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解連環
解連環
有時候察覺到身處的地方為戰場,其實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情。
仙舟一面臨海,三方各自與不同的國家接壤,東南和西南尚有伏波将軍與天擊将軍坐鎮,用不着中央花費多少心力,只是北方麻煩些。神策将軍自受任以來便率軍替朝廷守着這西北之地,而被刀鋒攔下的不僅僅有塞外吹入關隘的風沙。
馬蹄踏地,飛濺起一陣又一陣的黃色的塵灰,又是一聲破空的揮鞭,緊随其後的便是加速的行軍。步離今歲劫掠得比往年早太多,軍中雖有防守,卻依舊被打亂了幾分陣腳。作為神策将軍的騰骁領着士兵去攻敵人的守部,留下鏡流率軍守住城門以防後方遇襲,至于被騰骁囑托了要去完成某事的景元則帶隊輕騎,靈巧地穿梭在山河之間。
由陰山向西,直取敕勒川。翻躍山嶺,跨過河流,漠北的草原清晰可見。僅有百餘人的輕騎于開闊的草原上馳騁,被山脈阻斷的朔風此時毫不留情地吹過面頰。倘若此時并非戰事緊急,難得能夠肆意跑馬的年輕骁衛還是挺想要朝着高空之中滑翔而過的蒼鷹挽弓搭箭,可惜恰逢神策府雲騎與騰骁将軍危急存亡,像這類僅在休戰時才有機會達成的取樂必然要退居其後。他身上裹着皮甲,鬥篷系在頸肩,縱馬長驅的身影像是一簇灼遍原野的獵火。
自後方截取步離族群的水源,同時攻陷營寨以支援正面行軍的提案被擺到騰骁面前時,歲近半百的将領沒多瞧一眼,對他的副将說,就依景骁衛的計策去做。于是景元就帶兵疾行,比預料之中更快地抵達敵軍營寨。
“傳令下去:原地修整,夜間突襲。”
“是!”
他翻身下馬,解開系帶,将鬥篷疊起以免被對面察覺。
入夜之後,與士兵關系不錯的骁衛在他們之間盤腿席地而坐,一個出身漠北的士兵在戰友的慫恿下從懷裏取出一支削制的蘆管放于唇邊。寂寥而又悲戚的樂聲溶進晚風,吹往天地之間。
數十裏之外的營寨,巡邏的兵卒隐隐地聽到這笛聲,以為是某個離鄉的牧民便沒再投注過多的視線。直到他愕然地發現百匹駿馬從坡上俯沖而下,長刀的鋒刃在營火的照耀下閃爍着明光時,殘留在他眼中遲遲化不開的僅有一掠而過的紅鬥篷。精銳被首領帶去同神策府雲騎對峙,留在此地的僅是些負責後勤的守衛,警惕了大半個夜晚的士兵正值疲憊不堪精神懈怠的時候,景元這一出奇兵天降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攻下已經有了城鎮雛形的營寨沒費太多的工夫,天光大亮時就有雲騎士兵跑來向他彙報戰況,他聽着敵我傷亡的數字從口中念出,眼睛始終望向截獲的水源。
那是一條河。蜿蜒于漠北草原,流淌向東的一條銀色的河。
他想起龍神挂在臂彎裏那條淺色的披帛。
勉強拉回飄遠的思緒,景元又聽前來彙報的那個士兵說,軍中幾個從羅浮來的兄弟想要用營寨裏剩下的那些禮器祭拜一下龍神娘娘。
