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最強省隊
第21章最強省隊
滬都體育館。
由于剛剛經歷過非典的肆虐,偌大的體育館已經冷清了好些時間。不過好在國家防控出色,醫護人員殚精竭慮,目前的華夏已經從非典的陰影中脫離出來。
滬都作為一線大都市,過來觀賽的人員确實很多,且很多人是自發買票觀看。不像有些時候在小城市辦比賽,為了充人頭,還會組織學生免費當觀衆。
江南省隊此次派來的随隊短跑教練是譚鴻海,他曾經是1982年全國錦标賽的400米冠軍。
這次比賽共有四天時間,因此第一天的安排較為充裕。簡單的開幕式過後,上午九點開始徑賽預賽,而下午的時間被留空,直到晚上才繼續進行比賽。
但女子百米的賽程安排卻将最後三場比賽都放到了9月12日,雖然是上午一槍晚上兩槍的安排,但對于很多四分之一決賽就需要全力的運動員而言很不友好。
好在江南省隊水平很高,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
上午十點,金雪和其他幾位江南省隊隊員開始進行檢錄工作,她們的身上都穿着一件定制的省隊隊服。但雖說是定制,實際上也就是制式背心改個顏色,貼個标簽,沒什麽大的區別。
站在檢錄處,金雪發現此次參加百米的運動員着實很多,幾乎是她見過最多的一次。
畢竟,除了34個省級區隊以外,還會有八一隊、火車頭隊這樣的頂級強隊,以及特別行政區隊。
“呦,老譚,今年你們可是有福了,這一來一回,隊裏出了三個國家隊。”
川蜀省隊的主教練李滔湊了過來,他們都是上個世紀的短跑運動員,在年輕的時候雖然不是特別熟絡,但也是有着幾分交情。
川蜀省隊和江南省隊本身就是在競争中相互成長,這兩位主教練也是經常有着較勁。但賽場上是對手,下了場則是朋友,經過多年的帶隊,兩個人的關系也好了起來。
“哈哈,運氣,運氣好。”譚鴻海大笑着,單手指向預賽區的幾位運動員,接着說道:“這個袁玲玲,還有金雪,都是一家小體校裏出來的,你說神奇不?我看你呀,也得去多挖掘挖掘,搞不好哪個小地方也有幾個沒被發現的天才。”
“你就別了吧,就算沒她倆,你們還有全國第一的秦汪萍。”李滔故作嫌棄道:“這回想拿幾個金牌?我估計你們全包了吧!”
“咳咳——”譚鴻海老臉一紅,連忙轉移話題:“不好說的,不說了不說了,第一組要開始了。”
第一組的預賽便是有川蜀省隊的主力曾繡珺出場,其餘人員金雪并不太能認得出來,只是對她們的名字大概有些印象。
這些運動員的水平普遍不高,目前國內所有運動員湊在一起可能還不如世青賽的整體實力。
很快地,第一組預賽結束,曾繡珺順利地以11.86奪得小組第一,輕松進入複賽。
第二組是袁玲玲上場,這組裏也有着川蜀省的大将顏舒。看來由于袁玲玲年紀小,比賽成績分布單薄,主辦方并未把她當做種子選手進行分組。
一般情況下,主辦方會保證同小組不會出現兩個相同省隊選手,以及不會出現兩個強大的種子選手。
只有在複賽半決賽的時候,才會不得已将這些選手分到一起,但也會盡量避開。
場上的袁玲玲顯得有些躍躍欲試,金雪看着袁玲玲的樣子,作為多年的老隊友,她一下子就猜出了袁玲玲心中所想。
沒錯,這姑娘肯定又要全力沖預賽。
因為今天只比一槍預賽,而且還是在上午,有整整一天的時間進行恢複。
袁玲玲本身又好鬥,只有在賽場上才能發揮出她的最佳水平,平時的訓練成績無法體現她的真實能力。
果不其然,第二組預賽發槍後,袁玲玲一馬當先,直接拉開旁邊選手一個身位。只有一旁跑着的顏舒在和袁玲玲并駕齊驅。
過了六十米,顏舒已經準備放水保存體力,可她發現一旁的袁玲玲依舊沒有減速。
不至于吧?
