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打虎
打虎
八天前從一張茅草床上醒來的時候他吓了一跳,原來自己并不在醫院,甚至不在現代,而是穿越到了一個歷史上沒有的朝代,附身在了這個貧窮農家戶的小兒子身上。
這戶人家姓林,一雙爹娘,一個大姐,加上原身。
一家四口人有三口都是病秧子,因為常年吃藥看病,家裏的經濟狀況一直沒有好起來。
小小的家全靠大姐林環撐起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林環已經十八歲了,依舊沒有說親。
林家雖然貧窮,可在以窮為名的坎兒村也是絲毫不起眼的。
坎兒村雖然屬于安陽鎮,可離安陽鎮還差着十萬八千裏,寅時起床趕路要到未時才能到鎮上,因此連走街串巷的小商販都不願意來。
沒有人員流動,加上坎兒村坐落于山坳上,四周群山環繞與世隔絕,坎兒村的村民都很窮苦。
都說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句話在坎兒村體現的淋漓盡致。
坎兒村沒什麽富人,就連村長都窮的叮當做響,彼此之間沒什麽妒意猜忌,坎兒村的村風算得上清正,這麽多年,連個小偷小摸都沒有出現過,更別說陰謀詭計争搶錢財了。
大家都窮苦,山裏頭除了野菜就是木頭,能有啥讓人争搶的?頂多獵戶的日子好過些,可那也是拿命在拼搏,沒人會去争這個。
林晚修此時站在院子裏,望向群山疊嶂,忽而有些慶幸:這山在村民眼裏是阻礙生活的避障,可在他眼裏那是無窮無盡的寶庫啊!
“修哥兒,這麽冷的天,你站在院子裏作何?”說話的是一個個子矮墩墩的婦人,面容慈祥,梳着單螺髻。
是住在村尾的餘嬸。
這個和善的婦人送過米糕給自己,林晚修嘴角揚起,溫潤地說到:“今早環姐兒随田叔去鎮子上買些菜種,我出來看看。”
“咱們這離鎮裏着實遠了些,環姐兒雖是能幹,可畢竟是個女娘,不過老田是個靠譜的,你也別太擔心了。”餘嬸話頭一轉,“你前陣子糟了這麽大的罪,現下還是莫要着了涼風,仔細身子。”
Advertisement
“餘嬸說的是,看天色不早了,餘嬸還是早些回去,我也去燒上些飯菜,等環姐兒回來趁熱吃。”
“哎,應當。”
餘嬸挑着擔,朝着太陽落下的方向走去,背影在夕陽的映照下被鑲上了一層金邊,農村人的精氣神如金光般閃閃發亮。
村道上又恢複安靜,林晚修估摸着林環快回來了,轉身走進竈房。
今日早上蒸的餅子還有幾個,野菜團子也沒吃完,都熱一熱剛好夠一家人的晚飯。
坎兒村人沒有吃午飯的習慣,林晚修估摸着還是因為窮苦。
等自己身體好些,定要早日讓大家擺脫這種日子。
雖然才來數日,林晚修也被坎兒村村民的善良淳樸所打動,不管這身體是誰,可如今的自己感受到的善意是切切實實的。
林晚修進了竈房,給鍋裏添了些水,将餅子和菜團放到蒸盤上。
餅子是普通的雜糧面餅子,磨得不是很細碎,吃起來有些硬,可這時候的糧食沒有什麽添加劑,這粗糙的面餅子吃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
野菜團子不消說,是山裏人常年預備的吃食。每年春季,坎兒村舉村行動,一齊進入山裏采集野菜,回來将野菜或曬幹或濾水,裝袋保存起來,夠一家人吃上兩年的。
野菜團子風味特別,微微清苦,正好中和粗面餅子的寡淡,一口面餅一口菜團子,是坎兒村家家戶戶長年累月的吃食搭配。
林晚修蓋上鍋蓋,轉身将竈火燒起來,待看到火徹底燃起後,便走出竈房,進了堂屋,
林家爹娘正在堂屋做活。
林老爹看到小兒子進來,嗓音微啞地說道:“環姐兒可回來了?”
