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突飛猛進

第17章突飛猛進

“你平時起跳之前,站位有固定過嗎?大概固定在多少米?”金雪看了看吳旭的六秒跑成績,針對性地發問。

吳旭搖搖頭回答道:“差不多四十米左右,這個都是靠目測的。”

“那好,這幾天你就着重給我練六秒跑,不用起跑器,直接直立起跑。除此之外,保持你之前的訓練節奏,但是姿勢一定要對,不對的話寧可不做。”金雪有條不紊地安排着。

“還有,我給你的幾本書,重要的頁碼已經做了書簽,你要在三天之內看完,不然接下來的訓練聽不懂。”

聽得這話,吳旭的臉上立刻浮現出幾分苦惱之色。

他雖然願意去學,可金雪給她的時間着實有點少。沒辦法,這幾天只能少玩點了。

前三天,吳旭每天早上八點固定來到圖書館自習室,完成金雪安排的學習任務。吃過飯午休後,便來到室內體育館,一次次重複嘗試六秒跑,不斷讓身體去适應六秒時的最高速度。

金雪還用小賣部買的鬧鐘自制了一個六秒定時裝置,只要在吹哨的同時按下開關,六秒過後便會自動響鈴,從而讓吳旭形成一種條件反射,能夠加深對六秒跑的印象。

在教導吳旭的同時,金雪自己也沒閑着,每天的訓練并沒有落下。

六秒定律對她來說雖然不适用,但她也依舊會去練,慢慢加到六秒五、七秒,以探尋自己的最大速度時間點。

只是這個時間點很難摸清,并且金雪她現在仍處于身體發育期,發育成型後這個時間點也會變化,所以需要保持一種動态平衡才行。

第四天,剛一來到體育館,吳旭就強烈要求到樓下田徑場去。

不為別的,這孩子練了三天覺得自己有了大幅度提升,想要看看自己的實力水平。

金雪見他這麽積極,也沒阻攔,帶着吳旭便來到了田徑場。

“喲!吳旭,你可算是下來了。這幾天你們在練啥呀?什麽秘密訓練?給我們講講?”

跨欄隊的宋晨陽好奇地打量着吳旭,但後者看起來身體沒什麽變化,這也讓他有些失望。

“沒啥,就是室內跑步。”吳旭語焉不詳,他快步走向沙坑,而後蹭蹭蹭地用步子丈量着起跑位置。

金雪背着手慢悠悠地從田徑場門口走來,一邊走還一邊大聲指導着。

“往後退,再往後退,起碼四十五米!”

“好的!”吳旭大聲回應。

兩人大聲的交談也是吸引了一些人的目光,吳旭原先的教練也好奇地湊過來看。

“怎麽這麽遠?”教練疑惑道:“算了,你跳個我看看。”

“好嘞。”

吳旭提起精神,在看到金雪已經走到沙坑旁後,他和先前訓練時一樣,沉住一口氣,随後大踏步地向前沖刺。

“哎呀呀,踩線了。”站在一旁的教練看得十分清楚。

吳旭這次的助跑距離确實比以前更長,速度也比之前快上幾分,但改變技術帶來的副作用就是沒法控制步點。

因此,這次吳旭在起跳的一瞬間便有半只腳超過了踏板,感覺到犯規的他頓時放棄了空中的後續動作,頹廢般地讓自己的身體自由下落。

“這次失誤了,再來一次。”吳旭讪讪地笑道。

金雪也是微笑着站在一旁,不顧身邊人質疑的眼光,仿佛這是她預料之中的事情一樣。

吳旭一個機靈的翻身,從沙坑邊爬出,而後小跑着再度來到他的起跑點。

再度起跑加速,只是這次,吳旭的步點明顯有些拘謹。他在啓動加速的前幾步就沒有第一次那麽流暢,并在接近起跳線的一段距離內由大踏步切換成了小碎步,大量的初始速度便在此時消散于無形。

很顯然,他的身體記憶又幫他在最後的幾步裏回到了原先的跑動節奏之中。

吳旭的雙腿在空中如同蹬自行車一樣邁動着,但很顯然他對這次起跳并不滿意,因此雙腿也只是出工不出力,沒邁兩下便重重地跌落在沙坑之中。

抖了抖身上的沙子,吳旭直接起身,又想回到起跑處再試一次。

“你幹嘛去?我還沒量呢。”金雪叫住吳旭。

“不用量了吧……”吳旭尴尬道:“這次肯定不遠,沒跳好,讓我再跳一次試試。”

“還是量一下吧。”吳旭的教練卻在一旁出了聲。此刻的他陷入了沉思,雙眼盯着吳旭剛剛落下的沙坑印子。

“那好吧。”吳旭有些不願地站在一旁,一只手捏着卷尺。

金雪卻沒有直接把卷尺拉開,而是問了一個看似有些奇怪的問題。

“吳旭,你覺得你這次跳了多遠?”