武者不懼神佛——他這樣說,随後擡手打斷士兵将要說出口的話,轉過身,向着神策府的營帳走去——但此時不論是鼓舞士氣,亦或為騰骁将軍祈願,都不是什麽不可為的事情。
“記得嗎,上禱于龍,必蒙垂聽。”
Advertisement
出乎意料的是,與景元均為羅浮當地人的那些士兵聽聞帶領他們拿下捷戰的骁衛同意這個不合時宜的祈願時,紛紛要求由他來主持這場儀式。
您畢竟是被龍神娘娘眷顧偏愛的人呀,景骁衛。他們這樣說,大着膽子将一只斟滿了烈酒的青瓷碗塞到景元手裏。披散下白發的年輕人立于河前,端着瓷碗,使其傾斜成一定角度,任由碗中略有混濁的酒液流淌到牧草之中。
景元輕聲誦着诰文,一陣微弱的流風輕柔地撥弄開雪色的長發。天地之間逐漸只剩下口中不曾停止的禱詞,風在塞外的草原上将時間靜止。烈酒仍舊在流淌,淅淅瀝瀝如同落在江南的一場春雨,清苦的氣味再一次彌漫開。長成青年的被龍神玉清偏愛的孩子凝望那條銀色的河,看着水面泛起的粼粼波光逐漸變得劇烈,他從青瓷酒盞裏倒映的天光裏瞥見了琉璃一般的天青的眼。放在胸口的青玉似乎在發熱,隔了衣衫熨着心髒。
此時景元恰巧念到那篇诰文的最後一句。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玉清君。”
他聽見簪釵底下墜着的珠玉碰撞的聲音。
簡陋到不能再簡陋的祭禮結束,修整了一日,景元帶着士兵往騰骁将軍處趕去。不知是否為一種錯覺,來時那般迅疾的狂風不再吹起一陣塵沙,反倒從後方輕托着騎兵的脊背,護送他們前往戰場。
騰骁将軍的部衆已經被草原游牧民族中最骁勇善戰的騎兵圍困在攻陷下來的臨時營寨數日。四周都是半人高的牧草,既阻礙了戰馬,又擋住了兵卒的前行。可步離的騎兵穿梭與其間的模樣則與王公貴族們設在院落裏的馬球賽并無太大區別的娛樂,善于騎射的青年雙腿夾着馬腹,張弓搭箭便是一場銅鐵鑄就的雨。騰骁嘗試過帶兵突圍,可殲滅的敵人總是與己方的損失不相上下,于是在被圍困的第三日,神策将軍下令棄攻為守。
他對副将說:只有這種時候我才會覺得自己老了。
将軍怎麽會老呢。
副将端着一碗燒至溫熱的水,送到騰骁嘴邊。騰骁擡手接過碗,仰頭灌了一口,頃刻間便皺着眉咳出大半。纏繞在腰腹的布料浸染出些許血色,副将接過碗,放到案桌上。
待他把騰骁身上與血肉黏連在一起的布條剪開,又纏上新的,一頭黑發高高束起的副将扶着他坐在案幾後。面容看起來比騰骁年輕了太多的青年看着将軍抿了口熱水的動作,說,戰士是不會老的。
“不會老的是你。”騰骁半阖着眼睛,沒有理會副将停頓了一瞬的動作,“人總是會老的。當察覺到衰老将至時,這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過得快。”
過了一會兒,他又問:景骁衛還有多久才能到?
