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重回江南大學
第31章重回江南大學
亞錦賽結束後,秦汪萍和倪小麗還要參加五天後的釜山國際田徑大會,因此在回國後不久就踏上了前往釜山的飛機。
金雪則是再度向隊內申請要求回到江南大學進行學習訓練,這在運動員之間并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很多國家隊運動員選擇在全國各處的訓練中心訓練,甚至有些會跑到美國。
為此于偉力也并沒有多管,畢竟他也知道,運動員能夠擁有學習興趣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況且江南大學的基礎設施都挺好,即使是一些相對先進的設備,江南省隊裏也配備了不少。在于偉力的安排下,江南省隊的訓練場地會時刻為金雪敞開大門,而兩地之間也不過十幾公裏,坐車一會就到,不會影響訓練節奏。
并且,金雪依舊可以随時參加國內的各個比賽,雖然馬上就到了十月份,一般情況下比賽數量會減少,但十月依舊擁有着城運會這種規模較大的比賽,吸引着全國各路高手參賽。
回到江南大學,在獲得全錦賽、亞錦賽兩枚銀牌後,金雪的宿舍也是專門被安排改換成了教師公寓,一人一間,方便運動員休息。
目前的江南大學可沒有奧運冠軍級別的選手在學校就讀,金雪憑着一金二銀三枚獎牌,已經算是挂名在江南大學的運動員中榮譽最多的幾人之一,因此她的待遇不比普通教研人員差。
國家為金雪發放每月補貼,江南大學和省裏也會有着一定的報銷限額,用來購買釘鞋之類的運動裝備。總之,金雪目前的生活完全不需要她自己出錢,一切都被安排好了。
就連自己的桌上,也被安置了一臺新的電腦,看配置價錢不低,估計得有上萬元,屬于這個時代的主流高配。
上次的那篇《論六秒定律在跳遠運動員助跑訓練中的速度影響研究》,前幾天已經被《體育學刊》審核完畢,預計在這周的新刊上就會發布。
這次金雪并沒有隐藏過多,因而審核也十分順利。雖然《體育學刊》在國內算得上影響因子較大的體育期刊,但其中的大部分文章還是由各大隊伍裏的頂級教練員撰寫,或是一些退役運動員。
雖然金雪名義上大一新生的身份是很難進入審核視線的,但由于她在世青賽、亞錦賽上剛剛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績,因此編輯還是将這篇文章收入囊中。
畢竟,文章內容沒問題,研究水平也很高,再加上作者也是一流運動員,這樣的稿子完全沒有不過的理由。
如今已是九月底,江南大學的大一新生軍訓剛剛結束,此時才剛剛開始新學期的學習。
而體育科學學院的普通體育生也是要參加軍訓的,只有金雪這種高水平運動員可以免于軍訓。
也正因此,金雪所在的2003級體育教育系學生相互之間尚且不是很熟悉,她此時跟随着同學一起上課,并不會産生疏離感。
上午的課程是大類通修的基礎英語,也是每個本科生必修的外語學分。金雪早早地來到教室,選了倒數第三排的一個邊緣席位。
一般前三排是最好聽課的座位,但金雪由于身高太高,考慮到坐到前排有可能會影響其他同學,也就直接坐到了後排角落裏。
畢竟,英語課對金雪來說沒什麽意義,哪怕是臺上的英語老師,或許在整體水平上強于自己,但在體育專項上絕對不可能比她這個教授強。
金雪從包裏拿出一本2002年出版的《運動康複手冊》,靜靜地坐着閱讀。
雖然這些書籍是落後二十年的知識,但其中的一部分觀點還是正确的,它們并不會随着時間的推移而磨滅。
再加上,金雪雖然研究深入,但不可能對自己學過的知識過目不忘。她在前世做學問的時候也會經常查閱參考資料,并不是閉門造車,憑着自己的記憶去寫。
看着看着,教室裏陸陸續續來了一些人,可無一例外的,幾乎都坐在了後三排。
如果換作是文化生,前幾排估計已經被占滿了,但這個時代的體育生還對學習有着比較深的偏見。
在他們的觀念裏,學習和體育完全是割裂對立的,學習好體育就一定練不好,練體育的話學習就沒什麽必要。
更何況,這還是一節英語課,對于他們來說一點用處也沒有。
随着時間的推移,後兩排已經被占滿,後進來的學生們不得不向倒數第三排進發。
金雪的身邊坐下了四個男生,很明顯他們是同一個宿舍的,進來的時候還在相互打鬧。他們從書包中掏出嶄新的英語書,随意地擺在桌上,上面甚至連名字都沒有寫。
“嗯?你是誰呀?是我們班的嗎?”
