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皇後去世後朕找了個替身
第十一章:皇後去世後朕找了個替身
然而不管發生了什麽樣的變動,良妃都已經下定了決心,她要回去。多年以前,她從二十一世紀穿越而來,那天恰巧是九星連珠的日子。想到此,良妃便讓欽天監去預測。
倒也巧,沒過多久欽天監那邊就悄悄奏報,說九星連珠的日子即将到了,就在三天後。
于是這三天裏,良妃便多多叮囑胤禩,讓他平日裏謹慎辦差,不要惹皇帝生氣。更是私下問晴川,要不要與她一同回去。晴川猶豫,良妃便讓她回去仔細想。
是夜,明月高挂,良妃孤身去了火場,又派人去乾清宮請皇帝前來。
康熙不明白良妃深夜約他去火場的緣由,他心中好奇,便答應了。
然而剛到火場,與良妃還沒說上幾句話,康熙就見魏珠急匆匆過來,“皇上,毓慶宮奏報太子病重。”當下康熙就轉身離去,打算奔向毓慶宮。
良妃見皇帝離開,不禁出聲阻攔,“皇上,臣妾有話想……”
康熙聽明白良妃的意思,卻只道:“你先回承乾宮去,有什麽話明日再說。太子病了,朕得過去看他。”
良妃沒有明日了,她怔怔看着康熙,不禁問道:“在皇上心裏,臣妾是不是永遠都是皇後的替身?”
她聲音若有若無,讓康熙邁出去的腳步一頓。扭頭看着良妃,康熙語氣真誠道:“你是你,皇後是皇後。”他旁觀者清,自然知道誰是誰,絕不會将良妃視為皇後的替身。
良妃聞言,疾步走到皇帝面前,伸手将他抱住,又擡頭看着皇帝的面容,追問道:“那皇上能給臣妾一些時間嗎?容臣妾說完這幾句話就好。”
康熙不想在這裏和良妃拉拉扯扯了,拽下良妃的雙臂,他語氣也帶了些煩躁,“你先回承乾宮,朕說了明日會去瞧你。”
任憑良妃挽留,皇帝這回不再停下,步子反而邁得更快。
良妃瞧着皇帝急匆匆的背影,暗自傷神。原來皇帝連這點時間都不肯給她。
晴川來的時候,看見康熙的身影就避開了。見皇帝滿臉焦急地走了,晴川才現身。
一到毓慶宮,康熙就問太醫:“太子如何了?”
太醫已經診過脈了,也開了對症的方子。皇帝沒來之前,就連銀針也紮了。可惜的是,太醫這些手段只勉強緩解一二。藥正在熬,太醫希望它能有些用處,不然自己腦袋怕是得被皇帝摘下來。
胤礽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喊,“疼。”
康熙見他這樣,心裏也難受。他坐在床邊,又彎下腰,貼近胤礽的身體,問道:“哪裏疼?”
“頭疼。阿瑪,頭疼。”胤礽蜷縮着身體,不免痛哭。
康熙有意替胤礽舒緩,便伸手來回給他揉捏額角,又低聲安慰他:“有阿瑪在呢。我們喝點藥,一會兒就不難受了。”
胤礽覺得這疼痛來自身體深處。他如今渾身難受,有氣無力,更是頭痛欲裂,不禁喃喃道:“不想喝。”若是理智還在,他不會在康熙面前如此失态。然而他現在頭痛欲裂,哪裏顧得上這些禮節。
他這副模樣,讓康熙十分揪心。見胤礽雙手不斷去捶打自己,康熙勉強用單手壓住胤礽,另一手抹掉胤礽眼裏的淚,語氣頗為溫柔,“不哭啊。阿瑪喂你喝,好不好?”
皇帝的溫言軟語絲毫沒有作用,胤礽疼得冷汗直冒。他手腕一轉,死死捏住康熙的手,連青筋都冒出來了,又上氣不接下氣道:“阿瑪,兒臣是不是要死了?”
胤礽手勁不小,康熙被捏得生疼。然而胤礽渾身難受,康熙便忍了這份疼痛,“不會的,有朕和太醫院在呢。”
太子病因蹊跷,康熙心裏焦急,便追問太醫:“太子這病,是因為什麽?”
胤礽喘着氣,聽不見任何話。他眼冒金星,仿佛看見了另一個自己。
廢太子确實出現了。
九星連珠徹底成形之時,廢太子感受着身體的凝實,恍然如夢。他扭頭看着康熙,忍不住将雙手攀附在皇帝的脖頸處,繼而微微用力。
康熙視線一刻都沒有離開過太子,自然知道現在這具身體裏是他親兒子胤礽。雖被胤礽的動作驚到,但他心中還是喜悅大于擔憂,便呼喚道:“保成。”
然而下一刻,康熙便覺得喉嚨一緊。他不可置信,下意識地去掰胤礽的手。
胤礽面露嘲諷,他聲音夾雜着一股子虛弱,“皇父,您再用些力,把兒臣這雙胳膊也廢了好不好?就跟您廢兒臣的太子位一樣,如何?”他是有心置皇帝于死地,但如今他雙臂無力,且當着衆多宮人的面,他又能使出多大力氣?
康熙覺得自己心口都被胤礽這話堵住了,他也不再掙紮。看着胤礽的神色,他緩緩松開手,目光低垂,忍不住嘆息道:“是阿瑪對不住你。你便是心裏有恨,也要等病好了,現在別胡鬧。”他一邊說,一邊咳嗽。感受着胤礽手上的力度,康熙覺得自己脖子那裏怕是有了青紫之色。
胤 礽氣得半天說不出話來,什麽叫做病好了?看着康熙的臉色,不禁冷嘲熱諷,“兒臣一個孤魂野鬼,哪裏會有病?倒是您,現在裝模作樣,怕才是有病。”他話音一落,就看見外面天空驟然亮起。一時間,胤礽神色微愣,繼而渾身發燙,臉上也泛起潮紅。
康熙也被這異常弄得心驚,下意識地看向胤礽。見胤礽又面露痛苦,唇邊不斷溢出□□,不免問道:“怎麽了?頭又疼了嗎?”
