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分錢
分錢
幾人回村天已經黑了,可聽到牛車的聲音,整個坎兒村都從寂靜中活過來了。
“村長回來了!”
“都去林家院子裏!”
林家院子熱鬧極了,坎兒村的男女老少都擠過來,隔得近的擠進了院子裏,來晚了的就只能站在院門外。
“村長,炭有沒有賣出去啊?”
“對啊對啊,我看這牛車上怎麽還滿滿的?”
“各位鄉親!大家聽我說!”等衆人安靜下來,村長精神矍铄地說:“咱們的炭賣完啦!”
坎兒村人頓時歡呼起來。
“咱們可以在家賺錢了!”
“再也不用去山上打獵了!”
“賣了多少啊?”
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明日到我家去,我們來分錢!”村長看着興奮的衆人,臉上的笑實在止不住。
坎兒村祖祖輩輩窮了這麽多年,從未想過有一天在家坐着就能賺到錢。
以後,坎兒村定不會再有挨餓受凍的人了!
Advertisement
等林家院子安靜下來,林晚修幾人也圍着炭盆聊起這幾日發生的事情。
林老爹留在家裏看家,沒有經歷過賣炭的過程,此時聽起來津津有味。
“這烤串真這麽好吃?”聽到烤串有些饞了。
“怎麽有這麽壞的老板?”海悅樓使詐讓林老爹既氣憤又擔心。
等說完,林老爹嘆了口氣,有些遺憾地說:“這鎮子上幾天的生活聽起來比咱們村幾年的日子都精彩!”
“那也要有本事才能在鎮上落戶。”林老娘很清醒,“除了環姐兒和修哥兒有這個本事,咱們就不想了。”
林老娘還是覺得在鎮上的日子不如坎兒村,這幾日過得她提心吊膽的。
“是啊,環姐兒修哥兒,等賺了錢,你們都去鎮上住去!”
林晚修微微一笑,沒有接話。
林環不想那些,興致勃勃地拿出一個包袱,高興地說:“不說那些,我們來看看賺了多少錢吧!”
烤串擺了兩天,一共賺了670文錢;虎頭鞋一共制作了二十雙,賣了600文錢。兩個加起來就有一兩多銀子了!
林老爹很驚喜,咂舌:“這鎮上的錢莫不都是大風刮來的不成?這才幾天就賺了這麽多錢?”
“還是修哥兒的主意好,不然咱們哪能賺這麽多?鎮上那麽多人,還能個個是有錢人?”
“對的對的,修哥兒是個好的!”林老爹對自己這個聰慧的小兒子感到十分自豪。
林晚修也拿出一個包袱,打開一看,竟是白花花的銀錠子!
林老爹看得瞠目結舌:這哪來這麽多錢?
林晚修将自己把方子賣了這事說出來,又說了一下自己的計劃:“爹娘,待明年開春咱們重起一座房子吧。”
現在的林家實在太破敗了,林晚修老早就想好要建個什麽樣的房子了,只是苦于沒有錢,便沒有畫圖。
如今賺了一筆意外之財,倒是可以把起房子這事提到前面來。
“好好!”
林家爹娘心裏熱乎乎的,這一眼就望得到頭的日子終于有了盼頭啊!
第二日,村長家都被圍起來了。
“這次一共帶了兩千餘斤炭下山試水,全部以五十文一斤的價格賣出去,零頭就充作買賣的成本了,咱們要分的錢一共一百二十五兩!大家有沒有問題?”村長在院子裏支起一張桌子,林晚修坐在旁邊幫他算着賬。
“沒問題!”
“好着呢!”
“村長快分錢吧!”
“按照均分,一家分得三兩并一百二十五文錢,但在下山前,有些人家讓我幫忙帶東西,錢就從這裏扣,大家排好隊,領東西拿錢!”
整個村子沉浸在喜悅的氛圍中。
“周有財!買東西花了一兩并七十文錢,結二兩四十五文!”
周家漢子拎着東西,笑得合不攏嘴!
“老周,買了些啥?”有人好奇。
“買了些米面油!”周有財臉上的皺紋都笑的舒展開了,“娃娃想吃糖,買些給他甜甜嘴!”
哎呀,圍觀的人在懊惱:自己怎麽沒想到買糖呢?
這苦日子過了許多年,早就忘了甜是什麽滋味了。
“不是還要下山賣炭嗎?到時再買些!”
周圍的人也不遺憾了,都想着下次要多多買些東西,買的全乎了,過個好年!
等村長分完賣炭的錢和買的東西,家裏漢子都把東西拎回去,現場就只剩女娘們。
又要開始分賣虎頭鞋的錢了。
這活得讓羅素和林環來。當然,記賬的還是林晚修。
“咱們村托我賣的鞋一共210雙,都記在這裏了。”羅素掏出記賬的紙,“咱們賣的是娃娃鞋子,價錢沒有大人高,一雙鞋子定了三十文錢。”
田嬸兒一聽就馬上開口:“哎喲,這娃娃鞋還能賣到三十文吶?”
“可不是,這用料也少,就是費些時間就能賺這麽多!”
“這價格啊,是素阿嫂走了好幾家鋪子比對過後定下的。”林環開始誇誇樂,“這價格定得好,東西賣起來可快了!”
衆人也發覺了,羅素去了一趟鎮上要開朗許多,以前被這麽多人圍着總有些不自在,現在可沒有了,看起來落落大方,做事有條不紊的。
“素姐兒真是厲害,手藝活好,人也聰慧!”
“該是我們坎兒村的福氣!”
熱鬧了一陣,就把虎頭鞋的錢分了。
因着做的虎頭鞋數量不一,分到的錢也不一樣,可不管多的少的,人人臉上都帶着幸福的笑。
這是他們第一次掙這麽多錢吶!
今天是坎兒村歷史上的分界點,從此,貧窮落後的坎兒村一去不返,太合府最富有的村莊于此誕生。
忙完了分錢的事情,坎兒村就沒有什麽大事了,除了燒炭砍樹,其他人又恢複了往日的寧靜。
林晚修倒是忙了起來。
現下炭的生意已經上了正軌,只待這個月的炭燒好再下一次山就能準備窩冬了。
可林晚修是打算把炭發展成坎兒村的支柱産業的,現在的炭窯完全是村民自發的勞動,若沒有組織和制度,這個生意也無法長久。
因此,這幾天林晚修在忙着四處亂逛,畫畫寫寫。
誰知,計劃還沒拟定出來,林家的平靜又被打破了。
“田嬸兒,快去林家!”一個氣喘籲籲的小漢子跑到田嬸兒家門口。
“咋啦?”嘴上問着,田嬸兒利索地摘下圍裙,向外走去。
“那大劉村的又來了!”
“什麽?”
“還帶了個媒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