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研究前的準備

第32章研究前的準備

“賓夕法尼亞大學,是美國人嗎?”金雪好奇問道。

“不,芬蘭人,她以前是一位女子撐杆跳高運動員,退役以後去美國留學。”李成文緩緩說道:“我當時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讀的美洲史學,而她的研究方向是人種科學。”

“美洲畢竟大部分都是移民國家,各種人種都有,想必她是向您請教移民國家的國民身體特征?”金雪猜測道。

“是的,但不僅僅是這些。”李成文從胸前的口袋中掏出手機,看了一眼時間,而後說道:“她對黃種人運動員的訓練方式和學習內容非常感興趣,但是她的樣本很少。在1981年創辦《歐洲應用生理學雜志》後,她曾多次托我打聽黃種人運動員的各種消息。”

“然後呢?您怎麽回她的?”

李成文搖了搖頭,而後說道:“我向上面彙報過,但領導們敝帚自珍,一致認為不适合跟外國人分享我們的研究結論,說是怕被找到弱點,因此我也沒給她提供什麽有用數據。不過如果是你的話,或許可以試着聯系一下她,把你的成績和訓練情況分享一下。”

摸了摸口袋,李成文又掏出一本小冊子,這是專門的外籍人員通訊錄。

“這個郵箱你記一下,她叫菲麗絲羅德,你直接叫她菲麗絲女士就可以。”李成文把冊子遞到金雪跟前,示意她拿出紙筆。

“我直接用英語?”金雪知道芬蘭有專屬的芬蘭語,而她對芬蘭語沒有任何了解。

“那肯定,你跟她聊之前,先報一下我的名字,不然她不一定會回複。另外,這本《歐洲應用生理學雜志》在學界的地位不低,雖然我不是很了解你們體育方面的內容,但這個雜志的地位基本可以排在體育板塊的前列,所以她出手也闊,這也是我推薦她給你的原因之一。”

李成文對金雪這個精通英文、愛好學習的運動員十分滿意,雖然他此時并不了解金雪的運動實力,但過人的眼光還是讓他一下子就把握住了金雪的特殊之處。

在李成文的預想裏,金雪可以為菲麗絲提供黃種女性運動員的實驗數據,賺取一定的報酬。可他不知道的是,金雪對投稿更感興趣。

金雪也當然了解這《歐洲應用生理學雜志》,畢竟前世也多次參考上面的各種信息,甚至還聯合首都體育大學的多名教研人員投過稿。只是當時都是和編輯溝通,從未認識過這雜志的創始人,沒想到竟然是一名撐杆跳高運動員。

“好的,謝謝老師。”

“不過如果她不回複,你也不要打攪她。菲麗絲今年已經快六十歲了,她比我大一些,平時特別忙,你聯系她的時候記得禮貌一點。”李成文開始收拾桌上的教案。

……

走在通向圖書館的路上,金雪開始思索應該如何利用這一機會。

這确實是一個意外之喜,前世以她的地位,雖然能接觸國內外大量學者,但對高層研究員僅僅有着一面之緣,沒有辦法認識更加頂級的業界領袖。

而沒想到,江南大學裏,一位專業和體育八竿子打不着的外國語學院教授,竟然能聯系上體育核心期刊的創刊人。

喜歡研究人種?黃種人?那這樣的話,或許可以參考那個人做一篇分析報告……

想着想着,金雪已經來到了圖書館門前,剛欲登記進門,卻聽見身後不遠處傳來一個青年的聲音。

“教練,教練,你回來了!”

一扭頭,原來是之前的吳旭,他的膚色似乎又曬黑了幾分,頭發比起先前更短了,像是剛剛剃過的樣子。

“哦?你現在養成習慣了?”金雪指了指圖書館大門,能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圖書館前,總不至于是特意來蹲點自己的吧。

“教練,我出國比賽了,我去了大邱大運會!”吳旭自顧自地向金雪報告着這一好消息。

“大運會?你跳了多少?”金雪十分好奇。

大運會是今年8月27日在韓國大邱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算是比世青賽競争力更加強大的一場運動會。

只要是注冊的大學生就可以報名參賽,秦汪萍由于學籍還是大學生,也報名參加了這次比賽,以11.53的成績獲得冠軍。

而金雪的學籍手續嚴格來講要等到9月1日才算正式大學生,所以報名無法通過,因此只是留在國內訓練,并未和秦汪萍一起去大邱。

“我其實今年暑假留校,就是為了參加比賽的。本來想去城市邀請賽碰碰運氣,但後來能跳七米四左右了,運氣好七米五,我就報名了大運會。”吳旭語速飛快地敘述道。

“因為大運會算是國際性比賽,能加學分,以後工作也有幫助。大運會不是有那個資格賽嗎?資格賽上我賭了一把,直接跳了七米七一,就被選上了,這還是我第一次出國比賽。”

金雪先是一陣驚訝,而後問道:“七米七一?現場有風速記錄儀嗎?”

