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少年游
少年游
軍營裏的日子是與家中不同,姑且不提必須親力親為的日常灑掃,光是炊事班用大竈與大鍋翻炒悶煮出來的夥食就同家裏差上了一大截。鏡流在最初的時候來駐地裏探望過她那從底層士兵一步一步向上攀的弟子,也對景元說過若是支撐不住還是趁早回家去,而将一頭白發于頭頂攏成一束,用一根紅綢信手紮起的少年頂着滿臉的塵灰對劍首說,我可以堅持下去的。
“師父不願意相信我嗎。”他露出鏡流再熟悉不過的乖巧笑容。只消一眼,白發紅瞳的劍士便明白這小子又在裝乖,還是裝給一位神明看。
她随手折下一根枯枝,以此為劍向弟子的咽喉刺去,當劍鋒削去将要觸及脖頸的皮膚時,向來冷着臉的劍士面上浮現出淺淡的笑意。加入雲騎軍是對方主動要求的事情,老實說,饒是鏡流這種見山崩于前而不改面色的人物,初聞此事依然愣怔了一瞬。也恰巧是這遲疑的瞬息,她那天賦異禀的弟子少有地在對練中占據上風。
費了些許功夫才重新掌握主導地位的劍士還劍入鞘,問他:此事你同景先生商議過?
張開手腳躺在沙地上的少年喘着粗氣,肋骨底下像是湧動着潮汐,他坐起身,又站起身,沾了沙土的鬓發黏在臉側。
他說,父母已知曉此事,并無異議。
流淌着鮮血,燃燒着烈火的紅瞳緊盯尚顯得青澀與稚嫩的弟子。鏡流聽說過景元,比景家老爺來送拜師禮更早,比龍神廟的神使贈玉更早——景家的少爺在“試兒”的習俗中摸到那把木陣刀時她就聽武将的同僚提及此事。她不相信宿命,也不敬畏神靈,能夠削去時間的“無罅飛光”篤信不移的只有她手中那柄三尺長劍。
“行軍并非兒戲。”
“弟子明白。”
“偏愛于你的那位龍神大人也是這麽覺得嗎。”
景元張了張口。片刻後,他告訴鏡流,是的,玉清君也認為我應當去軍中。
我的命運是我自己選擇的——少年緊握着腰間長劍雕刻着紋樣的柄,目光灼灼地望着師父——和幼年時的一場兒戲還有神靈的眷顧沒有任何關系。
于是他來到雲騎軍營,與十餘人同吃同住一間營帳,在金柝被敲響第五次的時候列隊出操,動作劃一地揮動手中陣刀足有大半個人高的刀柄。軍中有人知道他是景家的少爺,也有幾個士兵講過閑話,最後再多的流言蜚語都在景元的刀劍之下被攔腰截斷。
他升職的速度已經不是尋常雲騎士兵能夠追趕上的,從領着小隊護送軍中信件到帶人奇策突圍反攻賊寇,戰友們對他的稱呼也不再是景少爺,取而代之的是一聲恭恭敬敬的景骁衛。時任神策府将軍的騰骁對這個在軍中聲名漸起的年輕人有一個不錯的印象,他對相識多年的鏡流說,你倒是教出來一個好徒弟。
“将軍言重了。”腰間佩劍的白發女人回答:雲騎軍中沒有我的弟子。
Advertisement
此時的景元倒是沒注意過來自師父與長官的目光。晉升骁衛之後的好處之一就是行軍途中他終于不需要再和十幾個人擠在不大的營帳裏,聞着汗液的酸臭聽着震天響的鼾聲入眠,他已經連着數月不曾夢見過龍神,甚至沒夢見過那片熟悉的海,也沒有得到過她隐晦的回應。
龍神娘娘——玉清娘娘——
被邊塞的風沙吹得皮膚粗糙了不少的年輕人輕聲呼喚神靈的尊號。他以為會有一捧飛灰被風卷起,輕柔卻不容許拒絕地撲到臉上,結果回應他的僅是與平日裏無異的一縷微風,吹起幹枯的一團蓬草。
直到現在,景元才真正意識到玉清君是一位神明。在神的眼中,生命短暫的凡人與樹上的一朵花并無區別。逐漸褪去了青澀與稚嫩的年輕的骁衛躺在床鋪上,手臂遮住他的眼,他想起母親養過的一團皮毛似雪的白貓,還有父親精心飼育的畫眉。白貓是一個已經離開景家的侍女在院中草叢裏發現,偷偷從廚房撿來些殘羹冷炙喂大的,離去前,她抱着那團藍金異瞳的雪來到母親面前,希望景家能繼續給它一口飽腹的飯食。景夫人同意了,就這麽養着,在懷裏暖烘烘地抱了六七年,然後那團雪就在一個冬天徹底凍結。至于那只總是能夠唱出婉轉歌謠的畫眉,景元某一天發現它再也唱不動了。
現在回想一番,倒也是能夠從蛛絲馬跡中察覺到歲月在白貓與畫眉身上留下的痕跡。它們的眼睛不再明亮,身姿不再矯健,清醒的時間越來越短,疲憊的時候越來越長。誰都沒有想到,它們離去就像一盞燈被夜風吹滅,嘆息着,哀喚着,一步一步挨向死亡的永恒。
龍神娘娘——玉清娘娘——
