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章
第 22 章
魯僖公6年春,齊桓公因鄭文公逃盟,以諸侯之師伐鄭,圍新密。
秋,楚成王圍許救鄭。諸侯果然來救許。
僖公7年春,齊人伐鄭。
夏,鄭文公殺申侯以悅齊。其中,轅濤塗的壞話也起了作用。
申侯本來在楚國,有寵于楚文王,楚文王将死,讓申侯去小國,可保全自己。楚文王死後,申侯去了鄭國,有寵于鄭厲公。也就是說,申侯在走下坡路,漸漸失勢。
秋7月,齊鄭魯宋陳盟于甯母。鄭文公派了太子華去,叫太子華聽命就是。
太子華卻跟齊桓公提條件,想讓齊桓公殺掉鄭國的洩氏、孔氏、子人氏三族,這樣兩國才講和。
管仲給齊桓公講了一堆:太子華違背父命,勾結外援,謀取私利,借助齊國損害鄭國,最終會自食惡果;對待鄭國要以德以訓,鄭國不接受,再讨伐它;鄭國有叔詹、堵叔、師叔三賢臣,現在不是讨伐鄭國的時機……
最後,齊桓公拒絕了太子華,太子華因此得罪了鄭國。
冬,鄭國派使者到齊國訂立盟約,就是要講和了。
閏十二月,周惠王崩。周襄王畏懼大叔帶(即前文王子帶)作亂,自己不能被立為國君,便不發喪且把情況告訴齊國。
僖公8年春,齊桓公和魯宋衛許曹陳盟于洮。于是确定周襄王即位。鄭文公請求參與盟會。
僖公9年春,宋桓公薨,其子宋襄公(茲父/茲甫)即位。宋襄公的庶兄目夷仁德,為宋左師,地位同宰相。
夏,諸侯會于葵丘,尋前盟修舊好。齊桓公有驕矜之色,不過仍下拜受胙。秋,盟。
宰孔周與會未與盟,故先歸,在途遇晉獻公,勸他不要與盟,指出兩點:1、齊桓公不務德而多征伐,将有亂;2、晉太子申生死,奚齊立,國人不服,內亂将生。
Advertisement
晉獻公還。
晉獻公讓荀息輔佐奚齊。
裏克和鄭屬意重耳。
秦穆公支持夷吾。衆望在重耳,夷吾無所恃。
9月,晉獻公薨。
裏克将殺奚齊,先告訴荀息,試探他的态度。荀息表示,不負晉獻公。
10月,裏克殺奚齊。
荀息立卓子。
11月,裏克殺卓子和骊姬。荀息自殺。骊姬和奚齊、卓子所恃者為晉獻公,獻公已死,實難保存。
齊桓公使隰朋會秦師,立晉惠公夷吾。