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章

第 19 章

魯僖公2年春,晉獻公問:“我伐虢,虞國會救援,伐虞,虢國會救援。這該怎麽辦?”

荀息回答:“君如果用臣下的計謀,則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君何必擔憂?”獻公說:“那麽怎麽做呢?”

晉荀息請以屈産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則今日取虢,而明日取虞。

有兩個虢國,一處在周之西,為西虢;一處在周之東,為東虢。此處為西虢,在晉之南。虞國處于晉與西虢之間。西虢又可分為北虢和南虢。

晉獻公說:“這都是我的寶物啊。”

荀息說:“如果虞國不借路,必不敢取。如果能夠借到路,這些寶物就等于放在宮外的府庫,就像把內廄的馬牽到外廄,您有什麽損失呢?”

晉獻公說:“虞國還有宮之奇啊。”宮之奇是虞國賢臣。

荀息說:“宮之奇心智通達卻懦弱,心智通達則話語簡略,懦弱就不會強谏。而且宮之奇和虞國國君一起長大,兩人親近,國君會輕視他的話。另外,寶物在前,虞國的禍患在虢國之後,虞國國君不會聽從宮之奇的。”

于是,晉獻公派荀息到虞國借路,說:“當初冀國殘暴,無故伐虞國之邑,我晉國幫你們虞國伐冀,使冀國受到損傷。”這句是說晉國對虞國有恩惠。

“如今,虢國在晉國南部邊境抄掠,請虞國借路給晉國,好讓晉國伐虢。”

虞國國君同意了。宮之奇谏:“《記》曰‘唇亡則齒寒’,虞、虢兩國相互照應,否則晉國今日取虢,明日虞國便要随之而亡了。請您不要同意。”果然不聽,虞師為先導。

夏,滅下陽,即北虢。西虢的宗廟社稷在此。

秋,虢公打敗戎人于桑田。

晉蔔偃說:“西虢必然要滅亡了。宗廟社稷之處被滅而不懼,更要興兵,是加速它的滅亡。西虢存在不會超過5年了。”

這是站在晉國的角度上說的。

Advertisement

事實上,也不知道是不是戎人見西虢只剩南虢,于是趁虛而入,南虢抵禦戎人并将其打敗。這就是南虢不得已而為之了。

總之,西虢為小國,既然晉國想要滅亡它,其滅亡也是可以預見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