緊挨着金雪的一名黃發男生左看看右看看,馬上就注意到了這個生面孔,好奇地問道:“你是來自習的吧,等會這裏有課,你換個教室吧。”
“我是咱們班的。”金雪擡起頭來,而後說道:“前幾天去比賽了,昨天才回來。”
“比賽?你沒軍訓嗎?”黃發男生不解地問道。
這個時代可沒有班級群,班級名冊都在班長和輔導員手裏,大學同學之間真的只是靠緣分互相認識,甚至有的時候畢業了也認不全班裏同學的名字都是常事。
“沒有,我不用軍訓。”金雪回道。
“哦,那你知道這節課要幹什麽嗎?”這黃發男生又說道:“李成文上節課布置了作業,你第一次來,有人跟你說嗎?”
“不知道,作業是什麽?”
金雪合上書,畢竟還是需要尊重老師,如果作業不難的話現在還有時間補上。
“那你慘了,李成文說讓我們用英語做一個有關體育運動的演講,每個人都要上臺。”黃發男生偷笑道:“你趕緊想想吧。”
“哦,這樣啊,謝謝。”
一聽是口述作業,金雪頓時放下心來,再度翻開《運動康複手冊》。
“你不着急嗎?李成文很嚴格的,他說平時成績不及格的話,期末考得再好也會挂科。”
“沒事。”金雪的回答依舊簡略。
黃發男生見得自讨沒趣,也便回過頭去,和他的三位舍友繼續吹起牛來。
沒過多久,一位五十歲模樣的中年男子來到教室,熟練地打開學校新置辦的投影儀。
“Hello everyone, today we are going to...”
李李成文一開口便是全英文,中間僅僅穿插幾句中文解釋,這對于座下普遍水平不高的體育生而言很是費解。
“好的,接下來各位可以開始準備上臺了,首先從最後一排最右邊的那個男生,依次輪下來。”(方便閱讀,英語直接翻譯。)
李成文經驗豐富,多年的執教經驗讓他十分理解學生的想法,因而直接從後排開刀,率先拉出那些不準備認真聽課的學生。
這個男生的臉龐瞬間變成了苦瓜色,他扭扭捏捏地走上臺前,嘴裏卻只是蹦出幾個零星的單詞,完全構不成一句正常的句子。
“三十分,下一個。”李成文冷漠道,他不準備給這些人太過通融。
一位位學生陸陸續續地上臺,其中也有講得不錯的,明顯是花了大功夫。但更多的則是東一句西一句,或者幹脆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李成文搖搖頭,那些能流暢說一段的他都給了八十分以上的高分,但還是有十來個學生被打了六十以下。
這種小測驗的占比不大,該立下馬威的時候就要雷厲風行,不然這些學生完全沒有壓力。
很快便輪到了金雪。
金雪大大方方地走到臺前,向着李成文點頭示意後,熟練地開始了自己的英文演講。
“在座的各位上午好,我此次想和大家探讨的主題是,高水平運動員是否更應該深入學習?衆所周知......”
金雪的發音标準而流利,僅僅說了兩句話,李成文的目光瞬間聚集到了她的臉上。
“早在1997年的體育聯合報上,我國教授便探讨過六秒定律對田徑訓練水平的影響。然而即使是現在,大量田徑隊依舊依靠傳統的三十米跑訓練運動員,而這早已被證明是副作用。那麽為什麽我們的教練員依舊沒能參考國外先進理論呢?我認為就是學習不精,囿于已有的觀念,而不願意深入學習......”
李成文陷入了沉思之中,而臺下的同學們也都竊竊私語了起來。
“啥啥啥?她說的是啥?你們聽得明白不?”
“我不知道啊,這誰聽得懂?”
“我就聽見個1997,沒準她在講香港回歸?”
“去你的吧,香港回歸跟體育有什麽關系?”
......
“所以,作為體育教育系的學生,我認為我們更應該深入學習。不僅僅要看國內的文章,還要通過國外的文章來提升自己的水平,從而将已有的技術融會貫通……”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短短五分鐘左右的時間,金雪簡單地描述了一番自己的設想,但恐怕只有身邊的李成文能夠聽得懂。
臺下鴉雀無聲,站在一旁的李成文卻突然說話了。
“你叫什麽名字?”
“老師好,我叫金雪。”
“金雪……”李成文摩挲着下巴,喃喃說道:“你是第一次來?我上次沒有見過你。”
“抱歉,李老師,我之前一直在校外比賽,昨天剛回到學校。”
“好,很好。”李成文推了推眼鏡道:“下課後你留一下,我有事和你談,下去吧。”
全班四十多人全部講完一遍,已經接近了下課時間,李成文布置完作業後便直接放了人,留他們在教室裏也沒什麽意思。
金雪收拾完東西,走到講臺旁。
“老師找我有什麽事?”
李成文深吸一口氣,而後問道:“金雪,你學英語多久了?是不是小時候在國外待過?”
“我學十幾年了吧,以前經常出國。”
金雪倒是沒說謊,畢竟前世經常出去學術交流。
“哦,這樣啊。”李成文點了點頭,接着說道:“我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的時候,認識過一個朋友,現在在辦體育期刊,可能會對你有一些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