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省隊聚餐

第20章省隊聚餐

由于全錦賽是按照省份劃分隊伍,所以國家隊的運動員們并不會作為隊友出戰。

全錦賽、全運會這些比賽某種程度上說比亞錦賽、亞運會還要重要,畢竟它們涉及到體制內獎勵的問題。

首先,全錦賽成績涉及到運動員工資問題。獲得的成績越好,運動員收入越高,資源傾斜也就更加明顯。而且如果運動員退役後想要從政,全國級別的獎牌比起亞運會獎牌份量更重,對運動員的地位也有相當大的影響。

所以,除了奧運會或世錦賽,各個省隊的領導們最看重的便是全運會和全錦賽,這也涉及到省裏的面子問題,每個省都會進行競争。

江南省目前處于一枝獨秀的形勢,國內三大高手金雪、秦汪萍、倪小麗都隸屬于江南省。

而原本強大的川蜀省,由于絕對主力李雪玫的退隐,漸漸有些退出第一梯隊。她們隊裏最強的曾繡珺與顏舒,也僅能跑出11秒70左右的水平。

九月初的滬都依舊炎熱,由于本次全錦賽規模極大,組委會選用和國際大賽接軌的四槍制比賽方式,即預賽、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和決賽。

預賽将在9月11日舉行,而剩下的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和決賽則是在同一天,這種賽程安排并不是很到位。

不過對于強大運動員來說,前三槍都不需要發揮太強水平,可以當做熱身。

畢竟,目前國內能跑進12秒的女子運動員滿打滿算不會超過30個,這次全錦賽也不是沒有PB在12秒開外的運動員報名,她們基本就是走個過場,過來增加一些比賽經驗。

金雪來到滬都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田徑場看場地,而是撥通了袁玲玲的電話。

因為袁玲玲幾天前打電話告訴過自己,她也會來參加這場比賽。

袁玲玲的訓練手記時已經可以突破11.6秒,如果發揮優秀甚至有機會直接達成電記健将。這次全錦賽突破半決賽不成問題,說不定還能進入決賽。

“喂?玲玲?我已經到滬都了,我們在這邊的賓館。你那邊怎麽樣?江南省隊什麽時候到?”

“啊,我們現在在大巴上,車剛開,估計走高速兩個多小時就到了,江南市離滬都就兩百多公裏。”電話那頭,袁玲玲的聲音中有些激動:“小雪,你們怎麽來的呀?首都坐火車到滬都得開一天吧?”

“我們坐的飛機。”金雪笑着說道:“國家隊報銷的。”

“羨慕啊,我到現在還沒出過幾次省,小雪你都出國比賽過了。”袁玲玲感慨道:“不過滬都我倒是挺熟,畢竟咱們是江南省的,正挨着邊,我小時候經常過去玩。”

這次江南省只從省裏帶了兩名短跑選手,一位是報名百米單項的袁玲玲,另一位則是200米專精的唐容容,她也有着24秒以內的健将級別實力。

所以,江南省隊本次可謂是底蘊雄厚。別的省接力隊甚至為了湊接力隊需要從400米方面借調,而江南省隊直接擁有紙面上的四大健将,令其他省隊十分眼饞。

本着以賽代練的原則,既然出來比賽,訓練就不必強度太高。所以國家隊的幾名成員在來到滬都以後也都是暫且放松,轉而去和自己隸屬的省隊交流感情。

于偉力雖說是江南大學體院院長,但畢竟也是國家隊主教練,因此在這種省級較量中也不适合出面。他來到滬都,将隊員們安置好後,便悠哉悠哉地坐車去了江南市。這裏的事用不着他操心,待到出征馬尼拉時他再回來就好。

江南省隊的大巴車終于開來,車門剛一打開,袁玲玲就提着個大包從車上跳了下來。她将包包随意一放,一個熊抱便撲向金雪。

“耶~小雪,世青賽金牌呢?給我看看!”

前幾天二人通電話的時候,袁玲玲就特意讓金雪把她的金牌帶着,她還沒見過世界大賽的獎牌。

金雪從胸口的口袋裏摸出一條绶帶,将金牌輕輕地拽了出來。

“給,送你了,拿去玩吧。”

“哇!這麽好!诶小雪,你說這個金牌裏到底有多少金子?還是說表面是金,裏面是銅?我之前網上看到一篇文章,他們說只有第一屆奧運會發的是純金的……”

“哈哈,當然是鍍金的。”金雪哈哈一笑,而後說道:“你想拿純金的,等以後去比國際田聯黃金聯賽,拿到全球六連勝會有50公斤的金錠獎。”

“那算了。”袁玲玲嘟囔着嘴:“我又不是李雪玫,跑不過那幫黑人。”

