胤礽。
你為他們求情,可是這些人卻拼了命要把你拉下馬,值得嗎?
胤礽感受到康熙的視線,也說不出什麽話來。他哪裏是為這些兄弟求情,他是為自己求情。
若是皇帝容不下其他兒子,那麽他呢?相比之下,他犯的事遠遠比這些人嚴重。想到此,胤礽不禁心亂如麻。
康熙不知道胤礽心思多,只讓群臣選,那玉如意是該給胤祥還是給胤禩?
群臣議論紛紛,最終贊同給八阿哥,因為八阿哥慈悲心懷。
弘歷出言反對,更是當場指出:若八叔是慈悲心腸,那皇爺爺豈非冷酷無情之人?
衆人聞言,不禁紛紛看向弘歷。
胤禛也吓一跳,當即壓下弘歷給康熙請罪。
弘皙也站出來,支持弘歷。
康熙拿胤礽的如意當幌子,覺得今日便是真給出去也不打緊。但有人圓場,康熙當即就坡下驢。
玉如意最終歸了弘皙,轉悠了一圈,還是在太子手裏。
胤礽看着這東西,心裏不得勁,便跟康熙請奏說,“皇阿瑪,弘皙年幼,如何承受得起?且今日原本就是十三弟獵獲最多,兒臣認為皇阿瑪該言出必行。”
他這最後一句話說得毫不客氣,康熙覺得刺耳,但也知道自己拿胤礽的東西下套,是對不住胤礽,就随了他的意。
狩獵一結束,康熙便喊胤礽一道走,胤礽只好悶悶不樂跟在康熙身後。
康熙有意打開胤礽心結,便與他并排走,又耐心問道:“今日之事,你自己也瞧見了,胤禩他們幾個可有給你留面子?”
胤礽自然是知道的,那些人哪裏會給自己留面子。可這回與之前不一樣,是康熙親自耍手段,給胤禩他們下套。胤礽不明白,為什麽康熙能這樣心狠?他做不到康熙這樣。況且,他也怕康熙給他下套,讓他摔個粉身碎骨。
見胤礽不言語,神情也不好,康熙只能溫言軟語哄道:“好了,朕只做這一次。往後你自己看着處理,朕不插手,總行了吧?”
胤礽心事重重離開康熙的住處,見夜色深了,便從鹿園穿過去,一腳深一腳淺地帶着何柱兒去了鄭春華那裏。
美人鄉,英雄冢。熱河這些日子,胤礽時常同鄭春華耳鬓厮磨。然而胤礽也沒想到這麽快,她便有了身孕。
一時間,胤礽心緒不寧。他深吸口氣,穩住心神,問道:“什麽時候有的?”
鄭春華衣裳半解,香肩微露,靠在胤礽懷裏,心下也惴惴不安,“前些日子吧。皇上那兒日日離不開你,這些天你都忙得腳不沾地。況且現如今這個情形,我又如何能打擾你?”
胤礽深吸一口氣,他又驚又喜,“生下來,春華,把這孩子生下來。”
鄭春華感受到胤礽的安撫,臉埋在胤礽的肩膀處,手環住胤礽的腰,哭着道:“太子爺,我害怕。”
胤礽抱緊了她,“我去想辦法。你放心,我不會讓你們母子出意外。”
想到康熙今日的手段,胤礽不禁心寒。哪怕明知自己在康熙心中的地位,胤礽覺得康熙還是會廢太子。
因此,胤礽不禁低聲道:“大不了,我這個太子讓皇阿瑪廢了。他一向疼我,總歸不會要了我們的命。”
鄭春華聞言,當即直起身,面對面看着胤礽,“你別胡說,都是我不好。”
胤礽捧着她的臉,給她擦了擦淚,“好好把這孩子生下來?嗯?”
鄭春華淚流滿面,她又如何能瞞天過海?不禁反問道:“這孩子如何能生下來?”
胤礽如鲠在喉,欲語還休,只好将鄭春華重新壓回自己的懷裏,“等我,等我想辦法。”
康熙躺在床上,睡不着。他覺得自己明明是一心為了胤礽,結果他兒子不領情,還給他甩臉色。
心煩意亂之下,康熙便打算趁着夜色走走,散散心。帶着禦前侍衛圖裏琛、德楞泰幾人出了門,康熙連個方向也沒有,只随意走着。
倒也巧,恰好走到了鹿園附近。
圖裏琛見是這地方,隐隐覺得不妙,怕自己命不久矣,當即落後皇帝幾步,找借口小解去了。德楞泰為了皇帝名聲考慮,也勸皇帝別再往前走了。康熙一個目光,吓得德楞泰不敢再言語。
見不遠處的屋子裏還有光亮着,康熙隔着窗戶也看見了一男一女在那裏厮混,不禁問道:“那裏頭住的誰?”
康熙瞧着那男的身影有點像胤礽,但覺得自己是眼花了、看錯了。
胤礽的女人不住在這兒,又如何會是胤礽?若住的是他的嫔妃,胤礽膽子也沒有這麽大吧?胤礽是太子,不會做出這種有辱名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