因為一般情況下,大運會的跳遠奪冠成績都會在八米以上,而決賽門檻大約是七米五左右。如果吳旭只表現出七米四到七米五的實力,應該不會被派過去參賽。

而七米七一這個成績,就大概率是超風速吹出來的了。以她的經驗,這種不自然的成績基本都是外力加持。

“沒有,嘿嘿,我感覺我是超風速了,但是跳遠名次畢竟不看這個嘛。”吳旭又小聲道:“當然大運會就沒那麽好運氣了,我出去也沒睡好覺,只跳了七米四三,決賽都沒進。”

“正常的。”金雪安慰道:“能出去比賽也算是積累經驗,見見世面也是好事。”

國內跳遠水平倒是比短跑水平好上一些,也能算是世界二流的水準,如果吳旭足夠努力,沒準以後也能在國際比賽裏做出些突破。

“對了,教練,你之前說的回來以後會帶我們訓練,還算數嗎?”吳旭期待道:“隊裏現在看我去了大運會,都特別羨慕,他們說你既然跳遠都這麽強,那短跑豈不是無敵了?”

“可以的,我還是每天下午去體育館。但是前提條件還是要熟悉人體的基本情況,必須把知識點記牢,要不然沒用。”

金雪拿出自己的學生卡,遞給前臺工作人員,這個時代還沒有電子刷卡設備,進出圖書館要人工登記。

“他們都來圖書館的,這幾天都在學習。”吳旭也連忙拿出自己的學生卡。

體育科學學院內部成員比較複雜,有些學生是進入大學以後就完全不訓練,期末測試的時候蒙混過去就完事。這些人一般是憑借體育考試低分進入名牌大學,畢業後去考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因此并不是很重視訓練。

另一些學生則是擁有一定水平,但走不了高水平運動員隊,介于一級和二級之間。他們中的部分人進入大學以後依舊努力訓練,天賦優秀者可以達到一級甚至健将水平,後續入選省隊乃至國家隊都不奇怪。

最後一種則是金雪這類高水平運動員,直接憑借體育能力保送,正常情況下重心不在學業,而是入學後直接參加各大比賽,像金雪這樣經常待在學校的畢竟是少數。

吳旭便是第二種學生,雖然入學前的實力一般,但畢竟才十八九歲的年齡,潛力巨大。他們的班級裏也不乏有體育夢的學生,因此,在看到吳旭的巨大提升後,一個個都眼饞起來。

雖然學習很累,但比起訓練來說也不算特別困難的事情。在知道金雪的存在後,這些學生選擇相信金雪,聽吳旭的話,開始經常出入圖書館。

吳旭把金雪帶到常用的自習室,果然已經有五個學生坐在那裏讀書。三男兩女,體科院的學生很好辨認,應該都是田徑隊的成員。

吳旭來到桌子前,輕輕敲了敲桌子,自習室不讓大聲說話。

離得最近的女孩擡頭瞟了吳旭一眼,而後立刻發現了金雪的存在。

“你是……”

“噓——小點聲。”吳旭拍了拍女孩的肩膀,用輕微的氣聲說道:“這個就是金雪,我跟你們說過的,亞錦賽決賽都看了吧。”

“看了。”這女孩也是小聲說着。

“學姐好。”另一邊的男生則是把金雪當成了高年級的學生。他應該是只看了亞錦賽的轉播,沒有看直播時的介紹。

“我聽吳旭說,你們一直想見我?”金雪卻沒有坐下,而是輕聲說道:“我手頭正好有個研究項目,這裏不方便,我們出去說吧。”

上次的論文只有吳旭一人的數據,嚴格意義上說,論文的實用性不強,參考價值較小,因而只能在國內的雜志上發表。

單人數據也不是不能寫成論文,但那一般都是需要參考頂級運動員,像吳旭這種一級邊緣的運動員,他的數據可能存在一定誤差。

而如果要向菲麗絲投稿,樣本一定不能是單個的例子,現在手底下有六個入門級別的運動員,雖然也不算多,但足夠證明金雪的理論是真實有效,而非偶然的運氣成分。

幾人來到室外,也是恢複了正常交談的聲音。

金雪開門見山,直接向幾人表明來意。

“都先介紹一下自己吧,年齡、什麽專項、個人最好成績、目前穩定的成績水平。吳旭,從你開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