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玉陽城的一隅有一位小少爺,名為裴光。這位小少爺生來金貴,父親乃玉陽城的首富,母族祖上經商,雖不如大富,倒也有些許富貴。在加上正朝風氣開放,對商賈之家不算嚴苛,如此說來,這位小少爺也可稱上一句“命好”罷。只可惜,其父在其十五歲時外出走商,不幸路遇山崩離世,夫妻二人鹣鲽情深,其母在兩年後也病逝随夫西去。就此,只餘裴光一人于世。裴光性子張揚,又無經商之才,家財逐漸削減。不過好在此少爺有另一番機遇。至于這機遇,便要從這正德五年講起。
-----玉陽城------
“這扇子倒是不錯。”一位少年昂着頭在大街上四處溜達,時不時拿起小攤販上的物件瞧一瞧,遇上滿意的便将東西拿起,頭也不回的便走了。
此少年臉龐棱角分明,眉眼舒朗,鼻子高挺,紅唇略薄,好一番風流姿态,正是少年鮮衣怒馬時啊!話說回來,此少年正是裴光。
“哎呦喂,少爺,你慢點,我錢都付不過來啦。”一名做布衣打扮,頭戴帼子的少年在裴光的身後追趕。此人便是裴官的書童陳冬堂。
“冬冬,叫你付個銀子,你也不行,離了我,你可怎麽辦呀?”話雖如此說,裴光還是停了下來等待冬冬。他面上不帶嫌棄之色,說來是主仆,倒不如說更像是兄弟。
待冬冬上前,裴光從冬冬懷裏取出一個玉色小葫蘆挂件,挂在冬冬腰間,“收好了,葫蘆福祿,可別說,我買的多了。”冬冬只管傻笑。
此時,裴光瞄到不遠處有一位少女伏地啼哭。于是,裴光上前一瞧,再一問,原來是,此女母親病重,家中貧困無錢買藥,但藥錢繁重,只好上街來集款,但并非賣身。裴光耳朵靈敏,聽衆人議論,倒真有不少人認識此女,女子哭聲凄厲,倒不像作假,思量一番,便決定伸出援手。
裴光剛從冬冬手中接過銀錢,遞向少女,正巧,旁邊也伸出一只手。
少女擡眼見此景一愣,遂收下兩分錢份,磕頭,道:“非妾貪心,實在藥錢繁重,待買好藥,安排家母,妾必尋活計掙錢,還兩位恩情,妾不敢上門糾纏,就每年此時在此地等候,直到還清,再報恩情。”說罷又磕了響頭,在得二人首肯後,便爬起走人,瞧着像是往藥房去了。
這時,裴光才回神看向另一份錢財的主人——一名女子。該女子用絲帶将頭發高高束起,身穿一件紅衣,女子眉眼彎彎,豐鼻朱唇,透出一份英氣。
女子向裴光微微點頭後就走入了人群。
此時的裴光還不知道日後自己與這位女子的不解之緣。
“少爺,剛剛那女子日後會還那麽多錢嗎?”冬冬不解。
“一來,那女子有這麽多人認識,身份應不假。二來,那女子不願賣身,想來有幾分氣節。所以她會還。回去派人明年來收一份心意安她的心,其他的就算了。”裴光看着冬冬的眼睛說到。
說完,二人一同打道回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