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謎題

謎題

道路兩旁綠樹成蔭,街道上的汽車清一色挂着綠牌。表面上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可炙熱的陽光揭開了真相,一切不過是假象。

烈日當頭,衣服雖然能防曬,但高溫難耐,我走向那個外表白色的房間。打開門,一陣涼風襲來,掃去一切疲憊。

這裏面不僅能乘涼,飲食和娛樂設施也都有。這些全由機器人操控,由兩個機器人分別掌管。同時有智能系統實時檢測你的身體情況和室外氣溫。已經中午,他點了一些飯菜,飲食機器人就進去了裏面的屋子。沒錯,這裏的東西都由機器人制作。

不久機器人就将剛出爐的飯菜端出來了,擺盤十分精致,聞起來也很香,他放心的品嘗起來,這遠比他這段時間吃的外賣好得多,有煙火氣。

吃完後,他又出去了,開始幹正事――找工作,同時逛一逛這30年後的城市。

到市中心後,這裏的人群一半是人類,另一半是機器人。機器人指揮交通,機器人駕駛汽車,機器人經營店鋪等等都由機器人操作。他走了走發現大多數勞動都由機器人承擔了,這時的他不知何去何從。

現在唯一适合他的工作只有研究所助理一職,他比較向往基因研究所,但忘了這是哪裏,大多都是機器人研究所。找了半天他到了一個納米研究所前,這個研究所很大,招牌底下的熒幕上寫着,招一名研究所助理,後面就沒有了。

他抱着試一試的心态走了進去,門是自動的,剛進去就有語音響起,陸今安,23歲,H大學畢業,符合條件,歡迎來到納米研究所。原來标準是由AI檢測,難怪熒幕上沒寫。随後就有一個機器人為我指路,這裏進門後面前就有一個樓梯,旁邊有兩個走廊。把我帶到了左邊,走廊裏有兩排房間,房間一個挨一個,盡頭是牆,看來工作的地方在樓上。在左邊第三個房間它停下并示意我進去。

門上有一小攝像頭,它剛一亮綠燈門就開了,看來他是門禁,裏面只有一個沙發和一個投影儀。我進去坐在了沙發上,有語音響起問了我幾個關于我的問題,然後說了一句考核開始,請做好準備,3,2,1。倒計時結束後投影儀照出一個研究室的模樣,我面前的桌子上擺放着一堆實驗器材。“第一項,請完成對納米材質的觀察并記錄。”他照着生物實驗那樣觀察,這個儀器更加精準,顯微鏡度數很大。不過一會兒他就習慣了,認得完成實驗。10分鐘後他作答完畢,系統随即進行檢查。“第一項完成,第二項檢測納米材質的強度,3分鐘後開始”

房間又變了一個場景,想要檢測納米強度需運用納米壓痕技術。是通過壓力使納米材質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來測試納米材質。剛好這裏有儀器可供測試,變得輕松不少,15分鐘後他完成測試。“第二項完成,第一輪結束,請離開。”

随後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我出去後,那個機器人再次給我領路。去到了右邊的走廊,在左手邊第5個房門前停下,和剛才一樣,綠燈一亮門就開了。

裏面坐着一位和他年齡相仿的女生,眉目清秀,身穿白色長袍。屋內的陳設也十分簡約,一張桌子,兩把椅子和放在牆角的一個櫃子。“請坐”那個女生擡起頭對他說道。“我是這裏的負責人顧雪,也是你這一輪考核的考官”他顯得有些緊張,他很少與他人交談。只是輕聲詢問道:“這輪考核什麽?”

顧雪站起身到櫃子裏翻找,拿出一個現代檔案袋遞給了他。“給你,解出裏面的問題就是你的這輪考核”陸今安接過并打開檔案袋,裏面有一張紙,紙的上面寫着一段話。

如果你可以利用納米技術來造福人類,你會選擇什麽方法?他思考良久不知如何作答。“這的背面有他人的作答,你可以參考下。”背面有四個不同的作答,字跡最重的是發明軍事型納米機器人,去維護世界的和平。字跡較灑脫的是發明醫療型納米機器人,救助黎明蒼生。最工整娟秀的是發明環境型納米機器人,拯救這不堪重負的地球。字跡最小最圓潤的是用納米材質為機器人做和真人一樣的皮膚,照顧那些孤兒。

這裏面令他最感同身受的是最後一個,他是孤兒,比常人更了解孤兒最需要什麽,那就是陪伴,父母的陪伴。如果真的可以做到,相比世界上又多了一些善意的謊言與愛。他也毫不猶豫的回答了那個,用最堅定的眼神對她說。

Advertisement

顧雪看向他那堅定的眼神,想起那時她自己也是如此堅定的回答了父親。“為什麽要選擇這種方法?”她真切的問道。“我就是孤兒”陸今安平淡的回答道。“對不起,那個你可以出去了”顧雪慌張的對他說。

