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章

第 20 章

魯僖公3年,諸侯謀伐楚。

楚人伐鄭,鄭文公欲與楚講和。

鄭大夫孔叔說:“齊國正要幫我,不可講和。”是想讓鄭親齊而非親楚。

齊桓公有三位夫人,分別是王姬、徐贏和蔡姬。冬日的一天,齊桓公和蔡姬泛舟池上,蔡姬搖動小舟,齊桓公心懼變色,讓蔡姬停下,蔡姬不肯。齊桓公怒,使蔡姬歸蔡國。

來年春,齊桓公以魯宋陳衛鄭許曹之師侵犯蔡國。蔡師瓦解。于是順路伐楚。

楚國使者來說:“齊國處于極北之地,楚國處于極南,是風馬牛不相及也,為什麽要入侵我國疆界呢?”

齊管夷吾說:“以前召康公命令我們的先君太公說:‘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他們,以便輔助王室。’賜給我們的先君征伐的範圍,東邊到大海,西邊到黃河,南邊到穆陵,北邊到無棣。你不進貢王室的包茅,使天子的祭祀缺乏應有的物資,不能漉酒請神,我為此而來問罪。昭王南征到楚國而沒有回去,我為此而來責問。” 周昭王南巡狩,渡漢水時,船壞溺死。

使者回答說:“貢品沒有送來,這确是我君的罪過,今後豈敢不供給?至于昭王沒有回去,君王還是問水邊上的人吧!”周昭王時,漢水不在楚國境內,楚國不認這個罪。

諸侯的軍隊前進,駐紮在陉地。因為楚國不服罪。

夏,楚成王使大夫屈完來觀齊兵勢。

諸侯軍隊撤退,駐紮在召陵。因為楚國來盟了。

齊桓公說:“此次伐楚難道是為了自己嗎?是為了繼先君之好,不知楚國是否願意與我好啊?”此處好言好語。

屈完說:“是我君之願也。”

齊桓公話鋒一轉:“用這樣的軍隊來作戰,誰能夠抵禦他們?用這樣的軍隊來攻城,哪個城不被攻破?”是要以諸侯軍之盛脅迫楚國。

屈完對曰:“您如果用德行安撫諸侯,誰敢不服?您如果用武力,楚國有方城山作為城牆,漢水作為護城河,您的軍隊即使很多,也沒有什麽用處。”屈完游刃有餘,将齊桓公話中的矜張之氣散開。

Advertisement

屈完與各諸侯訂立了盟約。

(白話文翻譯來自網絡,一些點評參考古文觀止。)

諸侯要還師了,回去的路上會經過陳鄭之間,而軍隊會在行軍路上征發當地物資,當地民衆便會窮困。

陳國轅濤塗便去跟鄭國申侯說,如果讓齊師往東邊的海邊走,可以向東夷顯示威儀。

申侯說:“好哇!”

于是,轅濤塗去找齊桓公,齊桓公同意了。

然後,申侯也去找齊桓公:“齊師遠征已經很累了,要是從東邊走碰見敵軍就不好了。如果走陳鄭之間的路,我們供給物資,就好了。”

齊桓公很高興,把虎牢給了申侯。

接下來,有幾個版本的說法:

版本一:齊師往東邊走,軍隊陷在沛澤之中,執轅濤塗

版本二:轅濤塗騙齊師往東走,東道難走,齊桓公怒,執轅濤塗。

版本三:轅濤塗騙齊師往東走,被發覺了,于是被抓。

版本四:齊桓公想經過陳國,陳國不讓進,于是執轅濤塗。

總之,轅濤塗建議走東邊的主意挺妙的,申侯的操作挺騷的。

秋冬,齊伐陳,陳請和,齊國便放了轅濤塗。轅濤塗怨恨申侯,明明兩人都說好了的,于是讓申侯在虎牢築城并向鄭文公說壞話。

一開始轅濤塗去找齊桓公的時候,齊桓公應該就知道陳國不想讓齊師走陳鄭之間的這條道,齊桓公也認可轅濤塗的理由。所以齊師走東道是合理的,齊師仍走陳鄭之間也是合理的。齊桓公給鄭虎牢,就是表示給你地,就讓我走。然後鄭國有地,陳國啥也沒有,便不肯讓齊師入內,齊師便可以先抓轅濤塗,再往東走,最後打陳國。

(以上純主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