“啊?六米七?應該不超過六米八吧?”吳旭奇怪地問道。

“那麽……”金雪輕輕把卷尺拉開,直到碰觸到吳旭的落點。

“7米01,你這次超過七米了。”金雪笑着說道。

“這麽遠?”吳旭有點不敢相信地說道:“我感覺我跳得很爛啊,平時這個程度最多六米八,怎麽這次會跳七米?”

“吳旭,你起跳速度比以前快了點。”教練沉聲說道:“真的,你可能自己沒有感覺,但我剛才在一邊還是看得比較清楚。”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吳旭自己甚至都沒有發現。

“這樣,你再跳一次,這次不用管踩不踩跳板,直接用最大力氣跳出去,我們測一下你的純跳動距離。”教練又吩咐道。

“是!”吳旭高興地回答,他已經開始躍躍欲試。

很快地,吳旭再次站上之前量好的起跑點。

金雪悄然從背後摸出一個鬧鐘,在吳旭起跑的一瞬間按動六秒計時。

鈴響,騰空。

吳旭這次的騰空姿勢十分流暢,起跳時沒有絲毫減速。他的身體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雙腿賣力地擺動,破開空氣阻力的同時盡力前伸,以達到最優秀的滞空時間。

教練眼疾腳快,在吳旭起跳後的一剎那便拿腳抵住了吳旭的起跳點,等會需要從這裏開始測量。

吳旭從未體驗過如此美妙的起跳。

落地後一個翻滾,吳旭直接激動地跑向金雪,抽出卷尺,迫不及待地站到起跳點。

金雪一步步地後退。

六米五、七米、七米五……

7.56米!

誰都沒有想到,僅僅三天,吳旭的純跳動距離就能達到7.56米!

雖然因為沒有心理負擔,純跳動距離本身就要比正常規則下跳得遠,但吳旭之前的PB7.18米,純跳動實力最多是7.35米左右,這三天一下就把他的跳動實力提升了0.2米之多!

也就是說,只要吳旭能夠在改變起跑技術的同時精準判斷步點,那麽很輕易地就能突破7.30的一級線。

甚至于他就算不能精準判斷,只要運氣好一點,多跳個那麽幾次,7.40米以上也是完全有可能蒙中。

“金教練,你太神了!”吳旭激動地叫道。

一旁觀看的學生們也都蠢蠢欲動,他們之中也是有短跑專項的運動員。既然金雪跨界教跳遠都效果那麽好,那她教自己的本職短跑的話,豈不會……

“這樣,有想練百米或者跳遠的,等我九月比完亞錦賽回來,你們可以來找我。”金雪見他們有些躍躍欲試,也是笑着說道:“再過一個星期左右我就去首都集訓了,等我回來再說吧。”

“不過呢,如果要跟我學,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願意看書。”金雪頓了頓,而後又說道:“我帶人不看技術基礎,也不管你現在什麽實力,只要基礎理論掌握到位,我都有把握讓你們的實力提升一個檔次。”

說罷,金雪向着吳旭招了招手道:“吳旭,跟我回去做數據登記。”

看着二人遠去的背影,吳旭的教練陷入了沉思。

似乎,多看書真的有很大用?

……

接下來的一周內,除了繼續訓練六秒計時跑以外,金雪還為吳旭安排了新技術下步點的全新測算技術。

如果說先前吳旭踩板的成功率為10%,那麽經過幾天的訓練下來,這個成功率就已經提到了30%、40%,甚至更高。

在臨走三天前,金雪還特意請吳旭的教練過來,讓他為吳旭再次測試了一組共6次跳遠,分別為7.16米、犯規、7.37米、7.43米、犯規、7.29米,成績顯而易見地提高了數個層次。

今天是2003年8月2日,明天就是去首都國家田徑隊進行亞錦賽集訓的日子。

金雪靜靜地坐在電腦桌前,屏幕上赫然顯示出一篇即将完工的文章——《論六秒定律在跳遠運動員助跑訓練中的速度影響研究》

“跳遠助跑的步數和長度在整個跳遠技術地位裏十分重要,直接關系到運動員能否保持最大的助跑速度,也是保證起跳質量的關鍵。能否将最大的助跑速度直接轉化為有效的起跳,是決定跳遠運動員最終成績的……”

“本次實驗參考英國科學家希爾的研究數據,以江南大學跳遠特長生為例,探究六秒定律對跳遠運動員成績的影響,實驗數據結果表明……”

“總的來說,六秒定律在田徑領域內的應用是存在共通之處的,它不僅僅能夠在短跑訓練中起到良好的強化作用,在其他需要爆發力的項目中均存在可行之處。因此,田徑教練員們需要正視六秒定律的實用價值……”

“作者:金雪,江南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體育教育系”

點下保存,金雪打開郵箱,再度向《體育學刊》發出自己的第三篇論文。

想要提升一個國家的體育實力,并不只能依靠天才。

天才只是一時的流星,待到年華老去便會瞬間黯然失色。只有知識的積累與傳承,才是一個國家體育領域的命脈所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