他出去後機器人就送他離開了,也沒有得到一個确切的結果,他準備先回家。辦公室裏顧雪還在看這個人的資料,一般都是機器人查看,他就不看了,不過這次比較特殊,因為這麽多求職者沒有一個那麽堅定的選擇。她看完後十分同情他,他如今的過往與穿越前一樣,只是因時間的變化而不同。

或許有人奇怪研究所為什在市區,那是因為30年後研究實驗的安全成都大大提高,在市區有研究所并不奇怪,不過那些研究所規模往往很小。這個不同,不過是他爸爸交給他的一個分研究所罷了,也沒什麽員工,加上自己那嚴格的标準,目前整個研究所就兩個人,一個是自己,另一個是爸爸的助理,是來幫她管理的,同時也負責監視。

她很不喜歡在他的監視下工作,所以急着招人,想要脫離他。她決招陸今安,一方面他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她和自己想法一致有利于自己的研究同時夾帶着些許同情。

夕陽散在馬路上,映照在他的臉上,仿佛那日充滿紅光的教室,那孤獨一人的臉頰。回到“家”中,他沉思良久,一切的變化太大,他需要好好的消化。

夜幕降臨,雨滴從天上落下,伴随這恐怖的雷聲與閃電。一場陰謀而至,幾個黑影進入存放納米機器人的屋子,拿走了一臺,換了個模型上去。當晚這個機器人就送到顧教授手中,他看着自己學生的傑作,有些氣憤,但更多的是欣喜,因為自己很快也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傑作,這将是一個影響全人類的傑作,房間裏充蕩這詭異的笑聲。

第二天新聞頭條,僅有十臺的納米機器人昨晚有一臺神秘消失。這引起不小的轟動,震開了鍋,沒人想到如此嚴密的安保,卻沒有一絲痕跡可尋。

此時,一群科學家同樣焦頭爛額,畢竟這不是件小事,而且自己也參與了該項目的研究,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偷,誰又能高興呢?柯潔神情嚴峻,眉頭緊皺,他實在想不清楚他招惹過誰,誰會偷走他的發明,他又是如何在重重安保下偷走的?

警察派人查看了監控錄像,卻發現整個安保系統被人入侵了,這可是國內最先進的安保系統,至今無人破解,種種跡象表明這是團夥作案,且有預謀有組織。一時陷入僵局,沒有一絲線索,可他們被限時七天必須破案,不然就會受到處分,輕則降職,重則就要脫警服。

顧雪剛剛正式批準陸今安的入職就看到這個消息,他急忙向柯潔詢問情況,可他沒有回複。柯潔算是她師哥,是她爸爸的學生,她與柯潔的關系較好,經常一起做一些實驗。

可自從她和爸爸還有另外一個師兄起了争執後,就很少見到師兄和父親了。原因她并不是很清楚,只是聽到幾句。現如今她等待回複了,她還得準備陸今安的入職,畢竟是她的第一個員工。

陸今安收到入職信息心情變得愉悅起來,轉眼又收到這個新聞,不過也只能期盼罪犯早日落網。精心準備後就出發去公司了,無人駕駛的汽車很快,沒有擁堵,看着窗外這繁榮景象心情更加愉悅。

他下了車,緊張的走入研究所,“助理陸今安,歡迎入職本研究所”語音助手說道。根據顧雪發的信息,他來到右邊走廊右手邊第三間。這裏的陳設與她一樣,這就是他的辦公室了,桌子上放着一件白大褂,顯然是他的工作服,除此就沒有其它的了。

按照信息他收拾好後要先去她班公室一趟,5分鐘後他就收拾好了,立刻去到她班公室,開門方式照舊。開門後她依舊坐在椅子上,不過這回是在對着電腦看。“來了,請坐”他漫不經心的說道。他坐到椅子上有些忐忑,随後她對着他說道:“不瞞你說,你是這個研究所的第一個助理同時也是第一個員工”他問道:“我現在的工作是什麽?”“嗯――,目前沒有工作,不過你大學學的不是納米,對于納米的知識你了解多少”她回答道。

他大學雖沒有學納米專業,但因為納米領域的新奇,他自己也學了一些關于納米的基礎知識,但畢竟過了30年,他學的那一些應該早就過時了。不過通過她這一問他忽然想到自己還不知道這研究所研究納米的那個領域。“嗯,我不怎麽了解納米,但一些基礎知識還是知道的,就是我們這個研究所主要研究哪個領域?”他說到“目前準備向機器人領域進軍,這樣你這一段時間現對納米知識進行充分的了解,你現在先去倉庫拿一下你的設施,有機器人給你引路”顧雪略微緊張的說道。其實她對這裏也不熟悉,也需要機器人指引。

随後他就出去了,剛走幾步就有一個機器人給他引路,一直走到這走廊的盡頭,右手邊的門就開了,裏面有些雜亂,機器人将他帶到這裏就走了。他看着這一房間的雜物有些不知所措,還好裏面還有一個機器人幫他拿了一些設施。