自始至終都墜在腰間的玉被他解下織帶放到胸口,像幼時那樣隔着衣料緊貼心髒。景元默然地念叨龍神不樂意聽見的稱謂,好像只要這樣就能順利地察覺神明前來的蹤跡。他披上外衣,走出骁衛獨享的營帳,來到營地升起的篝火旁。耳邊是此起彼伏的鼾聲,浪潮一般在夜的瀚海中翻湧,期間偶有幾聲尖銳的寒鴉,将這暗沉的紫夜撕破。橙紅的火光照着景元的臉,為他金色的眼睛染上些許赤色,披散在肩頭的白發被一層淺淡且朦胧的光暈包裹。
篝火在眼前跳動,灼燒堆在底端的薪柴,發黃的木條逐漸變黑,又變成一縷青煙。
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告知,他是被龍神偏愛的孩子;尋不見蹤影的道士千叮萬囑,不要去質疑一個神明傾瀉的注目。景元發現他比自己想象得更依賴玉清君,具體的緣由他說不清,而年幼時與天青的琉璃雙目對視的記憶清晰可見,清苦的氣味始終萦繞在鼻間。
火焰在夜風裏晃動,向着四周散去的白灰勾勒出隐約的風的輪廓。他恍惚中看見升騰的烈焰變幻了形狀,從肆意向上的火苗化作一條游動在熾炎裏的紅龍,張着口留下一陣散在風裏的煙塵。
凝神再一看,火依然僅是火,夜依舊只是夜。
第二天,太陽照常升起,爐竈中和日輪一道上升的炊煙将眼前人的面容模糊成一片。
這是景元第一次見到神策将軍。不只是他,這也是包括炊事班在內的其他普通士兵第一次見到騰骁将軍。主動提出過來幫忙燒鍋的年輕骁衛來不及擦幹淨臉上沾染的汗水與煤灰,利索地和戰友們一道從鋪了一層薄薄黃沙的泥地上站起迎接将軍。高大壯碩的中年男人來到景元面前,沒下達什麽命令,反倒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鍋要糊了,景骁衛。
景元聞言,急匆匆地轉身,撈起架在鍋邊沿的大湯勺,攪動裏面熬煮的米粥。炊事員愣怔地看着沒有披甲執戈的騰骁将軍坐到景元剛才往土爐裏添柴時占據的那塊石頭上,斬敵萬千的雙手将幹枯的樹枝折成幾段,伸進爐膛裏捅了捅裏面累積的白灰。
別愣着啊。
騰骁朝其他士兵揮揮手,像是趕蚊蚋般将他們驅到自己的崗位上:糊了也得吃掉!
景元握着黃銅的湯勺站在鍋邊,在米粥裏攪了沒幾下,就聽見對面的長官說,鏡流竟然連熬米粥的秘方都教給你了。“師……劍首閣下曾經收留過下官用飯,這煮粥的方法是我纏了她好幾天,劍首閣下不堪忍受,所以……”白發金瞳的青年竭力地撇清與鏡流的師徒關系。他不希望神策将軍因為這一段師徒授業的恩情而失了偏頗,僅憑個人的恩怨與親疏遠近将他放到一個與其功勳不相配的位置上。從底層士兵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是未入雲騎軍營時便和鏡流作下的約定。
你們師徒兩個怎麽都一個樣子。騰骁的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讓景元聽見。看到可畏的後生一副茫然的表情,将軍告訴他,自己先前同鏡流講過類似的話。
“你猜她如何回答?”
“下官不知。”
“她說,‘雲騎軍中沒有我的弟子’——挺有無罅飛光的風範,是不是?”說到這裏,騰骁又往爐膛裏添把柴,燒得鍋內咕嘟冒泡。景元說将軍您就別加柴火了再添下去真要糊鍋,鬓角已經隐隐透出些許灰色的将領站起身,擡起手臂去拍骁衛的肩膀:過段日子有件事需要你去做。
“不必拒絕,景骁衛,我選中你和鏡流沒關系。”他背着手,就這麽立在蒼茫的邊塞天地之間,景元看見白晝的太陽從騰骁身後逐步高升,褪去烽火似的血紅,留下的僅是灰白的金光。年輕的骁衛瞥見将軍的雙鬓,又從對方雙漆黑如夜的雙目裏目睹了一場霧的凝聚。
……是的,将軍。他拎着黃銅的湯勺,未曾擦去的粥水滴落在地上。
行了,繼續去看着你的鍋——騰骁的胸腔裏迸發出一聲暢快的笑,重重地拍拍景元的肩膀,将他拍得一個趔趄——要糊啦。
湯勺重新沒入大鍋,在底部蹭了幾下。景元擡起頭,看見的僅是騰骁将軍遠去的背影。随後,他恍然想起,父親曾告訴過他,有些生命在死亡之前會為自己尋找一處墳墓。
而那只死在春天的畫眉是在庭院的海棠樹底下被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