胤礽盡量忽視掉心裏與身上的異樣,他拼命告訴自己,不要被康熙的關心所打動。手心裏是皇帝的致命之處,胤礽将大拇指按在康熙喉結兩側,略一使勁就能感受到皇帝不由自主地吞咽。
真可笑啊,皇父在緊張。緊張什麽呢?緊張自己殺了他嗎?胤礽費勁掀起眼簾,看着康熙的臉色。他想不明白此刻康熙心裏是什麽感受,可他看清了康熙的眼神裏全是對他的縱容。
勉強撐着一口氣,胤礽顫顫巍巍地回了康熙的話,“您知道兒臣哪裏最疼。”身上哪有心裏疼?他最尊敬的皇父親手在他的心上劃了幾道傷痕,這傷好不了。
胤礽聲音雖低,但語氣強勢,目光裏也全是怒意,“兒臣恨不得當年真的起兵了,這樣才算對得起您心裏的那些猜忌。”
康熙感覺自己脖頸處的手勁漸漸消失了,他眼裏泛着紅絲,心口也疼痛難忍。但他顧不上自己,只擦了擦胤礽額頭冒出的冷汗,語氣也帶了不少歉意,“阿瑪知道,阿瑪都知道。是阿瑪錯了,對不住你。”将胤礽抱在懷裏,康熙哄着他:“等你好了,阿瑪就禪位,好不好?”
胤礽一個悶哼,不再言語,直接昏厥過去。
康熙見狀,将胤礽平放在床上,指揮宮人去給胤礽擦身。待收拾完了,康熙才讓太醫給自己揉一揉脖頸處的淤青。
皇帝與太子聲音雖低,但同在室內,哪裏會聽不見。一時間,毓慶宮衆人都跪在殿內不敢言語。
殿內寂靜無聲,也不知過了多久,康熙才道:“今日之事,若是宮中有任何風言風語,朕要了你們的命。”放心不下胤礽,康熙便在毓慶宮徹夜照顧他。
看着胤礽昏迷不醒,康熙心痛至極。一方面是為胤礽不知名的昏厥而擔心;另一方面便是喉嚨處的疼痛在時時刻刻提醒他,胤礽有多恨他。
上一世死前,他以為這孩子已經原諒他了。現在看來,是他太想當然了。康熙閉眼,長嘆一聲。恨他應該的,都是他不好,才讓胤礽遭此大罪。
經過今晚,康熙算是徹底明白了。不管胤礽有多恨他,這孩子都不會動弑父的念頭。伸手摸了摸胤礽的臉龐,康熙不免道:“等明日你醒了,你想怎麽樣,阿瑪都可以由着你。”
次日一早,太子蘇醒。
見康熙眼下烏青,胤礽不免關心他:“皇阿瑪,兒臣讓您受累了。”他視線往下,又看見康熙脖子處戴了圍脖,心有疑惑便問道:“您脖子怎麽了?”
康熙掩住心裏的失落,“不妨事,你醒了就好。”胤礽前後的态度差別太大,康熙一下子就區分開兩人。
胤礽昏昏沉沉睡了一晚,現在是精神已經緩過來了,便對康熙道:“您回乾清宮歇息吧?兒臣收拾妥當後,就去乾清宮。”
康熙搖頭,“朕睡一覺就好了,你就在毓慶宮多歇幾天。”
“兒臣知道了。”胤礽預備起身恭送康熙。
康熙壓住他想要行禮的舉動,“躺着吧,不要多禮。”說罷,才轉身離去。
一回乾清宮,康熙就卸下渾身的力氣,躺在床榻上閉目養神。卻不想這一躺,就是一整天。
待到晚間醒來的時候,康熙才聽魏珠奏報,說良妃消失了。
嫔妃失蹤是大事,按理說康熙該派人細查,只是如今康熙滿心裏都是胤礽昨晚的樣子。
一想到胤礽那麽恨他,康熙哪裏有多餘的心思去管一個後宮妃子是死是活,于是便冷言道:“那就去找。好端端一個人還能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胤禩已經找了一整天,他悲痛欲絕,晴川寸步不離地陪在他身邊。
然而皇帝卻無動于衷,也絲毫不曾哀傷,于是良妃失蹤一事便沒掀起任何波瀾,衆人便只當良妃是去了。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弘煜一天天長大,胤礽性子也越發沉穩。這十幾年來,太子與太子妃琴瑟和鳴,便給弘煜添了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康熙愛屋及烏,對胤礽的子女多有疼愛。
康熙看着鏡子裏的容顏,發現鬓角的白發若隐若現。想到夜間,他也睡得不像往年那麽安穩,便明白自己已經老了。
按理說,年紀大了,腦子也不如以前好使。然而康熙這些年一看到胤礽,就會想到當年九星連珠那晚發生的事。
想得多了,就容易傷身。皇帝身體日漸虛弱,太醫建議皇帝不要憂思過重。然而康熙心裏裝着廢太子,哪裏能當真放松下來。他實在是怕廢太子再次還魂,自己卻毫不知情,從而使得那孩子更加恨他。
這些年,康熙琢磨來琢磨去,頭發都想白了,都不知道該如何讓自己兒子消氣。他明白,保成脾氣上來了,性子更為執拗。他如今已經服軟了,這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想到此,康熙不免暗自傷神。
這一輩子,康熙帶着滿腹心事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