回到辦公室後他看着這些東西,準備先擺放一下,主要的是電腦和一些辦公用品。簡單的收拾了一下,他并沒有學習納米知識,而是繼續了解當今的社會。現在已經沒有了金錢,取而代之的是虛拟數字幣。與之相随的還有工資固定,具體來說就是同一個職業在不同公司、企業的手下,工資一致,且為防止惡意克扣工資的情況發生,所有人的工資都由國家統一發放到個人賬戶上。

看到這他才想起,自己入職的時候合同上沒有寫工資,也幸虧自己沒想起來,不然就不好解釋了。這是他查閱的更加認真仔細,畢竟要是出了意外,會發生什麽還真不好說,輕則被辭退,重則可能會被人抓起來研究,細思極恐。

與此同時警局隊長辦公室,王安眉頭緊皺,他是這個案件的負責人,可現在除了派人24小時把守研究所研發中心新品存放室外,他做不了任何,根據上午的會議,他們猜測這次搶劫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救治病危的人,而組織的搶劫案,不過可能性不大,畢竟那個家庭能攻破世界最先進的安保系統。二是犯罪組織為了金錢而實施搶劫,這個可能性較大,而且之前就有一位頂級的密碼學家辭職投靠一個犯罪組織,那個犯罪組織十分神秘。他們向梁山泊的好漢,劫富濟貧,但沒人知道他們的總部在哪,甚至名稱都沒人知道。

這種事情必然逃脫不了媒體的目光,在這種信息時代每個人的基本信息都是公開的,所以柯潔為了避免被線上采訪,所以他關閉了自己所有的通訊工具。他現在在國家科研技術中心,從那次争吵以後,他就來到這裏工作,花費四年的時間與同事研究出了醫療型納米機器人,已經通過臨床試驗。

不過因某些原因沒有投入使用,也沒有批量生産,這些本就令他頭疼的了,這要是在被其他國家模仿,那他就會成為科學界的恥辱。沒有批量生産主要是經費的原因,因為他的團隊為了制造這10臺,經費已經告急了,而此時他又沒有真正的市場成功實例。而沒有成功實例的原因也是因為數量太少,訂單需求量大,各界都需要,沒法統一出售。經費年底就可以發放,到時候就可以再生産一部分,可出現這種變故,社會的輿論也很大,所說是在讨論究竟是被何人偷走,但也有人像他們提出指責,這樣下去人民擔心還是在被人偷走怎麽辦?還是先抓到賊人再生産更多吧!

雖然有人抗議,但也并不無道理,畢竟一臺的造價不菲,再加上經費競争激烈,很有可能會暫停生産。

這就把壓力給到警局,所以限制一星期內查到真兇并進行抓捕。這無疑是一項艱難的任務,王安查詢了一堆資料,本市沒有符合條件的人,所以他聯系了省警察局,現在W省正在進行全面調查。主要調查對象是病危人群和信息技術人員,數量也不多,用機器人調查,下午就會有結果。

陸今安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大概把這個社會了解清楚了,這個社會已經高度發達,尤其在近幾年高新科技發明的越來越多,尤其是納米科技。而這個社會真正實現了人人平等,除工資一致外,還有住房面積每人一致,學校整體統一,總得來說就是富人與窮人的所有待遇都一樣。有利必有弊,地球的自然環境已經十分惡化,綠色植被也急劇減少。

不過他在查閱時發現,昨天的搶劫案一直是熱搜,但有一部分人不對盜竊者發出譴責而是對他們發出指責,指責他們為什麽不出售機器人,而被他人偷走,還造成這種情形。他們是以自己的主觀偏見發表的文章,而沒有依照客觀事實。

這倒是與現在的社會一樣,新聞的播報以客觀為角度,追求事實,卻沒有過多人關注。而那些自媒體和網紅們以主觀為角度,追求流量與利益,卻引得了很多人的關注。這樣的事實是殘酷的,更是殘忍的。

他們所發表的文章,往往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對他人的傷害,獲得了流量與關注,周次循環往複,會有更多的人受到傷害。而新聞報道的目的,就是為了為正義發聲,去幫助那些受害者。可如今的現實就是這樣,沒有人去關知真相,而是随波逐流,跟着流量走,跟着大衆走。

所以由此得到一個事實,我們在有意和無意之間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事實就是如此。社會的進步引領了一個又一個潮流,而我們也在追随這些潮流,盲目的追求潮流。而沒有去注意那些沒有跟上潮流,卻堅持正義,向潮流進軍的事物,因此我們錯過了真相。

沒想到如今的社會也是如此,不過随着政府提出的政策的壓制,這種現象在減少,因為成為自媒體和網紅的門檻,從對人沒有絲毫影響,變成跳也越不過去的障礙,唯有一把正義的鑰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