副将緩慢地眨了一下天青色的眼睛,掀開營帳的門簾望了眼天空,回答說,最遲明日也該到了。
明日……
神策府的将軍沉吟片刻,向副将開口:“飲月,我這把老骨頭還撐得到明日呢。”
當然,若是我當真沒撐到景元那小子帶兵趕來解圍,以後他就要當你長官了。
飲月聞言,輕笑道——這話您還是親自同景骁衛說吧。
景元帶兵趕到時,殘陽如血,照得兩方的兵馬像是在烈焰中厮殺。他揮動陣刀,領着士卒從後方襲擊敵人的哨所,又向着對方戰馬的膝蓋劈砍,任由釘了鐵掌馬蹄踏碎他們的顱骨。白發金瞳的将士從包圍中硬生生地撕出一道裂口,本就與守軍斡旋多日的游牧民已經失了大半的士氣,陣型被沖散後便難以聚攏。騰骁将軍騎着他那匹戰馬,提上長槍加入混戰,副将飲月的槍尖輕而易舉地挑破敵軍的咽喉,甩出的血花在半空中形成一道潇灑的弧線。
弓弦铮然的響動在亂軍之中不算明顯,直到一支白羽箭迅疾地掠過衆人的視線,他們才驚覺箭矢所指向的是同首領纏鬥的景元。
正對着心髒的箭,無法被阻攔的箭,騰骁看着鐵鑄的箭镞刺穿皮革的軟甲,又穿透衣物。
飲月聽見一聲極清脆的碎裂。
陣刀的鋒刃觸及敵首的脖頸,劃開暗黃的皮肉,一注血液噴濺到年輕的将士臉上。景元拔出卡在青玉裂縫裏的箭矢,握在左手用作短劍,于敵軍身邊策馬而過時刺入一個敵人的胸口。
戰事告一段落,落在那頭蓬松白發上的血跡早已幹透,顯出些許棕褐色,将半邊的鬓發粘成一縷一縷。騰骁原本将要落到他頭頂的手硬生生地轉了個方向,按上肩膀,說,“該是你升官的時候了。”随後又叫來副官,攬着飲月的肩膀對他說:看,你的新長官。
“……将軍?”景元側頭,看着身旁的将領,聽見他說,我已經老了,年輕人。
“戰士不死。他只是老了。”
待兩人離去,景元坐在先前那條河延伸至此地的水邊,掬一捧水清洗帶着血跡的白發。水面浮着粼粼金光,而那光芒轉瞬即逝,留在水中的便是一個年輕女子的倒影。青年愣了一下,很快別開頭,用沾滿了黃沙的鬥篷遮住腦袋。
請不要看我——打斷他口中剩下話語的是隔着鬥篷落在發頂的手。玉清君沒有說話,只是沉默,把時間留給成長了太多的景家少爺。對于一位神明來說,景元随軍出征的這幾年不過須臾,比天上的鴻雁消失在視線裏慢不了多少,但在凡人身上,一轉而逝的年歲難以忽略。黑發龍女垂着眼睑,任由逐漸褪去了青澀與稚嫩的青年讓雙臂環抱于她的腰際。
他悶悶地呼喚神靈的尊號,玉清君不厭其煩地應聲作答,最後,她說,你不必擔心我會離開。
“景元,你是被神偏愛的孩子。”
所以你想要做什麽都可以,無論有多僭越。因為神會接受,神會允許,而神總是仁慈的。
景元想起曾經聽學堂裏的教書先生講過的故事。異國的皇子在旅途中遇見了一只狐貍,狐貍對他說,請您馴服我吧,這樣我就會每天滿懷期待地等待您的到來,您的腳步聲将為我帶來最美妙的歡喜。
白發金瞳的青年幼時便被家中的長輩反複念着龍神的恩澤,半透明的青玉陪着他度過近二十年的人生。盡管次數少得可憐,他依然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已經習慣了廟宇裏彌漫開的清苦氣味,還有夢中那片海域裏攝人心魄的萬千燈火。他對于神靈來說或許只是萬千生命的其中之一,和其他芸芸的衆生沒有區別。倘若他們沒有任何交集,龍神不缺少他奉上的香火,不屑他投入箱中的銅錢,他也不會主動去呼喚一個仁慈的神。可龍神娘娘說,他是被神偏愛的。
他早早地明白這是一種馴服,并且不厭其煩地仗着這寵愛去騷擾龍神。一朵花會在人的記憶裏停留多久呢——她每一年會擁有一樹的繁花,每一朵都相似又不同,景元希望玉清君能夠記得他,久一點,再久一點,就像異國的皇子能夠分清無數玫瑰當中屬于他也最愛他的那一株。
上禱于龍,必蒙垂聽。
景元默念了一句禱詞,開口道——您可以愛我嗎?
“對于你來說,什麽才算是‘愛’呢?”玉清君平淡地告訴他,你應當知道神從不輕易許諾。
“我曾經應允過一個人的祈願,龍神玉清會為愛所困,會銘記所有對她的恨和欲……所以我不會承諾永遠愛你。”
她聽見曾經的小少爺在她懷裏輕聲笑了笑。
他說,沒關系,我會永遠記住天空的顏色。
而您只需要記得雪和太陽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