“哪有這麽早,估摸着還得一個時辰才到家。”說話的是林老娘,“環姐兒着實辛苦了,生在了咱們家,也不知到時能結個什麽樣的親家。”
“哎。”林木重重嘆氣,一時間這個灰暗的小屋子彌漫着壓抑的氛圍。
林環如今已是十八年歲,容貌姣好,人又勤勞能幹,屋裏屋外一把抓,坎兒村求娶的人如過江之鲫。
只是林環已經放出話來,若父母弟弟身體一直不好,自己就一直在家照顧家人。
誰提到林環都說一句,傻姑娘。
林晚修深知林家爹娘對林環多有愧疚,原身也一直勸阿姊嫁到一個好人家,只是林環性格強硬有主見,偏不應,就拖成了坎兒村都難見的“老姑娘”了。
林晚修看屋裏氣氛沉悶,開口勸慰道:“爹娘,這幾天兒身體已經好了不少,明日我便去山上采些能吃的菜蔬,讓環姐兒在家好好休息。”
現在雖是初秋,可不早早準備起來,山裏頭冬天可不好過。
“修哥兒身體看着還是不太爽利,可莫要逞強。”
“爹娘放心,兒子有分寸。”
林晚修想得很開,他雖然不是林家親生的,可這具身體實打實是林家二老生下來的,既然到了別人的身體裏,自然要代替原身孝敬父母。
前世的林晚修小小年紀便獨自一人打拼,從未嘗過親情的滋味。這幾日的相處讓他真正感受到什麽是親人之間的關懷。
親人之間無私的愛容易讓人沉淪。
林環到家時天色已經黑了,月亮悄悄爬上了樹梢,照亮了這個坐落在山谷裏的安谧村莊。
林家三人也沒有吃飯,都在等女兒(阿姊)回來再吃。
“爹娘、弟弟,下次莫要等我了,你們先吃飯。”林環放下背簍,聲音帶着些許笑意。林環看到家裏亮着燈光,心裏暖暖的。
雖然大家都說她傻,但是她自己心裏清楚,自己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不要說父母的養育之恩,就說這個弟弟小時候的貼心暖意,都讓林環甘之如始。
“環姐兒,我們一天天也沒作甚,不餓,倒是你,趕了一天路辛苦了,”林老娘趕緊接過背簍放在一邊,招呼道:“修哥兒趕緊端菜來。”
屋外冷風呼呼吹過,将樹葉吹得嘩嘩作響,烏鴉的叫聲在靜谧的夜晚顯得有些可怖。
林家屋子點着微弱的燭火,在暖黃色窗紙的映襯下卻顯得格外溫馨。
一餐飯畢,待收拾完碗筷天色已經大黑,月亮慢慢地升上了中天。
農家人不會早早就上床歇着,飯後也要做些活計,林家人同樣圍坐在堂屋的微弱燭光裏幹活。
林老娘拿出一簍竹筐,裏面塞着各式各樣的鞋樣子,是給林家四口人比做的,天色真正涼起來是很快的,要快些把冬日裏一家人要穿的鞋子趕制出來,這個活漢子們是不會做的,只有林老娘和林環邊做邊絮叨着,聊些家常。
林老爹則拿着竹篾開始編制竹籃。他竹篾匠的身份是坎兒村出了名的,經林老爹的手編制的竹籃,好看耐用,竹篾緊實,買一個能用好些年。
林老爹年輕時就靠着這手藝給自己攢了家底,娶到媳婦。
燭火熒熒,人影綽綽。幾人邊做事邊聊上一兩句。
待到燭火漸漸黯淡下去,林家人也收拾起了手上的東西,準備回房入寝了。
“爹娘,我還是覺得那二百兩就這樣放過太可惜了。”林環突然出聲,她還惦記着半月前看到的消息。
“我今日去看了,那告示還在,咱們還有機會。”
看着爹娘快要脫口而出的拒絕,林晚修搶先開口:“阿姐不是個莽撞的人,阿姐你是怎麽想的?”
這個小麥膚色的少女斟酌一番,開口:“剛剛我就在想,這虎膽如此難取,一家人肯定行不通,我們可以叫上村裏的人一起,李大哥最會尋獵物,葛大叔是下夾子的好手,再叫上幾家人負責埋伏,也不是沒有可能打到老虎。”
一番話說出來,林家爹娘眼前一亮,這主意好啊,大女兒說的在理,那大蟲再難打,也只是一條畜生,難不成幾十人還鬥不過一個?
林晚修想了一下,阿姐的想法可實行還是很高的,他作為一個城市裏的現代人,從來沒有在山裏居住過,确實很難想到這些,也不了解打獵的流程。
“阿姐的想法很好,只是這畢竟是個大事,我覺得最好是把這件事告知村長,讓村長做決定,若是村長不同意,我們再另行找人。”
林環點頭,還是阿弟考慮的周到。
這件事是個大事,二百兩銀子不是個小數目,若是他們自己私下聯系人幹,在村裏說不過去的。
便是再淳樸的地方,面對這麽大筆銀錢時,還能保證不出亂子嗎?更何況村裏人待林家極好,在林家人遇到麻煩時,都是能幫則幫,現在他們碰到了好事自然也不能獨吞了。
林家爹娘點點頭,這事情還是得按林晚修說的章程來,便道:“行,明日打早我便請村長來,商量商量這個事,今日天色也晚了,便早些休息。”
破舊的小屋內,微弱的燭火搖晃着,偶爾發出一聲“呲”響,沒過多久,倏忽一個晃動,熄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