高速移動中的顏舒向袁玲玲瞟了一眼,她發現袁玲玲還是在拼命地沖刺,雙臂似乎擺動得更加賣力了。
估計又是哪個年輕選手,算了,你沖吧,我放了。
顏舒畢竟經驗豐富,不會受到袁玲玲的影響。要是同樣是一名年輕小将,估計一上頭,可能就會在預賽和袁玲玲拼到底了。
11秒76,袁玲玲率先沖過終點線,緊跟着的顏舒跑出了11秒84的成績,後面的選手則一個也沒跑進12秒。
這也不奇怪,國內女子運動員本身就比較少,現在的大部分一流選手全力也就是11秒60附近的水平。像秦汪萍能夠經常跑進11秒50,已經是國內第一的發揮了。
袁玲玲看了看自己的成績,似乎有些失落地走到休息區。金雪猜測,她是想在這場比賽裏達成健将,只可惜運氣不是很好,差了0.06秒。
這場比賽的風速是+0.1m/s,基本等于無風。假如來一個1.5m/s的風速,袁玲玲這槍基本就是11.70以內。
因為有物理學家曾經對短跑風速進行建模研究,他們發現,每1m/s的風速對運動員成績的影響在0.05-0.1秒之間,但超過2m/s的風就不适用于這一計算方式。國際田聯的合法順風上限也就是2m/s。
不過這槍跑下來,金雪看到袁玲玲似乎沒有太過疲憊的樣子,比起別人要精神許多。
金雪突然想起,上次江南省大獎賽的時候,袁玲玲也是一天之內兩次突破極限,且身體沒有什麽特別的反應。
難道她有特殊的體力恢複能力?
不多想了,馬上就輪到金雪上場。
預賽第四組便是金雪上場。
發槍之後,金雪的起跑反應有些随意,這組對她來說沒有任何壓力。
上一次比賽是在7月,如今已經過去了兩個月,雖然兩個月的時間裏不會存在什麽大的提升,但對于身旁這些12秒左右的運動員而言,僅僅能領先金雪前30米的距離。
30米一過,金雪啓動加速剛一開啓,大部分選手就已經落在了她的身後,只有一位粵西省選手在苦苦支撐。
接着又是經典的後程放水,沖過終點線時,金雪的成績是11秒69。
其他運動員一輩子追求的健将資格線,就在金雪腳下輕而易舉地突破。
“跑得很好。”
一下場,譚鴻海便湊上前來,遞過一瓶水。
雖然金雪隸屬于江南省隊,但她從來沒有進過省隊訓練場,直接從城北體校升到了國家隊,因此譚鴻海也是第一次現場看到金雪跑步。
随後的幾組預賽裏,秦汪萍和倪小麗先後跑出11秒67、11秒85的優秀成績。
江南省隊四名成員,全部成功進入第二輪複賽。
随後,200米的唐容容和倪小麗也是輕易拿下小組第一,今天的預賽裏沒有出現爆冷,國家隊所有成員都輕松挺進下一輪。
中午吃飯的時候,袁玲玲的興奮勁兒又來了,完全看不出是剛剛突破極限的樣子。
“哎,我說下午剛好沒比賽,咱們幾個練一下接力怎麽樣?”袁玲玲提議道。
“你早上沖那麽狠,還有勁跑啊?”金雪白了她一眼。
“我不累,一點感覺都沒有。”袁玲玲信心滿滿地說道:“我還沒跑過接力呢,讓我試一試呗。”
“也好。”秦汪萍說道:“反正早晚都要練的,我們正好五個人,分兩組吧,到時候看誰狀态好就誰上。”
“你們都跑哪棒的呀?我想跑第一棒。”袁玲玲好奇問道:“我知道小雪肯定是第四棒,要麽是第二棒,她絕對不可能跑第一棒,第一棒我都比她快。”
“哈哈,她是跑第四棒的,我的話一二三都能跑,倪小麗專門跑二三棒。對了容容,你會跑哪一棒?”秦汪萍看向唐容容。
“我和小麗姐一樣,也是二三棒都可以。”唐容容回答道。
其實只要第二棒會跑,第四棒就完全沒有問題,但第四棒會跑,第二棒就未必可以。第二棒由于需要一次加速和一次減速,所以對于金雪來說,交給第三棒會是很頭疼的一件事情。
因為正常情況下第二棒交給第三棒的時候速度已經降了下來,第三棒的運動員剛好啓動加速,二人保持平衡,這樣才能穩穩接到棒子。
但是金雪這種情況,在高速沖刺的時候沒人能跟上她的速度,所以必須主動減速交棒,這樣就太浪費了,還是第四棒更加适合她。
吃完飯,幾人回到休息室進行午休。大約兩點左右,在征得主教練譚鴻海的同意後,幾人連同教練一起前往田徑場。
譚鴻海從包裏拿出自帶的接力棒,這是從省隊器材室拿的,不用白不用。
“你們三人的排棒順序我都向于主任詢問過了,現在我做一下安排。首先金雪肯定只能跑第四棒,那如果上唐容容,秦汪萍你就跑第一棒,倪小麗第三棒,沒問題吧。”譚鴻海看向五人。
“沒有問題。”衆人異口同聲,這确實是最合适的安排。
“那好,如果上袁玲玲跑第一棒,秦汪萍就是第二棒,倪小麗還跑第三棒,三四棒盡量不換,這樣交接也更順手。秦汪萍你作為隊長,辛苦一下。”
“好!”秦汪萍堅定回答道。
“我希望最好到時候預賽決賽一人上一場,這樣也方便你們未來的發展。”譚鴻海滿意地看着五人。
“明白,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