“哎,別這麽想,黑人也沒啥了不起。”金雪輕聲說道:“來,別說那麽多了,我帶你去見見咱們江南省的前輩。”

金雪領着袁玲玲和唐容容,以及随隊的後勤人員來到了統一安排的酒店。将二人的房間整頓好後,剛好是晚飯時間了,幾人提議直接在食堂裏約一次飯。

運動員比賽期間肯定是不讓出去吃飯的,不過好在滬都是華夏頂級大都市,為運動員安排的食堂也可以單獨點菜,還有獨立的包廂。

幾人圍桌坐定,隊裏資歷最老的秦汪萍接過菜單,随意點了幾個江南口味的清淡菜,又吩咐食堂提供一壺熱水。

比賽前不适合吃得十分油膩,也最好只喝白開水,不要喝含有添加劑的飲料,不然容易幹擾尿檢。

像省級大獎賽可能不會尿檢,但國家級別的大型賽事基本都是需要做尿樣檢查,雖然有些時候也是浮于形式,但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會檢查得非常嚴格。

“大家都先認識一下吧。我是秦汪萍,三年前加入國家隊,你們可能很少在省隊見過我。現在我在練100米、200米兼項,這次我也兩項都報了名。我旁邊的是金雪,應該都認識吧,今年世青賽金牌。這位是倪小麗,也是練200的,兼項100。”

秦汪萍一邊說着,一邊站起身來用熱水為四位隊員沖洗着餐具,而後在每個人的杯子裏倒上半壺熱水。

“來,以水代酒,咱們先幹一杯。”

秦汪萍端起杯子,她給人帶來的感覺就像是一位成熟而幹練的大姐姐,完全不像是21歲的樣子。

別人的21歲,或許還在大學裏為畢業設計焦頭爛額,秦汪萍已經成為獨當一面的強者。

“謝謝秦姐。”袁玲玲和唐容容端起杯子連聲道謝。二人對視一眼,袁玲玲率先開口。

“我是今年剛來省隊的,才待了兩個月,還是個菜鳥。”袁玲玲撓了撓頭,而後說道:“金雪她跟我是同一個體校的,我能進省隊全靠她。我現在在練100米,200米還沒有跑過,還請各位姐姐多指點。”

說罷,袁玲玲故作正經地對着周圍幾人作起揖來,逗得幾人哈哈一笑。

“我是唐容容,主要練200,這次只報名了200米。”唐容容不太喜歡說話,她的性格有些內斂。

“玲玲,這是你第一次參加全國大賽吧。”金雪也在此時出了聲:“以賽代練也是一種訓練方式,我記得你之前跟我說一直在隊裏訓練,沒怎麽出去比賽?你現在能跑多少了?”

“嗯……我訓練的時候手記最快跑過11秒53,不過你說得對,我的比賽經驗是有點少。”袁玲玲回答道。

秦汪萍此時也是提起了興趣,而後說道:“手記11秒53?那電記估計能進11秒80了,可以呀,你今年多大?”

“嘿嘿……”袁玲玲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跟小雪一樣大,我比她大幾天。”

“啊?你也17歲?”倪小麗有點不敢相信。

她以為,既然袁玲玲叫金雪“小雪”,那麽袁玲玲應該是十九二十歲的高校運動員,最近才加入省隊,沒想到竟然也這麽年輕。

“對呀,我能跑這麽快,全靠的小雪。我今年年初還只能跑12秒出頭,小雪帶我練了一段時間,我就能跑11秒9了。後來她來了國家隊,我也去了省隊。”

秦汪萍和倪小麗聽得袁玲玲的話,都陷入了沉思。

因為她們對金雪先前告知的“國外期刊”的技術依舊半信半疑,雖然看起來沒有問題,但真正實際操作的時候難度過大,她們一度懷疑金雪提供的信息是否具有可行性。

直到現在,她們也只是簡單嘗試,并未專心于金雪提供的新技術上。因為改進技術牽扯很多,很容易導致不進反退,得不償失。

不過當今天看見袁玲玲的時候,她們的心中卻突然有了些動搖。

因為,一所小小的體校,出現一位天才是運氣好,但同時出現兩大高手,那就不會僅僅是運氣的問題了。

難道金雪真的能幫助我們突破極限?

秦汪萍看向金雪,她覺得這個比自己小得多的女孩愈發令人捉摸不透。

食堂的菜品陸陸續續地上齊,幾人經過了一天的舟車勞頓,也早已饑腸辘辘,很快就專心地吃起飯來。

“咦?這滬都的食堂師傅手藝着實好啊,沒放香料的清炖牛肉都能做得這麽香。”

“确實,感覺比咱們國家隊食堂做得還好。”

“哇!我愛死這裏的菜了,省隊裏天天白煮雞蛋,水煮雞胸肉,食堂師傅也不知道加點料,哪怕炒炒雞腿也行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